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世纪全面战争-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枪法好的枪手在这个年代又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毕竟滑膛枪的精度摆在那里,想要把滑膛枪的枪法练好,要付出后世步枪数倍的努力乃至天赋代价!
更何况,即便滑膛枪的枪法练好了,超过一百米距离照样得抓瞎,命中率跟一个新兵蛋子没有任何区别……
这还是使用高精度高质量滑膛枪的基础上,至于前装线膛枪,那可悲的装填速度,注定无法成为大规模列装的武器。
即便是法兰西国防军中的神枪手,都没有把前装线膛枪作为主武器,而是佩戴两杆火枪,一杆滑膛枪一杆前装线膛枪。
当然,非战斗期间,神枪手只需要背着一杆火枪即可,剩下的一杆火枪可以扔给随军辎重车队。
这样可以节省神枪手的体能消耗。
反法同盟军的方法看起来很愚蠢,但在防御战中确实给法兰西国防军增加了些许伤亡,那些看上去封闭的小型碉堡,近卫步兵攻打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
再加上这个时代的黑火药爆炸威力欠缺,从外面很难爆破那种小型碉堡,除非带着一堆火药桶在下面挖掘爆破工事。
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哪里有时间给你挖掘爆破工事?
就这样,反法同盟军通过层层设置防御工事,一条防线接着一条防线的挖坑,几十万反法同盟军都快要挖成农民工了……
努力还是有回报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长防线,属实迟滞了法兰西国防军的进攻力度。
即便法兰西国防军不计代价的强攻也不行,若是伤亡太大的话,即便一场场惨胜打下来,法兰西国防军还有多少兵力去占领地盘?
反法同盟军就是摆明了要跟法兰西帝国拼消耗战,看谁的兵多,一点点耗光法兰西国防军的兵力。
即便这场消耗战由于反法同盟军的兵力远多于法兰西帝国,消耗的物资方面是十分吃亏的,反法同盟同样咬着牙齿坚持下来,伦敦政府更是大发战争财,哪怕没有在战时坐地起价,也通过贩运军用物资赚的举国欢庆……
除此之外,英国的金融资本界也迎来了狂欢,毕竟这种消耗战比拼的是国力,法兰西帝国的士兵不用发放军饷,兵力也少得多,自然能撑得住,但普奥等反法同盟军可就撑不住了,尤其是面临双线作战的俄罗斯帝国,更是财政接近崩溃的边缘。
为此,大陆上的反法同盟国不得不向金融界大肆举债。
光凭借国内的金融资本家很显然吞不下去,而且不少金融资本家也抱着发国难财的心思,把贷款利率拉到让政府想要枪毙他们的程度。
这时候,给盟友各种贷款优惠的伦敦政府站了出来。
由于有伦敦政府负责背书,所以英国的金融资本家还是愿意掏钱的,在大多数人眼里,第三次反法联盟是整个欧洲的力量进攻奥斯曼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怎么看也不至于战败吧。
嗯,至少国力上是如此。
而前期的作战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法兰西国防军仅仅冲破两道防线,就轻松阵亡破万,使得卡尔不得不放弃不计伤亡的猛攻战术。
不能正面硬壳反法同盟军的纵深防线,卡尔只能分路派遣军队,从哪些偏僻的小路进攻,试图打破僵局。
只是哪些没有被防线堵住的路线,都不适合大军行进,法兰西国防军主力根本无法越过,小股部队突破过去倒是不难,却无法进攻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反法同盟军,反倒还要躲避反法同盟军主力的围剿。
当然,卡尔的这种战术也是有效果的,他派出去的小股部队有很多条路线,让围剿的反法同盟军派出去的主力也不得不分散开,追剿渗透穿插过来的小股法军。
分散了反法同盟军的兵力后,这些小股法军就会趁机寻找那些兵力优势不是太大的敌军进攻,能吃一口是一口。
双方在整条战线周边地带,经常会爆发小规模的遭遇战,每天都会有数百人的伤亡出现。
至于正面战场上的法兰西国防军主力,卡尔丝毫没有调走的意思,三路大军都没有改变进攻计划,似乎就是要钉死在这里,让对面的反法同盟军动弹不得。
最开始,反法同盟军以为法兰西国防军想要通过穿插的小股法军创造奇迹,所以才用主力吸引同盟军的主力,无法调遣大部队围剿那些穿插进来的小股法军。
直到后方各个城市爆发了林登万大起义!
不错,由于这次革命起义的主导者都是林登万兄弟会,所以被欧洲各国称之为林登万大起义。
林登万兄弟会不爆发则已,爆发一次闻名全欧洲,就连隔壁的奥斯曼帝国得到林登万大起义的消息后,都倍感惊恐,在奥斯曼帝国的欧洲控制区加大了对间谍和帮派的搜查力度。
不过由于奥斯曼帝国对欧陆国家的渗透把控的一直很严格,毕竟双方始终处于敌视状态,互派间谍早就成为常态,所以林登万兄弟会在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巴尔干半岛发展的分会势力很弱,根本无法与中欧相提并论,连东欧的达瓦里氏互助会都远远不如。
“陛下,大好消息,密谍司的林登万计划成功了!
奥地利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在经过近一周时间的血战后,成功打退了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亲自领导的皇室近卫军猛攻,弗朗茨一世的皇室近卫军在这场维也纳战役中,折损高达七成,已经彻底废掉了。
密谍司的高层艾雷恩,在维也纳向全欧洲宣布,奥地利共和国成立,艾雷恩为奥地利共和国第一届大总统。
这次林登万大起义爆发后,中欧共有18座城市起义成功,在后续的反法同盟围剿中,有三座城市挡住了反法同盟的进攻。
这主要是因为反法同盟军的主力都在与法兰西国防军主力对峙,后方空虚,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中欧上百座城市发动起义,结果只有18座城市成功,后来顶住大军围剿的,只剩下三座,在马尼德嘴里还成了伟大的胜利!
这种逻辑或许在后世人眼里有点无法理解,但如果明白这个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有多么深入人心,就明白能有三座革命起义守住城市,是多么的难得,更别提其中还包括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这在政治上相当于在欧洲君主专制体系下,撕开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创下了历史里程碑!
毕竟相对西欧来说,中欧国家和城市更加保守,欧陆越往东面民众的思想越是保守,俄罗斯帝国更是普遍实行着农奴制度,比起东方的传统封建帝国而言,体制上没多少区别。
“可惜了,柏林起义没有成功。”
李维惋惜道。
林登万计划是李维一手推动的,柏林和维也纳这两座城市集结了林登万兄弟会绝大多数力量,正常来说,这两座城市革命成功的概率应该是最高的,更不用说这两座城市的革命领袖还是被行政点化的法国人。
马尼德听到李维的话语后,解释道:“陛下,普鲁士王国的贵族军事传统浓厚,战斗意志远高于奥地利贵族,我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称,柏林市爆发革命起义的时候,柏林市中很多没有去前线的容克贵族,主动拿起家里收藏的武器,带着自己的仆从护卫冲上街头。
正是多出这些柏林市容克贵族武装,才使得革命军猝不及防,没能第一时间拿下警察总局等重要建筑,让柏林市的政府武装有了集结的时间镇压革命。”
李维微微颔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
“维也纳战役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开了吧。”
“回禀陛下,按照脚程来讲,除了圣彼得堡外,反法同盟各国都应该比我们先得到消息。”
瑞典等小国直接被马尼德无视掉了。
在法兰西帝国内阁重臣眼里,这次反法战争中,真正值得法兰西帝国注意的对手只有英国、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王国能算半个,毕竟西班牙王国的地理位置很微妙,牵扯了不少法军兵力。
至于其他欧洲各国,如果没有反法同盟的庇护,在法兰西国防军的进攻下,用不了一周时间就会灭国!
这就是地盘太小,没有战略纵深的可悲。
当然,瑞典王国还不至于,瑞典的领土面积还是不小的。
第293章 奥地利帝国覆灭
“既然反法同盟那面都已经得到消息,召开内阁会议,我要让陆军部给卡尔传达命令,中路军和南路军朝奥地利军队驻守的防线强攻!”
“是,陛下,您的意志将会得到彻底贯彻!”
…………
1800年春,得到命令的卡尔下达了春季总攻命令。
南路军朝着蒂罗尔地区发起猛攻,这里的奥地利守军相对来说少一些。
卡尔亲自带领的中路军主力,则朝着维也纳方向猛攻,北路军则负责牵制普鲁士王国主力为首的同盟军。
弗朗茨一世还没有从维也纳首都沦陷的痛苦中缓过劲来,就收到来自前线的噩耗。
依托层层防御工事驻守的奥地利兵团,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在法军的猛攻下迅速土崩瓦解,以一天丢掉一个防线的速度,导致整个战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崩塌。
最终,甚至形成了席卷潮流,超过十位奥地利将军战死沙场,超过三十多位奥地利将军临阵脱逃!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奥地利帝国相继失去了维也纳西部和西南部所有的领土!
数十万奥地利军队不是被俘虏就是战败逃跑。
弗朗茨一世被迫逃亡到匈牙利地区首府布达佩斯,并在这里建立临时的皇室中央政权。
普鲁士王国眼瞅着奥地利军队雪崩,又无法突破法兰西国防军北路军的拦截,连忙调遣大军进驻富饶的波西米亚王国(奥地利帝国的直属附庸国,也是弗朗茨一世的领土之一)。
奥地利帝国其实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大帝国,只不过下面所有的领地和国家首领都是弗朗茨一世兼任,所以才能做到统一政权。
结果现在除了达尔马提亚王国、匈牙利王国、加利西亚及洛多梅里亚王国、克罗地亚及斯洛文尼亚王国、西里西亚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公国、摩拉维亚侯国外,其他地盘不是被法军占领就是被盟友以战略防守为理由进驻。
至于原本的奥地利皇室领地,则在弗朗茨一世逃离,前线大溃败的时候,被奥地利共和国趁机吞并。
很快,法兰西国防军的中路主力和南路主力汇合一处,一直挺进到奥地利共和国控制区才停下脚步。
随后,奥地利共和国的艾雷恩政府与法兰西帝国的卡尔中将进行了密切交流。
此时的奥地利共和国中,奥地利自由党在维也纳战役中,被艾雷恩顶在前面死伤惨重,骨干成员十去其八九,后来艾雷恩又借助总统权威,解除了奥地利自由党的十人委员会,将奥地利自由党和林登万兄弟会以法律形式合并为一个政党。
艾雷恩将其称之为林登万自由党。
而奥地利共和国的陆军则被称呼为林登万自由军团。
当然,这都是过渡的称呼,等到战争结束后,或许还会有所更改。
革命党取得政权,肯定要转正洗脱身上的泥腿子味道。
艾雷恩就是在大权独掌的时候,带领奥地利共和国与卡尔谈判,所以双方会谈的十分融洽。
毕竟艾雷恩也是李维的自己人。
不出意外的,艾雷恩政府代表奥地利共和国,承认了法军所有占领的地盘归属于法兰西帝国,换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