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爱德华·布里奇斯拿着对法国国是纲要的分析文件,将欧洲外籍军团的英国立场放在一边,矜持的点头道,“只是每一次的国际重要会议,拿出来的宣言都是枯燥而且乏味的,反正各国人也听不懂,还有无数好事者从各种角度来分析,表明他们懂得多,所以六国宣言本质上没有这么重要。”
“不过法国嘛,这是另外一个问题。”爱德华·布里奇斯呵呵一笑道,“我们和我们这个邻居,可是几百年的老对手了。从百年战争就有了充分的交流!”
艾伦威尔逊点头,百年战争的定义还真的不好判断,谁对谁错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都有自己的道理,法国内部本来就是当时英王的领地。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法国胜利,将英国从欧洲的领土上驱逐出去,如果百年战争是英国获胜,可能早上几百年欧洲就出现英法合并之后的强国了。
“如果欧洲有一个各国参加的机构,我们还是要防着法国人,所以说你的准备当然很有帝国公务员的操守。”爱德华·布里奇斯把文件看了一遍,最终认可道,“建立拉丁帝国?法国人也是真敢想,哦,作者是一个俄国人,两个爱幻想的民族都到一起去了。”
“这可能就是一种表现欲吧,一个俄国人为了融入法国,所以竭尽全力的为法国出谋划策。”艾伦威尔逊顺着爱德华·布里奇斯的意见,而发表意见。
“关于欧洲外籍军团,我和首相都同意,数量不宜太多,四个国家加在一起最好也不要超过十万,但骨架是必须要在的。出于对未来的应对,到时候再决定是否扩充规模。”爱德华·布里奇斯微微额首,用缓慢的口气说道,“说到这,大英帝国的繁荣和发展,也是离不开一些国外士兵的风险,尤其是英属印度的支持。”
“艾伦,这正是你非常熟悉的地方不是么?”艾伦威尔逊本来只是聆听,却冷不防被内核秘书点名,马上回答道,“尊敬的爱德华爵士,是这样的。”
“我和印度事务部、外交部的同事们进行过商量,大家都认为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贯彻伦敦的方阵,来完成这个特殊时期的任务。”爱德华·布里奇斯说到这,看了一眼亚历山大卡多根道,“亚历山大,是这样么?”
“是这样的爱德华爵士。”亚历山大卡多跟闻言马上表态道,“我们需要一个热情,精力充沛的人选,来完成这件事。”
“最重要的是可靠。”爱德华·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补充道,“艾伦,如果你能够回到英属印度,在熟悉的环境当中工作,是不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不管在任何地方工作,我都会竭尽全力。只要帝国需要我。”艾伦威尔逊低下头,口气当中尽显谦卑,完全就是一个人民公仆的表现。
“很好,在这一次的布鲁塞尔会议之后,你贸易委员会的工作处理一下,等待通知。”爱德华·布里奇斯面色一整,用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我记得你还没有毕业吧,在这个时间当中完成毕业手续,把所有的牵挂都放下,到时候启程前往梦想期许之地。一旦伦敦对英属印度的命运有了共识,你就要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了。”
“我相信,印度人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艾伦威尔逊压抑着蓬勃的心跳,他终于在努力工作之后有了回报,可以以印度人民的老朋友身份,回到魂牵梦绕之地了。
一瞬间艾伦威尔逊的疲惫一扫而空,当然小小公务员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表示哪怕在英属印度的工作,也需要内阁秘书时常的教导和批评。
本次的布鲁塞尔会议取得了大获成功,这是欧洲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战后重建,维护各国的利益,早日恢复经济繁荣,是本次布鲁塞尔会议的主要内容。
英国和法国需妥善处理欧洲内部的差异问题,加强和欧洲之外国家的关系,以及遏制战争,推动和解,构建和平和繁荣的世界。本次布鲁塞尔会议意在双赢、利在长远,最终目标是全世界实现共同繁荣。
参加各国会议的各国元首和外交部长都纷纷表示,欧洲的明天会更好。
在遏制战争和保护共同利益方面,英法两国表示,要着眼于未来,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防卫义务,促成对欧洲和平有益的防务协定。
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包含由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比利时的防务力量,这一支军事力量的人数不超过十万人。
在布鲁塞尔会议的几乎同时间,斯大林在莫斯科召开了关于战后重建的重要会议,苏联外交部长随后公开宣布,要着重推动战后重建的问题,庞大的参战士兵复原工作已经在进行,未来一段时间苏联将会以军事建设为中心。
两个消息在前后几天内发表,一时间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争阴云已经散去。各国的报纸连篇累牍中,都是对和平降临的赞美之词。
“谁会一直维持着上千万的军队?不过是在这个时候,对大英帝国表现出来善意罢了。苏联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陆军,但这是最后的底牌,我就不相信苏联敢和我们同归于尽。”艾伦威尔逊在随后进行的酒会当中,面带傲慢的大言不惭。
区区苏联算什么,要不是美国人在中间和稀泥,大英帝国绝对教苏联做人。
“艾伦,你一直对苏联的虚弱深信不疑。有什么确切的情报么?”尼诺贝特朗开口试探,是不是英国在苏联内部有自己人。
“额,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情报,是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在本土作战的损失推算出来的。”艾伦威尔逊不经意间,开始了今日辱法。
尼诺贝特朗面露尴尬,瞥了一眼周围的各国外交官,所以友情会消失,对不对?
第158章 保密意识
“英国一直对法国在一战时期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由衷的敬佩。”可能也知道自己有些失言了,艾伦威尔逊马上采取了补救态度,歌颂法国在一战时期付出的牺牲,同时也缅怀当初在一个战壕当中的战友情。
法国还是要拉拢的,凭借英国自己,很快就会在美苏的夹缝当中,被碾压的粉身碎骨。
艾伦威尔逊真的算是一个欧洲派,希望大英帝国避免沦为跟班的命运。
一番话把尼诺贝特朗都说的热泪盈眶,周围的外交官更是掌声雷动,为一战时期英法两国并肩作战的战友情干杯。
布鲁塞尔最后的一个夜晚,酒会上充斥着团结的氛围,对美好的明天进行深切的盼望。
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还是坐在一边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看着热闹的酒会,以他的年龄应该远离这种场合,在人少的时候品尝着威士忌。
酒会结束之后,爱德华·布里奇斯让人把艾伦威尔逊叫到了自己的房间,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明天就要回到伦敦了,今天晚上找几个人说说话。
能聊的就这么几个人,话题也大多数都是公事,从殖民地到重建,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的首相有一点和丘吉尔先生倒是很一致的,那就是对戴高乐将军的评价,惊人的一致,这个讨厌鬼。”亚历山大卡多根耸耸肩道,“这个将军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而且总是给我们难堪。”
“他的顽固程度,比他的身高更加的显眼。”爱德华·布里奇斯不动声色的道,“如果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就算是心里有些许的怀疑吧,但肯定也不会公开宣扬出来,可戴高乐总是对伦敦的意图表达怀疑,这就有些不可理解了。毫无疑问,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这个准将是一个讨厌的人。”
“尊敬的爱德华爵士,亚历山大爵士,戴高乐将军确实是一个难以对付的角色。不过我们倒也不一定过于焦虑,第四共和国是也一个议会制国家。也许法国内部有无数人,愿意牵扯这个法国英雄的注意力。”艾伦威尔逊在两个顶头上司都发表完意见之后,才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现在的法国政治制度,可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议会制,法兰西政局不稳可以说都不是二十世纪的事情了,可以往前在追溯一个世纪。
巴黎可是号称革命老区,本身巴黎在法国内部,绝对是一家独大的地位。从近代开始,巴黎一直是法国独一无二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中心。
第二大城市里昂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在这种情况下,巴黎人自然会生出某种傲气,几乎从波旁王朝末期开始,外省人就成为了他们对巴黎以外所有法国人的、略带讥嘲的称呼,认为他们土里土气。
巴黎人这种傲气,使得他们对几乎一切政府都十分不满,而在某些时刻,这些不满就会变成无政府主义的骚乱,甚至变成革命,掀翻一个王朝。
这在法国历史上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刚刚成立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好像是十二年出现了二十二个政府,艾伦威尔逊的印象当中,这比日本人换首相都要快。
如果不是法国政治在两百年内一直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不是革命就是复辟,一次次的内部争斗,英国也没这么容易压制住法国。
“希望法国那些成熟的政客们,能够像是我们英国的政治家一样,让戴高乐早日回到清闲的生活中吧。”爱德华·布里奇斯面带无奈的拿着酒杯道,“丘吉尔先生现在就活泼多了,重新成为后座议员之后,简直减轻了十岁,国会总能听到他中气十足的喊叫。”
“这倒是没错,听外交大臣说,外交领域是目前丘吉尔先生最为不满的地方。”亚历山大卡多根笑眯眯的附和道,“他指责工党政府是苏联的代理人。”
“哦,那选民们怎么看?”爱德华·布里奇斯一听来了兴趣,带着期待之色追问。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保守党的报纸说首相为苏联服务,支持工党的报纸说,前首相为美国服务。”亚历山大卡多根忍住笑声说道。
“其实哪有这么多问题,苏联如果想要得到伦敦的消息,找两个英共的后座议员就行了。波立特会把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告诉斯大林的。”爱德华·布里奇斯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当然我们不要参与到党派当中去,让这些不同主张的议员们自己解决问题。”
目前英共的成员有五万多人,在一九四五年的选举当中,有两名党员进入了国会成为了后座议员,就和现在丘吉尔的角色一样,给执政党添堵就是后座议员的最大乐趣。
——————
不过英共和工党的关系还算是不错,艾德礼首相也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目前来说英国国内,保守党主张对苏联强硬的声音,还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果不考虑工党的一二号人物不和,爱德华·布里奇斯觉得短时间内,工党不应该遇到什么困难,当然这也要看国际环境是不是对工党执政有利。
九月二十三日,旨在维护欧洲团结的布鲁塞尔会议正式闭幕,除了一个任何人都挑不出来毛病的六国共同宣言之外,剩下的就是呼吁。
不过在保卫欧洲的问题上,布鲁塞尔会议的一小步,则是欧洲人民的一大步。英国拉着法国不加入欧洲外籍军团的计划,同时也是看看美苏有什么反应。
苏联的反应平淡,美国的反应也没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不过目前美苏的态度都只能说是表面现象,骤然登上世界之巅的美国,面对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