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8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成一般国家,可以说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但俄罗斯还能时不时的找麻烦。制裁全方位的封锁稍微松开一点; 俄罗斯随时能死灰复燃。
对这个冷战大敌的制裁不可谓不猛烈; 俄罗斯股市可是全球著名的洼地; 任何外来资金都绕不过美国的监控; 这就导致了俄罗斯股市出现了奇怪的想象,很多市盈率很高企业; 股值几乎比它的市盈率还要低。
俄罗斯的处境就相当于,处在自给自足时期的某大国。不过俄罗斯也真能做到自给自足,剩下自认为能反抗的国家; 就是某大国了。
不过艾伦威尔逊并不认为某大国带来的威胁比苏联大,资源短板极其严重; 一旦被切断原材料输入,强大的工业产能能剩多少还是一个问题。
苏联的工业茶能是实打实依靠本身的资源撑起来的; 明显不同时期两个对手,还是苏联的威胁更大一些。
正常来讲; 如果后世的美国已经成功了,艾伦威尔逊自然会老老实实的缴枪,专心做美国的跟班,毕竟他也从来没什么理想,什么追求,非要推翻一个这么美好的世界。
问题就在于他记忆中的美国没成功,没成功都把英国当成平衡的据点了; 英国离岸平衡几百年,也有被别人用来离岸平衡的一天。
用别的国家做牺牲品的时候,和自己变成牺牲品的时候,这可完全不是一种感受。
再者离岸平衡这招不是多高明的招; 用的时间长了,难保不会被提防。戴高乐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么。
英国要不是有他威尔逊爵士在,连欧共体的门都进不去,还要被三百年来的手下败将羞辱。
在欧洲范围内,如果不是二十一世纪施展离岸平衡的是美国,光凭借英国自己,早就被德法给搞得欲仙欲死。
德法是没法和美国对抗,不代表它们对英国没办法。在欧洲范围内,英国几十年后,已经搞不定德法,需要美国帮忙。
可在世界范围内,美国也有搞不定的国家,自己不出手,逼着英国牺牲自己的利益打头阵,难道这事不存在么?英国在香江的损失,美国会补偿么?
美国的国力比英国强,老大帝国的毛病比英国还严重,他可没兴趣伺候逆子。
“我的男人,你知不知道你很矛盾?”安娜可是特工学校资深的心理学高材生,对男人的犹豫彷徨尽收眼底,“难道做外交工作的,都是这样,时时刻刻做违背本心的事情么?”
“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存在美国苏联,我相信我会很快乐。”艾伦威尔逊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丝毫不掩饰对这两个不讲武德的国家不满。
如果不是美国苏联,英国就不用有今天的烦恼了。他虽然在尽可能延缓,但从战后到现在也累计让英国丢了六七百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了。
“苏联到底怎么你们了?”安娜小声的碎碎念,为自己出身的国家感到委屈。
“苏联对这个世界内卷化的严重,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艾伦威尔逊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这番话,“如果没有苏联的存在,根本不会有今天的很多事情,我最讨厌苏联的政策,就是讲大量的知识压低到人人都可以学的成本,并且扩散到全世界,而且直到今天,苏联还在这么做。不信嘛,你看看其他国家书本的价格,再看看苏联那几乎不要钱的书籍价格……”
“不是你们,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他们的人都和印度人一样,混混沌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活着的生存状态。自然也不会想的太多,可就是因为你们,无数国家都在效仿,你们苏联的国有化,让欧洲各国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无数重要资产被效仿苏联的国家没收,我不该敌视苏联么?”
有些事情不需要说的这么明白,在艾伦威尔逊看来,这就是苏联的原罪。这个国家存在一天,都不能洗刷掉自由世界对它的敌意。
“这根本是一个无耻的指责。”安娜碎碎念,“就不能和平共处嘛?”
“除非苏联重新变成帝俄。”艾伦威尔逊斩钉截铁的道,“和欧洲一起加强对其他民族的压制,回到一战之前世界,不然根本没可能。”
说欧洲不承认帝俄是欧洲,那肯定是放屁,难道尼古拉二世和英国王室没有亲属关系么?英国怎么不和奥斯曼帝国联姻呢?不和伊朗联姻,偏偏和帝俄联姻?
有的时候,过于爱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跨国事实婚姻这件事上。
常务次长也就痛快痛快嘴,真把话说的太明白,小龙骑兵又不高兴了,随后的几个小时,他就听到了至少五次生孩子警告。
“我带你去巴黎,航空合作要在巴黎签订合同。”艾伦威尔逊决定以空间换时间,同一趟巴黎之行,弥合大放厥词的隐患。
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对能够制定这一项的欧洲自主防务,表达了非常大的热情。一股反苏但更要防美的味道。
但英法在这两件事上,还是有共同利益,在欧洲外长会议上,法国以阿尔及利亚海外省的地位,要求当地的经贸接入欧共体的框架当中。
正常来说,英国是应该反对的,但问题就在于,英国玩这一手比法国还早。马来亚都享受了多少年这种待遇了。现在法国要效仿,拉博·巴特勒也确实不好反对。
终于在代表蒙巴顿航空集团和德法两国的航空企业签订合同之前,艾伦威尔逊挥杆如雨的努力下,安娜总算是原谅了他之前的失言。
“也就是我会这么迁就你,要是姐姐这一次来,你可没这么容易过关。”紧紧贴着男人身体的安娜、发出安逸的梦吟,“这一次就原谅你了。”
法国舆论认为,这是欧洲团结向前的一大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法国人不知道,艾伦威尔逊早就身体力行英德亲善了。
面对着无数媒体的提问,过来公器私用,代替妻子签合同的艾伦威尔逊则不苟言笑,各种外交话术不绝于耳,他还没忘记自己的人设是英美特殊关系,必须要出一副万般无奈,至少别太高兴的样子才行。
第1137章 大卫的圣诞
不可否认,欧洲防务的里程碑好处还是很多的,比如可以借此向美国要价。
艾伦威尔逊以热情洋溢的口吻,对妻子诉说了在航空合作上的进展。这对于英国国内存在的,已经极其内卷的航空公司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对于励志于走向洛克希德路线的蒙巴顿集团,更是如此。
巴黎的温莎城堡酒店,就开在啄木鸟影业的对面,这个位置有助于艾伦威尔逊,表达自己对大英帝国的忠诚,从位置上,这里也相当不错,很多影星的首选之地,更是很多少男少女的圆梦之地。
这里最不缺乏的,就是想要一夜爆红的追梦人,虽然在艾伦威尔逊看来,不管什么行业一旦追求者众多,都不可避免的内卷化。
这不会因为电影行业就表现出来什么特殊,不然的话,香江电影在二十一世纪的窘迫就不会出现了,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的面孔几乎一样,但是人会老,颜值会崩塌,几个苦苦挣扎定在一线的明星,不可能挽救电影业的颓势。
所幸欧洲这边不会有这种结果,法国作为欧洲的电影强国,吸引力还是相当大。
“你是不是看上那个小明星了。”坐火箭的间隙,海蒂·拉玛酸溜溜的询问,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是不是有变心的征兆。
“怎么会,当我还是年轻的小伙子嘛?亲爱的,不要多想。”艾伦威尔逊平和的解释,要不是海蒂·拉玛提名字,他都不知道碧姬·芭铎到底是谁。
年龄上虽说没什么差距,但艾伦威尔逊觉得,他和碧姬·芭铎几乎已经是两代人。这位在法国广受赞誉,几乎和在英国的泰勒、赫本有同等地位的明星,并没有在他的心中引起波澜。。
海蒂·拉玛绝对是误会了,他只是路过的时候养养眼而已,绝对没有非分之想。
“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你们男人都喜欢年轻的。”海蒂·拉玛小声嘀咕,也是在进行某种意义上的道德绑架。
哪怕在竭尽全力的保持状态,海蒂·拉玛还是能够感觉到,她真的不年轻了。已经没有当年海蒂·拉玛之吻,募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魅力。
话音刚落,患得患失的史上第一花瓶,就被一双手捧起来,常务次长现在就要品尝一下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味道。
“我为大英帝国付出了太多。”分别之前,艾伦威尔逊面对着两位啄木鸟影业的女总裁,感叹着自己的劳苦功高。
如果可能的话,他很想要留下来过圣诞,但身上肩负的责任必须让他回到伦敦,照顾一下妻子那边的心情。
蒙巴顿元帅,对女婿的辗转腾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工作也表达了感谢。虽说出身于海军,但作为英国三军的专职统帅,他也必须要一碗水端平,照顾各军种的需求。
不能因为空军的要求,他就会认为和自己无关,所幸女婿一直因此努力。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导弹的地位正在水涨船高,哪怕是战后一直被另眼相看的空军,也感受到了若有若无的竞争压力。
军费这种东西,对军方来说那是永远都不够的,而政府不会让军费无限制的攀升。能够找到一个解压阀,自然会得到军方的感谢。
“我竟然对这样的女婿,前所未有的挑剔?”蒙巴顿想起来在英属印度时期,阻止女儿和艾伦威尔逊的交往,言语之中不无懊悔。
“尊敬的元帅,换做是我的话,可能会和你做出同样的反应。自己的女儿总归是不一样的。”艾伦威尔逊笑容满面的回答,“不过现在来看,结果是好的。”
蒙巴顿元帅点头,话锋一转道,“军事开支上的压力是切实存在的,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投入多少资金,对军事装备的发展来说,都远远不够。”
“这一轮的投入完了,相信以后会轻松很多。”艾伦威尔逊笑着安慰,至少和美国比,绝对是轻松,英国再怎么说,也不会一头扎入越南的深坑当中。
英国对战争问题还是相当克制的,虽然有布尔战争那种泥潭,可就黄金储量而言,英国的选择也不能说错,换成其他国家难道就能无动于衷么?他可并不这么认为。
但越南那种地方,在英国眼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价值,选一百次,英国一百次也不会在那样的地方大动干戈,美国这个逆子,在看待问题上还是没有英国这么冷静。
在金本位尚算稳固的时候,这一轮英国的军备平稳更新完成,美国的军备更迭周期马上就来了,当然美国可以选择保留现今庞大的军备。
但是强硬保留旧有的平台,花费不见得少,这绝对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就看到时候美国怎么取舍了,保留八百万吨的海军吨位,维护保养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蒙巴顿元帅点头,对女婿所说军备更迭周期的说法表示赞同,“美国的军费去向,确实是相当可疑的,不过我们也不好过问。”
“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笑着回答,“英国想要保持相对超然的地位,也不是非常困难,再说不是有法国冲在前面嘛?”
八百年来,法国虽然一直都很讨厌,但在现在这个时间,英国就需要法国这样的头铁娃,帮助英国吸引美国的火力,不然凭借英国自己,这个大环境确实是非常艰难。
希望是有的,艾伦威尔逊也愿意就这个希望,一直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