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7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但迪克逊佩服的很,连哈罗德·威尔逊也满脸惊叹,蒙巴顿家的女婿果然也交友广泛。
怀着对众多君主的良好祝愿,艾伦威尔逊为这些封建反动势力的代表,引荐了现任英国外交大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是了的哈罗德·威尔逊。
艾伦威尔逊知道,难搞的就只有伊拉克,什么科威特、卡塔尔在英国面前毫无反抗之力。只要搞定了伊拉克,就能把事情定下来。
历史上英国对伊拉克失去控制,和美国对伊朗失去控制是一样的,因为伊拉克革命了。
在苏联在中东势力最大的时候,主要阿拉伯国家,排除沙特这个不能打的。
其他要么是亲苏国家,要么是中立国家。伊拉克革命之后,算是中立亲苏,不像是叙利亚、埃及这么明显而已,萨达姆一辈子只访问过苏联。
面对单独谈谈的请求,把主场交给男人们的巴迪亚公主,接受了艾伦威尔逊的邀请。
“威尔逊先生,虽然我们和蒙巴顿石油公司的关系良好,但和邻国反目成仇的话?还是要多加考虑的。”巴迪亚公主既然来到巴士拉,自然知道英国的目的是什么。
“是嘛。”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把从嚼树叶的护卫那把视线收回来。
阿拉伯茶?和毒品是一个效果,他在亚丁就见过当地人如同行尸走肉的样子。没想到这么庄重的场合也能见到,这不会是巴迪亚公主的情夫吧?
“威尔逊先生,你似乎没有以前的敏锐了。”巴迪亚公主打断了艾伦威尔逊的思绪。
她不知道眼前的男人思维跳跃到了毒品上,想知道这玩意是不是在阿拉伯地区泛滥。可能是骨子里的基因在产生作用。
“哦,公主殿下,很抱歉刚刚在想怎么回答你的话。”艾伦威尔逊甩开纷乱的思绪,现在不是瞎想的时候,借着刚刚的问题道,“中东地区除了早已经颓废的土耳其,阿拉伯人还有两大仇敌,犹太人和波斯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已经做一千年邻居了。”
“是啊,我们是好邻居。”巴迪亚公主点头道,“超过一千年的友好关系。”
“是啊,超过一千年的友好关系。”艾伦威尔逊看破不说破,话锋一转道,“好到了,伊拉克大部分国民都是什叶派,可真巧,王室是逊尼派。说实话在宗教影响下,如果伊拉克和伊朗敌对的话,他们会支持谁呢?还没有基督徒可信吧,毕竟基督徒是少数,只要有倾向性扶持,很容易成为王室拥趸的,这一点巴迪亚公主认为呢?从王室卫队成立之后,王室的安全是不是得到了大大提高?”
就连嚼着阿拉伯茶的护卫都停止了动作,这是因为艾伦威尔逊说的事实。什叶派占据主导可不是英国殖民者带来的,是萨珊波斯的遗产,一直遗留到了今天。
这话可是说到了巴迪亚公主的心坎里,基督徒变为王室卫队,伊拉克王国是不是兵变变少了?什叶派和伊朗之间的联系是不是事实?
阿拉伯世界最强的国家埃及,人口尚且不如伊朗,更何况人口只有几百万的伊拉克,面对超过两千万人口的异端国家,就真像是说的一千年的友好关系?
正在巴迪亚公主思考之时,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诚意,“英国刚刚通过建立一百八十天全国石油储备的决策。这凭借北海石油当然完全可以办到,但是这个决策其实是用来让利给和英国友好的石油产国。这当然也包括伊拉克。”
“我们支持伊拉克王国的强大,可以开放一系列的军购,以及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发展。美国能对伊朗的帮助,英国做只会更加容易,因为还有小半个非洲在英国手里。伊拉克的需要,不管技术市场还是原材料,英国都能够解决。”
“也许我们是应该谈谈。”嚼着阿拉伯茶的护卫开口道,“父亲其实也在考虑,怎么面对伊朗,自我介绍一下,我的父亲是赛义德摄政王,巴迪亚公主的哥哥。”
“原来是一位王子,怪不得看起来就不一般。”艾伦威尔逊把自己看一个瘾君子的眼神,修饰成了捉刀之人才是真英雄的解释。
这一番交流的结果很好,毕竟当前英国对伊拉克还是有影响力的。几个人回到人群之时,艾伦威尔逊向外交大臣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哈罗德·威尔逊放下了心,同样游刃有余起来,三句话不离英阿传统关系。以及愿意帮助海湾国家的发展。
“甚至我们可以说,有英国的带动,欧洲有不少国家可能都会尝试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对石油的需求会迎来一次暴涨。”艾伦威尔逊补充道,“这对在座君主们的国家来说,将是一个腾飞的契机,而且我们可以保证,大家的领地绝对比伊朗发展的迅速。”
“这是不容置疑的。”哈罗德·威尔逊回答的更是斩钉截铁,双威尔逊组合配合的很好。
搞定了伊拉克,剩余国家对英国是毫无难度,三天之后,关于市场和能源合作协议的签订,分别以英国代表的欧共体,和包括伊拉克和科威特、阿曼在内、连同巴林、卡塔尔的十一个酋长国为双方正式签署。
随后伊拉克、科威特、阿曼为首的这些国家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外宣称要保护本国利益,和欧洲达成更加公平的协议。
外交大臣哈罗德·威尔逊还没离开巴士拉,就把这一项协议称为伟大的合作典范。
第985章 救民先救官
身为一个内阁大臣,哈罗德·威尔逊不可能长期待在国外,在签订市场和能源合作条约之后,他就要回国,商量一下接来的步骤,至于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则交给随时待命的常务次长。
因为工党指望着强硬姿态拉升支持率,这一次伊朗危机爆发的时间有些凑巧了。摆在工党面前的选择除了强硬别无他法。
而美国的态度也已经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给伊朗的六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
此时已经在英国造成了巨大的反弹,在英国和伊朗敌对的时刻,美国这么干无疑是往英国身上狠狠踩了一脚。
艾伦威尔逊倒是不怎么紧张,相反还觉得是好事,丢了伊朗总比丢了苏伊士运河好。不过在和外交大臣的讨论当中,还是道,“洛克菲勒有句话,叫百分之九十不够,要百分之百。如果伊朗不屈服,把亲美的沙特加上,美国已经在中东石油格局当中占据了相对优势。”
“现在想想,可能五年前的伊朗石油危机,美国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举动,但未尝不是看我们的笑话。”哈罗德·威尔逊对美国的反应耿耿于怀,这一次抽冷子这么一下,对工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回去之后他还要想办法怎么安抚英国公民情绪。
“从这一次推导上一次,确实是有很多疑点。”艾伦威尔逊此时趁机放大了哈罗德·威尔逊的不满,“就说成立欧佩克,是英国为了反击伊朗迫不得已的举动。并且表达了要持久战的决心。我想美国肯定对欧佩克的成立心中有所疑虑,但刨除了战争这个选项,我们坚决表明,这就是一个市场和能源合作的一般组织。”
“如果美国要提出加入进来呢?”哈罗德·威尔逊提出来了一个可能,石油资源啊,美国就算是认可英国的说辞,也不会完全放下戒心。
“就说我们并不排斥让美国和苏联加入。这样可以彰显公平。”艾伦威尔逊思考了一下道,“一旦美国要加入的话,英国也没有理由拒绝苏联,要知道苏联也是欧洲能源市场的重要出口国,如果引起苏联的不满的话,可能对欧洲安全产生不利。”
艾伦威尔逊甚至希望外交大臣面对提问的时候,能够公开放话,“一旦美国和苏联加入了欧佩克,这个组织就又成了联合国,各家自说自话,不会再有作用。不过也不一定是坏事。总之,要么都加入,要么都不加入,要么保留欧佩克让英国这个特殊观察员领导,要么就三巨头都进来,谁也成不了领导。”
“也不错。”哈罗德·威尔逊考虑了半天笑着道,“就让美国人选,要么和苏联一起,要么就别进来,反正是伊朗危机是美国对不起英国在先,英国成立欧佩克只是被动反击罢了。”
这个解释是可以说的过去的,因为这个英国推动建立的欧佩克,和石油英镑无关。英镑当然可以购买石油,美元也一样能买。
艾伦威尔逊之所以推动成立欧佩克,也不是认为英国足以在金融霸权上对美国做出挑战。
而是提前划出一片自留地,防止被美国割韭菜。别让越南战争的美国通胀传导到英国身上,现在就想要把金融霸权夺回来是想多了,至于未来要看情况。
本质上,这仍然是在巩固帝国特惠制,建立工业产地、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经济联系。
他相信外交大臣回到伦敦,一定会面临来自美国的各种试探,所以两人才有了刚刚的讨论,有了心理准备的哈罗德·威尔逊便前往巴士拉的国际机场,然后……从迪拜登上了彗星客机,这是艾伦威尔逊临时安排的。
哈罗德·威尔逊十分诧异,但最终也疑神疑鬼的接受了这种安排。
不是常务次长多么高瞻远瞩,就是临时决定吓唬吓唬尊敬的大臣,不过也不能太过火,哈罗德·威尔逊回去之后,还要对外解释本次石油危机责任全在伊朗。
把大臣送上飞机,艾伦威尔逊则盘算欧洲是不是存在反骨仔这个问题。
法国帮着退群,德国一个战败国,意大利倒是没有战败国的自觉,但意大利的石油供应主要有利比亚提供。至于剩下的,不具备找英国麻烦的能力。
这样可以确定欧洲不会有反对声音,哈罗德·威尔逊只需要应付美国人就行了。
念头通达了,艾伦威尔逊就带着一条纯正的土耳其手工地毯,当做生日礼物,根据只有他本人能看懂的记事本,海蒂·拉玛女士要过生日了。
随即,在这条手工地毯上,就发生了包括但不限于坐火箭等一系列的故事。
一丝不挂的男女相拥对视,彼此的眼中都是心满意足,“才送我礼物,这么快就弄脏了。”
海蒂·拉玛凝视着艾伦威尔逊,口吻中又这么一丝不甘愿,轻声埋怨着。
“我想在你面前做一个绅士,每次都失败。”艾伦威尔逊说完话就凑过来,进行了一番口舌之争,让海蒂·拉玛体会一下帝国常务次长的巧舌如簧。
度过温馨的一天,海蒂·拉玛也启程离开,艾伦威尔逊还要把细节处理好。当然他提出的都是专业性的意见,虽然身在英国,但他每每为其他国家服务的时候,同样尽心尽力。
正好伊拉克、科威特、阿曼以及中酋长国的君主也都在,需要他此时,为了中东当地的福祉做贡献,让他一展所学的时候,拿着各国的人口统计。
艾伦威尔逊坐在了君主们的面前,开启了洋洋洒洒的中东路线图计划,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的国家,此时有二十万公民,阿曼有五十万人,后世合并为阿联酋的众多酋长国,加上卡塔尔和巴林,一共有二十五万人口,其中卡塔尔有四万人,巴林有十四万。
除却伊拉克之外,这些后世躺在油井上赚钱的国家,加起来一共也就一百万人。
相当符合顶级资源国的基本配置,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沙特虽然是几十年后阿拉伯世界的首领,但在这些袖珍国家面前,完全一个穷国。几乎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比沙特人生活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