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9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器宇轩昂的出发了。美国至少还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
不出意外的话,美国还会对英国试探一次,劝说英国出兵,但英国肯定不会同意,英国还要联合澳大利亚对印尼采取隔离政策。
要是希望得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协助,英国可以开放新加坡进行一些后勤保障的工作。美国海军短暂停靠可以,设置军事基地不行。
这些建议,也被艾登和两个内阁大臣所认可,毕竟保守党的位置不稳固,一旦对这一场战争采取暧昧态度,工党可不会就在一边看着。
工党党魁在原本的历史上,都应该已经完成了从在野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因为艾伦威尔逊在,另外一个威尔逊现在还没坐上首相的位置,想一想,内阁秘书长都感觉心里有愧。
在美国大兵没有正式抵达南越之前,南越还是没有大变化,南越的将领们在继续内讧和迫害佛教徒;政客们依旧没有实权;教徒们坚持在街头示威和抗议,如果没有北越的存在,南越各地的藩镇自己可能都会先打起来。
英国这边,正在和法国进行一场欧洲团结典范的工程,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就是这样,互相使绊子,但受限于大环境该合作还是要合作。
这个工程是通过钻石大使乔治布莱克,向法国提出的建议。可谓是乔治布莱克在驻法大使位置上目前为止最大的成绩。
工程主要目的是仿照美国,建立欧洲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对于没有衰落到底的英法两国来说,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还是很重大的。
法国对非洲传统势力范围、英国对亚洲方向的关注,都需要这样一套系统,两国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现在在太空中运行的全球定位系统,并不是后世鼎鼎大名的gps,而是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
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即“子午仪”卫星,是美国海军发展的多普勒测频体制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又称海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首个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播发无线电导航信号,为美国各类潜艇和海面舰船等提供非连续的二维导航定位服务,并用于海上石油勘探和海洋调查定位、陆地用户定位和大地测量等。
当前这一套系统服务于美国海军,套在英国身上,蒙巴顿也不能看着自己钟爱的海军一无所有,要是借用美国的系统,却也可能出现隐患。这件事自然交给了白厅的内阁秘书长来评估,并且以此来对法国提出合作。
在独立自主这方面,艾伦威尔逊相信法国都比相信英国来得多,经过持续半年的谈判,其间包括一系列的争议和命名权,英国和法国各退一步,艾伦威尔逊建议,以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名字来为这一套系统命名,法国人同意了。
七月份,在美国大选步入白热化,同时对南越局势的关注到达顶点,英国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代表英国在巴黎签署了合作协议。英法两国在全球定位系统上进行全面深入合作,为欧洲争取太空主权。
伽利略系统这个名字,和后世欧盟那个命运多舛的系统重名,但也有有利的地方,不算苏联,欧洲具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只有英法两国。实际上这个系统就是依靠英法两国来发射。
此时的欧共体,不像是后世的欧盟,做出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几十个国家先争吵一番。两个国家说的算,总比二十七个国家商量效率高。
英国比法国早几年进入太空俱乐部,自然多了几年的储备,手里捏着一些位置好的轨道,这种轨道的价值,就是过去几个月英法两国不断扯皮的其中一部分原因。
英国希望法国认识到这些轨道的价值,说白了就是惠一惠英国。法国人明显不太愿意惠英。
但随着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已经逐渐完成,法国人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彰显英法团结,购买了英国在短暂的第二太空大国时期占据的轨道。
“我的朋友,领导欧洲太空的事情,除了你这个皇家星际协会会长,没有其他人更加合适了。”艾伦威尔逊许久不见图灵,这一次再次出现,马上又和自己的老朋友打成一片,“我们希望这个系统能够做到两点,民用、免费,主要是为了造福社会。把科技进步的成果带入到千家万户,而不是局限于军事领域。”
作为一个资深白嫖党,艾伦威尔逊对免费之类的噱头情有独钟,而且他可以确定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而且只有免费才能推广的更快。
“我肯定会竭尽全力。”图灵没什么可说的,他对这个理念表达了赞同,“看到科技走进千家万户,会让我的工作更加有动力。”
第1272章 友邦惊异
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也才刚刚完成布置,伽利略系统想要追上,就必须第一时间开放民用抢占市场,至于盈利那是以后在考虑的事情。不然像是欧盟的那套同名系统拖拖拉拉,迟早会被后来居上。
艾伦威尔逊并不是对某大国非要怎么样,事实上因为英国短暂的占据了第二太空强国的时间里,英国真是抢占了不少的好轨道。这些轨道原本都应该是美国和苏联的。
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储备了不止一条太空轨道作为备用; 根本不用像中欧为了抢夺轨道展开竞争。
如若英国能够在卫星定位系统上占据欧洲市场,这对于英国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就业产业,本来这个产业都应该归法国所有。现在法国人必须更加努力,为法国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已知欧洲的航空航天产业,本来都应该是法国占据最大话语权,现在却不得生生的分给英国至少一半。这个损失,必须在苦一苦非洲人才行。
伽利略定位系统本质上就是英法两国说的算; 法国需要在非洲的定位,英国的定位更加广泛一些; 毕竟亚洲比较远。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英国也因为马来亚殖民地的关系,当前仍然维持着庞大的远洋船队,要知道定位系统开发的初衷就是为海军提供导航。
图灵一个不近女色的人,明显还是对科研的兴趣更大,聊完这个问题,询问艾伦威尔逊最近白厅还忙什么。
“为和平奔走嘛。”艾伦威尔逊一脸的疾苦之色,一副为了和平心力交瘁的模样,等待总是难熬的,美国不能动作快一点么?
“是不是担忧,北越的盟国支持下,可能会让战争扩大?”图灵也被虚假的面孔所欺骗,表达了同样的关心。
“那倒不会!”艾伦威尔逊强笑一声,美国从头到尾打出了好看的交换比,但不妨碍美国是处在战败的位置上。
其实这個道理很简单,美国的国际地位处在一个赢了没人惊讶,输了友邦震惊的位置上。你赢了是正常的; 输了就是老大哥还行不行?
至于北越和身后的某大国,承受程度远比美国来得高,反正最差差不到哪去,没打仗粗粮咸菜,打仗了还是粗粮咸菜。
那还怕什么,就打!美国可不是这样,美国超发的货币、增加的开支可都要美国公民来承担。
没有足够的物资做支撑,货币超发的后果显而易见,越战美国投入军费两千五百亿,累计相关开支还有说超过六千亿的,经济不出问题才怪。
这都算是这个年代的美国国力强大,二十一世纪金融立国的美国其实更加脆弱,都要宰欧洲补充亏空了。
只要底线足够低,没钱有物资的反而更加能抗,几十年后那场斯拉夫内战,当事国倒是都有能抗的基础,问题是欧盟能不能抗就没准了。
哪怕是苏联解体成了俄罗斯,仍然占据了欧洲一半的面积,还是有资源的那一半; 属于其他国家的一半; 资源分布就一印度的水平。要是欧盟的经济扛不住,那可真是和俄罗斯一样都有美好的未来了。
在美国即将彰显武德充沛的档口,艾伦威尔逊必须小心翼翼的调整英国的应对,在当前的这个时间点,他还要处理也门独立的事情,继续将没有价值的殖民地甩出去,令其自生自灭,保住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势力范围。
如果也门不够,尼雷尔现在说希望独立,他马上就答应,留下肯尼亚在旁边窥视。
西贡港口,凌晨四点,一声巨响,两枚磁性水雷同时起爆,“卡德“号航母动力舱被炸出来一个长九米宽三米的巨大口子,大量的海水瞬间汹涌而入,由于事发突然,美军的航母损管程序都没来得及启动。十分钟之内这艘航母就向右猛烈倾斜,坐沉到了十六米米深的海底,二十五名美军当场死亡,三十九人轻重伤,十六架舰载机机一同沉入海底。
这条消息如同暴风一般传遍全世界,英国舆论又开始了友邦惊异的大呼小叫,惊叹于北越蛙人的神出鬼没,还向美国喊话收手吧,外面都是越共。
本次大选中,异军突起,深入民主党南方基地的麦卡锡,此时刚刚击败了党内候选人,获得了共和党候选人的提名。此时的麦卡锡踌躇满志,他甚至收到了大西洋对岸伦敦的祝贺,从大选白热化开始,两人都保持着对话,麦卡锡也听到了艾伦威尔逊的抱怨,正在和也门当地的代表谈独立的事宜。
麦卡锡给予了好友安慰,并且在电报上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现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个阻碍,就是看起来众望所归的继任总统林登约翰逊。
人的努力固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麦卡锡深入南方基地的举动,让一片愁云惨雾的共和党似乎又多了理论上的胜利希望。
不过艾伦威尔逊心里清楚,麦卡锡可能注定和总统宝座无缘了,因为麦卡锡还同时坚决的支持对北越强硬。
现在这一招是有用的,但因为肯尼迪遇刺,民主党受到了美国选民的广泛同情,麦卡锡除非这一次就把林登约翰逊斩落马下,不然等到四年之后,美国经受了四年的战争和伤亡,麦卡锡此时的强硬到那个时候可能反而是负担。
共和党可能会选择本次大选没什么存在感的候选人,作为下一次的候选人,反而不会选择几个特别有存在感的候选人。
最近一段时间,麦卡锡在南方各州立下强硬人设,确实让当地的迪克西人很支持,说不定真的能够让共和党攻克几十年来没有拿下的南方基地。但要在全国范围内撼动民主党的优势,还是希望不大。
麦卡锡得知了卡德号航空母舰被袭击同时,再次在集会上表达要立刻报复,并且表示本届政府过于软弱的演讲,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麦卡锡此举,给了林登约翰逊很大的压力,本来他是想要采取保守态度,在大选之后才大动干戈,但被麦卡锡这么一说,作为在任总统,林登约翰逊也不得不做出反应,同时表示美国的强硬回击要时间来筹备,自己绝对不会放过伤害美国士兵的国家。
五角大楼代表的军方自然还是最强硬的一批人,参谋长们及其僚属在各种场合提到核战争的可能性,并表示可以接受核战争的风险。
林登约翰逊听到这种声音,怒气冲冲的问道,“这就是五角大楼的看法,哪怕是进行核战争?”
马克斯威尔·泰勒回答:“我怀疑是否河内有还击之力。”
“在中国人涌进朝鲜之前,麦克阿瑟不也是这样说的吗?”林登·约翰逊怒气冲冲地说,“当初的麦克阿瑟比你还自信。不管怎么说,必须在大选追后才能考虑派出地面部队增援南越,现在只有大规模轰炸一个选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