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邦的未来只在自己的手上,关注了一下转移财产的事情怎么样了。以及各大土邦的私军情况,艾伦威尔逊才算略微放下了心。
  这个时候他一个小小的殖民官员,就仿佛逆历史潮流而动,进行一场徒劳的飞蛾扑火。
  在特拉凡科尔土邦做客之后,艾伦威尔逊开始北上,在迈索尔土邦停留片刻,又到了海得拉巴,见到了君主阿里汗。
  阿里汗可能是艾伦威尔逊最尊重的印度人了,在见到阿里汗之后,艾伦威尔逊面带歉意,真诚的道歉道,“我一直为保存海得拉巴而努力,希望伦敦能够警告国大党的主张。但现在看来,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艾伦专员的真诚,我一直都能看到。”阿里汗虽然难掩失望,但这种失望是对着伦敦政府,而不是对着艾伦威尔逊来的。
  “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其实对英属印度的独立方案,是印巴分治。也就是阿里真纳的主张。”也没有外人,艾伦威尔逊就把这个还保密的消息告诉了阿里汗。
  “哦?土邦的未来没有说明?”阿里汗听着这个好坏参半的消息,长叹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消息,各大土邦都已经呼吁以自治领的模式加入英联邦,伦敦一直没有回应。”
  “根据国内评估,强行压下去印度的独立势头,需要常驻五十万英军在英属印度。世界大战英属印度也没有这么多英军驻扎。”艾伦威尔逊无奈的诉苦道,“之前我推进裁军的工作,就是在尽量削弱印度军队的实力。如何能够拥兵自保,关键在于克什米尔的问题。我的个人建议,把克什米尔的走向当做是解决土邦地位的钥匙。”
  “机会只有一次,断然不能错过。”艾伦威尔逊为阿里汗分析道,“克什米尔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印度教君主、和平教的民众,爆发战争是大概率事件。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那个地方打起来,大君你可前往不要犹豫啊。这可是唯一能够逼迫国大党就范的机会。”
  克什米尔问题他不是第一次谈,甚至在早前和阿里真纳谈过这个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出现之后,印度其实比巴基斯坦的行动果断的多。巴基斯坦刚开始瞻前顾后上的都是私军,印度投入的都是印度正规军。
  之前的裁军,英属印度政府有意识的把印度裔的军队裁撤,而保留了大量的锡克部队。防止过于明显被看出来,独立以后尼赫鲁刚开始,肯定要比历史上的牌要少。
  当然这也不能断定尼赫鲁就不敢开战,克什米尔毕竟是尼赫鲁家族的家乡,开国领袖把家乡丢了?这似乎对尼赫鲁而言是一个羞辱。
  艾伦威尔逊和阿里真纳谈论克什米尔的事情,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有了提醒的阿里真纳说不定刚开始就不会,以部落武装对阵印度正规军。
  如果印巴在克什米尔大打出手,阿里汗能够联合其他大土邦集体对新德里施压,未必不能争取出来几年的时间。不用像是刚开始,海德巴拉和朱纳加德土邦就被瞬杀,说不定能够拖慢印度统一的步伐。
  拖慢是没错的,到了现在,艾伦威尔逊也只能用拖慢这个词汇来形容。毕竟有实力的土邦只有几个,互相之间又不接壤。
  “到时候记得联络葡萄牙人,对于阿里汗大君这样的朋友,葡萄牙人也十分愿意结交。”最后艾伦威尔逊开口道,“英军的撤离计划,我在想想办法,一部分英军想撤离到朱纳加德土邦,防止尼赫鲁轻举妄动。海德巴拉这边就比较难了,大君的土邦在内陆,我们从不能撤军撤到内陆吧?”
  英军撤离到朱纳加德土邦,印度军队想要在英军的眼皮子底下,冲进朱纳加德土邦,推翻君主在进行公投,把朱纳加德土邦并入印度这种操作,就非常的需要勇气了。
  海德巴拉土邦和朱纳加德土邦的和平教君主都平安无恙的话,等到印巴战争开始,怎么也能对巴基斯坦形成一个支援的作用,哪怕是口头支援。
  其实还不够,最好葡萄牙人也宣布密约内容,将占据的土地归入葡属果阿名下,那样在葡萄牙人的撑腰下,印度的顾忌会大一点。
  艾伦威尔逊要不是心里顾忌,怕战争旷日持久,最后让最容易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印共上台,肯定会会制定一个联合作战计划,印度人第一天独立,第二天就爆发全面战争。
  离开了海得拉巴,艾伦威尔逊直接去了果阿,享受一下次大陆少见的基督气氛,思考着在上帝的感召下,想出来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足。
  博姆教堂拥有圣地花园和巴洛克式阶梯,博姆修道院是在一七二三年由布拉加大主教发起建造的。不同的阶层、花岗石台阶上的柱廊和白色的灰泥墙仿佛被溶解,成为一种建筑的印象,吸引着你的视线转向耸立在山顶的教堂。
  黄杨木、山茶和北美杜鹃组成了春天亮丽的风景,此情此景,艾伦威尔逊单膝下跪,拿出了已经准备好的戒指,套在了帕梅拉蒙巴顿的指尖上。
  “又送戒指?”帕梅拉蒙巴顿笑意盈盈,看着博姆修道院的塔尖期待的道,“不想说点什么么?”
  “我这个人嘴笨,就直接一点,能不能嫁给我。”艾伦威尔逊仰着头,十分乖巧的道,“不知道帕梅拉小姐,愿不愿意做威尔逊夫人。”
  小手一伸主动套上了戒指,帕梅拉蒙巴顿看着指尖的戒指道,“你说呢?”
  这个求婚场面其实非常的平淡,见证人也只有几个跟着的士兵,艾伦威尔逊也没有忘记这些保护帕梅拉蒙巴顿的士兵,额外掏了一笔辛苦费,又请几个士兵吃了饭。
  对于吝啬的他来说,这绝对是一笔投入了,他给的可是美元,就是忘记了,到底是接待那一批美国客人兑换的了,他都接待好几批美国客人了,哪记得这么清楚?
  艾伦威尔逊不吝啬的时候,也仅限于对待妻子以及同等地位的女士身上,对待别人从来都是雁过拔毛的,几个士兵竟然还觉得他这个人不错,副王女儿找到了良配。
  可怜的卫兵被艾伦威尔逊伪善的外表所迷惑,不得不说他的演技有了惊人的进展。多亏了葛丽泰·嘉宝在新德里的时候,时常给他补课。
  出来一趟还是有收获的,和帕梅拉蒙巴顿把两人的事情定下来是其中之一,另外一点就是,总觉得工作还没有做到位,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英属印度专员助理,开始拟定驻印英军的撤军计划。
  灵感这个东西,需要不同的方式来激发,使使劲总能挤出来的。最终艾伦威尔逊承蒙公务员工作的感召,决定暂时不去克什米尔了。
  制定驻印英军的撤离,以及军备移交的计划。海军方面没什么可说的,没有任何一艘大型军舰是需要移交的,安达曼群岛在暴动之前就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
  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启用,更何况麦克林已经和锡兰签订了条约,锡兰港口将长期作为皇家海军的印度洋港口。
  主要是陆军方面,艾伦威尔逊觉得,重武器方面,在和平教徒的聚集区是可以移交的。而在印度教聚集区的驻印英军,一定要把重武器都带走。
  撤离要有撤离的样子,从现在就应该严格控制印度裔助手对生产环节的接触。各大兵工厂的生产线可以留下,图纸绝对不能留下。
  兵工厂囤积的钢材、煤炭,从现在开始当地工厂的负责人可以自己做主出售,当然最好是做到雨露均沾,不要吃独食。
  各大英军基地的撤军路线,次大陆东海岸的英军直接进驻锡兰、安达曼群岛和英属马来亚和英属缅甸,西海岸的撤军的路线,则分为两个部分,一条进入葡属果阿,另外一条是进入朱纳加德土邦。
  希望那个时候,印巴战争已经爆发了,前殖民地爆发了内战,前宗主国的军队先观望观望不过分吧,简直就是非常的合理。
  对北方不丹锡金尼泊尔三国的机构暂时保留,不在撤离之列。至于西海岸的英军最终撤离到哪,艾伦威尔逊觉得应该加强海湾地区的英军力量。
  把这份撤军计划制定完了,又开始注释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撤军。随后就发电报去伦敦,等到伦敦反馈的消息。
  驻印英军肯定是不会回国的,公务员回国需要工作岗位,难道军人回国就可以不需要了?还是军人要勒紧裤腰带,别给国家添麻烦?
  英属印度撤离的驻印英军,一定会去其他的殖民地,不给国内紧张的就业形势添麻烦。


第348章 成功进步
  目前大英帝国在国外的驻军,不但有,而且还不少呢,不算在欧洲英占区的驻军。
  在目前英属印度还没有独立的现在,国外驻军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兵力依次为苏伊士运河、英属印度和英属马来亚,驻军人数分别为八万、六万和四万。
  其中英属马来亚的四万驻军,其实是之前英属印度十万驻军的一部分。英国在波斯湾地区当然也有驻军,不过和上述三个地方相比,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艾伦威尔逊觉得从英属印度撤离的驻军,可以分散到马来亚和波斯湾,在波斯湾加强存在感总归是好事,而且可以避免被苏联怀疑,因为在中东,大英帝国的影响力只是包括伊朗,但绝对不限于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甚至是沙特,石油的份额都有英资公司的份,其实伊朗的情况也只是其中之一。
  驻印英军撤离肯定不会全部被裁掉,分离驻印英军的地方,一定要重点考量。
  大英帝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亚洲,少了亚洲的资源支持,大英帝国将无法发展。为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必须不惜代价掌握苏伊士运河——这条对英国来说航程最短的水上通道。
  英国希望能由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这样,地中海西出口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东出口的苏伊士运河,都由英国控制,地中海将变成英国的内湖。
  不过在艾伦威尔逊看来,波斯湾也十分重要,埃及的事情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不是还有科普特人可以利用么,现在距离苏伊士运河战争还有十年的时间,还有很多补救的方法。
  他可以让葡萄牙引进和平教徒,造成一个保护层保护果阿,免受印度教徒的渗透。完全也可以科普特人在苏伊士运河两岸,弄出来一个保护层。
  现在还有的是时间,暂时可以不考虑苏伊士运河的问题,还是波斯湾在艾伦威尔逊的电报当中比较重要。
  电报中对伦敦合理的解释就是,波斯湾距离印度并不远,一旦独立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打起来,驻波斯湾的英军可以快速的发挥作用。
  再者说,波斯湾当地也是有印度裔社区的,英属印度是除了白人自治领地位最高的殖民地,这绝对不是瞎说。
  当然从英属印度独立的那一刻开始,印度裔的地位就不复存在了,以后只有被杀鸡取卵的份,比如说为了向科普特人证明和平教徒会在埃及独立之后,对他们这些基督徒进行清洗。
  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光说是肯定不行的,需要和平教徒真的这么做了才行,那么中东的印度裔社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用血洗印度裔社区,向科普特人证明这一点再好不过。
  挑拨矛盾这方面,艾伦威尔逊已经在英属印度的工作经历当中学到了精髓,就说科普特人基本上是古埃及人的直接后裔。古埃及人是非洲大陆最古老的民族,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