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我却有了这种想法。”
这是要扩大招募范围?艾伦威尔逊扪心自问,就算是有这种想法也是十分正常的。
政客在选举的时候往往做出美好的承诺,比如精简部门规模。但是公务员首领从来都希望自己的部门越大越好,亚历山大卡多根作为外交部的公务员首领,有这种想法在正常不过。
不过么,艾伦威尔逊猜错了,亚历山大卡多根只是表示希望艾伦威尔逊帮忙,兼顾毕业那种私事和接待外宾的公事,因为之前他就做过类似的工作。
“接待外宾?”艾伦威尔逊狐疑的反问道,“亚历山大爵士,我是要回新德里的。而且我什么时候做过类似的工作?”
“哦,艾伦。你要领勋章,还要做毕业论文。再接待一下外宾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也说明帝国对你的看重,要知道越是忙碌的公务员往往地位越高。”亚历山大卡多根开口勉励道,“比如说我吧,现在就忙碌联合国的事情,这是你不能理解的。”
也许我真的不能理解你用一个月时间来准备联合国发言稿的辛苦!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地中海发型的男人走了进来,对艾伦威尔逊在这里非常惊讶,深深的看了一眼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主动打招呼道,“艾伦?”
这一次回到伦敦艾伦威尔逊有种错觉,自己好像知名度大增,迟疑的开口道,“尊敬的先生,请问,你是?”
“亚历山大的同事!”外交部人事部主任乔治米德顿打了一个哈哈,从亚历山大卡多根那里得知了来龙去脉,点头让艾伦威尔逊坐下,面带温和的表情道,“艾伦,其实以现在的局势来说,我们可以说印度事务部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未知数,我想你是一个聪明人,为了未来更好的服务于大英帝国,你应该随时勇敢承担责任,锻炼成为一个老练的外交官。”
“一旦印度事务部裁撤,有着光辉简历的你,才能如愿的进入到外交部当中不是么?”
这算不算是威胁?艾伦威尔逊扪心自问,好像外交部人事主任确实有这么一点意思。
“我对工作一直都有过人的热情,只要帝国需要我,我做什么都行。”艾伦威尔逊脸上满是真挚的笑容,表示自己乐于承担责任也用于承担责任。
“不会勉强吧?”乔治米德顿明知故问的道,“我们外交部从来都是很民主的。”
“绝对不勉强。”艾伦威尔逊的回答斩钉截铁,完全展现了帝国公务员的专业性,乔治米德顿认可的点点头,让下了一叠文件离开了亚历山大卡多根的办公室。
谁让人家管的是人事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艾伦威尔逊明白这个道理。
人事部主任,首先就有两个权利让人只能赔笑脸,执行帝国公务员制度,负责帝国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考核、职务升降、奖惩、工资福利、退休退职、权力保障等工作。
第二就是,进行一定层次的公务员管理和任免;宏观管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乔治和你开玩笑的。”亚历山大卡多根适时的展现出来自己的博大胸怀,有了人打巴掌,自己可以给一个甜枣了,“不管印度事务部以后存在还是不存在,也不管存在多久,之后的日子里,肯定有不少印度事务部的同事进入外交部工作,这一点艾伦可以放心,外交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是这样的,我月中要去旧金山签署联合国文件,不用我说,艾伦你也明白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舞台,任何事情都不能在这个时候让我分心。”亚历山大卡多根说了一下他本人的行程,表示这件事意义重大。
艾伦威尔逊点头,他记得亚历山大卡多根好像后来就是英国驻联合国的大使。
“可这个时候呢,正在巴黎访问的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月中就要到伦敦了。首相和外交大臣对此都非常重视。可联合国的事情又不能耽误。我需要一个和苏联人打过交道的外交官来负责接待工作。”亚历山大卡多根暗示道,“他必须有过人的精力,敏捷的思维,最重要的是可靠。”
艾伦威尔逊一听,仔细回忆最近几个月的工作,似乎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听到可靠这个评价了,看来在公务员体系当中,最顶级的评价不是什么专业和作风,而是可靠。
“我一定会十分可靠的完成接待工作。”艾伦威尔逊同样给出了一个可靠的回答。
“很好,对了,去军情六局领勋章吧。你的毕业事情我来安排。”亚历山大卡多根口中满是欣慰,一副我很看好你的表情道。
随着战争结束,奖励战时有功人员的授勋仪式也被提上日程,授勋这个东西和艾伦威尔逊无关,不过因为提供珍珠港重要情报的事情,他是有一个奖章要领取。
因为是秘密战线上的杰出成就,为了深藏功与名,所以要兼顾一定保密性,艾伦威尔逊领奖章的地方是军情六局。
艾伦威尔逊到达军情六局后,同样有几个人已经等在那,或是闲谈,或是独自在一边默不作声,其中有一个看起来年龄不大的男人,坐在椅子上安静的呆着。
眼看着聚堆的人正热火朝天,去了可能插不上话,艾伦威尔逊就在看起来有些被孤立的男人旁边坐下,自我介绍道,“艾伦威尔逊,先生也是来领勋章的么?”
“是的,你也是?哦,不好意思,我叫艾伦·麦席森·图灵。”图灵伸出手表示友好道,“我就叫你威尔逊吧,叫自己的名字有些奇怪。”
“图灵!”艾伦威尔逊叫图灵名字的时候,声音出现了一些颤音,这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计算机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图灵入伍,开始在情报中心服役,主要任务是破译德军密码。他破译的情报在诺曼底登陆等重要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英格玛投入战争之后,装备了英格玛的德国潜艇部队一共击沉了盟军舰船一千余艘,由于短时间内不能破译德军密码,盟军在北大西洋的军事补给线面临着灭顶之灾。
这么一个天才仅仅因为是性别问题就自杀,未免过于可惜了。艾伦威尔逊虽然心里知道对面是一个同志,倒也没有表现出来歧视。
也没什么可怕的,剑桥五杰两个同志,艾伦威尔逊都见过了,只要不打扰到自己,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能一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就会出现类似的事情,一个计算机天才却因为这种事被迫自杀。
艾伦威尔逊心中未免惋惜,和图灵聊了起来,图灵谈到破解英格玛的时候就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和刚刚的安静判若两人。
“哦,忘记了,威尔逊你是如何获得日军情报的。”图灵饶有兴趣的问道。
天人感应!艾伦威尔逊倒是想这么说,可没有人相信,只是说,是通过情报人员偶然间发现的,和图灵无法相比。
第162章 花花公子
实际上艾伦威尔逊可以说是替老头子领勋章的,珍珠港的功劳并没有记在他本人的头上。这对于十分渴求进步的帝国公务员来说,其实有些苦涩。
“说实话,我父亲的功劳远没有你的功劳更加直接。”艾伦威尔逊看着眼前的计算机之父认真的道,“我相信总有一天,机械的计算能力将会远远超过人所能达到的极限。是现在的人想都不敢想的。”
“威尔逊,没有想到你对这方面也有如此的认识。”图灵大为感叹,就算是在本土他的知己也少之又少,没却想到公务员里面竟然出现了一个。
图灵说起了自己发表的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该文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在论文的附录里他描述了一种可以辅助数学研究的机器,后来被人称为“图灵机”,这个设想最有变革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在纯数学的符号逻辑,和实体世界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是他人生第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既然有了这种想法,应该就去努力的实现。”艾伦威尔逊充满鼓励的道,“我相信它面世的那一天,将是改变人类历史的杰作。”
内心深处,艾伦威尔逊对图灵的命运过去惋惜,冯诺依曼后来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和图灵相比,两个人的贡献不在一个维度。
图灵做的事情是清晰的定义了计算,定义出了通用机,同时证明了计算模型之间的等价,以及计算模型的极限。
而冯诺依曼做的事情是将计算机的定义用物理的手段有效的实现出来。看看现在计算模型都叫做图灵机,而冯诺依曼只是冯诺依曼架构。
冯诺依曼架构可能在某一天由于物理底层的改变而改变,但图灵机这个模型已经基本达到了可计算方程的极限。所以图灵的贡献确实比冯诺依曼更大。
艾伦威尔逊甚至觉得自己在计算机的历史上,也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比如说发明个鼠标什么的,这和帝国公务员的职业又没有冲突。还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多好。
闲聊间,里面的军情六局探员,让今天来领勋章的有功之人进来,宣读在战争当中的功绩,拿出来类似荣誉证书似的东西,以及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不列颠帝国勋章是乔治五世所设立,设立时间是在一战时期,是为了填补当时英国授勋及嘉奖制度的缺漏。首先,巴斯勋章只授予高级军官和公职人员;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只授予外交官;而维多利亚皇家勋章亦只授予服侍英国皇室的人士。
结果,对于一些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又没有上战场的人士,乔治五世希望可以对他们加以表扬,可是正因为没有合适的勋章,于是就促使了此勋章的设立。
在授勋之后,军情六局的探员表示,因为各位是在秘密战线工作的有功之人,所以要理解在军情六局授勋的苦衷。
对此有功之人自然都表示没什么,为帝国工作就是此生最大的光荣云云。
艾伦威尔逊根本看不上这种不值钱的勋章,这个勋章最终也没救得了图灵,所以说关键还是要活在当下,用现实的态度对待勋章,别被所谓的帝国荣耀所蒙蔽才是正经。
“图灵,对这枚勋章有什么感想没有?”领了勋章之后,艾伦威尔逊询问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出现为了帝国鞠躬尽瘁的心理。
“这固然是一份荣耀,但是我还是想要回到剑桥把自己的研究做好。”图灵倒是没有多么兴奋,对他来说数学的世界远比这枚勋章有吸引力。
剑桥?艾伦威尔逊脸上闪过一丝腻歪,好像大英帝国叛逆的人都在里面了。图灵虽然不是剑桥五杰的那样的人,可也算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异类。
“威尔逊,你是那座学校的。”图灵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艾伦威尔逊还没有透露自己的学历。
“牛津大学东方学院。”艾伦威尔逊觉得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回答道,“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毕业,然后出发去海外。”
“牛津大学啊,那里的风气很是保守。”图灵脸上的异色一闪而逝,态度倒谈不上多么冷淡,但显然对牛津大学的评价不高。
牛津和剑桥两座大学的关系,在英国本土比较微妙。两所大学都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剑桥大学的建立,是牛津大学内讧导致一批教师出走所建立的,换句话说剑桥本身就是牛津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