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到底还不是二十一世纪已经大成的人类希望,在心黑脸皮厚这方面还有要学习的地方,艾伦威尔逊在回电当中表示,日本绝对不会出现转向苏联的威胁,如果有也很容易被镇压,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然这是和帕里森勋爵的私人电报,已经告知对方不要泄露出去。劝说美国人同意,当然不可能用真转向就镇压这样的话。
  大家都是体面人,必须要拿出来一些感性的东西来让美国人认可。
  从感情上出发就简单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英美两国可是血浓于水的国家,大家同文同种,如果在现阶段平静的世界,美国都不支持两国的正当诉求,真到了和苏联对抗的时候,两国还能出全力么?
  澳大利亚肯定能,但美国不知道。至于剩下的一个当事人菲律宾,是美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殖民地,任何国家都没有菲律宾和美国的感情深厚,美国想要扶持出来一个标杆,首选当然是菲律宾。
  艾伦威尔逊知道菲律宾在六十年代就拉胯了,但美国不知道,现在的菲律宾发展势头可是相当好,绝对是亚洲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艾伦威尔逊体现出来了自己白厅交际花的一面,以没人比我更懂东方的口吻,在电报当中表示美国人的疑虑是多余的,这件事并不困难。只要美国漏一点口风,日本政府马上就能表现出来没人比我更懂当狗的一面。
  “日本自卫队成立,加上赔偿,应该把朝鲜战争的红利吐出来一些了吧?”艾伦威尔逊遥望东北方日出之国的方向,口中发出关切的话语。
  日本自卫队的成立,会导致在日本出现军费上的投入。就算是美国愿意扶持日本,也不可能连日本的军费都报销,总是要有一部分日本政府自己要负担的。
  而这一次的索赔,如果不是菲律宾单枪匹马,而是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艾伦威尔逊很期待有一个合适的数字出现,这可以让日本没这么快就积累到支撑产业升级的资金。
  毕竟英属马来亚是殖民地,英国扶持的初衷就是能够承担英国军费的开支,这一点英属马来亚是有压力的,现在日本也有军费开支的压力,双方算是扯平了。
  艾伦威尔逊是十分期望,摆脱了孤军奋战的菲律宾,可以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互相帮忙,从日本人身上坑下一块肉的,虽然这和他无关。
  马来亚的安定仍然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英属马来亚面临印尼的渗透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向他给国内通报的这么严重。
  这一天,他就和东马的专员埃德尔,来到了位于在沙捞越和沙巴交界处的一处监狱,看看被抓获的印尼渗透份子,以及因为其他案件被抓获的犯人,这一处监狱的名字没有什么可说的,叫青山看守所,很中性的名字。
  “我们每个月都能抓到印尼的渗透份子,如果不是和荷兰人互相帮忙,那可真是防不胜防。”埃德尔陪在顶头上司身边介绍着青山看守所的情况。
  艾伦威尔逊则不断点头,这还是荷兰控制了加里曼丹岛的结果。历史上印尼空投的武装渗透份子可把英国搞的不胜其烦,防不胜防。
  根本原因在于印尼的领土就挨着东马,面对这么长的边界,驻马来亚的英军也一筹莫展。而现在荷兰控制加里曼丹岛的情况下,这种渗透已经算是很柔和了。
  “另外一片区域是一般罪犯,在这里经过一番必要的劳动,到期就要放出去了。”埃德尔指着另外一片田地,其中有不少危险性不大的犯人正在劳作。
  “看起来还不错!”艾伦威尔逊由衷的赞叹,多么和谐的一片景象啊,不过也只有在监狱这种地方,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渗透疯子我们要重拳出击,宁可错杀三千也不能放过一个,危险性比较大的渗透份子没有再教育的必要,一定要定期清理。”
  “我明白,专员!”埃德尔心领神会,他是很了解艾伦威尔逊脾气的,落后不一定挨打,主要看今天专员是否要打人。
  印尼认为自己与马来西亚合并有充分的理由,除了两国都分布于马来群岛外,还有他们的主要民族都是由古马来人演化而来,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都非常相似,这是印尼“大国雄心”的基础。
  这可不是苏加诺自创的理论,早在印尼还叫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时候,这种大印度尼西亚的思想就已经广为传播。
  在英属殖民地也有一定的市场,出现了类似的“泛马来主义”。这两个派别还私下讨论过独立后建立单一马来国家的理念。
  青山看守所的犯人,可不都是从印尼过来的渗透份子,很多人就是本地人。
  但到了今天,艾伦威尔逊已经判断出来,帮助荷兰占据加里曼丹岛的行为,最终还是帮助了英国,有荷兰人的帮助,英国受到印尼渗透的威胁已经小了很多。
  心情大好之下,艾伦威尔逊还和一个被认为是一般罪犯的换人聊了一会,询问对方是因为什么进来的。
  “酒后闹事!”这名华人脸上闪过懊悔之色,同时也对眼前的官老爷表达了痛改前非的决心。
  “酒后闹事,那真是在正常不过了。”艾伦威尔逊苦笑一声微微摇头道,“这不算是什么不可原谅的罪行,相信你被关押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出去之后多考虑一下,找一些修身养性的爱好,改一下脾气,现在马来亚的就业形势这么好,只要你愿意付出劳动,我觉得有一个美好的家庭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英属马来亚也有华人的秘密结社组织,比如说那些黑帮的机构。但只要别把矛头对准英国殖民政府,艾伦威尔逊愿意给对方生存的土壤。
  毕竟华人本身因为特性上的一些问题,其实很缺乏让人敬而远之的威慑力。黑帮组织虽然也谈不上多么强势,但终归是有些用的。要知道马来人的信仰,那是农业时代中最成功的宗教和平教。
  离开青山看守所,艾伦威尔逊的东马之行就算是结束了,有将由一批反英份子从世界上消失,但这无损于英属马来亚的繁荣安定。
  回到吉隆坡,他又开始了自己枯燥的专员生活,每天工作到下午两点,遥望西方,后勤保障到底什么时候来,天下无敌的二弟都不满了。
  可最早来的人,却让他进退维谷,当玛格丽特公主带着王族的仆人降临这个东方殖民地的时候,艾伦威尔逊甚至一点都没有高兴。
  “姐夫!”玛格丽特公主看到艾伦威尔逊眼睛一亮,笑意盈盈的打着招呼。
  “嗯!”艾伦威尔逊眯着眼睛,答非所问的道,“这一次怎么没和帕梅拉一起来?”
  什么时候王室的生活已经这么自由了,那说后世那个问题儿童哈里王子的时代,没事就离开英国东跑西颠,那是没有话说。
  可现在才一九五三年,玛格丽特公主没事就到处乱跑,是不是有些过于自由了?
  “帕梅拉过几天忙完了会来,我这不是在国内闷坏了,先出来走走么。”玛格丽特公主的心砰砰直跳,解答了姐夫的疑惑。
  艾伦威尔逊点头,心想那就好,于是很有礼貌的对公主驾临马来亚表示欢迎。女王的妹妹来到这里,表达了大英帝国对马来亚的重视,此类的话不断说出口。
  但在没有别人的场合,两人的关系就又变了一个样,玛格丽特的行为颇为主动,和公众场合的时候判若两人。
  “公主殿下,你再这样的话……”艾伦威尔逊用目光发出警告,嘴里明确的说道,“我可就问心无愧了。”
  中堂大人为英国做的贡献本就足够,得到一些奖励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人家这么主动。


第727章 相似的帝国病
  玛格丽特公主最近几天在吉隆坡呆的十分开心,她眼中的姐夫,还是那副帝国公仆的样子,公主殿下当然不知道艾伦威尔逊,正在制定加急枪毙名单。
  不过对法国人的生产计划支持,倒是没有瞒过她的眼睛,其认真程度,甚至让人怀疑这个英属马来亚专员的国籍。
  “根据当前的综合考虑,立足于本地资源和盟友关系,对法国的军事行动,从国际角度上而言,英国都不应该袖手旁观,提供能力范围之内的帮助,是成熟稳健的考量。”
  玛格丽特公主艰难的操作者电报,额头已经微微舰汗,对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就敢使唤公主做劳力,她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好不容易把电报做好,才长出一口气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帮助法国人呢?你明明说摆在法国甚至英国面前的可行性路线是收缩。”
  “丘吉尔议员为什么要和德国人拼命呢?”艾伦威尔逊捏着酒杯喝了一口,施施然道,“现在英国欠了美国无数外债,都已经换了还十年,这笔账算赚了还是赔了?”
  “什么意思?”玛格丽特公主一脑袋问号,不知道自己的姐夫为何把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以现在的结果来看,丘吉尔议员是以大英帝国的未来战胜了德国,世界大战还没有打完,英国的霸主地位就已经失去了。这对我们英国有好处么?”
  艾伦威尔逊苦笑一声解释道,“可是当初支持丘吉尔和德国人拼命的是谁?还不是一大批民众和一大群权贵阶层?但是话又说回来,支持张伯伦首相妥协的,又何尝不是另外一批英国人和权贵?我们是选举国家,对这种一部分人裹挟整个国家的政策,应该是不陌生的。”
  见到玛格丽特公主还是不明白,艾伦威尔逊只能继续道,“好战的声音往往比和平声音更大一些,哪怕他们人数不占优势。民族主义口号容易激发公民对国家的支持,法国人现在面对的局势好处在于,殖民地的反抗是可以进行舆论压制的,而不像是当初张伯伦首相面对的希特勒,不断的在羞辱英国激发英国开战的民意。”
  英国在二战之前,已经因为一战的惨重损失,在政策上极力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这也是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得到支持的原因。
  但英国能够做出的让步优先,尤其不能出卖法国,大陆均势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底线。换句话说只要法国沦陷,英国和德国开战就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可以接受一个比德国弱的法国,但不能接受一个连做德国对手资本都没有的法国。
  一旦法国被击败,英国亲自下场拼命就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发生什么不可理解的事件,让张伯伦首相一直等到苏德战争爆发。
  德国和苏联开战,而张伯伦侥幸还是首相,以张伯伦的作风,是绝对不会像丘吉尔,燃烧自己照亮美苏的。英国在世界大战有两种民族,一种像是张伯伦那样的人认为,只要世界大战爆发英国的霸主地位必然会丢失,但绥靖政策面对德国不断的宣传羞辱,是一种不稳固的民意。
  而丘吉尔那种如同斗牛梗一样,葬送英国的未来潜力,却可以通过宣传大英帝国的荣光,在世界大战当中获得民众支持。
  最终导致了英国的主流民意从支持绥靖政策,变成了和德国人拼命。从法国沦陷之后,德国指望还能和英国签订一个条约维持和平,本身就成了一厢情愿。
  希特勒不明白,英国绥靖的底线已经被他亲自突破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是怎么出工不出力的问题了,丘吉尔是把整个英国的未来和德国一起葬送。其实本不用把英国卖的这么干经的。
  “你是说现在的法国和那个时候的英国面对的处境是一样的?”玛格丽特公主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