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8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前的美国是肯定不着急的,也不会觉得皇家海军的吨位有什么威胁。
  美国没进入越战泥潭; 国力无损随时可以开启造舰计划。不会对总吨位只有自己四分之一的皇家海军多重视,美国人都看不上皇家海军,实力还不怎么强的红海军就更不看在眼里。
  艾伦威尔逊站在美国的角度想,估计介入越战之前; 美国人也不会想到这一场战争将会有这么深远的意义; 差点把战前独孤求败的美国交代在热带雨林里面。
  一场战争搞得美国五劳七伤,国内都快翻天,更别提什么正常更迭海军了。
  只要英国能够置身事外,维持住正常的海军更迭; 这将是一个拉近海上实力的好机会。
  如果红海军还是历史走向不变的话; 将会在十几年后对美国海军构成强大的挑战。到了那个时候,为了维持自由世界对苏联的优势,就算是看在皇家海军的规模这点,美国也会对英国多加笼络。
  到目前为止; 艾伦威尔逊还是想着怎么独立自主,做一个有分量的盟友。
  没想着怎么战胜苏联,更别提是独立战胜苏联。想要让英国独立战胜苏联; 给个戈地图都不够; 除非苏联的话事人是他儿子,这可能么?
  海军的问题上,海军元帅的女儿自然是有发言权; 帕梅拉蒙巴顿询问; 艾伦威尔逊是不是想要加强远东的海军力量。
  “不用; 几艘半人马就够了,不用增加。”艾伦威尔逊断然否认道。
  皇家海军现在的布置,简单来说就是越往东越弱; 本土和大西洋是没全部完工的维多利亚女王级、地中海和中东是伊丽莎白女王及和鹰级、到了远东的太平洋舰队; 就剩下半人马级和一堆正常巡航十四节的战列舰了。
  当然对付印尼还是完全够用; 再者说马来亚有空军支援; 西澳大利亚还有火神轰炸机。
  桌子上摆满了关于印尼当前局势的详细情报,尤其是现在印尼共的实力和影响力评估。
  在伊朗干掉摩萨台之后,艾伦威尔逊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乘胜追击。
  完成他早就谋划良久,但一直耐心等待时机出现的计划。帕梅拉蒙巴顿之所以刚刚建议加强皇家太平洋舰队; 就是看到这么多印尼的资料,以为丈夫要对印尼做点什么。
  做点什么是肯定的,但和皇家海军无关,加强太平洋舰队做什么?对雅加达开启两栖登陆?那不就是亚洲版的猪湾登陆么?丢人的事情儿子干一把就行了,爹地还会要面子的。
  “印尼是一个群岛,用不到皇家海军么?”帕梅拉蒙巴顿大惑不解,用不着皇家海军怎么收拾印尼。
  “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苏加诺也不蠢。太平洋舰队加强的话,瞒不过雅加达政府。”
  艾伦威尔逊拿着印尼共的评估报告,心说我不能成功; 还不能失败么?有成功就有失败,谁说策动政变一定会成功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动手的时机上,一定要选择好切入点,他觉得古巴导弹危机和世界屋脊争夺战之后的几个月; 当全世界庆幸和平来之不易的时候,动手就非常的合适。
  所有人都刚从核战争阴霾中松一口气,还处在满身疲惫的时候; 艾伦威尔逊可以尝试和文化沙皇打一个配合。不能再晚了,再晚就会出现夜长梦多的可能。
  当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公务员抵达香江的时候,港督这一轮的抗争算是正式宣告失败,这一轮根本没见面的争权夺利,以艾伦威尔逊的胜利画上了句号。
  拿着印尼的情报文件,艾伦威尔逊考虑返回伦敦,专心的谋划怎么在明年利益最大化。
  尼日利亚首府拉各斯,英国外交大臣麦克米伦的见证下,尼日利亚自治领在阿齐克韦总督的宣布下,在场十万人的欢呼雀跃当中,宣布正式独立。
  伦敦的报纸统一表达了对尼日利亚前景的看好,似乎一个天然的非洲霸主已经呼之欲出,上一个有这种待遇的人还是尼赫鲁,此时已经成了有声有色的大国总理。
  似乎阿齐克韦也将要带领尼日利亚走上有声有色之路,准备开启制霸非洲的光辉大路,一点都不把法兰西放在眼里。
  麦克米伦最近的日子属于机遇和风险并存,英国最终接受了美国提供的方案,并且签署了备忘录,作为外交大臣的他自然是首当其冲,承受了工党的火力。
  所幸作为首相的艾登,及时表达了对麦克米伦的信任,正好现在尼日利亚自治领要独立,艾登建议麦克米伦趁机降低一下存在感,前往拉各斯见证独立仪式,让工党失去抨击的对象,自己则留下来应对工党。
  这正是一个好主意,麦克米伦欣然接受,于是大英帝国的外交部,出现了外交大臣和外交部常务次长都不在伦敦的罕见局面。
  艾伦威尔逊和麦克米伦,几乎是前后脚回到了伦敦,仅仅过了一天,关于内阁重组的结果就已经出炉了。
  “尊敬的大臣,欢迎你来领导外交部。我是外交部常务次长!”艾伦威尔逊对到任的拉博·巴特勒表达欢迎,至于前任外交大臣、现任教育大臣麦克米伦,他已经忘了。
  人走茶凉在正常不过,在说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教育,麦克米伦出任教育大臣,也体现了首相艾登对教育事业的看重。而且这一次的内阁重组,麦克米伦并没有踢出内阁,仍然是内阁大臣之一,这个结果不是很好么?
  “艾伦,我听说过你,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常务次长。”拉博·巴特勒伸出手和艾伦威尔逊握在了一起,“很多工作,以后还要我们诚心合作。”
  “当然,我们的宗旨就是全力配合大臣的工作。”艾伦威尔逊璐出贾笑,以笃定的口吻道,“北约外长会议,我还以为要前任大臣参加,既然现在大臣刚刚上任,我们讨论这件事也来得及。”
  其实命运有的时候很有意思,麦克米伦被安排的教育大臣,正是战前拉博·巴特勒的职位,拉博·巴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任教育大臣,任内通过「教育改革法」,设立免费中等教育。
  在丘吉尔败给艾德礼之后,拉博·巴特勒协助改造保守党,代表保守党宣布了“工业宪章”,随后又颁布了“农业宪章”等文件,正式同意了工党提出的实行国有化的混合经济与建设福利国家的政策,从而消除了在政策上与工党的区别,极大地改变了保守党在英国选民心目中的形象,得到许多工人的支持。
  拉博·巴特勒二战支持慕尼黑会议,战后支持共识政治,这一次被首相艾登任命为外交大臣的目的就呼之欲出了,可靠……,坚决维护首相、党魁的任何主张。


第1113章 我儿夏洛
  这么一看,拉博·巴特勒这位外交大臣,在首相眼中就是一个纯纯的工具人。一个首相的应声虫,坚决贯彻艾登外交方略,这么一个角色。
  在经过了麦克米伦的疑似不忠之后,艾登现在比较倾向于彻底贯彻其本人的外交战略,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拉博·巴特勒被选中。
  艾伦威尔逊是这么猜想的,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艾登以现政府承受了工党指责的理由,更换了麦克米伦,当然在艾登本人的口述当中,这是对麦克米伦的保护。
  拉博·巴特勒刚刚上任就碰上了马上要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听说美国要施压,希望欧洲国家对殖民地问题上,给予明确的答复。”
  “这样!”艾伦威尔逊一挑眉,肯尼迪先生还真是干劲十足呢,一个反应停事件真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充其量让肯尼迪表演了一次仁慈之心,多花了几千万美元用于保障受害家庭的补助。
  几千万美元在很多国家眼中是很大一笔钱,但对美国来说真不算多大的支出。
  “如果美国态度强硬的话,我们建议荷兰将苏里南推出去独立。。在美国的注视下,殖民美洲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意义,庞大的支出远赶不上收益,应该及时放手。”
  艾伦威尔逊想到南美这个奇葩之地,世界搅屎棍我大英、天主孝子法兰西、海上马车夫荷兰,每一个不是纵横世界几百年,都差点在小小的圭亚那翻船。
  圭亚那不但把荷兰拖累的够呛,差点也砸英国手里,幸亏英国反应的快首先跑路。不然一个殖民地还想要薅英国羊毛不成?
  在现在这个世界点,赶紧把圭亚那踢出去还来得及,在晚几年荷兰想甩都甩不掉。
  “故人渐渐凋零,好似风中落叶。”和新任外交大臣经过了一个愉快的见面之后,艾伦威尔逊离开外交部,半路上不禁感叹殖民时代的挽歌。
  英国伦敦最贫困的工人想到大英帝国的工业和财富时,也会自信地挺起胸膛!更何况他这个掌控庞大海外资产的秘书长呢。
  白厅七十号,诺曼·布鲁克正襟危坐;  等着艾伦威尔逊上门汇报这一次的亚洲之行;  刚刚见面就直白的道;  “港督这一次可是气的不轻。”
  “几十万同事的整体利益,大于当地的自身利益。”艾伦威尔逊当仁不让的回答,“香江的今天;  也有马来亚的功劳,从两年前开始;  经过香江和葡萄牙的澳门;  有四五百万吨大米被走私;  香江接受了马来亚的帮助,得到了伦敦的支持;  不能利益都自己留下,这种举动十分自私。”
  当然艾伦威尔逊也不否认,妻子帕梅拉蒙巴顿的粮商之路;  首先竟然是在某大国开始的;  而且还得到了为数不小的利益。比如说现在妻子手中;  真的有中国白银。
  香江仗着中转站接受了馈赠;  然后港督谈什么财政自主,那不是开玩笑么?这就相当于英国投资了一个国家;  刚有点收益你就国有化让英国滚?
  这也就是看在大家同为英国人的份上,艾伦威尔逊派人去整合,看看他怎么对待摩萨台的;  港督都应该感到这么对待很荣幸。
  作为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当然觉得艾伦威尔逊做的很对;  所谓的财政自主就很扯淡,香江英资企业这么多;  谈什么财政自主?
  “当前的局面,还是令人满意的。”诺曼·布鲁克不着边际的道;  “保持对欧共体和英联邦的平衡,一直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头等大事。”
  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市场,是英国所一直追求的。从这一点来说,加入欧共体刚开始遭到一些非议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刚开始加入欧共体是要彼此免税的。
  艾伦威尔逊去过联邦德国一趟之后,确定短期内欧洲大陆不至于和英国出现竞争关系,英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在这个前提下,抢先制定了相对英国有利的税率;  才让欧共体成型。
  此欧共体并非历史上的欧共体,英国既然成了领导国,就不能坐视不利于英国的规则出现,可以说从刚开始;  这个世界的欧共体就不可能起到统一欧洲的作用。
  二战之前,英国有英联邦可以依靠自成体系,占据了贸易额的大头。欧共体出现之后,英国的目标就是保持贸易均衡,不过于依赖某个单独市场。
  事实上,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六十年代,英国对外贸易额,和传统的英联邦国家已经降到了三分之一,对欧洲的贸易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英国和英联邦的联系越加的疏远。
  而当前,还没有出现这种事,这就看出来马来亚殖民地的作用了。英国本土单核影响亚洲方向的市场能力不够,要再造一个核心才行。
  原本的历史,英国随着时间越发的被欧洲市场影响,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