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几天,各地专员纷纷到达亚丁,顺便对新的波斯湾专员和艾伦威尔逊表达恭喜。大家都已经知道,艾伦威尔逊的级别被提了一级,在仕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十多个殖民地专员,在亚丁行政公署齐聚,本次亚丁会议正式开始,艾伦威尔逊也没客气,直接拿出来了白厅的工作指示道,“有赖于同事们的努力,在世界大战结束的十年后,英国终于不用低着头做人,被可疑的盟友在财政上挟持了。白厅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而下一个阶段,战略方向上将要进行一些调整。”
“变化是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同样也我也不喜欢,但是绅士们相信都明白,要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做事,一些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副秘书长,可以直说,大家都想要知道调整在什么方面。”英格拉姆开口询问。
“那我就不客气了,海外驻军上,除了在北约框架内的驻德英军之外,当前的驻军主要有三大块,近东、中东和远东三大联合作战司令部,总部分别在塞浦路斯、我们脚下的亚丁和新加坡,英属非洲在战略版图上其实并不重要,不要看英属非洲的面积很大。”
话说到这个地步,真正的目的已经呼之欲出了,三大联合作战司令部当中,近东方向最强,某种意义上地中海舰队坐镇的近东联合作战司令部,可以堪称是北约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属于英国的驻军,中东和远东方向就不同了。
和中东以及远东的利益相比,英属非洲肯定是处在次要地位,不要看面积比后者大许多。
“我们手中的庞大资金要支援中东驻军在这里一直待下去,把英属非洲殖民地当成是大后方,那么中东和远东就是前线,这是白厅的意思,希望绅士们可以理解。”
现今八十万英军的配置,加上英属非洲的话,足有十几万驻军在殖民地。数量上当然是不多的,和阿尔及利亚的法军不能比。
大部分来到亚丁的殖民地专员,都来自于英属非洲,让这些同事接受这个事实,并且承担责任是艾伦威尔逊的工作,政策已经转向了,英国必须将手中不多的经济实力投入在重要方向。
现在英国虽然已经恢复,但经济实力和战前不能相提并论,只能把有限的对外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中东和远东序列在非洲之前。
“大家也不用沮丧,可能说起来有些难为情。但是非洲的局势还必须看法国能不能稳住。如果法国稳住了,非洲殖民地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不用担心挑战马上到来,而远东和中东则不同,挑战随时会发生。”约翰顺着艾伦威尔逊的思路道,“非洲的局势还是非常稳固的,我和艾伦的辖区,才是真正难受的地方。”
“谁不知道波斯湾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美国知道,苏联也知道。诚实一点说,美苏的国力都在现在的英国之上,我们的优势是有赖于父辈们的积累。能够稳住已经非常艰难,不能继续忽视美国和苏联对中东的兴趣了。”
“呃,虽然不能全部同意,但这也是为了大局考虑。”不同于其他人,英格拉姆在英属西非做专员,恰好非洲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在那,他觉得压制当地的独立欲望越大的艰难,“来之前,尼日利亚的政党已经表明,要提交成立自治领的意见。”
“除了人什么都没有的地方。”艾伦威尔逊这句话虽然有些污蔑,尼日利亚并不是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但人均资源不多也是事实,后世的非洲第一大国全是人口撑起来的,直接给出自己的建议,“走程序,列出五年缓冲期,如果因此缓和局势,将当地部分驻军调到东非殖民地。”
“白厅会同意么?”英格拉姆知道艾伦威尔逊刚从伦敦出来,肯定知道白厅的意思。
“白厅的意见,就是走程序。”艾伦威尔逊点头道,“谈好英镑结算的事情,剩下的按照英属印度和苏丹的先例照办,在尼日利亚的国有化企业和当地精英结成的利益同盟方面,主要考虑不要让尼日利亚的自治冲击到本土的经济。”
“我明白了,回去之后我会关注这方面的动向。”英格拉姆点头便不再说话。
“中东加强的布局,至少要两亿英镑的资金,财政部的意思是,提供一千五百万英镑的支持。剩下的让我们自己想办法。”约翰拿出来文件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现在是处在要钱的角度,有些气短。
果然,需要的资金和财政部拨款的巨大缺口,让会议室出现一阵嗡嗡声。花钱的时候痛快,掏钱的时候就成了另外一副嘴脸。
“你们的辖区能代替中东的重要经济价值和地位么?”艾伦威尔逊开口反问,见到众人不说话,才道,“所以嘛,这是多简单的道理,远东和中东丢了,内阁撤离所有殖民地都不带犹豫的,如果说非洲的困难是四则运算,我们两个的地方简直就是微积分。”
并非是诉苦,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艾伦威尔逊必须让同事们明确这个事实,“这我都觉得不够,两亿英镑的投入,从英国的利益考虑,和没有投入没区别。美国组织中东国家封锁苏联的动作,和苏联的反制动作,别说你们没看到。”
“趁着最近波兰和匈牙利闹事,就是一个好机会,现在苏联没空关注中东。我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美国,而美国至少不会明着和英国撕破脸,就看我们在暗中,能不能依仗大英帝国从前的基础,保障英国的利益了。”
所有殖民地专员都点头认可,虽然大家都不在欧洲,但也对目前波兰和匈牙利的事情有所耳闻,以看热闹的态度,看苏联怎么对东欧两个国家的反苏声音进行反应。
匈牙利的事情主要源于两个人,现在的匈牙利局势的紧张只是仅仅体现在政府的层面,拉科西和纳吉两人之间的不和,已经两人之间追随者的对立,还没有影响到匈牙利的人民群众。
这件事和艾伦威尔逊无关,不过他记得,因为匈牙利出事,苏联红军伤亡近千人。苏联驻东欧的红军,正常来讲是精锐之师,远不是驻远东的克格勃边防军可以相比的。
仅凭借匈牙利的孤立事件,能给苏联军队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么?
可真相早已经淹没在历史的迷雾当中,冷战的胜利者是美国,谁都查不出来匈牙利事件到底美国有没有影响在里面。
世界并不平静,亚丁的会议还在召开的时候,澳大利亚武麦拉发射场当中,离开英国刚刚到达这里的德哈维兰面色凝重,看着庞大的蓝光导弹,第一枚成品已经制造出来,在今天将迎来第一次的实验。
事到临头,德哈维兰也未免心中惴惴,他当然想要通过蓝光导弹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才能,可在这个领域上,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
经过了几年的准备,这一款英国第一枚弹道导弹的试射,还是让他亲自前来。
来到武麦拉发射场的,还有澳大利亚总督斯利姆,这位英国元帅。以及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和陆军司令。
帕梅拉蒙巴顿的身影出现,和德哈维兰打招呼道,“没想到你亲自来,尊敬的德哈维兰先生。”
“我已经后悔了,夫人,没想到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德哈维兰苦笑道,“有斯利姆元帅和澳大利亚军方的领导人,如果失败的话,可怎么办才好。”
“那就继续试验,这可是战略武器。我绝对支持继续下去。”帕梅拉蒙巴顿想起丈夫的话,这可是保命的东西。
蓝光导弹的弹体,泛着金属光泽。它是个庞然巨物,设计最大起飞重量高达六十八吨,体积非常庞大,采用液体燃料,使用的发动机是罗罗公司的RZ。2型火箭发动机。
随着倒计时开始,在观察位置的众人也屏住呼吸,最终庞大的蓝光导弹点火成功,庞大的弹体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飞向了蓝天。
正当所有人准备庆祝之时,蓝光导弹出现了不规则的运动,让想要庆祝的人们生生终止,最终在高空中带着布朗运动凌空爆炸,成为一个大烟花,被点燃的燃料如同火雨落向地面。
第887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
观察窗传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虽然心里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但给予厚望的蓝光导弹变成了大火球,还是未免令人失落。
最为失落的人当属德哈维兰,他是蓝光导弹最坚定的支持者,并且争取到了研制的机会,一腔心血付之东流,被人很难体会到这种心情。
“帕梅拉,很抱歉。”良久,德哈维兰才在漫天火雨中对自己的合伙人道歉。
“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继续研制直到成功为止。”帕梅拉蒙巴顿将失落感抛之脑后,对自己的合伙人道,“不管是我们还是政府心里都很清楚,研究哪有一帆风顺的,必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看到成果。”
要说失落,帕梅拉蒙巴顿心中当然也是有的,这一项目他的丈夫极为重视。
能让那个男人开口说重要的事情本就不多,在她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她的丈夫过多关注,不管她的商业版图扩充的多猛烈,拿到了多少资金,都没有换来一个惊讶的表情。
只有这件事被三番两次的提及过,这一次蓝光导弹的试验失败,让帕梅拉蒙巴顿有些愧疚,丈夫只交代这么一件事,她却没有办好。
结婚多年,帕梅拉蒙巴顿一直受到丈夫的支持,指引方向就没有出过错。她反过来却一点忙都帮不上,丈夫肯定会失望的。
虽然心里这么想,帕梅拉蒙巴顿却知道,这不是沮丧的时候,此时研究团队和来的军方人员需要的是鼓励,马上拍着手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次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而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在发动机上没有问题。”
艾伦威尔逊要是在这,一定会惊叹妻子竟然深谙部分失败,部分成功的话术。
不过此时,正需要帕梅拉蒙巴顿这个坚决支持蓝光导弹的人,把沮丧的氛围一扫而空。
“我们一定要不断试验,直到成功为止。”帕梅拉蒙巴顿表达了要坚定支持蓝光导弹项目的决心,“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主要出资人的帕梅拉蒙巴顿这么说,将试射失败的沮丧一扫而空,观察所外,带火的燃料还在燃烧,却无损所有人要把项目推进下去的决心。
还在亚丁比比叨的艾伦威尔逊,知道了蓝光项目试射失败,马上回了一封电报安慰妻子,“什么武器研制都不会一帆风顺,所谓研制不就是这样么,你以为我是写世界未解之谜,乱编就行了?听闻我亲爱的妻子,在之后马上表达了继续研制的决心,我这个社会公器十分欣慰,真不知道上辈子是不是拯救了世界,才找到这么好的人生伴侣。”
艾伦威尔逊当然也希望蓝光项目第一次就成功,但失败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谁让英国在这方面的积累确实不怎么样呢。不如美国和苏联,连德国战后的人才抢夺都没捞到多少。
为了防止德国的火箭人才流到美国,他甚至还暗示苏联美国已经采取行动。
初衷也是因为德国的火箭人才,英国就算是拿到手也保不住,与其最后便宜美国,还不如直接给苏联,要是换成现在他肯定不会这么做,但那个时候,他也别无选择。
蓝光导弹是英国建立战略打击体系的重要基石,当然有推行下去的必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