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英公务员-第9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稹
  比起假新闻上不封顶的猜测,这种保守数字是真的保守。但得知内情的三大粮商气炸了,本来这也应该有他们一份,但现在只能干看着,人家合同都签完已经起运了。
  嫉妒如附骨之疽,啃食着他们的心灵,什么?怀疑消息的可靠性?
  粮商们求求你了,快拿几百吨黄金放在黄金交易市场,欺骗一下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吧。
  艾伦威尔逊和受人尊敬的绅士苏联大使维克托先生,置身于海边举目远眺,不远处正是一艘巨轮出港,目的地自然是列宁格勒,当然英国有时候还是称呼旧名字圣彼得堡。
  大海变幻无穷,一天一个景象,少有雷同。再说,这大海与马来亚看到的相去甚远,或许,时值春华,经常风雨大作;或许,即使同属海洋,但由于气候不同,更为多变,致使这一带海滨失去了懒洋洋、雾濛濛、弱不禁风的海面。
  “如果我们知道,粮价会因此上涨,说不定不会这么早签署合同。事实上我甚至可能会因此承担一定的责任。”
  艾伦威尔逊苦着脸博取同情,虽然英国得到了二百二十吨黄金,但苏联人得到了宝贵的粮食啊,人不可能不吃饭,生命是无价的,尤其是苏联人的生命。
  至于什么非洲、远东自然不在生命无价的行列,什么都有个价格。
  在艾伦威尔逊和半个世界领袖对话的同时,日本人忍受着更小的便当,韩国妇女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看着最新的粮价一筹莫展、诈骗岛的戒严军管更加严格。
  可这些管他特么什么事?世界上悲惨的地方这么多,他一个英国内阁秘书长管得多来么?要解放全世界的是苏联,又不是英国。
  艾伦威尔逊具有灵活而且深不可测的底线,没人比他更懂战略定力。仔细想想,饥荒就算真的爆发,也波及不到欧美国家,但苏联人饿到了要是找欧洲麻烦,那可就不妙了。
  刨除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订单,以及苏联这一次的二百二十吨黄金,英国的经济形势多艰难啊,艰难到了,内阁秘书长都不知道难在哪里,难倒了财政大臣竟然有了宏伟蓝图。
  这一切的苦楚苏联大使跟本不知道,苏联人不知道,为了卖一点粮食,要有多少殖民地的农民汗流浃背的付出,这哪是半个世界的领导国家能体会到的?
  艾伦威尔逊以无比真诚的态度,总算是把苏联大使糊弄过去,随后就在外交部猛烈猛击了印尼的苏加诺政府,指责这个独裁者的大印度尼西亚主义,将破坏地区繁荣和稳定。
  在舆论关注粮食黄金的当下,抨击印尼苏加诺政权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动手信号,莫斯科的文化沙皇如果注意到这一篇报道,就知道,言出必行的内阁秘书长,要履行诺言了。
  如果不是要铁了心把印尼推向苏联集团,以当前的形势而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肯尼迪将在今年乐开花,苏联出现粮食短缺自顾不暇,英国要干掉苏加诺政权并非没有胜算。
  但谁要那种胜算?有些事赢就是输,输就是赢,就好像肯尼迪觉得自己搞定了美国三大粮商,他赢了,但也只是让本来就庞大的反对势力,又多了一个重磅成员。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的支持率相当高,一改之前的弱势总统形象。不出意外的话,不管是中期选举还是连任,都没有丝毫问题。
  才执政三年就搞出来这么多事情,让你做八年总统,岂不是让终于等到大小罗斯福寿终正寝的世界公民们,再次迎来至暗时刻?
  尤其是有名无实的白银法案,竟然还要真的拿出来发挥作用,堪称要刨了世界公民的祖坟,在对比英国那边刚吞了三四百吨苏联黄金,华尔街从来没有这么不是滋味,但有一点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那就是攘外不先安内。
  这种事觉得总统非常不错的芸芸众生怎么会知道?普通人只会谈及即将要上映的史诗巨片埃及艳后的预热,三年的拍摄周期和男女主角的绯闻,为此津津乐道。
  英国这边,玛格丽特公主和图灵见了一次面,开诚布公的表示比较欣赏图灵的才华。女王姐姐以及母后的压力,终究还是让年过三十的公主殿下,体会到了真实世界的残酷。
  刚刚荣升皇家星际协会会长,在科研上有独到建树的图灵,肯定不会让女王陛下特别满意,但妹妹长久因为感情问题的拉锯战,终于让女王感到疲惫,不愿意在继续逼迫下去。
  得到了女王的默认,除了图灵的年龄之外,其他阻力已经并不大了。
  “公主殿下的婚姻问题,确实不应该继续拖延了。”来看望小姨子的艾伦威尔逊,设身处地的表达了关心。
  “把裤子穿上,你的话更有说服力。”玛格丽特公主回头白了一眼内阁秘书长,不忘记补充道,“你可不能忘记我对你的牺牲。”
  内阁秘书长赌咒发誓,他这辈子都会竭诚为王室服务,要做大英的擎天之柱。
  他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任何人都挑不出来,他一直全心全意为英国服务的毛病。某些时候手段虽然可能有些值得商榷,但初衷是好的。
  听说南罗德西亚出现了饥荒?非洲那个地方出现饥荒又怎么了?那不是日常?
  南罗德西亚高级专员都已经在电报上说了,“问题不大,可防可控。”
  首相艾登甚至都有些后悔,应该在和苏联做生意的事情传开之后,才进行大选的。
  为此还在内阁会议上,以自罚三杯的口吻对保守党大臣们表达了歉意,之后自然是表示,这一页已经过去了,以后不许再提。
  外交领域,暂时还兼外交部常务次长的艾伦威尔逊,继续实行拉踩法国的外交核心理念,通过团结的五眼联盟告知美国,法国这个国家不忠诚,正在和某东方大国暗通沟渠。
  希望自由世界当之无愧的灯塔,能够阻止法国人不团结的举动。
  提出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某大国反帝反封建,法国作为事实占领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国家,不应该进行这种政治不正确的外交等等……
  什么?英国也是殖民国家?英国也没和某大国建交啊,一直都对自由世界充满忠诚。


第1226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
  “香江在英国手中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要相信后人的智慧,届时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漠视这个事实。”艾伦威尔逊在迪克逊面前严明立场,“这和一年超过两亿,是一个多亿英镑的贸易无关,请戴高乐政府不要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讨论。”
  “归根究底,法国当前不同寻常的外交动作;  可能会导致自由世界团结出现问题。”
  将英国外交立场重复了一遍,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挑拨离间,从价值观出发,别忘了某大国可一直不承认阿尔及利亚为法国的一部分。
  “秘书长,我们也没有承认。”迪克逊不得不小声提醒,英国也没有承认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  而是和美国采取一个立场。
  “把刚刚的话删掉,我们从头开始。”艾伦威尔逊丝毫不感觉羞愧;  要脸的人能做外交工作?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英法互相承认殖民地主权的事,至少当前还是不合适的,这要等到美国怀着野兽之心,头也不回的杀入越南,解释两国才有可以互相认可的空间。
  而且英国的去殖民化还要继续,最好是将一些价值不大的殖民地甩开。比如中东的也门,除了战略地位之外一无是处,要石油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确实没多少。
  波斯湾的下一步收缩,要退到以科威特和阿联酋为核心,包括卡塔尔和巴林在内的地方,英国势力是不能衰退的,如果力量不够的话,提早撤离也门也不是不可以。。
  “同事们对此进行过讨论,一部分同事认为分治比较好。”迪克逊谈及也门问题,“也门天然有分治的基础;  什叶派和逊尼派,不但人口差不多;  居住地也差不多各自占据一半,想要分治的话,会很容易。”
  “所以我们不会选择分治。”艾伦威尔逊否决了外交部讨论的决策,“将维护也门主权独立和完整的报告,作为唯一可行报告交给大臣。”
  分治根本就不是英国管理殖民地的传统,这个世界上英国合并出来的国家多得是。不说别的,南非就是合并出来的。
  英属印度的例子只是孤例,是阿里真纳不愿意和印度教徒生活在一個国家。这才是事实,不过现在看来,哪怕处在英国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也必须承认阿里真纳的坚持,除了伤害了印度之外,对全世界都是好事。
  “如果首相对此没有异议的话,和也门当地精英的谈判可以随时开始。当然我的个人建议是和什叶派好好谈谈。而且我们虽然采取保全也门主权独立的态度。但要是也门自己内战了,可和我们毫无关系。”
  艾伦威尔逊可以断定,一旦日后也门独立之后内战,这个锅至少在苏联集团的国家口中,肯定会扣在英国的头上,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英国真的是也门的宗主国。
  要不说殖民主义真是一身骚,采取分治,人说你故意分裂。采取合并,人说你希望对方内耗,怎么应对都是一屁股屎。
  “国防部那边的意见,也门的六千驻军,转移到阿曼境内驻扎,就这样。”
  “是要遏制苏联南下的企图么?”迪克逊询问,毕竟巴格达条约没人理会,英国和美国在中东的合作还是停留在极低的程度,根源就在于以色列和伊朗。
  “是让当地人认识,英国在遏制,实际上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艾伦威尔逊纠正迪克逊的自我感觉良好,“苏联问题注定是一个长期问题,斗争最好局限于外交和经济层面,但就是不能考虑军事。”
  别说是把欧洲弄的寝食难安的苏联,连从俄罗斯历史以来,最弱的俄罗斯联邦。那也不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抗的。
  哪怕俄罗斯这个史上最弱,一样具备砸锅的能力,不想过了就拉着你一起放血。你有办法么?
  大家共同贫穷了,欧洲还有个屁的心理优势,难道隔着一个大西洋看着美国的生活水准,来自我催眠么?
  诚实的说,欧洲的自然资源并不好,哪怕有某大国的水平,也不会这么畏惧苏联。可问题是欧洲大平原的自然资源妥妥一个印度水平。
  不考虑东欧的话,英国是西欧自然条件最均衡的国家你敢信?本土有煤矿有铁矿,还有北海石油,局限于欧洲的话,堪称天赋异禀。
  但英国的铁矿品质只有百分之三十,煤矿质量也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北海石油成本也高出中东和北非,就这水平都在西欧鹤立鸡群了,西欧在自然资源上和东欧没法比。
  非要比较的话,大概类似于有声有色的大国和某大国比自然资源。
  内阁秘书长口中生死大敌的首都莫斯科,一座高档公寓内,一个带着威严的女声叫喊,“阿列克谢耶夫你不能去。”
  这道满是情感的声音,属于苏联最有权势的女人,中央主席团委员福尔采娃。
  被文化沙皇训斥的男孩笔挺站立,一双眼睛堪称炯炯有神,但却不自觉的偏向一边,这种样子明显是充耳不闻。
  福尔采娃做过教育部长,很明白儿子这是不服,拿出来了在教育事业上的底蕴,这一次一定要让儿子打消主意,“我可以让谢米恰斯内,终止你的出国申请。”
  “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