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让麦卡锡有些担忧的是,所见的华人面孔太多了,他为自己的朋友安全感到担忧,“这里有多少华人?会不会闹事?”
  “大概略微多于百分之五十。”转眼间,帕梅拉蒙巴顿已经把车停靠在一家酒店门口,艾伦威尔逊下车时间和麦卡锡闲聊,也吐露了一些马来亚的真实情况。
  推杯换盏自然是不用多言,两个男人在键道一途上的切磋也是不可避免的。都是意图以键证道的俊杰,话题自是不能离开国际局势,夯实证道之基。
  来到马来亚的目的,麦卡锡也没有丝毫隐瞒,在酒精的助力下,全部和盘托出。关于某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国家,要自封第三世界盟主的行为,美国固然是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心里面当然是不满的。
  印度凭什么?诚然,以印度的人口和面积,美国也愿意给一点甜头,让印度人自娱自乐一下,比如在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的时候,都默认了印度的一些越线举动。
  “约瑟夫,我是做过印度专员助理的,你要是说别的国家,我可能没有发言权。但是这个国家么?我只能说,单独到个人层面,印度人很好接触,但要是以国家角度来看,这个国家相当不可理喻,只想要占便宜不想吃亏。”
  艾伦威尔逊没想到有一天,他还能和印度发生联系,但他的朋友麦卡锡问了,作为朋友他不说实情就是不够朋友,“大概在撤离印度的前夕,我和很多同事就感觉到尼赫鲁那些人的野心很大。他对苏联有着谜一样的好感。”
  “为什么当初英国不把这个人干掉呢?”麦卡锡想都不想的反问道,“这样一切都解决了,也不用让我们在今天烦恼。”
  “约瑟夫,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当初帕特尔的表现似乎更加激进。而尼赫鲁的本性还没有暴露出来。我们怎么知道,帕特尔刚刚独立就死了?”
  艾伦威尔逊不着边际的推卸责任,死人是不会反对的,帕特尔都成骨头了,不会反对今天代表英美特殊关系的两人,给他的定义。
  解释了当初英国的为难,艾伦威尔逊归于了本质,明里暗里提醒美国印度是要防备的对象,他的光荣时代回来了,他还是那个英属印度的专员助理,那样的意气风发,那样的风采照人,雄辩滔滔。
  “艾伦的意思是,当初还不能判断尼赫鲁的倾向。”帕梅拉蒙巴顿眼见丈夫在这忆往昔峥嵘岁月,不由得开口解释。
  一提起英属印度就滔滔不绝,帕梅拉蒙巴顿也没办法,她认为丈夫对印度有着特别的心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帕梅拉说的对,当初我们还无法判断,但现在才独立之后尼赫鲁表现来看。我们的担忧是正确的。”艾伦威尔逊表达了对尼赫鲁的另眼相看,不确定的道,“这一次的茂物会议,是否是想要在世界上组建第三势力,让本就非常微妙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茂物会议的南亚五国,其实还有一个身份,是万隆会议的发起国。要说后世那个名声很大的万隆会议,出尽风头的主角当然是尼赫鲁。
  是尼赫鲁联络了,南斯拉夫的铁托和埃及的纳赛尔挑头召开的,至于中国,是尼赫鲁提出的邀请,给了中国在这种国际会议上露脸的机会。
  “第三方势力?尼赫鲁在想当然!”麦卡锡冷嘲热讽道,“就像是你说的,尼赫鲁的野心很大,华盛顿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想要参加会议。但尼赫鲁拒绝了。”
  尼赫鲁有种!艾伦威尔逊心里暗道,这才是第三世界盟主,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阵营领袖应该做的事情。
  心里这么想,他便把眉头紧紧的拧住道,“尼赫鲁也拒绝了英国参加会议的主张,出于英国和印度的传统关系,我们不愿意见到这一幕。”
  这当然是在撒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可是以英镑结算的,英国怎么会对印度报以偏见?不但对印度没有,对中国也没有,原因在于中国境内的英国的资产。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艾伦威尔逊非常的烦恼,这种事还是美国更有资格出面。


第788章 指点麦卡锡
  从麦卡锡的口中,艾伦威尔逊套到了美国对待印度的态度,强硬的也只是麦卡锡一个人,华盛顿对印度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想法。
  “几年不见,你已经是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共和党首席成员。我还只是一个殖民地的管家。”艾伦威尔逊向麦卡锡举杯,口气颇为自怨自艾。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友情不变。”麦卡锡毫不在意的和艾伦威尔逊碰杯,在麦卡锡深陷舆论中心的时候,这个英国人和他结识,从困境中走出的友情,当然更加的牢靠。
  面对麦卡锡的情深急切,艾伦威尔逊把杯中酒一饮而尽自语道,“是我想多了。我们的友情就如同英美特殊关系,永恒不变。”
  和麦卡锡夫人攀谈的帕梅拉蒙巴顿一怔,似乎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不提什么英美特殊关系,她就相信自己的丈夫真的珍视这段友情了,提及了就必然是假的。
  接风宴结束后,艾伦威尔逊已经安排好了人,将麦卡锡夫妇送到清扫好的别墅去休息。自己则在回家之前散散步,挥发一下酒气。
  “这个美国人好像对你很信赖呢?”帕梅拉蒙巴顿眸中波光流转,似笑非笑的问道,“你是从哪找到这么一个宝藏的?真少见!”
  “嗯?呵呵!”艾伦威尔逊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妻子的话他自然是听明白了。
  像是麦卡锡这样的人搞政治,确实是非常少见的,弱点过于出众了。坚定的反苏其实对麦卡锡这样的政治人物并非是拖累,恰恰相反,可以让麦卡锡回避一些缺点。
  但就算是如此,历史上麦卡锡还是翻车了,换做一般人身上注定飞黄腾达的光环,都没有罩住麦卡锡,可见他多么不适合做政客。
  反过来在看看肯尼迪,从刚进入政界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却能一步一步登上总统宝座。
  当然最后真正意义上的翻车了,连头盖骨都没保住。却也没耽误人家做总统,这是两个问题。
  好半天艾伦威尔逊发自内心的笑声才停止,轻声解释道,“麦卡锡是一个好人,对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拿出真心交朋友就是最好的办法,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我是真心实意和他交朋友的,哪怕是现在,我也问心无愧。”
  “然后用英美特殊关系来比喻你们两个的友情!”帕梅拉蒙巴顿嘴角微翘,一脸都是我不相信你我相信谁的意味。
  “这不是一回事,不过这一次麦卡锡来的目的,我们还要仔细想想。但对印度施压的事情,最好由美国人来做。而且看来美国当前确实也很感兴趣。”
  艾伦威尔逊清醒了少许,轻松的道,“美国人现在乐于到处插手,这要分对谁。印度这个国家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口面积在那放着,尤其是尼赫鲁现在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是一个很好摆平的角色,吓唬两声就退让不太可能。”
  对印度来说,独立之后一直顺风顺水,尤其是近几年,一副朝鲜战争我调停,日内瓦会议我主持的样子,美国忍让、苏联礼遇,两大强国伺候印度一个国家,这福分还小嘛?
  在印度人的眼中,尼赫鲁正带着印度大步流星的走向有声有色的大国之路。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威胁是不会让印度退缩的,反而会激发印度人的反感,增加尼赫鲁的支持率。
  而当前的英国不能和印度搞坏关系,等到印度不用英镑结算的那天,英国才能理直气壮的挤兑印度,现在是肯定不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交锋即将上演。你们的喜闻乐见?艾伦威尔逊都迫不及待了。
  这里的印度比原本历史的印度少了很多助力,独立自主的南斯拉夫,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都在那呢?
  南斯拉夫和苏联的关系可比历史上好得多。埃及还在号称阿里帕夏在世的法鲁克一世统治之下。
  不结盟运动的几个倡议者少了两个,尼赫鲁本应孤掌难鸣!要是让艾伦威尔逊分析,作为这一次茂物会议提供场地的印尼,肯定是被尼赫鲁视为一大助力,苏加诺估计也愿意为印尼增加声势。
  剩下还能给尼赫鲁撑场面的就不用说了,现在的尼赫鲁比原本历史更加需要中国。不然印度拉扯出来的不结盟运动就会逊色不少。
  在麦卡锡兼度假,事实上是过来和当地英国势力沟通的同时。华盛顿也在和伦敦,在英美特殊关系的框架内,谈论如何对待印度的问题。
  只是这个时机不太好,英国马上就要大选了,现在选举气氛浓厚。在丘吉尔不为外人知晓的被逼宫之后,广受欢迎的艾登领导保守党,这让艾德礼领导的工党很重视。
  作为一个选举国家在临近选举的时候,当然是选举最大,美国人也必须同意,不然可以回忆一下杜威和杜鲁门选举的时候,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华盛顿可有一点反应?
  而就像是艾伦威尔逊想的,在印度贸易以英镑结算的前提下,英国不愿意和独立后印度有不愉快,这会对英镑的地位造成冲击。
  有鉴于此,英国表示当前英国已经不认为自己还是世界大国了,关于怎么和尼赫鲁交流的事情,选举之后英国会进行牵线搭桥,把华盛顿的要求给挡了回去。
  很快华盛顿和麦卡锡就几乎同时,被印度拒绝了参加会议的请求,理由是,“这是一次排除原殖民国家的新兴独立国家会议。”
  “这个人狂妄、傲慢、自以为是。”麦卡锡对这个出乎预料的闭门羹措手不及,此时他仿佛梦回华盛顿国会,想要立刻对尼赫鲁进行调查,看看这个人是否可靠。
  狂妄!傲慢不可理喻的人,正在诅咒另外一个国家的领袖,但这是他的朋友,艾伦威尔逊也就当没看见,想了一下道,“看来印度是真的要另起炉灶了,梦想还真是远大呢?苏联和我们作对也就算了,印度也敢这么想?真是令人惊讶。”
  其实他心里清楚,印度现在的行为,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报团取暖。
  印度独立还不到十年,现在的诉求是突破外交孤立。很意外吧,印度和苏联、中国刚建国的时候诉求差不多,都是在突破封锁。
  这也不是很难理解,虽然美国和苏联对印度都报以容忍态度,但美国和苏联从前就是在世界上响当当的角色,而印度是一个名叫英属印度的殖民地。
  五十年代早期的世界,印度虽然已经独立,原本战败的法国就重新摆起列强的架子回到了中南半岛,英国也接收南洋列岛,似乎正在观望局势。
  看到东南亚的西方列强殖民回归,印度怎么会不恐惧,印度极度害怕西方列强恢复元气后会收拾自己。新生的印度恐惧西方列强干涉印度内政。
  此时的印度迫切的需要报团取暖,找一些共同被帝国主义收拾过的国家抱团。这就是为何尼赫鲁坚持不让殖民国家参加会议的原因,美国也是殖民国家,虽然殖民地不大。
  麦卡锡还有华盛顿十分关心的一大问题,那就是印度对中国怎么看,也得到了模棱两可的回应,忠诚的不绝对,这个问题让华盛顿十分不满意。
  艾伦威尔逊当然很清楚尼赫鲁的想法,印度想让中国在前面吸引火力。同为刚建国的亚洲大国,中国吸引的注意力多了,印度更加容易闷声发大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