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都是免费的劳动力,没把他们当成战犯都不错了,该用就用不要客气,两百万人呢,把当初修建齐格菲防线的劲头拿出来,我相信半年时间英占区就会焕然一新。”艾伦威尔逊给与真诚的建议,说实话他都想要替英军司令部写计划。
这样的话他就能知道英占区当中的德国鲁尔区里面,到底哪里好粪里淘金了。
阿里姆的货轮比预计的晚到了几个小时,不过考虑到现在汉堡港口的状况,这倒不算什么延误,刚刚下船他就找到了艾伦威尔逊,表达歉意道,“港口破坏严重,为了安全进港耽误了一些时间。”
“没关系,现在德国境内粮食最为宝贵,也不仅仅是德国,维也纳市中心的花园现在都用来种土豆了,你明白这里的意思吧。”艾伦威尔逊转身看了一眼货轮,“英属印度海得拉巴的君主,尊敬的阿里汗大君,愿意以全所未见的善良,全无私心的帮助处在困难当中的欧洲人,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值得一个头版头条。这样做也可以给英属印度总督府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连处在事实独立状态当中的阿里汗,都能够急人所急的帮助大英帝国,英属印度的公务员有了这个例子在先,怎么可能不努力的刮地皮呢,这就正面带头作用。
世界首富先打个样,后续的英属印度公务员才好跟上不是么?
第72章 潜艇生产线
“艾伦先生,实际上大君对你非常想念,热切的盼望你回到南亚。”阿里汗微微低头,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受过专业训练,举手投足之间满是谦卑之色。
作为在伦敦帮助阿里汗处理英伦产业的管家,阿里姆称得上是尽职尽责。也知道英国人对这些殖民地来的人,心里还是瞧不起的,但在艾伦威尔逊身上他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南亚,那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艾伦威尔逊满是憧憬之色,对问题有什么认识,纯粹是看处在什么角度,如果出身一个有钱的婆罗门,天上地下就没有比印度更好的地方,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事实就是如此。
更不要提艾伦威尔逊在英属印度是一个中层以上的官员,脸上的渴望一闪而逝,艾伦威尔逊压低声音道,“不知道你的宗教信仰是?”
“和大君一样!”阿里姆站的标板溜直,严肃的表情显然以此为傲。
“那就好,有初步的可信度。”说话期间,艾伦威尔逊已经叼上一根烟,吞云吐雾道,“要说大君对我特别信任也不尽然,我毕竟是英国人。信任仅限于此我已经非常感激。现在英占区的情况你已经看到了,和一片废墟差不多。但战前德国是世界强国,遗产还是非常丰厚的,有些东西正是海得拉巴所需要的,听我的话,阿里汗大君绝对不会吃亏。”
艾伦威尔逊道德标准并不高,但也知道花钱办事这句话,既然收了阿里汗的好处,就会尽心尽力的去办事。
阿里姆频频点头,就听到艾伦威尔逊说道,首先海得拉巴君主为处在困境当中的欧洲捐赠粮食,这是一件大书特书的事情。这件事绝对不能隐藏,一定要通知各大报刊,艾伦威尔逊现在在欧洲,只能指望阿里姆多多活动了。
作为英属印度最大土邦的君主,阿里汗在伦敦贵族和政府眼中地位都很高。只要阿里姆稍微费心,过的去的打点一下,肯定会被很多人知道。
以及可以用现在手中的粮食换取一些武器,而且艾伦威尔逊想要换德国的。战争结束英国和德国都堆积了海量的武器弹药,德国预期短期内是不会有军队了,这些武器弹药可以换取英属印度的粮食。
为什么要换德国武器,好问题,虽然现在英德的武器都堆积如山,可还是德国人的武器更加废铁一点,与其销毁还不如运到南亚,只是运费一定要南亚的买家出。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德国的军工产业肯定会被摧毁,这些武器是没有后续的,用完了就没有了。连德国本土短时间都不会有军工产业,自然不会对印度的军工产业有所帮助。
所以说德式武器可以概括为一次性武器,和英属印度的英式武器生产线不配套。这就是个一锤子买卖,不用担心出现资敌的后果。
英属印度以后可能会独立,但处在大英帝国的角度上,绝对不希望这个原来的殖民地变得强大,后世的印度很对得起宗主国的期待,确实是一直烂泥扶不上墙。
至于另外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倒是没有和一个管家多说什么。
比如现在短期内,德国国内肯定是一片萧条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失业率做成表,肯定会非常难看。现在德国有什么?反正就英占区,只有两百万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剩下的就是已经残破不堪的军工企业了。
如果阿里汗有这个心的话,主动提出来雇佣一批规模不大的德国军官,训练海得拉巴的军队,还在领阿里汗工资的艾伦威尔逊,绝对愿意在当中起到一个好的作用。
“现在在英占区,你可以将粮食交给英军司令部,然后运来的粮食则可以用来交换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艾伦威尔逊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面带无奈的道,“说实话,最近我非常忙碌,离开柏林马上还要赶回去。”
“这可以证明,伦敦方面对艾伦先生的重视。”阿里姆马上拍着马屁道,“柏林现在是各大强国最注意的地方,能够处理柏林的事情,可见艾伦先生的未来是光明的。”
不如说是给蒙巴顿将军面子,让我捞到一个增加履历的机会。艾伦威尔逊当然是没有说出来,只是矜持的点点头,就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一样。
带着阿里姆去英军司令部,说明刚进港的货轮是阿里汗大君的捐赠,让英军司令部的参谋一头雾水,艾伦威尔逊才解释阿里汗是谁。
海得拉巴君主的身份,对伦敦的贵族阶层和涉外部门来说如雷贯耳。但对于英国占领军来说就很陌生了,在艾伦威尔逊的提示之下,英军司令部才明确了信息,对阿里姆客气起来。
“格雷尔上校,我们已经清理了布隆福斯造船厂,在其船台生产线上发现了很重要的东西。”艾伦威尔逊还在和格雷尔上校寒暄,进来一个作战参谋看了两个不速之客一眼,才汇报道,“是不是马上进行勘察。”
“让情报部门的探员一起去。”格雷尔上校这么说,艾伦威尔逊直接拿出来了一张证件,不好意思的道,“抱歉,其实我就是一个军情六局的探员。如果司令部的探员没时间的话,我可以帮忙。”
“艾伦先生,没想到你也是……”格雷尔上校带着奇怪的神情,把没有说出来的半截话咽了回去,口气复杂的道,“真是辛苦你了。”
“都是为了大英帝国服务嘛,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艾伦威尔逊施施然的吧证件收起来,看对方的脸色他能够猜出来格雷尔上校的一点想法。
军警宪特,特工是其中最令人忌惮的职业,一个还有说有笑的年轻外交官说自己是特工,确实有些令人无法接受。
不管格雷尔上校怎么想,艾伦威尔逊还是跟着参谋去了布隆福斯造船厂。到达船厂走过清理出来的通道一看,船台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德国海军的最新型潜艇,周围已经停工的起重机林立,仿佛一片钢铁丛林。
“模块化建造?”艾伦威尔逊看到潜艇的一节节分段,暗道德国人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刻板。
第73章 一个小目标
布隆福斯造船厂造船厂和汉堡市区相比,破坏的其实并不严重。大多数的起重机都是完好的,只是处于停工状态,这就不由得艾伦威尔逊有些阴谋论了,是不是故意留下来,准备掠夺技术的,谁都知道英占区才是德国的工业精华。
艾伦威尔逊这么想的时候,身边隶属于海军的军官还在拍照记录,将布隆福斯造船厂的巨大生产基地拍下来,生产线上至少有三十艘未完工的新市潜艇躺在船台上,但永远也走不下生产线了。
艾伦威尔逊眼见着这些钢铁巨兽,在德吹眼中的第三帝国黑科技的一部分,现在只能成为胜利者的背景板。
“如何让英占区恢复正常,是尽早让本土重新焕发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艾伦威尔逊有感而发,倒不是对德国的命运报以同情。
现在大英帝国根本没有时间按照传统那样慢慢调整,一战和二战之间的时间过近,而且外部环境美苏一个笑面虎,一个生死大敌。现在必须和苏联一样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不然就像是那句话,留给英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艾伦,你觉得这些潜艇应该怎么处理?”皇家海军中校斯科特见到出神的艾伦威尔逊,心中一动问道。
“马上找到这些潜艇的设计图纸,送回伦敦研究。至于这些未完工的潜艇,拆解也需要钱,继续建造完成同样也需要钱。只不过一个是没有回报,一个可以尝试寻找买家。”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道,“如果我们把武器系统拆掉,尝试卖给一些没有生产能力的小国,换取一笔资金输入是最好的设想,当然在这之前技术我们要吸收。”
“确实很乐观,其实如果真能把这些半成品卖出去,倒是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解决本地一部分的失业问题,还能够赚一笔,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可是我们卖给谁呢?”斯科特中校苦笑着摇头道,“难道卖给印度人?”
“嗯!”艾伦威尔逊认可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开玩笑,只要印度土邦买得起,有什么不能卖的,总比英属印度独立之后,把英国的军舰给印度人强吧。那还不如给德国人的舰艇,至少用完了就报废无法修复。
“好吧,这些未完工的潜艇先放着,但有一点你说得对,我们现在就应该搜寻这些潜艇的设计图纸送回英国。”斯科特中校恢复了冷静的神色,对艾伦威尔逊的提及只当是开玩笑。
还领着海得拉巴工资的艾伦威尔逊当然没有开玩笑,说实话德国虽然已经被摧毁,但有工业强国的底子,英属印度倒不是完全没有工业,但也可以确定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
不要认为铁路多就证明国家工业基础不错,英国之所以在英属印度勤劳的修建铁路,完全是为了提高掠夺效率,把英属印度的好东西运出来,和发展工业没有一点关系。
这样一个工业国,和一个农业国的搭配,让艾伦威尔逊想起了一个名词。伊拉克被禁运当中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油换食品计划是为了减轻伊拉克人民在联合国对伊拉克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制裁下所带来的痛苦而制定的。
刚开始伊拉克也是不服,后来不也痛并快乐着了么?石油换食品计划的精髓,就是让处在奔溃境地的伊拉克,恢复一定的民生,但这是完全可控的。只是把全面崩盘的处境,变成了温水煮青蛙。
一旦伊拉克慢慢被削弱,到了合适的时候,美国就直接把萨达姆解决掉。
对于现在的德国英占区来说,这里还真没有和殖民地哪里不同,如果说有的话,就是现在的英占区德国公民,还不如英属印度的印度人有权利。
这么一想,艾伦威尔逊忽然觉得,这真是一件好事,英国居中在中间的环节,用英属印度的农产品恢复德国英占区的秩序,再用德国恢复的工厂,运到英属印度。
但是这个英属印度和德国英占区的贸易,是控制在英国手里的,两头从哪运送出来的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