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想要让我囤地么?”费雯丽想起来艾伦威尔逊对她在香江囤地的建议开口道。
“不!不容易!”艾伦威尔逊果断的摇头,想了一下道,“香江的客观条件走遍全世界也只有一个,能够在那捞一笔已经难以想象了,日本我们想要伸手可不容易,主要是必须看美国人有什么动作。”
现在日本都没有从战争完全恢复,囤地也太早了一点,至少等到二十年后也来得及。再说了,等着美国收割日本股市不是更加的容易么?
陪着费雯丽慢步东京街头的同时,自从战争之后存在感大大降低的日本的,再次出现在了各国报纸的头条,这一次则是战俘遣返的事情。
澳大利亚人本想要日本战俘把铁矿的先期开发都做到再遣返,可是英属马来亚出了冲击战俘营的事情。如果马来亚的统治者不是英国,澳大利亚估计也不会在乎。
可恰恰就是,冲击战俘营事件之后,英国决定遣返,澳大利亚政府经过考虑,采取步调一致的动作,毕竟澳大利亚人最相信血浓于水的说法,跟随英国的政策已经成为定局。
有这样的小兄弟,英国应该算是很幸运,可惜的是,英国在保持凝聚力上面从来都是地球倒数,别说和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相比,连法国都比不过。
距离这么近的爱尔兰都没法同化,英国在维持向心力上的低能可见一斑。
但好在澳大利亚没有被拉胯的母国所影响,再次承担起来了先锋的作用,澳大利亚各大媒体对日本拒收战俘,任由战俘在海外自生自灭的举动开启了步调一致的猛烈抨击。
很快并不久远的二战记忆,包括日本人屠杀澳大利亚战俘,以及东南亚欧洲侨民被杀,女性被充作慰安妇的事实,被澳大利亚媒体一股脑的挖掘出来。
在二战结束五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支撑美国在半岛军事行动大后方的日本,再次成为了澳大利亚口诛笔伐的对象。
澳大利亚的首先发难仅仅是一个开始,随后英国、葡萄牙和荷兰马上跟进。
尤其是英属马来亚,这不是艾伦威尔逊在故意引导仇日风波,但仍然和在东京的他有关,原因是艾伦威尔逊打着善后冲击战俘营的名义,把英属马来亚今年的绝大部分财政开支,买了一批史上最贵的阿司匹林。
伦敦在之前吉隆坡会议上允诺的拨款,就这么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伦敦的手里。理论上的今年英属马来亚是没有财政结余的,钱都花在了治疗战俘和遣返上面。
所以此时英属马来亚各大报纸对日本的抨击,绝对出于真心实意,毫无半点虚假。
半岛上的第五次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接替麦克阿瑟的李奇微,没有前任这么自恋,很快就注意到了大后方的不稳,一方面让新的第八集 团军司令詹姆斯·范弗里特继续按照计划做出军事部署。
美军采用“逐步撤退,保持接触,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术。准备在礼拜攻势预计对手难以为继的时候发动反攻。
李奇微自己则发电报询问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此时美军正在酝酿反攻,日本要是不稳定的话,肯定会对前线造成影响。
得知是因为战俘的问题的拖延,导致了英国方面产生不满,联合荷兰、葡萄牙和澳大利亚对日本展开了猛击,李奇微便开始让后方的远东司令部询问情况。
就在此时,用了几天时间联合旧部的鸠山一郎,正式在国会以及舆论上对吉田茂内阁进行发难,首先鸠山一郎在日本最大的产经新闻上,抨击吉田茂内阁对战俘工作的不闻不问。
乃至于现在日本受到了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和葡萄牙四国的抨击。这一篇采访言辞十分激烈,鸠山一郎借此发泄着被吉田茂背叛的怒火。
吉田茂连同左膀右臂池田勇人等人,都是鸠山一郎火力覆盖的焦点。一天之后,鸠山一郎抵大国会议事堂,在一众旧部议员的欢呼和支持中,表达了对战俘遣返事件的看法。
“现今在英国、澳大利亚和荷兰、葡萄牙手中的士兵超过五十万,这些军人被之前的军部所蒙蔽,今天仍然在付出代价。他们已经离开了日本五年以上的时间。在英国表示愿意释放这些日本人归国的时候,我们的首相却当做没有听见,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难道吉田茂首相不知道,现在有多少国家抨击日本嘛?我们怎么能做鸵鸟,无视几十万日本人的处境,当做没有这么一回事?”
鸠山一郎当着本届国会议员的面,大声质问吉田茂,“首相是不是认为,只要我们甘心听从美国的安排,就能够解决所有事情?那么为什么现在日本又遭到了指责?”
鸠山一郎的发难,让国会一下子沸腾起来,不少支持鸠山一郎的议员纷纷鼓掌,或者说是发声对鸠山一郎表达支持。
这一次的讲话,也很快被包括产经新闻在内的各大报纸连载,一时间吉田茂因为战俘遣返问题的回避态度,遭到了各界的口诛笔伐。
虽然旧日本军人远不如战前这么受到尊重,而且已经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可这些都不是不闻不问的借口,毕竟这涉及到了政治正确,不能让高达几十万的日本人流落在外不管不顾。
为此事发声的鸠山一郎,本应该是日本战后的第一任首相,如果不是麦克阿瑟以占领军的名义,逼迫鸠山一郎,现在的首相本应该是鸠山一郎,而不是吉田茂。
哪怕到了现在,鸠山一郎仍然在国会有大批支持者,这样一个重量级政治家因为战俘问题发声,加上政治正确,让日本的舆论空前一致,把吉田茂拉入到了旋涡当中。
“威尔逊先生,英国的态度我们已经了解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远东空军司令乔治·斯特技特迈耶中将,主动来到英国大使馆,谈及这件事。
乔治·斯特技特迈耶中将大体已经了解到了来龙去脉,毕竟这里是日本,处在驻日美军控制之下的国家,经过一番调查,美军情报机构很快就掌握了,艾伦威尔逊本次来到日本的目的,以及日本政府的装聋作哑。
“尊敬的将军,其实我的时间也很宝贵,好不容易来到日本一次,当然是希望事情出现一个结果,然而日本人却采取拖延战术。简直是在侮辱的公务员生涯!”
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但仍然态度友好的开口道,“关于日本人这种表面礼貌,但原则上反对的举动,我觉得必要的施压,是完全顺理成章的。一切的后果,也应该由这些不作为的日本官员承担。”
第612章 第一批战俘
艾伦威尔逊明白,眼前的远东空军司令,此时出现也是一个点到为止的提醒。
日本是美国人的地方,像是艾伦威尔逊和日本政坛大佬见过面,作为驻日美军的军方代表,乔治中将心里非常的不舒服。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也暗示了,自己没有在日本搞事的意思,直白一点说英国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回应让乔治中将很满意,英国人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一方面英国在日本搞事,还是在美国掌控下的日本搞事,确实是力有未逮。
另外一个方面,艾伦威尔逊也是尊重驻日美军,尤其是眼前的乔治中将,未来几年美国的远东空军将会很重要,没有必要得罪对方。
五次大规模战役之后,对阵的双方应该彼此对对方有一个了解。
事实上米格走廊的故事大量出现,也正是五次战役之后才大量被报道的。原因就是地面没有进展,美国更加依赖于远东空军取得战争主动权,才让半岛上空的战斗越发激烈。
考虑到乔治中将是美国人,艾伦威尔逊就不好意思像是在日本人面前提北海道,而是忠心的祝愿美军能够快速打开僵局。
“如果英国政府能够像是威尔逊先生这样好说话,就好了。”乔治中将倒是没想太多,听到艾伦威尔逊对战争的良好祝愿,也报以友善的回应。
艾伦威尔逊做出无奈状笑道,“尊敬的将军,政治家的事情我们可管不了。而且说实话,当前白厅的大部分成员都明白,英国已经今非昔比,同事们想的就是捞一笔合适的养老金,安稳的过上平淡生活。”
艾伦威尔逊觉得,要是仕途不顺的话,自己可以考虑抱着费雯丽的大腿投身演艺界,准备个几年时间的话,怎么不得捞一个老戏骨的称号,和众多青史留名的女星互相扶持什么的。
乔治中将的态度很好,艾伦威尔逊也表达了良好的祝愿,英国没有参战的不愉快,两人都心有灵犀的没提。
谈了一会儿,也都明确了彼此的底线,乔治中将确定了英国人没有不知道天高地厚,在美国人的地盘上搞事,那么双方就仍然维持着英美特殊关系。
“不过我听闻鸠山先生,似乎想要重建国防体系。”艾伦威尔逊开口,也不算是出卖谁,鸠山一郎的主张很多人都知道。
“其实单独建立一定的自我防卫力量,我个人倒是不反对。主要还是看华盛顿的态度。”乔治中将作为一个军人,在当前这个时间不愿意对政治上的事情表态,原因很简单,对着杜鲁门总统比比叨的五星天皇麦克阿瑟,才刚刚滚蛋没多长时间。
你可能不知道,参加完朝鲜战争的一派,在历史上是什么下场?艾伦威尔逊心中暗笑。
连同麦克阿瑟在内,包括李奇微、范佛里特都中断了上升的仕途,到了年龄就直接退出了一线部队,就连存在感不高的范佛里特,都因为范弗里特弹药量被华盛顿以浪费弹药,发起了质询,最终范弗里特被调离。和艾森豪威尔那一派继续在未来的美军当中发光发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比较朝鲜战争之前,声望远超艾森豪威尔的麦克阿瑟,后来怎么被艾森豪威尔反超,这个答案是个人就能看得见。
送别乔治中将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还提及了自己马上要结婚,到时候要邀请一个朋友来参加婚礼,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对方有没有时间。
“是谁?”乔治中将带着好奇之色反问道。
“哦,麦卡锡议员,我们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络。”艾伦威尔逊面带矜持的笑道。
他的婚礼,并没有邀请什么朋友,除了白厅的同事之外,心里只准备邀请麦卡锡一个人。
帕梅拉蒙巴顿虽然说是不愿意大操大办,但就蒙巴顿将军的人脉来说,以及白厅的同事们可能会捧场,不大操大办也有个限度。
只不过不用搞得人尽皆知罢了,这对麦卡锡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一旦接到邀请,麦卡锡相信也十分愿意,因为他也需要这么一个重大场合露面,来自抬身价。
乔治中将走的时候,因为麦卡锡的名字,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恭喜,英美特殊关系更加的巩固了呢!
“哼!”艾伦威尔逊轻哼了一声,反身回到了驻日大使管,茶、上茶、请上茶!
乔治中将一番亲自上门的提点,也可以说是警告起作用了?那是他这么认为。
一支十几个人的专业记者队伍,其实是菲尔比精挑细选的军情六处探员抵达东京。
这些人抵达东京并不是要对日本做什么,而是准备进入半岛战场做战地记者。而真实的目的是,秘密在未来几年当中,调查美军和韩军在战争中的屠杀平民行为。
艾伦威尔逊记得,美军可干过不止一次这种集中屠杀的事情,之所以韩国左派在整个冷战都不安分,一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