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说是不紧张是假的。
  但是马上,到达波茨坦的杜鲁门,就被丘吉尔表达的热烈欢迎冲散了紧张情绪。对于丘吉尔口中话里话外的英美特殊关系,杜鲁门点头附和,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第85章 波茨坦会议
  出于对待苏联的某些共同立场,英美外交代表团队,还是在苏联代表团到达之前,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沟通,算是知道相互的基本底线,尤其是面对苏联的底线。
  艾伦威尔逊并不是直接谈判代表,他现在的职责和之前差不多,是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和包括艾福尔在内的谈判外交官之间的联络官。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传话的人,把首相和外交大臣的意思,传达给直接参加谈判的外交官。
  这个机会艾伦威尔逊非常珍惜,心中就如同承蒙三百年大英帝国光辉岁月的感召。
  像是选举国家公务员和政客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不能过于僵硬。
  如果政客要撕破脸的话,也是可以对内阁秘书动手的,只是一般不会这么做。
  丘吉尔和杜鲁门并肩而立的照片,将会马上出现在英国各大报纸的版面上。这一点艾伦威尔逊毫不怀疑,马上就要大选了,丘吉尔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其实美国人还是最关心对日作战的问题,就此问题和我们沟通过了,希望我们在此采取共同立场,促成苏联对日作战。”艾伦威尔逊将第一手消息,汇报给了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
  “和我想的差不多,这应该是美国对苏联现阶段的主要要求。可以预计,苏联人不会这么容易答应的。”罗伯特·艾登点头道,“爱德华爵士说你对东方问题有着敏锐的认识,你怎么看。”
  那要看东方问题具体是什么?东方可大了!心里虽然这么想,艾伦威尔逊却好不停顿的回答道,“好像苏联并没有像样的海上力量,难道游泳去日本么?”
  “对啊,就是这个问题。”罗伯特·艾登笑了笑道,“谈判的时候就知道了。”
  艾伦威尔逊点头,历史上波茨坦会议关于对日作战的大致走向,其实就是谈判开始美国求苏联,核弹爆炸成功之后,苏联求美国。
  在对日作战这个主题上,英国的态度是乐见其成的,但不会特别上心。当然艾伦威尔逊知道,其实还在英属印度的蒙巴顿将军挺上心的,还主张攻入日本本土彻底清算。
  丘吉尔和罗伯特·艾登属于另外的主张,对进攻日本本土没有兴趣,但可以从道义上支持美国人,进攻日本本土产生的巨大伤亡,可以让美国人多付出一点代价。
  只是想是这么想,不能说出来期望日本和美国死战到底,由美国和苏联一起进攻日本,是大英帝国所期望的未来。
  至于美国人的想法,想要日本投降必须在军事上给予日本重大打击,否则日本是不会投降的。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是中国和美国。美国有这个能力反攻,但付出的代价太大,美国也不愿意。
  还有就是英国也在远东和日本打过,但失败了。刚结束欧洲战场上的英国就没有能力再到远东和日本打了。所以美国此时只有要求苏联对日本宣战,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压力,尽快让日本投降。
  在对日作战这个问题上,英国是希望美国和苏联进攻日本,美国也希望苏联帮助自己分担,至于苏联的态度目前上不明朗。
  开往柏林的火车上,斯大林本人的车厢当中,莫洛托夫拿着一叠文件,这些文件也是苏联在波茨坦会议上准备表明的立场。
  “莫洛托夫同志,在对待日本作战的问题上,美国刚开始的态度一定非常急切。虽然我们已经决定加入进来,但也不能轻易答应。我们主要强调欧洲的划分,转移杜鲁门的注意力。”斯大林淡漠的开口道,“贝利亚说,以我们目前的商船力量,其实支撑对日作战非常困难,我们不能让美国人把我们的士兵运到日本,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主动权。”
  “我看我们可以从德国身上想想办法!”莫洛托夫想了一下道,“要求英美将德国所有剩下的商船作为赔款交付给苏维埃。”
  苏联在海洋力量上真的不擅长,战争爆发之前商业运输船只有一百三十万吨,现在战争结束之后变成了一百四十万吨。不要说和英美没法比,就和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各自四五百万的吨位相比,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战争继续了多年,德意日三国的商业运输船也损失的差不多了,说不定战前各有四五百万吨船队的轴心国,还不如现在的苏联。
  “好主意,虽然这是我们的目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斯大林认可的点点头道,“这样加上德国的船队,大概对日作战的运力就应该够用了。”
  柏林这边英美的第一次沟通已经完毕,不可能知道还在路上的苏联人怎么想。
  不过单独就这个船队吨位的问题,艾伦威尔逊还真的一清二楚,德国目前还可以使用的船队还有八十万吨,比起战前接近五百万的规模,是损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就看怎么用了。
  日本海军还有没有油加都是一个问题,军舰的油料都供不上,军舰有什么甩?
  六月二十八日当天,搭载着苏联代表团的火车到达柏林,随即斯大林以及莫洛托夫率领苏联代表团前往波茨坦,到达塞西琳霍夫宫,就此,三巨头当中的斯大林到达波茨坦会议现场。
  塞西琳霍夫宫的草坪上,同盟国三巨头,斯大林、丘吉尔和杜鲁门,并肩站在一起,面带微笑让周围的记者们拍照。
  “各民族慈祥的父亲!”不远处的艾伦威尔逊,嘴角抽动说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话。
  就在三国领袖接受合照,表现同盟国团结的同时,美英苏三国的谈判代表也走进会场。波茨坦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轮的会谈开始,简单来说就是各说各的,因为提出问题的不同,阵营划分也随时发生变化,美国也不是所有问题都站在英国人这边。之前的英美特殊关系,在会议开始之后荡然无存。
  英美反对苏联,美苏反对英国,英国反对美苏,第一天的会议基本上是毫无进展。


第86章 美国的要求
  很难想象,在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对着照相机摆造型的时候,三国会议厅当中,竟然是这样一幅场景,不过基本的数学逻辑和三国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各自自说自话的时候,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的外交官和美苏两国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各国也都拿出来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保持着双手抱胸夹着文件袋的姿势,对着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道,“我们第一个被美国和苏联反对的提议,是关于用占据苏占区面积要挟苏联人的建议。”
  “苏联人其实反对也不奇怪。”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苦笑一声,他对首相丘吉尔那种明目张胆的要挟,心里也不是很同意,但丘吉尔是首相,两人都在保守党,只能听之任之。
  “额!确切的说,反对的是美国人。美国人表示尊重雅尔塔会议的划分方案,反对大英帝国片面的,缺乏理智的,破坏团结精神的单方面要求。”艾伦威尔逊一边回忆美国人说的措辞,一边原封不动的重复道。
  “我就知道,美国人是不可信的,他们简直在羞辱我们。”罗伯特·艾登一听,忍不住吐槽,他本以为第一个反对建议肯定会来自于苏联,却没想到来自于美国,就在昨天,到达柏林的杜鲁门总统还和首相丘吉尔相谈甚欢。
  艾伦威尔逊默不作声,美国和苏联两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偷袭了大英帝国这个统治世界三百多年的老同志。不过出于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的角度上,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对于眼前外交大臣的吐槽,艾伦威尔逊也就是听听,罗伯特·艾登肯定只是说说而已,因为苏伊士运河战争证明了,一个人是可以掉同一个坑两次的。
  “大臣,美国人提及最多的话题,还是苏联对日作战的问题。”艾伦威尔逊看来,占了一块苏占区不过是小问题,根本就不应该成为波茨坦会议的谈论重点,提醒道,“听说刚刚结束的冲绳战役,美国人损失很大,冲绳严格来说还不是日本本土,惨烈的伤亡已经令美国人心有余悸,如果进攻日本本土的话,美军的伤亡无法估计,从今天的第一轮会议来看,是美国有求于苏联。所以坚持对苏联首先发难,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冲绳战役其实刚刚结束没几天,这场登陆战历时八十二天,攻方为美军,守方为日军。虽然最后美军全歼守岛的十万日军,但自己也伤亡了近八万人。
  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要知道,之前的瓜岛战役和硫磺岛战役,虽然同样激烈,但美军一共阵亡了不到两万人。
  最令美军感到震撼的,其实是冲绳战役前后,日军发起的菊水作战,先后动员十次敢死队,成了和平教的先驱者。以同归于尽的自杀式进攻方式,让冲绳战役前后的美军大为震惊!
  这场战役虽然最后获胜了,但美国人对日本兵那种丧失理智的疯狂和同归于尽的做法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走遍全世界,美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一个小小的冲绳已经这样了,万一真的登陆日本本土,一直在世界大战当中没受到大损伤的美国,要损失多少士兵?
  “艾伦,美国代表希望我们一起参加一个酒会。”就在这时,一名英国外交官推门而入开口邀请道,“美国人应该是要和我们做一些沟通。”
  “额!”艾伦威尔逊看向罗伯特·艾登,得到了后者的首肯,转身回答道,“我们当然不能拒绝我们亲密的盟友。”
  等到房门被重新关上,罗伯特·艾登才道,“应该是希望我们在对日作战给与支持。”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含笑点头道,“今天苏联主要提及了欧洲权益的问题,似乎对远东没有什么兴趣。从强调什么就越缺少什么的心理上来说,似乎苏联现在对欧洲更加注意。”
  “你就先去看看,美国人有什么想法,回来告诉我。”罗伯特·艾登叹了一口气,作为外交大臣其实现在罗伯特·艾登的位置非常尴尬。
  这倒不是英国本身的问题,问题来自于美国,现在的美国其实是没有国务卿的。本来是有,但是最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恰好出现了国务卿的空缺。
  首相丘吉尔和美国的杜鲁门,苏联的斯大林一起展现团结,罗伯特·艾登只能和莫洛托夫对等,展开一对一的较量,如果美国现在有国务卿而且来到德国的话,他现在面对的局面一定会好上很多。
  毕竟现在还是同盟国的蜜月期,波茨坦并不缺少象征着庆祝的酒会,三国的立场虽然并不完全一致,大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只是和属于政治人物的楼下大厅相比,各国代表在二楼的小厅中,气氛就有些逊色。这没有办法,德国几乎已经找不到完好的宫殿了,采茨利恩霍夫宫虽然不够气派,也只能凑合着用,小也有小的好处,可以进行一些信息交流。
  砰!和美国助力国务卿幕僚碰了一杯,艾伦威尔逊问道,“詹姆斯,为什么你们美国的国务卿没有来到德国?这在谈判的时候,会让我们英国少了一个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