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都过不了。
  “你认为共和党这一次还会输?不太可能吧?”麦卡锡带着醉意反问道。
  “问题不在于对方,而是在于共和党党内的争斗,约瑟夫,不要认为麦克阿瑟稳赢。你还是不要在初选阶段表达出来倾向性。”艾伦威尔逊绝对的情真意切,他可不管麦卡锡的政治申生命延长会迫害多少人,迫害不到自己头上就行。
  考虑到麦卡锡可能会感到疲惫,艾伦威尔逊为麦卡锡订了后天的机票。在过几天,他本人也将会返回吉隆坡,开始自己的马来亚腾飞计划。
  主要还是英属非洲殖民地的地产兴邦计划,所带来的巨大需求。这是当前英国完成大循环的重要一步,以英属非洲殖民地的需求,促进英属马来亚的粗放式发展。
  先把指标冲上去在说,等到各项统计数据都体现出来了英属马来亚的重要性。相信伦敦也不敢把这个地方说放弃就放弃。
  一旦英属马来亚的工业化成绩亮眼,艾伦威尔逊不相信伦敦敢一声不吭就走人。
  虽然英属印度在独立之前的数据,动不动就是常公领导下的民国十倍。但也要看常公黄金十年的成果,全国钢铁产量不到十万吨。英属印度就算是十倍,其实也就是一百万吨。
  而现在英属马来亚已经有两百万吨的产量了,艾伦威尔逊的目标是和本土平齐。他不相信有这种数据,伦敦放弃的时候会不心疼。
  在酒精的作用下,艾伦威尔逊沉沉的睡去,直到帕梅拉蒙巴顿回来才把他叫起来,“又和你的美国朋友喝酒了?你并不是贪杯的人,怎么和他总喝酒,还喝到家里来了。”
  “他是客人嘛,根据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应对之策。”艾伦威尔逊扶着额头不紧不慢的解释着,“他后天就走了,你就不要生气了。”
  “说的这么严重,我怎么可能生你的气。”帕梅拉蒙巴顿有些嗔怪道,“我忙完中东的项目,就去和你汇合,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是当地的气候我本人有些无法实行,沿海潮湿的闷热天气,不知道能不能有所改观。”
  “看看我能不能从缅甸拿到足够的翡翠,给你盖一座纳凉的房子。”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又开始在帕梅拉蒙巴顿面前画大饼。
  “还是觉得放在澳大利亚比较好,那边比较安全。”帕梅拉蒙巴顿伸手轻锤了一下自己的丈夫,“天天就知道说好听的,有这个时间赶紧生一个孩子,帕特里夏都有两个孩子了。”
  “孩子确实是头等大事。”艾伦威尔逊深以为然的点头,虽然才刚刚醒酒,但有老婆的信号在这,他听不明白就蠢了,直接把妻子拉入怀中开始培养感觉,不多时,男女之事的节奏在房间中响起。
  已经被断定为不会发生的柏林危机,正在苏联和美国为北海道归属问题,吵得天翻地覆,从联合国一直到各国首都,都在关注北海道问题进展的时候。
  贝利亚对整个西柏林的调查完毕,针对西柏林的自给能力,做出了判断。而在之前,苏联已经有意识的控制生活物资输入西柏林。判断整个西柏林的生活物资只能支撑一个星期。
  经过克里姆林宫的首肯,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在凌晨时间,整个西柏林还没从夜幕中醒来,西柏林已经处在事实封锁当中。
  苏占区境内三十万苏联红军,也进入到了战备状态,防止苏占区和联邦德国的边境出现武装冲突。
  西柏林的动静,白厅马上通过在西柏林的电报知晓。而这个时候,起床的艾伦威尔逊正在赶往机场对麦卡锡送别。
  还没有成行,就被电话交到了外交部大楼,听着外交部常务次长伊斯梅爵士,通知苏联封锁柏林的消息。
  “竟然真的这么大胆?”艾伦威尔逊一听马上询问事情的细节。
  伊斯梅爵士双手一摊,苏联才刚刚有所动作,哪有什么细节流传出来。
  艾伦威尔逊立刻离开白厅,心里祈祷着麦卡锡昨天喝多了,还没有到达机场。
  事实证明,他猜测的还真的非常正确,麦卡锡还真的处在宿醉未醒的状态。
  “约瑟夫,刚刚收到消息,苏联人封锁了柏林。”艾伦威尔逊也顾不得是否礼貌,把穿着裤衩的麦卡锡叫起来,真是可惜,没带相机出来,不然可以让麦卡锡体会一把丘吉尔的待遇。
  “嗯?”很难想象,麦卡锡有些臃肿的身体竟然有如此的敏捷,直勾勾的盯着艾伦威尔逊,“艾伦,你说的是真的。”
  “我是从白厅收到的消息!”艾伦威尔逊一脸的郑重,又不是太阳报,什么真的假的?“我相信现在驻德美军也已经知道了。华盛顿也应该知道了。”
  因为远东的紧张局势,吸引了华盛顿的注意力,这一次的柏林危机可以说把美国弄了一个措手不及,现在驻德美军也正处在无头苍蝇的状态中。
  “我先问问国内!”麦卡锡直接站起来,边穿衣服边道,“看看有没有其他意见。”
  麦卡锡第一时间就想起来,马上联系塔夫脱、杜威等共和党大佬。询问这些大佬们的建议,看看如何应对这一次的棘手事件。
  “我也要回到白厅!”艾伦威尔逊点头,马上也表示自己现在要回白厅商量对策。这毕竟是涉及到两百多万柏林人生计的大事,不是任何一方能够独自应付的。


第631章 大英绝不躺平
  这一次的柏林危机,内阁一定会做出激烈反应,至于白厅的工作,自然是把对抗挂在嘴上,证明白厅的可靠性。
  到达白厅之后,白厅已经就这一次的柏林危机展开了讨论,主要核心思想是对抗。如果一声不吭就在柏林退让,这无异于在苏联面前示弱。
  “不管苏联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决不妥协。”艾伦威尔逊在会议室大声疾呼,“如果我们不给予正面回应,苏联人就会认为我们已经躺平了。一旦这种印象在苏联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未来还有数不清的麻烦。”
  如果英国退让,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往大了说,整个国运会急转直下。整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旦个体认为国家的强大不会因为个人努力而改观,这就完了。
  英国现在的情况不能后退,英国比美国的回旋余地要小,因为英国本土存在贵族阶层。普通人的压力本身就比美国人大。
  英国普通公民一旦对国家失去信心,心里已经接受英国不再是一个强国。这对普通公民而言绝不是一件好事,这可不是躺平把心态摆正就能解决的。
  因为国家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外忍内残的存在,有一百万种办法继续维持下去。
  在殖民时代,把人逼到不努力就要死的状态马上就不躺着了。黑人够懒惰,在非洲他们连种地都不愿意费事,把木薯种子往地里一扔,连刨个坑都懒得刨,扔完就走。生长期间既不施肥也不除草,就让它们自生自灭。到了收获季节再回来,长多少是多少。
  就这些世世代代躺平的人,卖到美洲奴隶主手里,鞭子一挥屠刀一举,照样勤勤恳恳在种植园里面扎根。
  还有一种就是用国家理想来凝聚,苏联的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美国的自由世界守护者也可以。英国是没办法效仿这两个国家。
  但仍然有的是办法让本国公民不躺平,现代社会收拾躺平者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一个人背债,是从出生开始就债务加身,不具备躺平的基本条件,除非敢自杀。
  美国最牛逼的地方就是两大神功融为一体,同时具备守护自由世界,和国内三大支柱产业、教育、医疗和法律环环相扣,发挥一个人一生的最大化价值。
  美国可以凭借自由世界领袖和地大物博的条件,用前面的条件为把美国人债务加身的事实兜底,英国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纯纯的割韭菜,一旦英国公民心里接受躺平的事实,以后的苦日子还在后面。
  “世界并非静止的水平面,英国必须跟上美国和苏联的动作,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相信我们的首相能够看到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在白厅同事们面前鼓劲,“从战后开始,英国皇家空军年年吃了这么多财政拨款,也应该拿出来一点诚意了。”
  “事已至此,相信同事们都能够了解当前的局势了。我们建议首相勇敢面对当前的事实,在远东苏联已经吞并北海道成功的前提下,苏联人可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定要坚定立场,挽回欧洲危险的局势,让苏联知难而退。”
  诺曼·布鲁克略带疲惫的总结了一番道,“艾伦跟我去见首相,各部门拿出来当前能够投入到应对柏林封锁力量的统计,外交部常务次长和外交大臣商量对策,国防部常务次长拿出来空军战备报告,相信马上国防大臣就会用得上。”
  “英联邦国家的态度不成问题,法国的空军力量帮不上忙,但是可以提供后援支持。”
  在首相官邸,诺曼·布鲁克和艾伦威尔逊分别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建议,最终结论是,既然是地面已经被封锁,应该马上开启空中桥梁,对处在封锁当中的西柏林通过空中方式运送补给。
  对于苏占区枕戈待旦的三十万苏军,要表达出来不惜一战的决心。
  “我们认为,在苏联已经吞并北海道的事实作为前提。苏联的态度应该不至于不惜在欧洲发动战争,可以判断为这是一次讹诈。但如果不拿出来自由世界的力量展示给苏联,事情就会很麻烦。”
  听了诺曼·布鲁克的话,艾德礼微不可查的点头道,“对外展示强硬,不过凭借英国自己的国力就有些?”
  “尊敬的首相,其实我有一个朋友正在伦敦,本来马上就要回美国了,这一次正好碰上这件事。”艾伦威尔逊经过请示开口道,“有他在的话,美国当然会参与进来。”
  “艾伦,参议员麦卡锡么?”艾德礼首相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个美国参议员,根据这个美国人的定义,毫无疑问的是他这个英国首相,也应该被拉下来。
  “我的这位朋友在这个时候,最适合他发表言论。但是在国家行动上,我们必须比美国更快拿出来决策,制造一种美国是跟随英国的印象。”艾伦威尔逊毫不犹豫把自己的朋友麦卡锡拽出来,“约瑟夫是共和党参议员,毫无疑问共和党对明年的选举势在必得,我们有理由相信的是,当前共和党很愿意看民主党政府出丑。只要讲明白利害关系,我们制造这样一种印象,英国比美国更加可靠。”
  “首先是英国必须比美国更快表明立场,并且付之于行动。我敢断定美国一定会经过讨论采取强硬政策的。只不过事情突然出现,现在华盛顿还在讨论当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欧洲国家看看,英国在对抗苏联上坚定不移的态度。当我们受到赞誉的时候,美国再加入进来不过是为我们的决策锦上添花。因为欧洲各国已经先入为主,认为是英国政府勇敢的站出来。”
  “看来艾伦返回马来亚的时间,可能注定是要延后了。”诺曼·布鲁克表达道,“尊敬的首相,我认为艾伦很适合这件事,毕竟在一九四五年的时候,他就亲自和苏联人接触过,可以说很有经验。当然这一次是要对苏联表示强硬,采取截然相反的立场,但我相信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么?”艾德礼显然还在思考当中,一双眼睛看着诺曼·布鲁克,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是很有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