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8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肯尼迪宣布对古巴采取海上封锁之后,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这当然包括就在苏联边上的欧洲国家; 最为紧张的并不是英国; 而是冷战的欧洲前线; 联邦德国。
就算得知了美国要进行海上封锁的艾伦威尔逊; 仍然一副丝毫不慌的面孔; 正在内阁办公厅一本正经的分析; 法国和联邦德国可能的反应。
“威尔逊爵士真是太冷静了; 不知道这种冷静是不是建立在; 你家人都已经去了澳大利亚的基础上。”伯克·特伦德忍不住轻哼; 满是阴阳怪气。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回答,“伯克; 莪的妻子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去珀斯的,有没有这一次的危机; 都不会改变什么。珀斯有她的重要产业,处理起来跨国业务也更加的方便; 更何况……现在常住澳大利亚的人多着呢。”
最后一句话也不是威胁,而是事实如此; 珀斯的人口增长主要就来源于英国移民。事实上英国的出生率并不低; 但每年统计的人口增加并不多,就是因为有不断的移民。
尤其是在帕梅拉蒙巴顿以及很多贵族,在澳大利亚发家致富之后,澳大利亚的吸引力成倍增加; 这一次古巴导弹危机之后,估计对英国的吸引力还会增加一项。
澳大利亚处在南半球; 当地的环境十分安全; 能够避免核战争。
是不是合理并不重要,只要英国公民相信这种不科学的说法,自然就会付之于行动。
“那么我们继续讨论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反应。现在估计两国也正在错愕和震惊当中。但以我对两国的了解,这一次危机结束了,两国会尝试欧洲国家之间的独立合作。所以英国的态度并不需要进行改变,我们仍然是支持美国的,但也不用过于热切; 德国和法国相继表态之后; 英国就会显得很支持美国了。”
诺曼·布鲁克不住的点头,但看了一眼伯克·特伦德; 还是补充道,“艾伦,下决断总是需要理由的。”
“当然了; 爵士。其实对两国来说,苏联的西方集群的威胁,并不比核武器的威胁小多少,英国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其实也是一样的。在苏联压倒性的地面力量面前,核武器是否使用,已经是一个次要选项了。我们又不是美国!”
“根据当前美国本土能够调动的海空军兵力来说,实行一场海上封锁,绰绰有余。”
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美国本土海空军力量的布置,他当然有这方面的情报,不然不是白做联合情报委员会的秘书长了么?
美国本土可以集结八艘以上的航空母舰,以及上百艘军舰的庞大舰队; 用于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股力量是苏联羸弱的红海军,无论如何都突破不了的。
“未来几天,我们将会看到美国和苏联互相秀肌肉; 放狠话,但是不论是华盛顿还是莫斯科; 都有充分的时间来考虑,这一场被全世界注意的危机,到底将要怎么收场。海军行动毕竟是缓慢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派皇家海军去亚洲呢?对不对?”
就如同伯克·特伦德所说,艾伦威尔逊还是真有一副泰山崩于面前不改色的模样,在分析这件事的时候,丝毫不见紧张,仿佛就是一件身外事。
而且伯克·特伦德有一点猜测的很对,竞争对手的家人离开英国去了澳大利亚,真让艾伦威尔逊变成了无所畏惧,他甚至都不怕核战争发生,如果发生了,有几十亿人陪葬,所以他为什么要怕呢?
“听起来,法国和德国确实应该比我们反应激烈。”诺曼·布鲁克点头认可道,“这样来看,英国必须要比两国后表态,这样才能显得沉住气。”
艾伦威尔逊直接坐下,心说何止啊,要是换成几十年后,欧洲的反应更加激烈。制裁大棒已经轮起来了,可惜越是制裁越是掩饰不敢下场的怯懦。
真自认为是强者的话,就直接用军事力量说话了,不动用军事力量的话,制裁的越狠只能说明要用制裁来掩饰不敢动手的怯懦,只有越发凶狠的制裁,才能把卖队友的尴尬掩盖下去。
可惜现在苏联有自己的经济体系循环,北约国家的制裁不能说屁用没有,但也确实是屁用没有,制裁大棒轮不起来,就只能呼吁和平了。
就在此时,内阁办公厅的电话响起,诺曼·布鲁克的首席私人秘书接了电话,然后汇报道,“诺曼爵士、苏联指责美国的封锁政策,并且表示不会妥协。”
“开始秀肌肉了!”艾伦威尔逊耸耸肩,表示自己的论断绝对没有错。
不一会儿,唐宁街十号的电话就打到了内阁办公厅,以及联合情报委员会需要准备的情报分析,用于讨论古巴导弹危机。
在代表苏联政府的公开声明中,赫鲁晓夫愤怒地指责美国的海上封锁政策,是「史无前例的海盗行动,完全是在朝着发动世界核战争走去」。
如果单纯只是语言的威胁,华盛顿可能还不怎么放在心上。但紧接着,苏联武装力量开始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休假都被取消,停止老兵复转工作,在美国的间谍卫星的图像中,数艘苏联潜艇失去了踪迹……
面对这种威胁,美国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完成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国动员:包括八艘航母,十二艘驱逐舰和巡洋舰,七艘潜艇在内的一百八十三艘军舰、一千飞机和一千六百枚导弹组成的的军事力量,将狭长的古巴海域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海峡对面的佛罗里达,美国还集结了包括五个整编师在内的十二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
在蓝色的加勒比海上,离古巴东部海岸约三百公里的大特克岛上,设有巨大的美军导弹跟踪站,密切监视往古巴去的船只的一举一动。整个古巴像个铁桶似地被团团围住了。
此时英国内阁会议上,正在讨论在德法不表态之前,英国绝不表态。
而在舆论场上,英系舆论和美系舆论对事件的叙述也有所不同。
美系舆论强调苏联对美国本土的威胁,而英系舆论又把苏联和南斯拉夫指挥的刚果军队,在加丹加的战斗,以及冲伯被刺杀的事情加了上去,连同世界屋脊之战,塑造成了本次连锁冲突,是苏联集团的总进攻。
这绝对不是一次孤立事件,而是早有预谋的,试探自由世界实力的行为。至于欧洲方面为什么还没有异动,那当然是我们欧洲太厉害了,早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让苏联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奇谈怪论、满嘴放炮。”拿着妻子充值报纸的艾伦威尔逊,在白厅用汉语做出了评价,不过虽然是很扯淡,但是所谓的自由世界公民,辨别力上也不宜高估,尤其是在这种窒息一样的凝重面前,判断力更是大打折扣。
“艾伦,你在看什么呢。”拉博·巴特勒听艾伦威尔逊嘟哝听不懂的话,好奇问道。
“我说,大臣高见!”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放下报纸,“我估计法国马上就会表态,要知道苏联军队进入战备状态,首先承受压力的就是德国和法国。法国自认为是大国,表态肯定在德国人前面。”
第1179章 英法调停
古巴海域寒风凛冽,浪翻水涌.云层稀疏旳空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蓄势待发的美国轰炸机群,以北宽广的洋面上,美国海军舰队数百艘舰船呈扇形散开。
美国和苏联互相放狠话,让整个欧洲躁动不已,战争仿佛被渲染的一触即发。
终于在这个时候,法国表态了,戴高乐政府激烈的指责着美国大动干戈让全世界置身于危险当中,但是同样,戴高乐宣布法国军队进入战备状态。
随后联邦德国表达了和法国同样的看法,但表达了更多呼吁和平的意思。
先把美国骂了一顿,在宣布和美国站在一起的举动,可以概括两国的态度。
“很明显,距离苏联越远越强硬,法国的态度明显比德国强硬。而同时,法国还故意指责了美国,彰显自己独立自足的地位。”
在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的讨论中,艾伦威尔逊对德法两国的表态做出了点评。
拉博·巴特勒刚想说什么,首席私人秘书迪克逊进来报告道,“法国希望和英国一起对本次危机进行斡旋。”
“好的!”拉博·巴特勒干脆的回答,他就等着法国人主动开口呢。
艾伦威尔逊站在旁边没有做声,一切荣耀归于大臣,他只需要在旁边加油呐喊就行了。
事实上,英国公民还是对前殖民地的战争感兴趣,所有报纸每天都在报道和评论,英国报纸头一次关注遥远的加勒比海,就是前两天肯尼迪的电视讲话,和全世界受到消息的国家处在同一时间。
根据今天早上的报道,舆论正在讨论核冬天下,人们应该怎么过日子。
对美国的激烈反应,英国很大一批人是不满的,尤其是对美国海军的封锁表达质疑。古巴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更何况一年前美国还曾经入侵古巴,但是被古巴挫败了。
很多英国键道中人,认为这是美国在苏联附近部署的基地所引起。
不得不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 后世把网络管控一键三连就能让异议的声音闭嘴; 但代价是表达声音的人太多; 程序员有的忙了。
现在要让异议的声音闭嘴,某种意义上还不如后世来的方便。
这也不能说这个时代的英国公民就无比的清醒,主要是经过世界大战的那代人; 心里非常明白,美国和苏联因为古巴打起来的后果是什么。
就在今天早上; 工党还在泰晤士报上; 撰文声明美国是在搞双重标准; 英国应该的努力方向是,应该尽可能的让美苏两国好好谈谈。
有指责美国的声音; 就有理解美国的声音,支持美国的声音认为,在陆地上自由世界不可能是苏联的对手; 苏联周围的导弹基地; 不过是勉强维持着欧洲的脆弱平衡。
键政者的立场终究是少数;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相信; 核战争即将来临,不知道这是不是躲避威胁的心理在起作用。
但是这种心理和艾伦威尔逊真是一模一样; 在外交大臣和法国特使商谈怎么发挥外交影响力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这个常务次长,则在进行电台广播; 表示不相信核战争会爆发,这一天的广播非常具有影响力。
沉默的大多数就喜欢常务次长断言核战争不会爆发的广播; “我们的政策是坚定的站在美国一边,将本次核危机解决。”
在这么公众的场合; 身为行走的英美特殊关系,艾伦威尔逊是不可能说什么独立自主的; 就算是这么想,他也不能这么说。
面对欧洲安全的提问,艾伦威尔逊以近乎愚蠢般勇敢的口吻回答道,“苏联应该明白,英国和法国也是有核武器的,如果本次危机,苏联觉得挑战一个国家不够; 非要把法国和英国也加上,那我是非常震惊莫斯科的勇气。”
“大英帝国的独立核力量,和美苏两国一样,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足够任何冒险者保持冷静。英国的立场是不允许在这个时候; 自由世界联盟出现任何的动摇和分裂,同时,我们尽一切可能让这一次的危机顺利度过。”
“有些声音认为,古巴的事情和刚果加丹加地区的冲突,亚洲的战争是一个源头。如果猜测有道理的话,后两者的风险是可控的,我们应该致力于把古巴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考虑。”
最后这段话就非常的卖队友了,如果苏联人听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