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这些话艾伦威尔逊没有办法和刚刚大出风头的艾福尔分享,只能面带笑容,衷心祝福对方,在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找到了存在感。
  碰了一杯,艾福尔兴致勃勃的说了两句便问道,“其实你也应该加入到正式谈判官的行列当中,不然也不会没有存在感了。”
  “我们服从指示听从安排就行了。”艾伦威尔逊谦虚的摇摇头,他明天还有事呢,要联络印度总督府,派出舰队前往远东。
  在亚洲的英国舰队足够了,目前英国皇家海军,如果算是护航航母那种凑数的,一共有九十五艘航母,诺曼底登陆之后,大西洋一线的制海权已经夺回,一部分力量便派往了亚洲。
  其实军盲眼中二战美国的上百艘航母,其中将近一百艘也是护航航母。
  又不是诺曼底登陆的大行动,还需要筹备,目前在亚洲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完全够用,加上苏联自己的准备,运送个十几万苏军轻而易举。
  至于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就不好预测了,不过艾伦威尔逊也不悲观,因为东南亚英军总司令是蒙巴顿,蒙巴顿可是英国军舰航速保持者。
  二战刚开始蒙巴顿担任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凯利”号驱逐舰的舰长,头一次上舰,蒙巴顿就亲自开着凯利号出海,还把战舰开到三十八点五节,技惊四座。
  有这样一个英国皇家海军速度保持者的总司令,相信在东南亚的英国舰队会受到一些感染的,事实上他待会就准备发电报,时间紧任务重嘛。这是考验一个公务员的关键时刻!
  七月的第一天,英美苏三国在波茨坦会议的第一个共识被确定下来,就是对日作战问题。虽然美中不足的是苏联将自己那一份,删除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但无损于波茨坦会议一个好的开始。
  很快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投降的报道,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的版面。美国代表团的成员都非常高兴,从这些谈判代表的脸上,艾伦威尔逊估计现任总统杜鲁门心里也是高兴的。
  既然已经见报,几乎就可以认定为事实,只是不知道核弹成功爆炸之后,到时候杜鲁门会不会后悔,自己急切请求苏联对日作战的举动。
  考虑到杜鲁门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总统,想要明目张胆的出尔反尔的食言,在大英帝国从旁边的见证下,转而对苏联撕毁共识,估计也要下一番政治决心才可以。
  达成对日作战共识,短短时间就传遍了全世界,同样也传到了日本政府的耳朵当中。
  三次担任日本首相的近卫文麿,对日本天皇阐述了个人意见,“战败是既然结果,结束战争的阻碍来自于军部,英美中目标是打垮日本军部,军部倒台了,战争的性质也会为之转变。”
  曾任驻苏大使的东乡茂德面告天皇的判断是:《波茨坦公告》只是《开罗宣言》翻版,虽然应当接受但为了等待请求苏联调解的结果,应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
  “苏联的公告当中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注解,可见苏联对进攻日本本土仍然是有疑虑的,如果能让苏联出面调停,进行有条件投降,这个目标是现在外务省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哪怕放弃一部分千岛群岛也是可以的。”
  印度总督府,巴伦爵士拿着刚刚送达的电报,里面除了艾伦威尔逊对英属印度的想念之外,剩下就是对波茨坦会议对日作战共识达成的态度,电报当中表示,英国能够避免进攻日本本土带来的损失,让苏联承担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亚洲的皇家海军舰队应该马上赶赴远东,帮助苏军进攻登陆,不能耽误哪怕一天,造成既成事实,苏联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英属印度的收到欧洲电报的同时,早已经到达远东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同样接到了莫斯科方面的电报。


第95章 我们的人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已经到了远东一年了,事实上苏联对对日作战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早在白俄罗斯战役结束之后,最高统帅部委托华西列夫斯基着手为苏军在黑龙江沿岸,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集结进行初步计算,确定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所必需的物资。
  柏林战役之前,远东作战计划已经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德国正式投降之后,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以及太平洋舰队。
  不过比起苏联在陆地上的游刃有余,所依赖的海上力量只能说杯水车薪,虽然在柏林战役前后,莫斯科方面骤然加大对远东的支持,苏联所能组织起来的力量,也仅仅能够支撑五万到六万人规模的登陆部队。
  当然同时到达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手中的电报,也表明了大本营不惜一切的决心。并且表示在东南亚的英国舰队已经星夜赶来,会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持。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改变了在千岛群岛的登陆计划,将目光放在了日本第二大岛北海道的身上,远东司令部当中,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对着自己的部下们道,“如果情报真实的话,北海道的日军数量,还真的不比千岛群岛的守军多多少。太平洋一线的战斗当中,美军采取了一种叫跳岛战术的作战方式,对于我们本身就捉襟见肘的海上力量而言,制定明确的进攻目标,不浪费军力在无价值的目标上更为重要。”
  跳岛战术是美军在反攻日本时候采取的战术,不逐一或依次攻克各个岛屿,而是隔开一个攻击一个,从而既达成了对所攻击岛屿的切实占领,又迫使别的岛屿不战而屈兵。
  所以冲绳战役爆发了,诈骗岛却还在日本的统治下,因为诈骗岛就是美军跳岛战术跳过的据点,占领冲绳截断日本本土和诈骗岛的联系。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得知莫斯科的急切心情,便放弃了千岛群岛的登陆,准备复制采取美军的跳岛战术,进攻北海道。
  “虽然客观条件不足,但是同志们也不用过于焦虑,我们也有有利条件,比如莫斯科方面的电报当中,也说明了日本求和的言论。根据外交同志们的分析,日本对我们苏联的态度是避战求和,而对美国的态度应该是以战求和。”
  “在现有的条件下,远东战役的核心,要在朝鲜半岛上想想办法,补充北海道一线的准备不足,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的距离不远,请同志们记住一个名词,对马海峡。”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话音刚落,远东司令部当中陷入了一阵沉默当中,马海峡是北太平洋西缘,日本群岛西南端,对马岛与壹歧岛之间的水域。对马海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二百千米,最窄处四十千米,水深无视到一百米。大陆架十分发达,峡底比较平缓。
  那还是日本帝国海军击败帝俄海军对马海战的地点,不过对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来说,几十年前的海战并不是他要说的目的。
  接下来的事情才是他要说的,“马利诺夫斯基同志,你的任务是进攻日占朝鲜,一直冲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最近的对马海峡,其他事情你不要管。歼灭半岛上的日军,同时搜集半岛可以渡海的船只,根据占据进展在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作战。”
  “明白了,华西列夫斯基统治。”马利诺夫斯基出生于敖萨德,现在是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是欧战结束之后才到达远东的,比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晚到了一年。
  在对作战计划进行修改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将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率领的外贝加尔方面军主攻目标,放在了朝鲜半岛上。掩护苏联对北海道的进攻!
  不提远东司令部对作战计划修改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波茨坦会议还在继续。甚至艾伦威尔逊还在进行暗箱操作,本来他以为对日作战问题确定下来,自己的工作就结束了。
  事实证明他一个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在对待暗箱操作的问题上还是比较天真,暗箱操作这种东西只要开始了一次,就必然会是无数次。
  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两句话就击碎了艾伦威尔逊的天真,波茨坦会议正式会谈一天不结束,私下和苏联的讨价还价就没有理由结束。
  见到艾伦威尔逊吃惊的样子,爱德华·布里奇斯淡然的解释道,“慕尼黑会议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谈判对象换了,大英帝国还是当事人。”
  “可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对日作战问题不是谈完了嘛?”艾伦威尔逊苦笑道,“总不能和一个苏联女人,每天对着吃饭品红酒吧。这不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嘛。”
  “是啊……”爱德华·布里奇斯认可了艾伦威尔逊关于浪费国家资源的认识,并且给与了鼓励,但不改初衷的解答了这个问题,“不过我们一般管这叫外交……”
  这也太世故了吧?艾伦威尔逊哭笑不得,苦着脸道,“爱德华爵士,我不应该和苏联人接触过多,我还想要进步,我太想要进步了。如果在波茨坦会议上,我秘密和苏联人进行暗箱操作的事情,以后被人知道,对我的未来可能会产生麻烦。”
  “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一切言行都会存档。”爱德华·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道,“不存在有泄露的可能,谁也无法查证。”
  “可是马上要选举了,万一下一届政府知道了呢?”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种事不能乱说,刻意压低了声音。
  “就是反对党上台了嘛?你认为我们尊敬的首相和外交大臣,对主动和反对党的领袖说?自己又出卖了忠实盟友的利益?放心,你是我们的人。”爱德华·布里奇斯眉毛一挑,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道,“这几天我就说你处理英占区的事情了,快走吧。”


第96章 美差
  说实话,艾伦威尔逊是真的没话说了,能说的不能说的,苏联方面就没有不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要照顾一下大英帝国的利益吧,他又不是苏联干部。
  但显然爱德华·布里奇斯并不知道艾伦威尔逊内心深处的键盘侠属性,对无所事事的浪费时间其实并不擅长,仍然要求一个太想进步的公务员,和苏联人扯皮。
  就在话题已经从战后重建,转移到苏联女性的时尚趋势时候,同样并不是专业外交官的福尔采娃,主动帮助艾伦威尔逊找到了事情做,“我们是否应该谈谈或者实地看看,准备移交给苏联的德国船队呢。”
  “当然没有问题,不过我需要对上面请示。”艾伦威尔逊伸出食指指了指上面,对他而言这是好事,在继续下去的话,谈论的话题就要扩展到母猪的产后护理了。
  晚上艾伦威尔逊对着爱德华·布里奇斯、以及首相以及外交大臣,汇报了苏联提及检验德国船队的要求,爱德华·布里奇叹了一口气道,“苏联人还真是直接,一刻都不愿意等待。”
  “美国和苏联在这一次的谈判当中都很急,美国急切的要求苏联出兵,给了苏联狮子大开口的机会。”艾伦威尔逊的口气并不友好,在他的设想当中,德国剩下的八十万吨商船,应该用来为英占区和英属印度贸易贡献力量。
  这批商船到了苏联人手上,根本就不会用在对日作战,因为日本马上就要投降了。移交船队对大英帝国没有好处,可是美国人都同意了,他自然是无法阻止。
  看看占区划分就知道,德国最为良好的海岸线和工业区就在英占区,美占区是一个内陆占领区,所以移交德国船队,潜在层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