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马来亚两大族群的问题上,艾伦威尔逊算是稍微能够体会到后世美国的无奈。
谁都知道政治正确就是一个裱糊匠的做法,可不这么做还有什么办法?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真想要引导英国本土的公民不种族歧视,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再者就是本土不能接纳移民,否则的话没有距离产生美,从小进行白左教育也没用。
本土没有移民,就可以从教育入手想办法扭转英国公民的想法。如果到处都是国外移民,不过就是用政治正确把危机延后。
公务员好约束,政客们也容易说漂亮话,可大多数英国公民怎么制止?还不让对移民涌入不满了?
“我已经教育她了,相信以后不会把这种想法表现出来。”帕梅拉蒙巴顿乖巧的道,“看我的丈夫对其他民族多么尊重,还会人家的语言。”
“都是小事!我毕竟是牛津的高材生。”艾伦威尔逊矜持的表态道,“等我回去好好收拾马来亚几年,把隐患都解除了,到时候核弹发射井修好,你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做女王。”
之所以留在欧洲,就是看他判断的封锁柏林会不会发生,想办法把麦卡锡留在伦敦也是这个目的。
至少在舆论上苏联还是很咄咄逼人的,但是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消息,让艾伦威尔逊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可能历史已经出现了变化,不能再按照原本的历史来判断对手的举动了。
这个消息是这样的,莫斯科在八月二十五日宣布,北海道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部分。这是直白的吞并,而且是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不是以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并入苏联。
这里面区别可大了,艾伦威尔逊脑海中关于苏联解体的记忆,加盟共和国最后都独立了。可自治共和国是加盟共和国的下属行政单位,可以称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俄罗斯可不会把这些地方吐出来。
也就是说,哪怕这个时空苏联也解体,日本也拿不回去北海道了。日本已经和北海道说再见。
第628章 这里面水太深
“没想到苏联人竟然这么干,简直是对自由世界的践踏。”艾伦威尔逊在麦卡锡面前怒气冲冲,表现自己的严正立场,同时也不无可惜的道,“现在驻日美军的压力短时间内不会减小。”
麦卡锡带着冷峻的目光点头同意,他没有艾伦威尔逊这么弯弯绕,而是从美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这个时候就用的上东方问题专家了,艾伦威尔逊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给予一些解答。忧心忡忡的表示,苏联红海军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大威胁。
在原本的历史,二战之前别说是北海道了,连库页岛都有日本一半。同样千岛群岛的南部四岛也在日本手中。这样态势原本是对苏联非常不利的,原本的二战苏联发起八月风暴,也只是把库页岛拿了回来,顺便占据了千岛群岛的日本部分。
距离拿到北海道的目标更是远得很,拿不下北海道,苏联远东仍然处在美国的封锁之下。
而北海道如果在苏联的手中,能不能封锁住苏联,就不再是一个地理问题了。而是一个什么时候出现的问题。
现在苏联红海军没有得到大量的投入,这样短时间内问题还不大。要是有一天苏联的国力能够撑起来在保持陆军强势的同时,加强海军的投入。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突破美国的海洋封锁。
而且北海道是有不冻港的,海参崴并不是不冻港,存在结冰期。剩下的还有北海道渔场,以及北海道的农业等等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艾伦威尔逊没有说,渔场和农业不在两人讨论的范围之内。艾伦威尔逊只说了关于红海军能够继续被封锁住的问题。
站在共同立场抨击了一番苏联之后,麦卡锡仍然意犹未尽,准备返回华盛顿,继续自己的老本行,抨击杜鲁门。现在素材更多了,苏联才刚刚吞并北海道,毫无疑问这又是杜鲁门乃至整个门民主党不作为的证据。
“约瑟夫,还是在等等。”艾伦威尔逊对麦卡锡马上离开还是持保留态度,一方面现在麦卡锡回去已经有些晚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是苏联声东击西呢?
现在麦卡锡毕竟不在国内,身处欧洲对远东局势发表意见不太合适。如果是欧洲出了一点什么事,倒是可以顺势发表意见。
“艾伦,如果你是美国人就好了,我肯定和你搭档竞选。”麦卡锡说话的时候非常真挚。
“那可真是可惜了。”艾伦威尔逊很认真的考虑着这个问题,如果是的话,那当然是没话说,问题就在于不是。
再次以回国发表言论已经晚了的理由,打消了麦卡锡回国的想法,艾伦威尔逊也要肩负起来自己的工作,前往白厅讨论对策。
其实有什么可讨论的呢,简单来说就是赢麻了,苏联在日本出现动作,总比在欧洲动手好。
而且就未来的长期发展而言,对英国也有好处。
自从吞并北海道之后,苏联已经完全突破了远东地理上的劣势。不能说是占优,但地理上的均势是板上钉钉的。
“同事们请注意欧洲!苏联有三个方向可以使红海军出海,波罗的海方向,沿途都是倾向于自由世界的国家,波罗的海的红海军极其容易被封锁。达达尼尔海峡方向,苏联红海军的行动都在土耳其人的一念之间。”
“就算是南斯拉夫,也有意大利人看着,欧洲方向苏联的任何出海口,在地理上对苏联都是不利的,这一点无可更改。”
“但是我们总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苏联永远都不发展红海军吧?一旦苏联开始发展红海军的时候,就是我们担忧的时候。虽然我们在海洋力量上面是占据优势,可一旦苏联开始在海军上投入,哪怕是英国也要承受苏联的压力。”
“而现在好了,远东出现了这么一个容易进入大洋的地理态势,我们有理由认为。苏联会着重将涉及到海军的布局和兵力,投入到远东方向。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经验,后发海军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发展以潜艇为核心的海军力量。”
艾伦威尔逊把蒙巴顿抬出来,提出来了空潜快的战略概念,在各部门的大佬面前大放厥词。
这本来也是苏联已经持续多年的战略,从二十年代开始,赋予工农红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动员海军的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和岸防力量等各种兵力与陆军部队协同作战,共同保卫近海区域。
借着蒙巴顿作为海务大臣的身份,断定红海军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造舰重心放在了潜艇上。那么未来最容易让苏联红海军杀入大洋的地方已经呼之欲出了,就是远东从勘察加半岛一直到北海道的苏联半内海水域,这里已经完全被苏联所控制。
“只是日本作为战败国损失一个岛屿而已,却可以出现分担苏联红海军压力的美好未来。从这一点来说,日本算是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我想任何在座的绅士们都不想,顶着苏联地面武装的同时,还要顶着以后可能会发展壮大的红海军吧。而远东方向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日本可以在自由世界找到自己的角色,这不是很好么?”
“还有!”艾伦威尔逊轻飘飘的提醒道,“亚洲范围之内,只有日本能和英属马来亚进行竞争,我作为英属马来亚的专员,当然不希望日本的弱点少。失去了北海道,日本农业会出现大缺口,对海外依赖更严重,而英属马来亚控制马六甲海峡,我们可以通过合情合理的调节,让日本的发展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二战日军不尊敬欧洲的经历重演。”
“那么给首相的建议就是,对苏联吞并北海道的举动以强烈谴责的回应。”伊斯梅爵士点了点头,看向在座的同事征求意见。
“会不会过于激烈了一点?我是说,可能会和美国的反应一样。”艾伦威尔逊用善解人意的口吻道,“我主要是出于维护英美特殊关系的考虑,谁都知道在日本问题上,美国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说的有道理,我看表达遗憾更加合适一些。”诺曼·布鲁克一锤定音,询问了一下私人秘书之后,马上道,“这么就讨论到这里。”
英国对苏联合并的北海道岛的决定表示遗憾,呼吁美苏两国坐下来,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艾伦威尔逊觉得现在就已经是双赢了,英国本土赢一次,因为被打通的太平洋必然分担苏联红海军在欧洲方向的兵力。
英属马来亚赢一次,现在的日本弱点更多,资源缺口更大,竞争对手的实力减少,总不应该是坏事吧。
北海道在日本相当于鱼米之乡的存在,粮食自给率是百分之二百七。有了北海道,日本还能维持接近一半的自给率,没有了北海道,几乎就是全靠进口的国家。至于渔场问题已经不用在考虑了。
总之在农业方面,日本将会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艾伦威尔逊作为美国亲密盟友英国的驻外专员,一旦回到英属马来亚之后,看在同属于自由世界的面子上。愿意在农业方面给予日本一定的扶持,就看吉田茂先生是否愿意完全开放农业市场了。
当前的日本可是有大量人口在农业当中,如果能够用英属马来亚多余的农产品,让这些日本农民处在社会低收入当中。这不是一件坏事。
作为一个驻外专员,艾伦威尔逊不能光考虑利润,有些时候目光要看的长远一些。
关于苏联吞并北海道这件事,引起了华盛顿方面的激烈反应。表示这是不可接受的,口水战直接爆发。而对于华盛顿的指责,苏联则以美英法三国肢解德国反唇相讥。
两大阵营互相口吐芬芳,如同嘴巴抹了蜜,苏联不但一点不怂,反而越战越勇。表示对美英法三国分解德国的罪行报复只是一个开始,不远的未来还有更大的反击。
这种言论出现,伦敦和巴黎整个气氛为之一变,纷纷表示听英法老牌帝国主义一句话,帝国主义这里面的水太深,怕你们苏联把持不住。
第629章 世界中心日本
激烈的口水战,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是不在乎的,媒体这个东西,出了事首先带节奏的是他们,事后第一个甩锅甚至反省的也是他们。
唯恐天下不乱的群体,而且从来不会有什么反省的意思。艾伦威尔逊已经见怪不怪了,别看现在骂的起劲,到了关键时刻第一个打退堂鼓的也是他们。
柏林危机会不会爆发,艾伦威尔逊其实心里一点都不担心,历史上就爆发过,现在爆发一次也没什么,预案就是空中通道嘛,以英美两国为主。
这里面没有法国什么事,因为当前的法国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战略空军。连重返亚洲都是英国皇家海军送过去的。达索集团还不到高速发展的时候。
现在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希望,如果非要封锁柏林的话,莫斯科方面最好是快一点。正好他最好的外国朋友麦卡锡在这呢。
到了这个时候,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艾伦威尔逊,还没忘记借机帮麦卡锡一把。可以说麦卡锡这辈子有他这个朋友绝对是值了。
英国这边舆论汹涌,为美国打口水战,而作为直接当事人,美国却在认真考虑。苏联乃至于半岛上对峙的中朝,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合力登上本州岛。
中央情报局动用一切可能的情报,来推测一旦发生这种事,美国是否有军力进行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