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心插柳柳成荫,蒙巴顿调任第四海务大臣的时候,职务明确是在后勤领域。当然大英龙傲天不能以常理来论,最终蒙巴顿提前体会了一把第一海务大臣的感觉,什么都管。
可作为本职工作的后勤方面,蒙巴顿也是下了大功夫的,把名额为十五万人的皇家海军预备役后勤填满,这一次的风暴潮就派上了用场。
这一次海水倒灌没有蔓延到城区,其实并没有多少受灾市民,足以供应十五万预备役的后勤仓库,随便拿出来一点就足以满足需求。
此时此刻,国防部正和重建部联手,下发这些物资给东区受影响比较大的街区发放。
“关于本次的改建计划,我决定分区负责,正常来说你作为一个海外专员,是无法随时关心伦敦改建的工程的,不过我听巴伦说过,你在英属印度制定过一个大建计划。”见到艾伦威尔逊要开口解释,诺曼·布鲁克示意稍安勿躁,“我知道因为印巴分治,哪一个大建计划没有推行下去,这不是你的原因。”
“这是我的幸运,如果不分治的话,四百万平方公里的英属印度,现在肯定非常不听话。”艾伦威尔逊开口阐述自己的看法。
诺曼·布鲁克拿起来电话,“接线员,找威廉彭尼、伯克·特伦德、阿姆斯特朗、劳伦斯、弗兰克、还有道格拉斯来白厅七十号。”
诺曼·布鲁克叫的都是当今白厅的大人物,除了驻美大使之外,伯克·特伦德和阿姆斯特朗都是财政部的高级官员,弗兰克是贸易委员会的秘书长。
这里面可以说不是官员的,是政府科学家威廉彭尼,当然他首先是一名动物学家。
之所以能够成为首席科学顾问的一员,是诺曼·布鲁克认为,威廉彭尼只能对首相和政府提供一些一般性的科学建议。
简单来说,在科学家当中,威廉彭尼这个动物学家,比较符合外行管理内行的基本原则。
但这一次在烟雾事件之后的伦敦改建工程,恰好需要这么一个动物学家,从环境角度上为白厅制定的计划背书。
“经过烟雾事件,政府已经决定启动改建计划,虽然马上我们又遇到了风暴潮。但这一次胜利的抗争,对伦敦市民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诺曼·布鲁克话锋一转道,“尤其是在荷兰被浸泡在海水的前提下。”
虽然说出来可能有些不利于自由世界的团结,但基本道理就是这么真实。
没把主要功夫放在荷兰身上,诺曼·布鲁克对着几个白厅都被评价为前途无量的官员开口道,“我的想法是分区推进,本次烟雾事件和风暴潮,都是东区受损最大。东区市民对政府的决策也十分期待。”
“你们每一个人负责一个城区,伯克·特伦德负责伦敦西区、阿姆斯特朗,你负责北区、西南区交给劳伦斯、弗兰克东南、至于道格拉斯你从中央协调同事们的工作。中央区虽然小,但历史建筑也不少,工作量并没有小到哪去。”
从十二月初烟雾事件爆发开始,艾伦威尔逊等女儿满月返回伦敦,现在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从马来亚运载水泥钢铁的货轮已经出发。
内阁办公厅负责推进,内阁负责支持的伦敦改建计划,终于在此时正式启动。
就这个时候,英国还不忘记让驻德英军帮助荷兰救灾,展现一下优等生的怜悯。
外交领域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刚刚宣誓就职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进行评估。毕竟英美特殊关系是如此的重要。
对这个军人出身的总统,是会激化两大集团的矛盾,还是采取一些其他方面的应对。目前英国外交部还是颇为摸不准的。
临时负责改建工作的艾伦威尔逊,工作一直都在外交部,和外交部同事制定对美政策也是十分正常的,他在风暴潮之后还接到麦卡锡的电报慰问呢。两人的联系一直都没有断过!
“艾森豪威尔总统正因为是军人,所以激化矛盾的可能反而小。而且共和党本身在对外政策上相较于民主党而言,算是非常克制的。”艾伦威尔逊冲着伊斯梅爵士道,“我们只要想想,是谁提出来来昭昭天命的扩张口号,一战二战美国执政的是哪个党派,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来这一点。”
“艾森豪威尔是是德裔出身,对于当前还没有结束的柏林危机,难道不会采取激烈的应对方案么?”
“好像莱茵大营就是艾森豪威尔修建的。”艾伦威尔逊冲着提出异议的同事道,“我们是无法估计有多少战俘非正常死亡了,但越是德裔出身,他反而会避嫌。”
当今外交部艾伦威尔逊算是对莱茵大营最了解的人,因为他曾经查过,谁让他在一九四五年短暂返回欧洲工作过呢?他可是做梦都在想抓住一些美国人的辫子!为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拿骚协议做准备。
他调查朝鲜战争的屠杀事件也是出于这个原因,都是为了英国积累一些筹码。当然这些筹码是否有用,还在于英国还能剩下多少帝国遗产。
伊斯梅爵士点头,似乎已经倾向于自己的意见,艾伦威尔逊再次加码道,“我们还要知道,共和党大佬塔夫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孤立主义者,现在塔夫脱家族的影响力在共和党还是很强大的。”
艾森豪威尔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告诉孤立主义的塔夫脱,只要塔夫脱愿意保证支持北约他就退选,塔夫脱拒绝了。
卸任后反对登月计划,认为浪费钱没有实惠。反对导弹防御计划,认为不成熟反而妨碍了进攻力量。
艾伦威尔逊除了知道,这位总统在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对英法重拳出击之外。他都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国际大事和艾森豪威尔有关,把核弹从一千提升到两万?其实对其他国家影响有限。
这一次的讨论结束之后,伊斯梅就对给外交大臣莫里森送评估文件。认为美国这位新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维持当前的局势。
至于艾伦威尔逊,从每天的工作时间抽出来一点时间,向波恩、巴黎、洛杉矶、吉隆坡、珀斯发电报,他已经习惯这种常态。
替班的海蒂·拉玛到达伦敦,这让艾伦威尔逊非常欣喜,这才是中堂大人的生活。
“我也接到了洛杉矶的电报,剧组已经带着定下的演员来欧洲了。”海蒂·拉玛斜视着艾伦威尔逊开口道。
“什么剧本?”艾伦威尔逊听着没头没尾的话,傻乎乎的问道。
“暂时定为罗马假日,女主演是赫本。”海蒂·拉玛意味深长的询问,“你现在是高兴呢?还是焦虑呢?或者说两种心思都有?”
“额!”伸手挠着头皮,艾伦威尔逊一脸的纠结,他现在确实是两种心情都有。
第700章 赫本回来了
“人就不能太贪婪!”艾伦威尔逊唉声叹气,可一个男人不键政不好色,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比起这两点,什么抽烟喝酒都是小毛病了。
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比如在一个女人面前,绝对不能过多的提及另外一个女人。
“你的小兄弟,这辈子跟着你可真是幸运呢。”摆弄着作案工具的海蒂·拉玛瞟了男人一眼,“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西西里美丽传说还在剪辑,就这么着急的催我过来。”
“我这个人没出息,这辈子就这么点追求。”艾伦威尔逊给了海蒂·拉玛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赌咒发誓道,“但我保证,我对你们绝对真心实意,最大的愿望久石让你们一辈子都开开心心。”
他说的话绝对真心实意,哪怕就是一个影后也看不出来真假。况且海蒂·拉玛一直都扮演花瓶,这一次对西西里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都算是拿出最大诚意了。
虽然和海蒂·拉玛在一起的时候很热乎,但被龙骑兵玩了一次的艾伦威尔逊,已经在避免在任何女人面前谈工作。
再者海蒂·拉玛是有前科的,曾经就从德国投奔过自由世界。在把他现在的工作泄露给美国,也并不是不可能。
尤其是现在外交部正在制定对艾森豪威尔这个新总统,对英美两国的影响。
其实内政上,艾伦威尔逊就记得,美国工业在艾森豪威尔任内将会达到顶峰。这是因为艾森豪威尔任内推行的大基建,所带来的需求增长。
他也是美国最后一个还把基建当回事的总统,从他之后,美国就开始奔着马克思所说”资本是没有办法才从事物质生产这种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从事物质生产,它总希望有更快、更轻松的赚钱手段”。
美国从六十年代开始进入瓶颈,陷入挣扎当中,除了越南战争的影响之外。还有就是陷入了继续工业投入,还是朝着金融路线走的路线问题。
最终到了八十年代,里根做出了抉择,选择了金融化路线。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又做金融中心,又做世界工厂的。人口越少的国家,想要两者兼得越是困难。
英国就曾经面对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冷战时期工党就一直想要保证留下一定实力的工业,同时还想要做金融中心。提出的应对方案是国有化浪潮,用国家给工业兜底,同时塑造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
最终在和里根同时期的撒切尔夫人时期,英国也放弃了本土工业。做金融中心就容易多了,以前干工业生产,材料工艺,市场销售这么多环节一个不能落下,工人时不时还闹点事,这资本家当的可真累。现在好了我只要创造复杂让人搞不明白的且有利于我的交易规则,坐等韭菜来,还能利用美元霸权,割完国内割世界,割完多头割空头,岂不美哉?
现在的英国,艾伦威尔逊也是在一定意义上帮助本土金融化,两头都吃注定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有些产业确实已经没什么利润,国有化之后强行保留,只会让窟窿越来越大。
现在开始转移,还能够保证处在伦敦政府的控制之下,真到了让资本家用脚投票的那一天,英国就控制不住转移什么不转移什么了,一旦开始就如同这一次荷兰的海堤一样,一泻千里。
“一百三十六处工厂,处在转移名单当中,还有涉及到机械、汽车和造船的配套工厂,二百二十七个要保留!”艾伦威尔逊带着东区的调查报告,来到白厅七十号内阁办公厅。
他万里迢迢回来,本来就是回本土挖墙角的,英国一只脚在二十世纪,一只脚在维多利亚时代,就和后世美国同时有硅谷和黑命贵一样搞笑。
“会不会造成失业问题?”诺曼·布鲁克微微皱眉道,“东区的人口本身就贫困。一下转移出去三分之一的工厂?”
“尊敬的爵士,产业升级是迟早的事情。”艾伦威尔逊无奈的摇头道,“但是当前,改建计划本身就能够吸收一批劳动力,三五年之后改建计划完成了。就没人想起来那些无法致富只能给国家带来负担的职业了。”
艾伦威尔逊觉得,实在不行就只能发展第三产业了,第三产业倒不是完全没有优点。
最大的优点就是,服务业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这种烂事,你开个饭店会非要把吃饭的人喂吃撑了?还是理发的时候要把客人的头皮刮下来?
人服务人的行业,是不会出现产能过剩这种事的,后世美国也不是服务业导致的问题,而是真的把工业都快转移没了,几乎就只剩下服务业。
类似德国那样保留工业实力的国家,和服务业一起支撑国家也没出什么问题。
无非就是一个适度的问题,美国从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