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也是这么做的。
  在印度尼西亚,驻印日军收到了来自日本本土的秘密指示,要求他们将武器装备移交给印尼当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并策动印尼人进行革命,令其为盟军制造混乱。
  驻印日军于第二天向全印尼发出了成立印尼独立准备委员会的消息。
  而那个时候荷兰人的军队还在路上,本着大家都是殖民帝国大家庭的一员,艾伦威尔逊觉得自己责无旁贷,有义务提醒一下荷兰人,看在他梦中女神赫本是荷兰人的份上。
  “出于对欧洲的团结,荷兰远征军可以现在就出发,如果到了亚洲日本还没有投降,可以在英属印度修整,一旦日本投降马上杀回雅加达。”艾伦威尔逊给出了他本人全无私心的建议。
  “很好!”爱德华·布里奇斯满意的说道,“而且根据一些确实但是不能透漏来源的消息,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老对手法国人也已经准备好了,不管遭受到什么样的压力,都准备重返越南。”
  “对于法国人的勇气,我从来都不敢怀疑。”艾伦威尔逊一语双关的回答道,其实法国人就很对艾伦威尔逊本人的脾气,对美苏唯唯诺诺,对第三世界重拳出击,打不打得过先不说,至少法国人把殖民帝国的态度摆出来了。
  夸奖了一下九百年来的老对手,艾伦威尔逊忽然心中灵光一闪,好像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大英帝国还是有便宜可占的。
  很多问题其实都不够资格在波茨坦会议上提出,就拿南斯拉夫难民的问题来说,如果不是爆发的时间过于巧合,而且苏联人发现了可以用来做施压的借口,根本不会拿到波茨坦会议上进行讨论。
  那十几万的铁托反对者,历史上就死的毫无波澜,根本就没有人关心。
  “爱德华爵士,其实我们还有壮大殖民地的机会。”艾伦威尔逊再也安耐不住,他可还是要回到英属印度做人上人的,但是英属印度独立被压制住只有理论上的可能,他必须为自己找好下家。
  “哦?”爱德华·布里奇斯略带惊讶的反问道,“你指的是哪里,索马里?”
  关于兼并意大利在非洲殖民地的想法,英国内部是讨论过的,只不过反对者也很多,比如说可疑的盟友美国,和可疑的盟友法国。
  “我们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众所周知泰国的存在建立在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善意上面,而这次泰国人竟然跟着日本人进攻英属印度,付出一些代价并不过分。”艾伦威尔逊带着跃跃欲试的表情道,“我们处理泰国合法合理,而且不容易遭到美国人的干涉。这可以归为清算日本的一部分范畴当中,没人可以反对。”
  艾伦威尔逊深知英属印度的好日子可能不长了,但他又不想去非洲和黑叔叔为伍。最好是找一个无障碍融入的下家,他为自己谋划的下家是英属马来亚。
  但是英属马来亚的好处和坏处都存在,好处是英国短期内不会放弃马来亚。坏处是马来亚的潜力并不大,得从什么地方找补一下才行。
  除了荷属东印度处于目前团结其他殖民帝国的原因,可能暂时不能动手脚。但是泰国是可以收拾一下的,凭什么奥地利要和德国一样被分区占领,跟着日本人身后的泰国就屁事没有?
  “你想让泰国得到奥地利的待遇?”爱德华·布里奇斯思考了一下,脸上淡漠的神色渐渐出现了变化,带着了然于胸的笑容道,:“是啊,泰国是轴心国的一员。受到一些处罚合理合法,你觉得要什么地方合适?”
  “克拉地峡,直接并入英属马来亚。”艾伦威尔逊昂首挺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112章 合情合理
  后世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五十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属于泰国的面积在七点五万平方公里左右。
  至于剩下的一些是现在的英属缅甸管辖,面积在三万平方公里。克拉地峡是缅甸和泰国国土的交错地带。
  目前已知的是,一部分在英属缅甸手中,一部分在泰国手中,总面积在十万平方公里左右。
  连同西马地区,一旦并入英属殖民地,面积在二十三万多平方公里。西马只是英属马来亚的一部分,东马还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能够在马来亚建立起来强有力的殖民政府,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英属印度公务员的就业问题。
  显然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英属殖民地独立他心中最担忧的就是,一旦英属印度独立,那么服务于英属印度的十万公务员怎么处理。
  英国本土才二十六万公务员,无论如何是承担不了高达十万人就业的。而且内阁秘书的权威,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殖民地上面。
  选出来的大臣就这么多,和公务员的规模相比极为悬殊,而在殖民地这种悬殊更是被放大到了极点,比本土还要严重。
  “艾伦,坐下慢慢说。”爱德华·布里奇斯带着温和的笑容,让艾伦威尔逊放轻松,“就我本人来讲,对于殖民地归来的公务员从来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偏见的。这一点你从亚历山大身上就能看出来,让我们好好谈谈,关于我们的未来吧。”
  爱德华·布里奇斯把我们这个词咬的特别重,指的当然是全体英国公务员这个群体,“其实公务员团体当中,最缺乏的就是维护我们利益的人,以你的年龄能够想到这一点非常的难得,看得出来你对英属马来亚那个地方很中意。”
  “爱德华爵士,我这么做全无私心,全都是为了大英帝国的文明和秩序考虑。”艾伦威尔逊端正态度,“我们是不能放弃所有殖民地的,一旦回归英伦三岛,以英国本身的资源和人口,永远处在美国和苏联的阴影之下,一旦形成了常态,就会连原来的殖民地都会瞧不起我们,这样的后果极其严重。”
  “马来亚比其他殖民地有优势么?”爱德华·布里奇斯没有被说动,而是想着英属马来亚是否值得被资源倾斜,“英属印度是最富庶的殖民地,我们却不得不考虑撤离。”
  “英属马来亚的最大优势,也是和英属印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华人和马来人的人口比例是接近一半和一半,在英属印度就算是我们支持真纳,和平教徒人口只是印度教徒人口的一小部分,仍然起不到牵制的作用。可在英属马来亚就完全不同了!”
  艾伦威尔逊知道美好未来的起点就在今天,按捺着心中的激动具体分析道,“两个人口规模不相上下的族群,处在一块殖民地当中,我们从牵制上就省下了很大的成本。殖民政府完全不考虑牵制,我们就是法官。我们说谁有理谁就是有理!”
  艾伦威尔逊口若悬河,深刻的认定这对英国殖民政府是一个优势。在其他殖民地,大英帝国还要费心挑拨族群冲突,而在英属马来亚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冲突是自然存在的。
  在马来亚本地人的眼中,大英帝国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殖民者,可是华人同样是另外一种层面的入侵者,华人有自己的国家,却赖在南洋不走。
  最关键的是,现在荷兰已经准备杀回荷属东印度了,某种意义上英国是可以在这上面借力的,英国和荷兰完全可以再南洋这个地方合作。
  而且从位置上英属马来亚也非常重要,距离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地方都不远。从英国现在自由帝国主义者心里所想的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考量中,也最适合作为基地。
  好处也不止这些,英属马来亚距离澳大利亚也不远,一旦英国有一个殖民地被重点经营,澳大利亚倒向美国也会多考虑考虑。
  对于英属殖民地来说,英国的文化影响力是远超美国的,不过软实力再强也没有硬实力管用,英军如果在东南亚有存在感,可能能从澳大利亚得到一些帮助,澳大利亚也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建设英属马来亚,需要庞大的人力,你的想法是很好的。调拨人力么?”爱德华·布里奇斯有些犯难,英属印度大英帝国可是建设了一百多年,现在欧洲战场刚刚结束,英国国内都需要重建,不远万里先把马来亚弄繁荣?
  “蒙哥马利元帅,已经把德国士兵都重新整编维护英占区的秩序了。”艾伦威尔逊给出了自己的答复,“日军在南洋的军事行动,为了拉拢本地民族,重点惩治华人。如果我们把投降的日军交给华人来管理,可以节省很大的管理成本。”
  “你说的是真的?”爱德华·布里奇斯眼睛一亮,顺水推舟的道,“以日军对南洋的破坏程度,我们暂时扣留日军士兵建设当地,应该是不过分的。”
  “非常的不过分,爱德华爵士。”艾伦威尔逊低着头帮腔着。
  “这也是为了正义的降临。”爱德华·布里奇斯自顾自的点头道,“非常合情合理。”
  “非常合情合理!”艾伦威尔逊开启复读机模式,表达跟内阁秘书站在一条战壕的决心。
  “至于让华人看管日军士兵,这都是因为他们外表相似,可能会减少矛盾。”爱德华·布里奇斯挺直腰板,“华人总是比马来人温和一些的。”
  “真没想到爱德华爵士对亚洲的风土人情也有如此研究。”艾伦威尔逊大为赞叹,以东方学院高材生的身份拍着马屁,虽然他本人还没有正式毕业。
  “那么,你就以我的名义给巴伦发电报吧。”爱德华·布里奇斯用一种我很看好你的目光,看了艾伦威尔逊一眼道,“我要给首相拿出来一份经济振兴计划,同时谈谈什么时候,和有共同立场的欧洲国家,找个机会谈谈。”


第113章 艾德礼计划
  所谓的经济振兴计划,内核为在印度的血不流干之前,大英帝国绝不投降。当然这仅仅指的是属于英国的一部分,还有涉及到其他国家的部分。
  欧洲殖民共同体过于伤害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感情,事实上这种概括也是不对的。
  只不过碰巧大英帝国想要联络的国家,恰好是殖民国家。非常巧合的情况下,大家都有共同利益,于是安静的坐下来好好谈谈,如何恢复欧洲的法制和秩序。
  经济振兴计划的基础,就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建立,英属印度和德国英占区的联系,采用价格双轨制,尽快恢复并且利用德国的工业实力,补充英国本土的产能不足,利用英属印度的市场做德国产品的倾销地。
  当然原则上,大英帝国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德国恢复生机,从中吸取一些微不足道的酬劳并不过分,这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美国没有遭到战争波及,现在有着强大的资金。苏联地大物博,有着常规军事力量和行政力量的压倒性优势,那么对于西欧国家来说,只能从自身中寻找优势了。
  从一个迫切想要进步的公务员艾伦威尔逊,到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最终到大英帝国首相艾德礼,这一份后世名为艾德礼计划的欧洲经济振兴计划,距离面世已经越来越近。
  至于波茨坦会议上的小虾米,印度事务部对英属印度联络官艾伦威尔逊,则向新德里的巴伦爵士,传达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指示。
  日本帝国覆灭已经为期不远,虽然苏联在远东的战争基本上和大英帝国无关。但是根据一些情报可以得知,苏联已经进攻北海道了。
  和大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