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5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腿上。
两人就维持这个姿势有这么一分钟,艾伦威尔逊无奈的开口道,“我怕我被王室的密探干掉,都说多少次了,我是你姐夫。”
“知道了,姐夫!”玛格丽特公主的红唇已经贴上来,亲了一下轻声道,“你包养其他女人的胆量呢?现在知道怕了?”
“那不一样,你是公主。”艾伦威尔逊伸手把公主殿下的下巴掰到一边,“安全第一,我还想为国家做贡献呢。对了,你应该马上离开吉隆坡,身为一个帝国公主,不应该在殖民地长久呆着。”
关于小姨子送货上门这件事,艾伦威尔逊表现出来了明显的口是心非。如果有人问他心里是不是很得意,那是当然得意的。
可这种得意不能阻止他做出正确的判断,他还是下不定决心舍得一身剐。
他又不能确保玛格丽特公主满足于和妻子同等地位,所以对于和王室重要成员发生点什么这件事,还是持保留态度。
一边应付公主的主动,艾伦威尔逊从来就没有这么被动过,研究研究怎么入侵印尼,还有打听一下澳大利亚的铀矿能不能利用上,这些事都比公主的诚意要之后重要得多。
至于如何接待公主这件事,他让爱丽莎安排公主的行程,有没有什么景色不错,还没有危险性的地方都安排上,礼数上还是不能怠慢的。
美国成功实验氢弹,威力上远超原子弹的事实,自然也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不提莫斯科是这么想的。
英国原子能机构自然是开口要求美国技术共享,当然也不出预料的被拒绝。开口提要求只不过是一个常规工序,工党内阁很明白美国人是靠不住的,共享就不会撕毁当中的协议了。
英国必须有自己的氢弹,这已经是本届政府的共识,被美国拒绝只不过是让英国继续进行自己的氢弹研究罢了,而且相关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和在吉隆坡的艾伦威尔逊一样,被美国拒绝的大臣们,只能用再次开战结果还是那样的朝鲜战争僵持,来进行自我安慰。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从层面了解到了,作为一个殖民地专员他怎么也有一定的自我分辨能力,虽然受到了公主的干扰。
妻子帕梅拉蒙巴顿的合作人,德哈维兰就是研究蓝光战略导弹的发起者。岳父蒙巴顿将军是支持研究核潜艇的支持者。
所以帕梅拉蒙巴顿很容易就能知道,内阁对推进三位一体打击力量的态度。妻子知道了,他这个做丈夫的自然马上就知道了。
“工党确实比保守党靠谱!”艾伦威尔逊嘟哝着,只要不签署拿骚协议,英国就不用看美国人的脸色。
拿骚会议标志着美国自宣布独立之后,经过一个多世纪连绵不断的打击,终于彻底压垮了自己最大的战略对手英帝国,此次会议也标志着英帝国彻底失去超级大国地位,从此沦为二流强权,英国事实上退出了冷战角逐方的位置,冷战从此开始沦为美苏二人转。
不管怎么说,艾伦威尔逊觉得,英国肯定比原来的历史回旋余地大的多。这当然都是他的功劳,从这点来说,奖励他一辆英伦限量版豪车开开,其实也合情合理,他本人绝对问心无愧。
可这位公主殿下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存在,在能够充分把握降服公主的思想之前,他还是不能轻举妄动,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临近年底,艾伦威尔逊自然是继续公私兼顾,通过电报对各地的女士们发出爱的呼唤,同时进行年度总结,调整英属马来亚的官员,根据业绩任命新的圣诞岛专员。
哪有帕梅拉蒙巴顿这么轻松,拿着北美戒赌老哥的辛苦钱,在澳大利亚购买土地。
美国这一次氢弹爆炸,对各国而言就出现了表面上死一般的寂静,暗地里加紧追赶这么一个效果。比起马来亚的阳光沙滩,伦敦已经进入到了一年当中的雾霾多发期。
而且还在忙碌的伦敦市民不知道,这一次的伦敦雾霾会成为他们人生当中最为难忘的一次。
十二月初,冰冷的寒风已经席卷了英国首都伦敦长达数周,这一天跟之前的每一天一样,随着伦敦人在早上醒来,整个城市的房屋和办公室都燃起了燃煤壁炉来温暖室内的空气。
从工业革命之后,伦敦就有了雾都的称号,在现在的伦敦市民眼中,烟雾缭绕本身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烟雾就如同是刮风、下雨一样,完全是自然的一部分。
市民们照常上班,并没有因为司空见惯的浓雾大惊小怪,走出家门的市民们,不知道如同他们生命当中一部分的烟雾,这一次真的会把他们的生命拿走。
大本钟、圣保罗大教堂、滑铁卢桥全部都被烟雾覆盖,整个伦敦都处在黄褐色的浓雾当中,而且和很多伦敦市民想象几个小时就会散去不同。
整整一天,越发浓烈的烟雾简直伸手不见五指,各大工厂高耸入云的烟囱,住所的壁炉又加重了烟雾,烟雾是如此的浓密,以至于城市中某些地区的居民在行走时都无法看见自己的脚。
而第二天笼罩伦敦的烟雾仍然没有一点消散的迹象,明明是大中午,出门的行人却感觉不到一点太阳存在的痕迹,平时撒发出来光明的太阳,在天空当中发出如同月亮一般皎洁的光亮,勉强提醒着伦敦人,现在是白天。
客机、轮船和火车全部被取消,大学停课、音乐会被取消。就连平时熙熙攘攘的白厅,哪怕是早已经习惯了伦敦的雾霾,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也会提醒每一个人现在的事态已经极为严重。
连飞鸟都因为烟雾笼罩撞上建筑物死亡,而烟雾还在继续,市民尽可能的寻找能用上的手绢做成口罩,防毒面具成了此时伦敦人的最爱。
但这种防护,仍然阻止不了一些人受到烟雾的影响死去,很多呼吸出现问题的人求救,却根本无法抵达医院,因为救护车此时也无法上路。
第691章 福祸相依
“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从十八世纪开始,伦敦笼罩的烟雾就已经出现在了各种文学作品当中。
当中不乏把这种烟雾当做末日武器一样描述,那个时候的伦敦烟雾,就已经成了罪犯逃脱的绝佳掩护。
但直到今天,整个伦敦才算是见到了经久不散的烟雾笼罩伦敦,是多么恐怖的景象。
这种感觉还能令人用语言形容,每一个伦敦市民都感觉到此时的伦敦上空,就好像天塌了一般,令这座两百年来的世界中心的市民,处在窒息当中。
此时此刻每一个伦敦市民都有种绝望的呐喊,“我无法呼吸了。”
而这一次的烟雾缭绕是这么致命,不断因此有人死去。
很快伦敦被前所未见的烟雾覆盖,就已经被全世界所知道。
远在吉隆坡神采飞扬,指点江山的艾伦威尔逊,都知道了这一历史名场面已经出现。
电报当中已经写明了当前伦敦是什么样子,烟雾已经持续三天,更大的问题是没人知道这一场烟雾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散去。
“我记得好像,伦敦的棺材和鲜花都卖脱销了。”艾伦威尔逊看着这一份字里行间颇为紧张的电报,喃喃自语着。
伦敦的殡葬业必将因为这一次的烟雾事件发达一阵子,办公室的门给推开,不出意外,是他可爱的小姨子,正在探头探脑。
“姐……威尔逊专员!”玛格丽特公主面对直勾勾的眼睛,改变了自己的措辞,“你在看什么?”
“伦敦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烟雾天气,整个城市伸手不见五指。太阳都被遮蔽了。”艾伦威尔逊故作悲切的开口道,“这真是一场悲剧,幸亏帕梅拉和你不在本土。本来想要催促你赶紧归国,目前来看烟雾还没散去,而且后续影响还不知道持续多长时间,你还是在外面比较安全。”
“这么严重!”玛格丽特公主直接拿过来了电报,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这也就是在殖民地,要是在本土,你不经允许就这么抢夺政府文件。就可能会引起争议。”艾伦威尔逊苦口婆心的道,“我这边其实没什么条件,你最好还是跟着帕梅拉比较好。”
艾伦威尔逊其实心中没有半点波动,哪怕他知道这一次事件,直接就造成了四千人的死亡数字,后续影响有上万人和这一次事件有关。但这是历史上就发生过的事情,他没有能力来应对,本人又不具备影响地球气候的能力,能怎么办?看着呗!
这些人死的有价值就好,也算是为了自由世界死得其所。
最为关键的是,他可以展开游说,赶紧把伦敦周边高污染的产业搬离伦敦。
英属马来亚现在就特别需要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这种事永远都不嫌多。不能因为已经开始产业转移了,现在就开始挑肥拣瘦。
作为一个勤俭持家的专员,他必须专注一切机会,把这些产业转移到可靠的地方。当前没有地方比他管理的殖民地更加可靠。
“我要给帕梅拉写一封信,公主殿下暂时是不要回伦敦了,空气太差,你只能先去澳大利亚,正好帮我把信带过去。”
可靠的地方是有了,至于可靠的人,艾伦威尔逊还是比较相信本人言传身教的妻子,目前只有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高度一致。
所以夫妻之间要坦诚,他会把关于促进产业转移的事情在信中表明。他有自己在白厅的人脉,但同时也需要帕梅拉蒙巴顿身后贵族和商业的人脉,这不矛盾,可以共同促进政策的出现。
这对英国其实也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毕竟这么惨烈的事件出现,怎么的不需要反思反思?反思来反思去?怎么对待高污染产业?
当前的大英帝国和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就到处都是运营了大半个世纪的落后基建,同时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科技产业。
英国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一部分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部分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还存在点灯人、送冰人这种职业。
像是后世的美国还有现在的英国这样的状态,没有一个契机出现大刀阔斧的改革。指望缓慢调整的话,简直等于指望睡王变成肯尼迪。
如果这一次的烟雾事件,能够利用上淘汰一批不符合时代的产业,顺便淘汰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的很多古老职业,那么就不算赔账。
此时的英属马来亚专员,没表现出来兴高采烈,都是在顾忌他本人英国国籍的身份。
更别提什么悲切,连开地区专员会议的时候都笑容满面,没被影响到。
现在伦敦的居住环境,大概类似于苏联的赫鲁晓夫搂,虽然并非是极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封闭式小区,但内部的环境其实是类似的,哪怕居住在楼房当中,仍然需要依靠壁炉生火,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战后新建公寓楼,才存在一体化供暖。
伦敦总是出现烟雾笼罩,除了伦敦的工厂之外,伦敦市民的家庭用火也是功不可没。
艾伦威尔逊本身就有家庭用火经历,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冬天,他都能看见一块一块不大的黑色颗粒从自家的烟囱当中飘出来,整个城镇都是这样。也亏他家是同纬度最冷的地方,从来就不缺乏北风。
玛格丽特公主,就直接被艾伦威尔逊推上了返回澳大利亚的专机,做一次信使。
帕梅拉蒙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