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联合国呼吁解决印巴问题,也比较合乎情理。
但实际上以目前印巴的情况,尼赫鲁很可能拒绝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进驻。艾伦威尔逊怎么说也见过有声有色的大国领袖,还不止一次,对尼赫鲁还算是有所了解。
尼赫鲁好歹算是一个有理想的开国领袖,还认为印度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是肯定不会让联合国什么维和部队进入,他眼中的印度固有领土的。
如果他同意了,那还做什么有声有色的大国?维和部队的提议一定会被印度拒绝,毕竟印度自认为优势在我。
但换做巴勒斯坦的问题就不一样了,阿拉伯联军虽多,但毕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但现在的情况确实是很吓人的,而且在前两次停火中,以色列也没有占到便宜。
现在阿拉伯联军数量还在上涨,以色列的潜力已经榨干了,只有八十万人口在怎么动员也上不去了,摆在以色列面前的选择只有打赢,打输肯定死,打和和打输差不多。
对于阿拉伯人这边来说,现在舆论上声明打和和打赢的效果一样,做好堆死以色列的心理准备,打到两败俱伤也占便宜,士气上就有保障。
伸出巴勒斯坦前线的阿拉伯联军指挥官,已经有不少人公开呼吁,就算是一换一也要把以色列人赶下海。
“亚历山大爵士,我们给美国一个台阶下,如果印度拒绝维和部队进驻,就看美国会不会自己跳下坑了,以目前的情况,打到最后以色列就算是赢了,也剩不下多少人。我相信您只要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这个提议,美国有可能会利用上用来维护以色列。”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美国坐看以色列灭亡对英国也没有什么损失,反正以色列本来也不是我们这边的。”
将电报发出去,艾伦威尔逊心情轻松的吹了一口哨,显示自己目前的愉悦之情。
把印巴战争和巴以战争连动起来,这让他心中满是成就感,都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反正迟早都是要丢的,这两场战争只要有一场战争插手成功就算赚了。
鲍里斯正好走进来,见到艾伦威尔逊的模样,诧异道,“总督,王储离开纽芬兰你似乎十分开心。”
“胡说八道,我对王储一片忠心,而且我未婚妻刚走我怎么会开心,说话注意一点,不然我会告你诽谤啊。”艾伦威尔逊就差对着伦敦方向拱拱手,表达一下对大英帝国鞍前马后的狗腿子之心了。
犹太势力因为第三帝国的关系,在战争时期已经从欧洲转向了美国,目前来说所谓的犹太势力大本营,已经和二十一世纪一样了。
中东局势也令美国非常头疼,美国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这是一个事实。
见到以色列处在下风,接连两次通过联合国促成停火,这也是事实。
但不代表美国就愿意狠狠得罪阿拉伯国家,同样苏联也不愿意得罪。只是出于某种原因,美国和苏联暂时站到了一起。
可既然通过施压让英国撤出了指挥阿拉伯联军的英军军官团,可美国也改变不了,光一个埃及就是以色列人口二十倍的事实,连同叙利亚、约旦、伊拉克这些国家的人口,参战的阿拉伯国家人口是以色列的五十倍。
美国也不愿意过分得罪阿拉伯国家,这对于封锁苏联的计划不利,美国只是暂时和苏联站在一起,并不代表就放过苏联。
可美国国内犹太势力已经成气候了,而且犹太人经过德国的种族灭绝,支持就是政治正确,美国必须证明美国比以前的殖民国家更具有道德感,两个因素加起来,美国还是要支持以色列,目前的华盛顿也挺为难的。
正在美国危难之时,英国驻联合国大使,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已经把艾伦威尔逊官杀不管埋的电报看完了。
在三天后的联合国涉及印巴战争的联合国会议上,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战争已经造成了大量的伤亡,我们英国建议以成立一直维和部队,进驻克什米尔地区,制止印度和巴基斯坦交战,保障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停火,让克什米尔居民自己做出选择,到底是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还是成为印度的一部分,或者是独立。”
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发言完毕之后,会场立刻想起来了嗡嗡声,印度代表站起来反对道,“克什米尔问题,其他国家并非利益相关方,没有必要参与进来。我目前没什么可说的,但是相信尼赫鲁总理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
第448章 合纵连横
在印度代表的激烈反对下,关于向克什米尔派遣维和部队的事情,没有达成决议。
“不过这件事,用在巴以战争上面也是可以吧?”散会之后,美国代表退场的时候相互沟通,刚刚组织维和部队的事情,除了印度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赞同的,甚至其中一方巴基斯坦对此也是赞同的。
“印度的事情还是比较麻烦,我们不能得罪这个目前最大的新国家。可能会让苏联人趁虚而入,在印度建立影响力,我们已经通过英国人求证,尼赫鲁确实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美国一旦站在印度的对立立场上,这可能会导致印度倒向苏联,对于美国的利益不利。”
“巴以战争那边也有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外交途径施压伦敦,让伦敦放弃支持阿拉伯联军,可是英国在中东经营许久,通过舆论力量把以色列的底全部告诉了阿拉伯人。现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士气高昂,一定要把只有八十万人口的犹太人赶下海。”
美国代表一边走一边讨论,口中也不无佩服之意,大英帝国的搅合手段果然是名不虚传,美国总不能抨击看不见的舆论吧。
虽然它在阿拉伯世界广为宣扬,美国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问题就在于这又不是假的,美国确实是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再者宣扬以色列只有八十万人口,虽然绝对是用心险恶,但是想要抓把柄施压也很难。因为这也是事实,只不过这个事实,让阿拉伯人知道之后被利用上,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斗志。
相反随着阿拉伯动员出来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争取出来的两次停战期,似乎也没有改变以色列人面对的困境。
英国,其实是艾伦威尔逊,这一番现场直播往茅坑里面扔炸弹的操作,还真让美国人没什么办法。
“我们和苏联人商量一下!”此话一出,几个美国外交官都频频点头。
虽然早一九四三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渡过军事斗争的高峰,政治占有更大比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所设计的战后世界蓝图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自由贸易主义体制。这项重大政策目标的障碍是,战后洪水般的社会革命浪潮和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
这个计划是把苏联当做敌人的,可是敌人也并非不可合作,美国第一个宣布承认以色列国。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对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家,美国和苏联的利益是一致的。
停火期间,以色列从捷克斯洛伐克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轻武器、火炮和弹药,就是一个佐证。甚至还组织了从布拉格到雷霍沃特的定期空运。飞机是从美国购进的。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美国和苏联共处外交明显地表现出来。
从以色列建国到爆发战争,华盛顿和莫斯科一直保持着沟通,采取共同支持以色列的立场,现在美国不过是再次需要苏联的帮助。
现代社会的通讯技术早不是古代可以相提并论,打定主意,华盛顿马上就和莫斯科取得了联系,表示美苏两国的共同立场。
“派遣维和部队进驻巴勒斯坦?”斯大林听着莫洛托夫的话,随后道,“这样一来,苏联不是站在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了么?外交上我们可以给予方便,但是不能让红军士兵的身影站在阿拉伯士兵的面前。”
“这件事还真的是非常麻烦,英国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下撤出了军事力量,但是临走的时候故意使用手段,在外交和舆论上,把以色列弄的非常被动。”莫洛托夫沉吟了一下,想到了一个例子,“就如同在英属印度撤离一样,现在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战。”
“这个例子倒是非常的形象!”斯大林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根据一些可靠的消息,英国以后在放任殖民地独立的时候,都会采取类似的手段,用分治对待独立浪潮。”
莫洛托夫一愣长叹一声,好半天才道,“这样的话,英国人太过于不要脸了。消息是否可靠,根据我们分析的英国的殖民地治理政策上面,英国一般会选择合并殖民地进行统治,不论是白人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印度、马来亚,都是很多小型殖民地合并出来的,目前来说只有英属印度重新分治了。”
“政策是可以改的,也许是英国人发现了其中的好处。”斯大林眯着眼睛郑重道,“至于情报的来源,莫洛托夫同志只需要知道绝对可靠就好。”
来自剑桥五杰的情报,斯大林还是完全信任的,这些有理想的外国同志,可比某个道德真空更加真实。
“那我们既然不能站在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那么就拒绝美国人的建议?”莫洛托夫征询着最高领袖的意见,毕竟这件事涉及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虽然和外交有关,但也不是他一个外交部长说的算的。
“不,我们同意,现在中东的局势以美国和英法两国代表老旧的殖民实力为主,以色列是一个机会,现在还是有作用的。我们都明白,时间长了以色列必然倒向美国,为此也有心理准备。所以在支持的方法上要慎重。”斯大林叹了一口气,“我们支持美国的维和部队计划,支持是支持,但绝对不能使用军事力量,而且就算是我们愿意,美国人也是不愿意的,他们会希望苏联红军的战士站在中东的土地上么?”
如果苏联控制中东,欧美各国的石油供应将被切断,欧洲将陷于被包围之中,苏联不费一枪一弹,欧洲就得实行中立。
这个问题斯大林能够看明白,美国以及英法也能够看明白,这就是现在中东的真实情况,谁和谁都不是一路人,英法还要挣扎挣扎,苏联想要打进去一个钉子,最好把美英法三国绑在一起,站在阿拉伯人的对立面。
可目前来看,英国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利用没有受损的舆论力量,让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存在王室的阿拉伯国家,让他们认为美国和苏联是以色列最大的支持者,而英国完全是双拳难敌四手。
这里面美国的实力是目前涉及国家当中最强的,可是英法毕竟是中东老牌玩家了。
苏联又近在眼前,美国的实力固然是最强,可也有自己的难处,第一是国内的犹太势力,第二是和苏联一样,没有太好的切入点。
作为新玩家,美国因为国内的犹太势力,以及和苏联一样是新玩家的身份,别无选择只能支持以色列,只有通过以色列在中东建立影响力成功,有了基础才能想着扩大势力,万事开头难,这就是美国面对的处境。
只要把保住以色列,以后总有机会,慢慢在中东扩展势力的。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讨论之后,莫斯科正式给予了华盛顿回应,表示会支持派遣维和部队的联合国提案。前提是以色列要接受!
联合国的近期的主要问题是两个,和莫斯科一样,新德里也正在开会讨论。不过意见是惊人的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