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油锯的事情我已经和斯蒂尔家族联系了,因为冬季取暖的原因,去年冬天还异常的寒冷,煤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少人都伐木取暖,油锯又不是多敏感的产品,生产早已经恢复了。”波金娜看着艾伦威尔逊亦步亦趋的进入房间道,“安德雷阿斯已经说了,产能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床架哪里去弄?”
  “战前德国的军营呢?实在不够集中营的也行,我就不相信集中营的人都睡在地上。”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道,“现在德国又用不上,正好给我。”
  “集中营关押的人真差不多是睡在地上的,我在战前军营上想想办法。”波金娜叹了一口气道,“那么远的地方,除了冷之外还有什么,你也去。”
  “那倒也不是问题,肯定比西伯利亚暖和。”艾伦威尔逊开了一句玩笑,却没看见女人的脸上稍微出现一丝不自然的表情,还以为他发现了什么。
  几个小时之后,进过了一番讲解,艾伦威尔逊熟练的拉开油锯比划了两下,对着斯蒂尔家族的掌门人安德雷阿斯·斯蒂尔道,“有些不太习惯,我要高把油锯,你在这个位置上加上一把一体把手。”
  至少在他的记忆中,似乎周围民间不管是工作还是民间,都是原产柳州老式高把油锯,高把油锯通体绿色,是林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使用油锯。
  “重量上没有问题,加上一个高把就行了。单人油锯并不需要挑剔这么多。如果成本能压下来的话,我要一万个。”艾伦威尔逊乐呵呵的道的,“安德雷阿斯先生多送我一把,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有问题,我会尽可能的控制成本。帮助艾伦先生解决困难。”安德雷阿斯·斯蒂尔表示毫无问题。
  “出厂直接发往纽芬兰就好了,不用凑够在发货。”艾伦威尔逊点头道,“到时候直接就用了,对于安德雷阿斯·斯蒂尔先生的帮忙,我个人十分感激,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的话,我在能力之内都愿意帮忙。对了,还有带锯,请放心,绝对不是要掠夺什么,按照正常的价格购买。”
  作为后世世界第一的油锯品牌,艾伦威尔逊帮对方一次怎么都不算亏了。在机械领域德国制造名声在外,恢复过来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带锯,一八零八年英国人纽伯里发明了带锯机,由于当时锯齿的制作和焊接技术不过关,没有被采用。经过五十年后,法国最先成功地制作了生产用的木工带锯机,并被普遍推广应用。虽然带锯机比圆锯机和框锯机出现的晚,但使用最为广泛。
  至于带锯机的最大优点,艾伦威尔逊认为就是有劲,圆锯的效率和带锯机差老远了。
  等到对方离开之后,艾伦威尔逊才压低声音对着波金娜道,“这家公司入股了没有?”
  “没有,你也没说过。”波金娜有些惊讶小声道,“不就是一个卖油锯的么?”
  “现在可以想办法谈谈了,也别强买强卖,保持住耐心迟早有机会。”艾伦威尔逊还多嘱咐了两句,害怕这个女人一上头,真仗着英占区贸易委员会的支持巧取豪夺。
  因为战争的原因,德国女多男少,艾伦威尔逊身体力行解决龙骑兵的需求问题,这并不算过分吧,又不是他自己,不少英国人都来到德国已经成就了跨国婚姻。
  反正是国内的女性先不忠在先的,这些退役的士兵从德国找到了年龄更小,更加追求进步的女性,自然离起婚来也是毫不犹豫。
  当然对于贸易委员会的英国人来说,结婚这个成本还是太高了,情妇就明显更具性价比。虽然也闹出来不少德国女孩未婚生子的事情,但只要捂得严实谁知道?
  “其实我对你们觉悟半点亵渎之心。”和龙骑兵姐妹一起吃饭,又一起洗澡,最后在歇息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开始表达了即将去纽芬兰的不舍。
  都快把两颗小球塞进来了,还没有亵渎之心?安娜白了艾伦威尔逊,心中腹诽还要怎么亵渎?
  “战后重建其实也需要木材,我估计未来几年将是欧洲的建设高峰,对木材的需求是巨大的,如果德国这边能够对纽芬兰表达一下善意,相信也会受到纽芬兰居民的感激。”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给自己赴任地方打广告。
  “对我有什么好处。”波金娜故作不悦的道,“在感激也是英国殖民地,又不是德国的。”
  “你想要什么好处,我只要能做到都可以。”艾伦威尔逊赌咒发誓,表示为了纽芬兰人民的福祉,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是嘛?”波金娜伸出如葱般的手指点了一下男人的嘴唇,期期艾艾的道,“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也想要体验一下帝国公务员的巧舌如簧。”
  “我也要,我也要。”另一边的安娜听见了,表示必须也要有自己的份。
  艾伦威尔逊坐上了前往罗马的飞机,要经过不断的转场才能到达马来亚。
  看向下方的海面,他的目光十分平静,似乎隔着窗户都能闻到大海的味道,为了纽芬兰居民的福祉,总督牺牲了太多。
  至于次大陆的印度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有小道消息流传,英属印度总督府要发钱,不用在乎消息是哪传出来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印度人也不管所谓的全民发钱是什么后果,他们只知道要发钱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就行,谁阻挡谁就是整个印度的敌人。
  这一切终究和艾伦威尔逊没有什么关系,印度对他而言已经是过去式了,他现在要为纽芬兰的未来奋斗,心里到没有什么必须留下纽芬兰做英国一部分的想法,能做到最好,做不到白厅首脑也已经保证不会影响自己的未来。
  实际上从知道他的任命还有波士顿领事之后,艾伦威尔逊心里就明白,伦敦对纽芬兰是真的不放在眼里,平心而论这种态度非常之令人气愤。
  英属纽芬兰旁边就是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比起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纽芬兰,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只有两百多平方公里,几十年后还不能自给自足,还需要法国政府补贴。
  因土质和气候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只有少量的蔬菜种植、养猪及蛋禽生产。就算是如此,法国也愿意出这笔钱,宁愿养着岛上的居民也不放这个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独立,殖民时代法国虽然败在了英国的手下,可至少在态度上是没问题。
  有时候想想如果法国没有输掉七年战争,没准今天法国的主体早已经转移到北美了,正在和美国进行北美冷战,肯定不像是英国这样放弃的祖先奋斗的成果。
  两次世界大战英国是遭受到了重创,但和法国相比就完全不值一提了,法国都能保留不少海外领地,基础更好的英国却丢的什么都不剩,难道真是岛国思维有天然缺陷?
  自从把马来亚作为英属印度独立后殖民地中心,连同从泰国以及缅甸拿到的克拉地峡,当地的殖民地就采取了合并,属马来亚分海峡殖民地以及马来联邦、马来属邦,连同东马沙巴砂拉越,合并为英属马来亚。
  艾伦威尔逊的飞机降落在了吉隆坡,下了飞机直接前往当地殖民地机构。英属马来亚没有总督,战后英属马来亚高级专员作为大英帝国的代表行使权力,高级专员是杰拉德·爱德华,艾伦威尔逊找的就是这个不是总督的英国代表。
  前往专员行署的路上,艾伦威尔逊也观察了一下吉隆坡的生活状态,不过时间紧迫,他也不是这里的管理者,只是大略的看了一眼。
  没什么客气的,见到杰拉德·爱德华,握手表示友好之后,艾伦威尔逊的第一句话是,“杰拉德专员,我们可是从电报上联络过多次,这次来到马来亚希望你能够帮助我。”


第399章 大清律的运用
  “哦,艾伦,虽然你之前在印度,但对马来亚的建议也很有建设性。”马来亚专员杰拉德·爱德华一听对方自我介绍,直接主动的伸手表示友好。
  当然这也并不都是对着艾伦威尔逊来的,准确的说是卖蒙巴顿将军一个面子。这就要从头讲起了,众所周知蒙巴顿将军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在日本投降之后,蒙巴顿还在新加坡进行了受降,在艾伦威尔逊第一次返回欧洲的时候,蒙巴顿是军管英属马来亚的最高军事长官,一直到返回地中海舰队任职之前,英属马来亚都是处在军管状态。
  在杰拉德·爱德华前面,蒙巴顿解除军管之前,英属马来亚还有一个总督。但轮到杰拉德·爱德华到任之后,英属马来亚总督撤销,取而代之杰拉德·爱德华就成了这里的高级专员。
  现在这里的反抗示威不断,尤其是附近的荷属东印度群岛并不安分。虽然名义上不是军管,但驻扎英军具有很大的权利,本地英军都曾经是蒙巴顿将军的部下。
  有这种关系,就轮不到艾伦威尔逊主动自保家门,把蒙巴顿将军抬出来了。
  艾伦威尔逊没想到自己来到心心念念的马来亚,却是以这种身份过来的,虽然挂上一个总督的名号,但心里比谁都清楚,伦敦对纽芬兰是不重视的,不然也不会把波士顿领事的任命放在前面。
  “艾伦,你要去纽芬兰总督?”杰拉德·爱德华听到艾伦威尔逊的任命后,虽然也同样吃惊,但马上表示,“那可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地方,想要取得成绩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知道,所以在去之前才想到处转转寻找助力。”艾伦威尔逊扶着额头苦笑道,“纽芬兰的人力缺乏十分严重,就算是没有战争的原因,也称不上人力富裕。这就是我来到马来亚的目的,组建一支劳工队去进行开发。”
  如果要概括的准确一点,也可以叫纽芬兰生产建设兵团,大概的功能是类似的。
  杰拉德·爱德华沉吟了一下,郑重的提醒道,“艾伦,那里居住的可是本地的白人,如果你带着大量的华工进入当地,很可能会激发当地居民的逆反心理。一个殖民地如果不稳定,任何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拿马来亚来说,如果不是几万英军在看着,事情就变得很麻烦。”
  “我当然不会让华工在那定居,只是进行一次短期的开发。等到纽芬兰渡过难关就让他们回来。”艾伦威尔逊矢口否认,表示自己绝不会犯这种原则错误。
  艾伦威尔逊对这种行为有着清楚的认识,如果的前世他的家乡只有十几万居民,一下子进来一万黑人定居,他会愿意么?当然是不愿意。
  所以开出条件让一万华工常住纽芬兰,纽芬兰就算是对英国再有好感,也会马上独立。
  所以本次招工去纽芬兰,定义上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出国务工,那不是华人的家。用完了华人自然还是要回来的。
  这种态度不会因为他是什么身份而变化,弄不好就可能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书当中。
  “战俘不是在马来亚修建了十万套公寓么?挑选几个居住点交给我处理怎么样。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艾伦威尔逊开口解释道,“我不是白要,等到这些华工从纽芬兰的开发当中赚了钱,出钱把这些公寓买下来,不会让本地殖民政府吃亏的。”
  艾伦威尔逊准备许诺房产,作为本次出国务工之旅的条件,当然如果不够的话,可以分期付款,反正这些修建的公寓,也是日本南方军的战俘修建的,原则上花费并不大。
  再者说公寓修建就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反正战俘还没有遣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