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了一点东西的艾伦威尔逊,似乎补充了一点体力,福尔采娃却发现,这一次谈判的全程高能才刚刚开始。为了让苏联同意马上开始对日作战,艾伦威尔逊可以说是把美国卖了一个彻底。
  来之前爱德华·布里奇斯,也给与了艾伦威尔逊一定程度上的授权。比如可以答应苏联人,利用英国在亚洲的海上力量,完成登陆作战。
  事实上就算是这样,爱德华·布里奇斯觉得加上出卖波兰流亡政府,苏联人都不一定能答应,因为这毕竟是要豁出性命的战争,而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战争是要死人的。
  凭借谈判就让苏联人进行一个本来苏联就不擅长的登陆战,希望确实是不大。
  六月二十九日晚,塞琪琳霍夫宫中,艾伦威尔逊用适度的声音汇报今天暗箱操作的过程。
  几乎在同时,福尔采娃所作的事情,和艾伦威尔逊别无二致,汇报的对象则是斯大林本人,提及的则是今天中午之后,艾伦威尔逊全程高能的叨逼叨。
  听到英国准备以波兰流亡政府为条件的时候,斯大林表现的不置可否。
  听到对卡廷波兰人被屠杀的怀疑,斯大林嘴角微微抽动,心里觉得这件事的后续工作还是要处理干净,不能让任何证据留存世间,被敌人做文章。
  听到英国表示可以遣返南斯拉夫人的提议时候,斯大林终于忍不住笑了,他根本不想让那些反对派回到南斯拉夫,问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意思的建议,慢慢说,我不着急。”
  “好的,斯大林同志,这个人真的说了很多事情,我一定会完整的汇报。”福尔采娃一边回忆一边,开始重复从中午开始全程高能的谈话。
  “当今世界强国,只有美国本土没有遭到一点损伤,现在的美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随着福尔采娃的话,斯大林做出侧耳倾听的姿态,脑海中判断这些说辞的真实性。
  “美国完全可以利用庞大的经济力量主导欧洲重建,这一点不管是其他国家还是英法都没有抵抗的能力,经济重建必然带来军事和政治上的影响力,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也不是苏联希望看见的。”
  “苏联不应该希望英法过于衰弱,一旦英法衰弱到面对美国没有抵抗能力,最终处在附属地位,不管最后英法两国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最终都必然成为封锁苏联的一部分。”
  这倒是非常有可能!虽然只是一个假设,斯大林表面上不动声色,却认可这种想法。
  福尔采娃最后说道,“斯大林同志,在离开之前,他说美国有一种前所未见的武器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如果现在苏联不再作出反应,等到这种武器研制成功,苏联将失去一切讨价还价的资本,在我看来就是讹诈。”
  斯大林的目光一凝,房间当中落针可闻,就在福尔采娃有些不安的时候,才终于听到斯大林的吩咐,“今天所有的一切,永远是一个秘密,福尔采娃同志。”


第93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进展到了什么地步,斯大林心里一清二楚,英国方面的消息只能说是一个佐证,不需要去求证,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
  重要到了福尔采娃一提及,斯大林就认为英国方面已经表现出来了诚意,既然是暗箱操作,自然就有很多方面和正式谈判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该要的支援,斯大林一样不会客气,既然是美国人主动求上门,不多要一点简直对不起眼前的好机会。
  另外一个房间,艾伦威尔逊正在眉飞色舞的对爱德华·布里奇斯汇报自己的成果,除了最后露出口风的大杀器之外,没有什么隐瞒的。出卖什么利益都是早就已经定好的,他只不过是一个代表英国通知苏联的工具人而已。
  “我和苏联人说,美国人只是还不能下定决心而已,一旦苏联无法表达出来诚意,凭借现在美国的力量,并不是无法独立作战。”
  爱德华·布里奇斯点头,慢吞吞的道,“艾福尔在今天的汇报上说,苏联人的口风有所松动,提及了关于希望将德国商业船队作为抵押交给苏联的意见。”
  “那我们不能同意,从欧洲到到远东要多长时间,不论是皇家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可以就近运输苏联军队。”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说道。
  “美国人已经说会慎重考虑。”爱德华·布里奇斯打破了艾伦威尔逊的幻想,“看来这件事应该是差不多了,相信在三国领导人交流当中,杜鲁门也答应了斯大林什么。”
  新世界霸主还是略微稚嫩了一点,可能刚刚从美洲走向世界舞台,还不适应新角色。
  谁让杜鲁门这个美国总统刚出新手村,身边又没有跟着有经验的国务卿呢,这都是自己的选择。
  爱德华·布里奇斯已经判断出来了问题在哪,不过那既然是美国人的问题,他就不好说什么了,不然就是干涉美国人的内政。
  “总的来说,你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答应的条件都在许可之内,明天再和苏联人见一面。把事情定下来,现在全世界都等着这一次会议,拿出来的第一个共识。”爱德华·布里奇斯不再废话,对艾伦威尔逊夸奖道,“不管是正式谈判,还是暗箱操作,两方面都有协议,才是达成共识的基础。”
  内阁秘书的意思,按照艾伦威尔逊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是不知道明天苏联人会不会给出想要的结果。
  在正式谈判上,英国代表团充分实践着英美特殊关系,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上施压,表达英美两国在对日作战问题上的同仇敌忾。
  艾福尔在会议上,强硬驳斥了苏联关于和日本有中立条约的说法,“从前德国也和苏联签署了中立条约,这不耽误最后德国突袭了苏联,英美希望苏联能够认识到原来的错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日本身上。”
  此话一出技惊四座,赢得了美国人的认可,似乎一时间大英帝国的光荣时代又回来了。
  “艾福尔那个人,除了对法国人强硬之外,对任何国家都谈不上强硬,那不过是演戏给美国人看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现在英国还欠美国人钱呢。”第二天和福尔采娃的见面之时,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都是误会,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再表达了歉意之后,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美国人不是已经松口了,愿意以德国的商业运输船抵押给苏联。昨天艾福尔也提议愿意协调,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帮助苏联完成登陆计划,当然了,全部指望我们两国,你们苏联人可能不放心,但我相信苏联在远东不是一点海上力量都没有,日本海军现在只存在于纸面上,能不能出海都是未知数。”
  说句不好听的,艾伦威尔逊已经惦记上了日本联合舰队剩下的军舰,看看能不能在赔款的时候占据多一点的份额,就算英国皇家海军自己不需要,专卖也是可以的,日不落帝国到了今天,也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很难想象,大英帝国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具有如此的灵活性。”福尔采娃的话当中暗含讥讽,指的是正式谈判和暗箱操作,英国人表现出来的两幅面孔。
  “这正是三百年来,大英帝国的生存之道,这不是坏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艾伦威尔逊完全把福尔采娃的话当成是夸奖,只要目的达到了,听一些不中听话的胸怀,他也是完全具备的。
  “英国方面原因调配远东力量配合苏联登陆,不知道时间上可否来得及?”福尔采娃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希望艾伦威尔逊给与保证。
  “这不是问题,英国在亚洲的力量,处在蒙巴顿将军的管辖当中。我正好是对英属印度的联络官。”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包在自己身上,这件事不是问题。
  如果是别人,他还不敢做出这个保证,但如果这个人是蒙巴顿嘛,蒙巴顿最大的愿望就是杀到东京,让日本落到和德国一样的下场。
  在暗箱操作当中,艾伦威尔逊表示英国答应,让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滚蛋,怎么处理就是苏联的事情。在正式谈判当中,经过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的代表团,表示愿意将德国商业运输船交给苏联作为赔偿的一部分。
  对日作战的问题已经出现曙光,最终斯大林在和杜鲁门、丘吉尔进行首脑会谈的时候,表示只要英美两国答应的条件具备,苏联就可以进攻日本,结束战争。
  六月三十日晚上,关于波茨坦会议的第一个共识正式出炉,不过细节上略有不同。比起英美的明确态度,苏联的表态其实很有技巧,既有对对日作战的认可,又没有把话说死。
  和英美两国的报道相比,苏联的表态当中故意删除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
  但表面上,这也是英美代表团,尤其是英国代表团在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值得庆祝,艾福尔已经成了英国代表团的明星,志得意满,见到艾伦威尔逊高兴的招呼道,“艾伦,这两天你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我在谈判中的精彩表现。”
  “听说了,光辉时代回来了。”艾伦威尔逊大为赞叹。


第94章 第一条共识
  至于艾伦威尔逊干什么去了,仔细回忆一想他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除了因为对日作战的问题和苏联暗箱操作之外,好像还提及了苏联和英国现阶段同病相怜的互补性。
  具体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如果英国包括法国被削弱太多,西欧以后必然会以美国马首是瞻,如果英国在和苏联重合的利益区,受到了苏联武装的威胁,必然会引来美国的协助,苏联不但达不成目的,也会让英国的势力被美国取代。
  这主要是说伊朗,目前伊朗南部有英军驻扎,北部则有苏军驻扎。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大英帝国和帝俄对抗的时期,就已经在伊朗划定了势力范围。
  经济方面的话题也聊了聊,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归根究底是一个高纬度国家。很多经济作物和资源要么没有,要么开发成本很大。这不是让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就能解决的问题!
  比如橡胶、和其他热带作物,苏联就无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差距抹平。英国是有热带殖民地的,只要苏联愿意付出报酬,进行贸易,这种原材料英国是愿意提供的。这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可以迅速的从战争当中恢复过来。
  至于其他什么咖啡,芒果,就算是美国也没有理由干涉英国,出口热带水果进行贸易。
  好像还有一个战后恢复的想法,因为德国投降在五月,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苏联也一直在进攻没有时间恢复农业,只要苏联愿意拿出来一定的外汇购买,大英帝国完全可以筹集一定的粮食,帮助东欧度过粮荒。
  牺牲的地方艾伦威尔逊已经决定了,就牺牲英属印度,说不定粮荒出现尼赫鲁还能老实一点。至于北海道只有两个师团的小事,不仔细回忆,他都忘了自己说过没有了。
  这毕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他说的话肯定都会转达到斯大林的耳朵当中,苏联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斯大林有所隐瞒。
  作为过气世界霸主,现在的大英帝国就是求稳,稳定大于一切,事情越少越好,这样才有时间调整政策,最终平安落地,苏联不找事,就已经是在帮助英国了,就怕苏联不安分。
  只是这些话艾伦威尔逊没有办法和刚刚大出风头的艾福尔分享,只能面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