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56章 苏联的一生之敌
  这不是逼着老子卖国么?艾伦威尔逊扪心自问,他出于对大英帝国的一片忠心,建议别被苏联人骗了,一定要从苏联身上多拿到利益,结果这个烫手山芋落到自己身上了?
  艾伦威尔逊心中悲切,有时候爱国都爱的这么艰难,现在很有种我爱大英,大英不爱我的既视感,他有什么错?
  只不过想要提醒一下别被苏联坑了,结果自己才回到伦敦,就要和苏联人谈判。
  杀人放火金腰带,剑桥五杰妥妥的苏联间谍现在一个个好好地,他如此为国工作,却落得如此的下场?两相对比令人郁闷。
  “临时性任务?”艾伦威尔逊最后还在争取有利的条件,询问乔治米尔顿,是不是昨晚这件事,他到时候干什么都可以?
  “让你做副秘书长,也是出于激励的考虑。”乔治米尔顿想了一下道,“尽量为大英帝国争取利益,不能便宜苏联人,这可是你说的。”
  “那是当然。”艾伦威尔逊郑重的点头道,“不过,谈判的地点在哪?”
  “那地方你很熟,德国首都柏林。”乔治米尔顿拿出来了发动机之前谈判的资料道,“希望你能够铭记光荣时代,大英帝国成熟的外交手腕,取得令人敬佩的成果。”
  “我尽量。”艾伦威尔逊撇嘴,一脸的没有信心,关键是内阁还希望能够谈成,可以从苏联赚钱。如果不是内阁有这种期盼的话,他直接提出苏联不可能答应的条件,把事情搅黄就行了。
  晚上的白厅公务员酒会,艾伦威尔逊捏着酒杯诉苦,“你说怎么办,菲尔比?我认为苏联不可信任,说实话我真想把这笔生意搅黄,苏联永远别想要得到发动机,至少在我手里绝对不行,我不能允许这件事发生。”
  “哦,可怜的艾伦。”菲尔比不动声色的开口安慰,询问道,“可是似乎内阁颇为期待。”
  “这正是我烦恼的地方,外交部有的是资深外交官,却偏偏让我去,这明显就是不把蒙巴顿将军放在眼里。”艾伦威尔逊醉醺醺的把岳父抬出来,话里话外都是等蒙巴顿将军回来,一定要告状的口气。
  “哦,那可真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场面。”菲尔比滴水不漏的应付着眼前的醉鬼,心中不无鄙视其为人。
  自从被好莱坞的各大影后执导过,尤其是默片女皇葛丽泰·嘉宝的指导之后。
  艾伦威尔逊的双面人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今时已经不同往日,就连菲尔比看不出来破绽。
  “我会写一份计划,既然是涉及到国家利益问题,让国家得到一些好处应该不过分吧。如果苏联不同意,这笔买卖自然而然就做不成了。”艾伦威尔逊带着醉意笑了笑,用神秘的口吻说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责任就不在我身上了。”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内阁首脑的生活和普通公务员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诺曼·布鲁克这边的客人寥寥无几,为爱德华·布里奇斯倒了一杯,“小艾伦似乎对工作还不是特别满意,想要挣脱外交部的旋涡,是乔治说的。”
  “说不定河里的鱼有时候,也想要挣脱河流的束缚,可它做得到么?”爱德华·布里奇斯接过来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道,“总是去殖民地工作,目光是不够长远的,哪个殖民地官员能像是你和我一样?目光长远才能乃至超出。”
  “可你也知道,现在小艾伦可是副王的女婿。我们的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诺曼·布鲁克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他确实对外交工作不上心怎么办?”
  “那就把外交工作加上一部分的行政工作。”爱德华·布里奇斯面带神秘的道,“如果他无法处理好行政工作,就证明了在行政工作上没有才能,以后就会老老实实的干外交工作了,后进公务员需要一定的磨砺,这对他有好处。”
  “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诺曼·布鲁克身体前倾,他怎么不记得还有这种两全其美的地方?能够兼有行政工作和外交工作。
  “有!”爱德华·布里奇斯一脸自负的低语,解开了诺曼·布鲁克的疑惑。
  呵呵……,片刻之后,两人这边发出哄笑,一时间狭窄的包间内满是欢声笑语。
  如果艾伦威尔逊还是不愿意做外交工作,那么到时候两人就会分配给他一个不容易做行政工作的地方,让他释放才能,以此用实际行动证明,还是外交工作比较适合。
  艾伦威尔逊当然不愿意做外交工作,谁会选择一个走下下坡路上的国家当中去做外交工作,巅峰期一水舰炮外交的大英帝国,外交经典操作数不胜数,和有着光辉岁月的前辈相比,艾伦威尔逊岂不是去反衬自己的无能?
  他固然可以利用对历史一定的了解,可以让英国更多的获利,可公民只会和大英帝国的巅峰时代相比,怎么会理解现在的苦衷?
  公民都是希望国家对外越强硬越好,可外交部的工作恰恰相反,总是被指责软弱。事没少做还不被理解,他怎么会愿意去?
  但虽然是心里不情愿,他却还是要去,因为他曾经声言苏联不过如此。如果直接在外交领域被苏联玩的灰头土脸,他之前的言论就成笑话了。
  杀人者人必备杀之,没事就键政,最终艾伦威尔逊也被从前自己的言论装进去了。
  “绝对不会有第三次了。”艾伦威尔逊奋笔疾书,制定加入的计划,口中念叨着不会在一个坑掉三次。
  第一次其实是南斯拉夫的反铁托者,被他救出来。
  结果那些二战本来注定要死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幸存者,在北罗德西亚大开杀戒,也就是非洲内陆消息容易封锁,就连美国都没有空关心,加上那些幸存者在巴尔干就是做这个的,确实是专业,才惊险万分的过去了。
  换做是六十年代非洲已经沦为美苏战场的时候,这是绝对瞒不过去的。
  既然内阁期望交易达成,赚一笔苏联人的钱,那么艾伦威尔逊就玩的大一点。
  把英属马来亚的锡矿和橡胶产业加入进去,要求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同时要咬死三百个发动机的第一批订购数量,而且要全款付账。
  这样就有的谈,三百个发动机是底线,不然的话他宁可这笔买卖达不成。
  “今天累坏了,让姐姐陪我去注册勘探公司。”帕梅拉蒙巴顿推门而入,一点都没错,两人住在一起,住的是艾伦威尔逊的家。父母还在英属印度花天酒地,姐姐已经结婚了,帕梅拉蒙巴顿总不能自己住,偌大的城市孤身一人怪可怜的。
  至于威尔逊家族之前的铁箱子,都已经被妥善保管起来,如果帕梅拉蒙巴顿真的亲眼见到,说不定会联想到这个男人第一次离开英属印度的时候携带的大量铁箱。现在铁箱是没看见,但是大量的印度书籍却摆在书架上。
  艾伦威尔逊放下笔,亲了未婚妻一下表示辛苦了,随后问道,“还算顺利。”
  “嗯,至少比一般人要快得多。”帕梅拉蒙巴顿邀功道,“我父亲和贸易大臣的关系还好,虽然是工党的,但父亲的朋友并不局限在保守党当中。母亲其实也认识,接触的比父亲还更多一点。所以这件事一天时间就办完了。按照你说的,叫蒙巴顿勘探公司,经营业务是矿产和石油勘探工作。”
  “这样不是很好么。”艾伦威尔逊不吝啬的夸奖着,对公司的名字倒是没有抵触,总不能叫威尔逊勘探公司吧,他以后还要在公务员体系当中混呢。
  妻子做生意这件事正常,而且蒙巴顿家族本来就家底丰厚,他一个公务员亲自做生意可不行?我全都要听着是霸气,但在英国不能这么直接。
  “这是第一步,你之后可以联络一些贵族朋友,收一点象征性的费用入股。”听着帕梅拉蒙巴顿的话,艾伦威尔逊满意的点头指导道,“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英伦贵族,现在就靠他这个公务员来拯救了。
  说起来还颇为的讽刺,但必须要这么做,公务员群体和政客对抗终究是力不从心的,万一碰到撒切尔夫人那种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政客,还真是件麻烦的事情。
  女主人回来了,艾伦威尔逊就先放下工作,烦心事就也要说了,主要提及了自己升级成了副秘书长,已经算是中高层的公务员了,让帕梅拉高兴高兴。
  “可我看你刚刚好像不是很开心?”帕梅拉蒙巴顿同样也来到厨房,和艾伦威尔逊一起忙活,问及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要和苏联人较量一下了。”艾伦威尔逊昂着头,用信心满满的口吻说道。
  虽然样子是很令人鼓舞,但心里一点底没有也是真的,但他相信苏联比他还没底。在发动机这件事上,应该是苏联求英国,而不是相反。


第357章 奉旨卖国
  贸易这种东西是存在真正的双赢的,在这个时候,艾伦威尔逊倒也不是特别悲观。橡胶资源和锡矿,苏联其实都有替代品,在矿产资源上,苏联那样的国家,可以说不缺乏任何矿产,这当然也包括锡矿,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岂是浪得虚名?
  至于橡胶资源,这就完全是受困于先天条件的原因了,典型的高纬度之痛。就如同苏联永远不可能在芒果产量超过美国一样,因为苏联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让芒果这种热带水果扎根。
  橡胶领域本也是如此,不过不同的是,人工不能合成芒果,但合成橡胶的技术已经出现了,恰好,这正是苏联的强项。
  从军事机器上来说,当今苏联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猛兽,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拥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在工业上拥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例如制造密封材料,各种轮胎和减震设施等。
  苏联作为一个高纬度国家,其工业体系十分发达,二战期间,苏联制造了大量的武器,这无疑需要大量的橡胶资源,而且橡胶制品会发生老化,无法像钢铁那样,回炉后重新使用。那么问题来了,苏联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国家,而且苏联的大部分国土都处在高纬度地区,根本没有天然橡胶这一资源,而且当时热带的许多地方都是欧洲的殖民地,苏联发展工业的橡胶就必须突破这个不利局面。
  通过技术进步来防止被卡脖子,这样的举动艾伦威尔逊倒是不陌生,防止被卡脖子又不独属于苏联,某大国也经常这么号召。
  橡胶树割开后,树汁凝结的未加工品称为生胶,而苏联作为高纬度国家,天然生胶基本依赖进口
  事实上,苏联十分缺乏天然橡胶资源,正因如此,早在二十年代,也就是苏联刚刚诞生不久后,他们便开始了对合成橡胶的研制工作。早在一九三一年,苏联就已经成功合成了第一批实验产品丁钠橡胶。
  这个领域苏联走在美国和德国的前面,是合成橡胶领域的绝对龙头。到了四十年代,苏联埃里温合成橡胶厂用本体聚合首次生产出了氯丁橡胶,氯丁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正因如此,其抗氧化性能优良,而且耐油、耐溶剂、耐酸碱性强,最重要的是其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这也是苏联在战时生产的唯一一种耐油橡胶,这种橡胶被广泛使用在苏联军工业的各种密封材料和防火材料上。
  从技术上,因为苏联是人工合成橡胶的龙头,大英帝国已经不具备卡苏联脖子的可能。那么既然没有卡苏联脖子的能力,就要换一套办法,用廉价的橡胶,占领苏联的市场,恰好英属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