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英公务员-第9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不能因为美国灌迷魂汤就飘飘然,印度既然已经独立,英国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真相信美国的话,英国才是缺心眼,面对两难的难题,大概就相当于,某大国一边发布航母宣传片证明我能造,一边试射反舰弹道导弹,证明武库舰我也行,然后问美国人怎么跟。
这种影响深远的决策可不能一拍脑袋,美国之所以会碰到海军难题,不就是因为苏联解体之后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然后弄出来朱姆沃尔特级、濒海战斗舰那种糟烂货,挤压了正常的更新计划么?等到回过神来,几十艘主力舰排着队到达服役年限,导致不断砸钱舰队却越来越小。
可见决策失误是多么可怕,不管美国人说什么,英国都要保持冷静,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趁机开口,“希望和美国新一届政府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蒙巴顿总算是带着印度露天火葬的特有气息回来了,艾伦威尔逊立刻回避,找妻子去咬耳朵,这个场合留给蒙巴顿更为合适。
在印度的这两天,美国大选正式拉开了序幕,麦卡锡如同一个斗士,向林登约翰逊发起了挑战。
林登·约翰逊总统在将近一年前,其前任约翰·肯尼迪被暗杀后,已经继任美国总统,约翰逊成功地使自己与肯尼迪的声望相联系。
很多人认为林登约翰逊将带领民主党取得大胜,事实也正是如此,舆论普遍不看好麦卡锡。
尤其是共和党多位候选人都对南越局势持激进立场,这还包括麦卡锡本人。林登约翰逊宣称一旦麦卡锡获胜,和苏联的核战争就会爆发。
对麦卡锡的战争指责,加上肯尼迪的影响力,让林登约翰逊立于不败之地,就连共和党阵营也只是希望麦卡锡不要输的创纪录。
随着投票的开始,麦卡锡的劣势越发明显,最终艾伦威尔逊这位好朋友没有创造奇迹,在这一次的大选当中落败。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这次选举麦卡锡虽然落败,但他成功赢得七个南方州,过去共和党从未在南方州胜出,由于不少南方民主党人不满民主党对民权运动的支持,开始支持支持共和党的主张,标志着共和党在南方逐渐取得优势。
这个转变,也被共和党阵营注意到了,麦卡锡虽然落败,但也得到了共和党同僚的鼓励。
得到消息的艾伦威尔逊知道,本次大选算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基本盘的交换了,后世美国大选的版图格局也初具雏形,从中可以看出,民主党第一次在没有分裂的情况下失去了南方基地,从此,南方基地这个词也就正式走入了历史。
结束了参加尼赫鲁葬礼的艾伦威尔逊,第一时间为麦卡锡送上了祝福,希望这位老朋友不要灰心,再接再厉。
连任的林登约翰逊不需要安慰,他已经成功的连任,现在则必须实践勇敢的心,给炸了美国航母、对美国开火的北越一个厉害。
首先到达华盛顿的是韩国外交部长李东元,带着韩国总统朴正熙的期望,李东元见到了林登约翰逊,表达了韩国愿意参战的期望。这对于苦于征兵问题可能引起公民不满的林登约翰逊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愿意抽调两千士兵,为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李东元说话的时候可谓是盛意拳拳,当然他也没有隐瞒,韩国现在穷困潦倒,去年差点被饥荒吞没的事实,韩国必须保证国内的稳定,这就需要美国在经济上进行一些扶持。
此时的韩国表达统战价值正是时候,对于林登约翰逊来讲,美国给韩国那样的国家支持,在容易不过了,相反美国这些盟国,愿意出兵的少之又少,英国借口遏制印尼无法行动,法国更是不用说,现在几乎在所有领域和美国作对。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都是战败国,尤其是德国直面苏联,美国也不愿意削弱德国面对苏联地面威胁的武装。
勉励了韩国人之后,林登约翰逊召开了军事会议,并且找来了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听听这位五星上将的看法。
“轰炸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轰炸不会完全杜绝渗透,但有助于削弱河内继续作战的决心。所以,我认为总统把报复性打击改为施压战役的时机来临了。”艾森豪威尔听完之后,对着林登约翰逊道,“五角大楼评估需要多少部队了么?”
“可能需要八个师。”林登约翰逊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说道,“如果我们不闻不问,整个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东南亚都会失去。”
“真希望不用这么多部队,不过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艾森豪威尔没犹豫太长时间,就对地面战争表达了支持。
既然连艾森豪威尔这个美国英雄都支持了战争,林登约翰逊面前已经没有任何阻碍,对北越持续三年的大轰炸在这一刻正式开始。同时连同韩国一起向南越继续增兵,开始做地面战争的准备。
“回到珀斯知道怎么办么,亲爱的?”挽着妻子的手臂去机场送别,艾伦威尔逊踌躇满志的询问着。
“美国人战无不胜,北越死伤惨重。”帕梅拉蒙巴顿心领神会冲着丈夫的回答,“我都明白,而且澳大利亚人爱听这个。”
第1281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
“对,澳大利亚人的脉络,我亲爱的把握的一直很准。”艾伦威尔逊开怀大笑,“所以在战后让你去澳大利亚,而不是去加拿大,加拿大固然和英国的感情更加深厚,但距离美国太近; 纽芬兰无法承载大量大口,对加拿大产生影响力就不足。至少起不到现在马来亚的作用。把成本投在加拿大,最终结果还是无法起到制衡作用。”
“还有就是,林登约翰逊估计在正式就职之后,就会选择签署平权法案,这件事操作好了; 绝对会给澳大利亚政坛巨大的震动。”
五眼联盟在未来都会碰到未来移民问题,如果谁面对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绝对数量上肯定是美国; 但澳大利亚面临的威胁更大。美国面临的威胁在于温水煮青蛙,美国人本身就有两亿多,移民涌入一时半会看不出来,澳大利亚才多少人。
其实比较安全的是英国和加拿大、艾伦威尔逊已经掐住了外来移民的渠道,至于北非方向的移民潮,法国没有沦陷之前英国都是安全的。
帕梅拉蒙巴顿吧丈夫的话都记下来,然后问道,“亲爱的,美国这么大动静,听说韩国也准备出兵,真赢不了么?”
“不要小看华人祖国砸锅的能力。”艾伦威尔逊沉吟一下道,“美式作战; 其实并不适合这种中等规模的战争。一旦陷进去就很难看。”
吃苦耐劳当然是有用的,就算是不吃苦耐劳,也别干拿巡航导弹炸帐篷的事。
苏联在阿富汗快十年的花销; 美国一年就这些钱。多大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败坏,苏联在阿富汗战争时期的大头根本不在阿富汗,还有安哥拉战争、中美洲的军事援助。
都是超级大国; 美国就能做出来花费超过对手好几倍的事,这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毛病,而是现在就有这个毛病了。朝鲜战争初露端倪,越南战争开始奠定了后世不要脸的基础。
循循善诱一番,艾伦威尔逊目送妻子登机,他还要在新德里多待一天,然后和蒙巴顿元帅一起返回伦敦。
距离退休越发接近的这段时间,在蒙巴顿担任英国事实上专职统帅的这段时间,他做到了自己刚上任时候的承诺,“皇家海军的未来是光明的。”
事实上当时空军被重视的程度,让很多海军官兵觉得蒙巴顿无法履行诺言,上任伊始,当时,陆海空三军各自的参谋长,有事可以直接去见内阁大臣和首相,蒙巴顿认为这样做无疑是损害了国防参谋长的权威,于是他上任伊始便定下规矩,各军种有事先要找国防部请示,不准他们越级去找内阁大臣和首相。
此时的蒙巴顿早已经是英国军队的领袖; 任内完成了皇家海军的有序更迭; 古巴导弹危机证明了,大海军还是有用的,对中东和远东的驰援上,皇家海军更是功勋卓著,现在蒙巴顿剩下的唯一一点工作,就是将退休之后的人事安排明白。
“帕梅拉说,下一任的国防参谋长已经有了人选。”坐在返程的飞机上,艾伦威尔逊询问着其中的内情。
“赫尔爵士,陆军方面的将领。我回去之后,准备召集四十个将领的意见,进行人事安排。”蒙巴顿元帅没有隐瞒,“我现在确实老了。”
蒙巴顿确实有些年迈体衰了,在重要会议上常打瞌睡,需要作出紧急决定时,他却要出去散步。
“老倒是还谈不上,其实只要元帅好好休息,不管是不是在军中,我相信对军方的影响力都是独一无二的。”艾伦威尔逊开口安慰道,“退休后的生活,有没有一定程度上谋划。”
“埃德维娜也喜欢珀斯,国内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帕特里夏的丈夫在上议院,其实能帮忙的地方有限。”蒙巴顿元帅说到这看了女婿一眼,“当然了,处境没有恶化,不像是从前这么窘迫。”
艾伦威尔逊就当没听明白这种暗示,无非就是充满贵族的上议院,现在有不少裸官,把家业放在了澳大利亚,借着英资大举进入澳大利亚的东风,又找到了光辉岁月的感觉。
趁着岳父大人退休之前的档口,艾伦威尔逊别无他求,就是赶紧把导弹战列舰定下来,换了一个军方话事人,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变化。
导弹反舰的路子,毫无疑问是苏联红海军的路子,后世有人拿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对标某大国的刃海级是完全错误的。两者最接近的地方就是吨位,剩下没有一点接近的地方。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的反舰能力,不能完全说是零,也基本上可以说是零。
美国海军的战斗核心是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都只是防空力量,刃海级的定位就完全不同。这是路线不同的大问题,不是小矛盾。
如果某大国能把红海军半途而废的路子走通了,美国海军是无法复制的,因为这要把一切都推倒重来,就美国造船那十亿美元一艘护卫舰的成本,只会让国会打钱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
最后蒙巴顿元帅也相信,一千万英镑的建造费真的不亏,做技术验证还很便宜,不过他还想问问女婿,怎么对大炮巨舰情有独钟?
那当然是因为基洛夫战列巡洋舰的存在,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口径就是正义,射程就是真理。
更何况艾伦威尔逊不觉得导弹战列舰就很落后,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基洛夫确实是很落后,但刚服役的七十年代,谁敢不高看一眼?
返回伦敦,艾伦威尔逊便召开白厅会议,讨论最近的几件大事,还有涉及殖民地的也门独立问题,毛里求斯独立问题。国际事务上的美国大选后续影响,首相也要看,还有关于南越战事的评估。
“我们怀着良好的祝愿,祝愿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美国,能够毫不留情的把亲苏分子遏制住。”
艾伦威尔逊信心满满,对已经正是介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奶了一口,“在舆论上的引导,要着重注意,处于英美特殊关系的角度考虑,我们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发牢骚。虽然一些问题上,英国和美国也不是没有分歧存在。”
对待吃瓜群众,我重拳出击,面对首相的咨询,艾伦威尔逊就换了一个态度,“我们的美国盟友真的不好赢,也许会往朝鲜战争演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