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列要接受!
联合国的近期的主要问题是两个,和莫斯科一样,新德里也正在开会讨论。不过意见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拒绝就克什米尔问题,让其他国家的军队插手。
不论是尼赫鲁还是帕特尔都认为,这是英国想要卷土重来的准备,要知道有一支一个旅规模的英军,从克什米尔爆发战争之后就一直赖在朱纳加德土邦不走,另外一个旅在葡属果阿,明显正在观望战争的进展。
现在英国人还在旁边看着,如果印度不能在克什米尔战争当中赢的漂亮,至少是占据优势,说不定英国人就觉得可以卷土重来了。
当然比起帕特尔的强硬拒绝,尼赫鲁还是对在座的各部门部长开口道,“我们当然要拒绝外国势力干涉克什米尔的举动,但是外交工作不是一味的表示强硬。我们是要通过遗留在印度的英国人,表示英印特殊关系仍然存在,两国的关系不会因为印度的独立而褪色。”
尼赫鲁的话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点头,在他们的眼中,大英帝国固然不是在一枝独秀了,但仍然是全世界有数的大国,并不比美国和苏联差,完全不给面子也是不行的。
“让伦敦的大使取得英国人的谅解,但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我们维持之前的态度,要严词拒绝。”
在关于维和部队建议的正式讨论之前,涉及到的各个国家都在进行讨论。
作为提案最为核心的以色列对此当然是非常赞成的,甚至主动找上美国,表示如果印度拒绝联合国派驻维和部队的建议,也没有关系,以色列赞成。
这要是几十年后的以色列,是绝对不会还没打就呼吁和平的,但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个时间,刚刚诞生的以色列还是讲道理的,还没有中东战争全胜积累出来的膨胀。
作为直面阿拉伯联军的国家,以色列最能够感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武装,渐渐堆积在一起是什么感觉。
第449章 战场信息自由
英国在世界大战当中的领导人是丘吉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丘吉尔除了在美国面前唯唯诺诺之外,在所有国家面前都是重拳出击的。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事实,美国给英国的援助金额,远远比不上英国援助一切反德国家的金额,英国给苏联的援助超过十一亿英镑,英镑和美元的汇率是一比四。
而美国给英国的援助,通过租借法案的操作,实际上换取了英国在美国的八十亿美元资产,美国人是不是赚了不知道,但肯定没有亏。
在世界大战当中,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又何止只是援助了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丘吉尔下台之前,英国为了保持中东的稳定,花了很大气力支援阿拉伯联盟以满足英国自身战略防务的要求。
在这个背景下,德国投降之前的一个月,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外约旦、以及也门的代表在开罗举行签字仪式,结成了阿拉伯联盟。
也是英国支持建立的阿拉伯联盟,在贝鲁特举行会议,决定英军撤退后把阿拉伯联盟的陆军派往巴勒斯坦。
英国好歹在阿拉伯联盟建立的时候,撒了大笔钱,目前在阿拉伯世界当然是有威信的。
不过阿拉伯联盟也不是无比团结,内部因长期不和以及争夺领导权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政治上的两大竞争对手是外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和伊拉克王室。
阿卜杜拉国王梦想建立由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大叙利亚”。这个舞台上的另外一个人物是埃及的法鲁克王。他虽被各方面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但却遭到伊拉克的反对。伊拉克一直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可见在这个时代,伊拉克人已经觉得只有才能领导阿拉伯世界了,并不是萨达姆上台之后才出现的毛病。
本来巴以战争和英国关系不大,按照历史走向,会出现一系列的敌情不明,比如以色列一直判断,以埃及、约旦和伊拉克为主的三个王国,加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队支援,一旦战争开启以色列至少要面对十五万的阿拉伯军队。
但实际上截止到第二次停火之前,阿拉伯联军也不到五万人。本来对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双方来说,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一场没什么技术含量,在黑灯瞎火跟着感觉走的战争。
但艾伦威尔逊一看这不行,这和闭着眼睛打拳击差不多,必须要让战争走势处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阿拉伯并不知道以色列有多少人,他把以色列的人口泄露了。
随后用公开透明的以色列人口信息,激发阿拉伯联盟堆砌数量,从而实现了以色列最初设想的十五万阿拉伯军队的愿望,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以色列人的期待。
这种事他不需要以色列人的感谢,毕竟是现代社会了,保持战争的透明度是极为重要的,英国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军官,只不过完成了信息自由工作,以色列和阿拉伯联盟双方名牌开打,都对彼此手里的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纽芬兰行政长官虽然不是军人,但也为信息战争做了一番演练,让就在埃及附近的岳父蒙巴顿,了解一下信息战争的重要性。
好歹是女儿的未婚夫,蒙巴顿将军正在地中海服役,就把所了解的情况告诉了艾伦威尔逊,表示人数虽然是够了,但是阿拉伯联军的成分值得怀疑,比起之前五万阿拉伯联军,新加入的十几万军队都是动员出来的,有没有战斗力都不好说。
艾伦威尔逊扼腕长叹,看来一切还不好说,阿拉伯联盟唯一的优势就是,阿拉伯联盟死得起人。
要是大英龙傲天的说法正确的话,艾伦威尔逊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悲观。
不过他还并不知道,在约旦首都安曼,阿拉伯联军还是拟定出来了一个联合作战计划。这是本来第一次中东战争所没有的。
根据这个作战计划,阿拉伯的埃及、黎巴嫩及叙利亚三国军队分别从南、北方向压迫和牵制以军,伊拉克军队和阿拉伯军团互相协同渡过约旦河,进攻海法。
进攻以色列的埃军共两个师。其中包括装备有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的装甲部队、五个步兵营、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团。另外,还有十五架喷火战斗机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其部署和目标是:以一个加强旅沿海岸公路推进,占领特拉维夫;主力部队进攻内陆,占领耶路撒冷。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的重要坦克之一。
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采用航空引擎并把功率调低的坦克,最为值得称道的就是其机动性。
至少在发动机这个领域,英国还是不比任何国家差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的发动机,其引擎采效率良好的流星引擎承载系统运动性能十分优秀,而且流星引擎可靠耐用、维修并不困难,因此此型战车深受战车兵的喜爱。
十字军巡洋坦克虽然逊色了一些,但也是英军大批量装备过的坦克。虽然两种坦克加起来也只有不到四十辆,却也可以称得上是训练有素了。
北方的叙利亚军队以两个机械化旅实施进攻,主攻方向指向太巴列湖南端,黎巴嫩的武装也受到叙利亚的指挥。
东部则是伊拉克和约旦联军,伊拉克军队还伴随着由基督徒组成的王国卫队,正东面两个不和的亲戚王室,却组成了最大的集团,连同巴勒斯坦本地武装,一共近十万人。
虽然伊拉克王室和约旦王室是一个家族,但两个亲戚也确实在争夺阿拉伯联盟的领导权,然后两国军队和集结在一起,构成了以色列东部的最大集团。
至于看起来没有没有参战的波斯湾国家,也是也参与到了这一次的战争中,只不过派出的力量比较应付,就拿沙特来说,派出的两个营部队听从埃及军队的调遣。
从这一份联合作战计划当中很轻易的就能看出来,现在的阿拉伯世界,沙特其实没有什么话语权,自认为有实力,说的算的国家是埃及、约旦和伊拉克,连叙利亚有差点意思。
艾伦威尔逊就算是知道这个计划,也不会感到安慰,因为这一份作战计划之所以如此清楚,是因为以色列已经得到了作战计划,并且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现在以色列还在联合国热烈欢迎美国派驻维和部队,只是因为阿拉伯联军的兵力越来越多,哪怕是得到了阿拉伯联军的部署,心里也有些没底。
本·古里安的特使在华盛顿见到了杜鲁门,而没有面见马歇尔,因为马歇尔反对以色列独立,被犹太人认为是反以色列的代表。
杜鲁门最近颇为繁忙,在费城民主党大会上,杜鲁门利用党内的分裂,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使自己的亲信控制了民主党******,又分化拉拢了党内对手—华莱士的支持者。
经过艰难的斡旋,杜鲁门勉强获得了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几乎所有民主党人都认为他根本无法赢得大选。
现在杜鲁门正准备启动全国巡回演讲,和共和党被全国媒体一片赞扬的杜威决一死战。
杜鲁门早年其实也对犹太人有些抨击,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美国和苏联一样,都是想要利用以色列,撬动英法在中东地区常年的经营。
以色列的出现正是杜鲁门大力促成的结果,听到本·古里安特使表达的难处,杜鲁门开口道,“原则上美国和苏联,都支持犹太人这个受苦受难的民族,有一个自己的家园。并且准备利用英国人提出在克什米尔战争所提的建议,设立维和部队终止战争。”
“那真是太令人感谢了,尊敬的总统。”本·古里安的特使大喜过望,有美国的支持,还有苏联的支持,以色列就有奋力一战的决心。
“当然最好是不用这样,如果你们自己才战场上取得胜利。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当然决议还是要做的,美国会做好准备,在以色列出现困难的时候,以联合国的名义制止战争继续。”
“当然,共和党一直采取孤立主义立场,一旦杜威成了总统,可能就会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着急竞选的杜鲁门还是很忙的,只是和本·古里安的特使说了几句,表明了美国的态度就终止了这个话题。
第二次停火期截止到十月十五日,参战的各个国家,以及背后的支持者都在不断合纵连横。在第二次讨论设置维和部队建议的时候,印度代表重申了印度的立场,表示总理尼赫鲁坚决拒绝维和部队进入克什米尔。
这一批刚独立的印度领导人,太了解英国人的作风了。一旦维和部队进入克什米尔,克什米尔绝对不可能还留在印度版图之内。
第450章 准备公投
虽说英国可从来没有认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已经矗立在东方。
但毕竟不能像是殖民地时代那样为所欲为也是真的,新德里已经和伦敦关于克什米尔的情况进行了沟通,认可英国在次大陆的特殊利益,自己这边就只剩下了一场戏。
当然维和部队的提案并不是一无所获,美国和苏联不约而同的表示对这个提案感兴趣。
表示目前世界虽然大体和平,但联合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必须的,可以避免重走两次世界大战的老路。
当然这一切和艾伦威尔逊无关,虽然他确实通过一些公务员内部的交情,做了一些有利于公开透明的事情,可最终不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