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8世纪全面战争-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要是铁了心当流寇,打游击战的话,欧罗巴帝国想要彻底消灭还是很困难的。
  至少,异界人族会比那个塔什么班顽强很多。
  最重要的是,欧罗巴帝国在美洲大陆上,没有什么人心可言,被阿里嘎多帝国调教过的几十万美利坚伪军,对欧罗巴帝国的认同感还不如异界人族呢。
  纽约市郊外,噼啪的枪声,纵横交错,把好好的道路断成无数截的战壕,让身处惩戒营的阿列克谢惊惧交加。
  因为他发现,越接近纽约市,美利坚伪军的抵抗力越强!
  自从加入到惩戒营后,阿列克谢再也没有遇到过异界人族。
  异界人族对没有战斗力的家眷保护的非常好,全都扎堆在一个城市中,和主力军团呆在一起。
  前线的战斗,基本上都交给美利坚伪军,只派出少量高级将官充当指挥者。
  而这些指挥者一旦察觉到战事不利,往往会立刻带兵撤退,撤退不了,就自己跑路!
  正因如此,兵力并不占优势的先遣军团,才能屡战屡胜。
  只是,这一情况在抵近纽约市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美利坚伪军以纽约市为中心,挖掘了纵深上百里的各种壕沟。
  将土木工程的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阿里嘎多帝国的人,将先遣军团在北美城镇中制造的暴行到处宣扬,甚至还招来幸存的受害者,四处游街,激发美利坚伪军的作战士气。
  方法简单粗暴,却十分好用。
  本来就将欧罗巴帝国视为侵略者的美利坚人,在阿里嘎多帝国的组织下,同仇敌忾,老人妇女乃至儿童充当后勤生产人员,会用枪的男丁冲到前线,甚至散布到敌后各处,对所有飘扬着黑龙旗帜的据点发起不规律的袭击。
  而美利坚伪军不识时务的游击战争,彻底激怒了先遣军团上下,导致先遣军团官兵对占领区内的美利坚民众变本加厉,动辄对潜藏了游击队成员的村庄实行‘三光政策’。
  也就是俗称的抢光,杀光,烧光……
  这么做可不单纯为了泄愤,灭了那些跟游击队有关系的村庄,不光震慑了其他美利坚村庄,还断绝了游击队的后勤基地。


第420章 惩戒营
  尖锐的哨声再次响起,拿着手枪的军官,一脚揣在阿列克谢身边的士官身上,厉声喊道:“进攻!
  所有人都给我往前冲,否则老子毙了你们!”
  惩戒营的军官并不是犯了错的逃兵,而是来自其他部队的军官,他们对惩戒营中犯了错的士兵们有着生杀予夺大权。
  同样的道理,在战场上,这些军官可以无需带队冲锋,只要在后面用枪指着那些士兵冲锋即可。
  只是,即便如此,大多数军官也不愿意进入惩戒营任职,毕竟谁都知道惩戒营是需要亲临第一线的,遇到大的战役,甚至要连续不断的上前线,在火线上拼命!
  战场上子弹无眼,即便是相对靠后的惩戒营督战军官,也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
  这自然而然的让这些惩戒营军官,养成一身戾气。
  哪怕他们来到惩戒营之后,可以自动官升一级,并且可以在战场上建立双倍的功勋,不用担心麾下士兵伤亡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惩戒营的军官麾下的士兵,就算死得一个不剩,当官的只要给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就可以避免遭到惩罚。
  放在其他部队,你手底下的兵死光了,你自己却活得好好的,至少要到军事法庭走一遭……
  除此之外,因为惩戒营军官数量不多,连排级别的长官都是由士官临时担任,士官自然也是犯了错被罚进来的。
  惩戒营的军官,最低就是营长起步,还没有副职一说!
  并且,惩戒营的军官麾下的士卒,都是大编制,很少有缺编的情况,一场战役打完,惩戒营里的各个编制不是得到充分补充,就是将残缺的编制合并起来。
  甚至偶有超编的现象。
  理所当然的,惩戒营的军官跟部下之间的割裂状态,使得战场上很容易出现当兵的打当官的黑枪现象。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惩戒营中有明文规定,军官战死,麾下所有的士兵和士官,十一抽杀,剩下的人在下一次作战中,充当惩戒营的排头兵!
  惩戒营可不是一个营级编制,而是一个临时的大兵团编制。
  毕竟,在战场上逃兵现象和触犯军法的士兵,从来不是少数,更何况先遣军团本身就是补充兵和地方守备兵组成的。
  补充兵来自于欧罗巴帝国的预备役民兵体系,地方守备兵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武装警察,军纪是远不如帝国近卫军的……
  阿列克谢看着一边吹哨子,一边对匍匐的士兵拳打脚踢的营长,满脸悲愤的抓起长枪冲出自己所在的壕沟。
  惩戒营的军官虽然是孤家寡人,但能在惩戒营里当官的,也不是傻子。
  哪怕有军法约束麾下士兵报复,但万一有个愣头青不怕死呢?
  所以惩戒营里的军官,都会在自己麾下的士兵和士官中,挑选一批‘心腹’充当自己的亲卫队。
  如此一来,督战的任务就不需要他一个人来执行了,惩戒营里的士兵仇恨的对象,也可以分摊到军官的亲卫队身上。
  而能成为惩戒营军官的心腹卫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自己前面有一批炮灰吸引火力,在战场上生存率大大增加,自然非常乐意。
  正是亲卫队的存在,使得阿列克谢这些惩戒营士兵,无力反抗,面对暴躁军官的殴打和催促,只能硬着头皮发起冲锋。
  动手的军官身边,足足有十几个荷枪实弹的卫兵,举枪对准他们!
  惩戒营中的战友情是最薄弱的,大半原因来自于这种奇葩的官兵体制。
  当然,惩戒营本就是临时建立的惩罚性质的编制,战争结束后立刻解除,战争期间的人员流动也很大。
  积攒了足够功勋,并且申请审核成功的惩戒营士兵,就能回归正在的部队序列。
  因为惩戒营一直充当着先锋炮灰,人员伤亡很大,一直有‘新鲜血液’流入!
  这就造成了惩戒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象。
  在这种编制里,想要建立起牢固的战友情,属实困难。
  更不用说,惩戒营里的军官们,个个不近人情,仿佛惩戒营里一个个活生生的士兵,在他们眼里只是积攒军功的踏脚石。
  只要能完成任务,无视生死!
  阿列克谢刚刚冲出临时的壕沟,就听到一连串哒哒哒的声音传来,对面的手摇式加特林喷洒着子弹,让刚刚发起冲锋的惩戒营士兵顺势倒下一大片。
  包括阿列克谢在内!
  当然,阿列克谢倒下并不是因为中弹……
  “该死!
  谁要是在这时候装死,战后立刻枪毙,祸及家人!”
  后面的军官,看到自己麾下的兵,被一轮扫射全部‘击倒’,怎么可能不知道那帮当兵的心思,不禁暴跳如雷,扯开嗓子大喊。
  周围的亲卫队士兵,则跟着一起高喊,让前面的士兵听到。
  十多人一起呼喊的声音还是挺大的,至少冲出不算太远距离的阿列克谢听到了这一声声威胁。
  而且他很清楚,这不是威胁,他如果一直趴在这里,真的会被事后清算。
  惩戒营里本身就云集了逃兵,对消极避战的惩罚力度非常大。
  换做一般的军队,或许战时装死一会躲避子弹不会咋样,但惩戒营负责的战区,每一次战后都会有宪兵队的人负责清查,惩戒营的军官也会跟着清点,很难逃过。
  如果因为消极避战的现象,导致惩戒营作战失利,无法完成任务的话,利益受损的惩戒营军官,甚至会把所有参加进攻的士兵都举报上去。
  到时候就不是十一抽杀了,而是全员枪毙,还会通报后方,对家属进行一定的惩罚。
  惩罚包括但不限于,禁止士兵的后辈和亲眷们参加各种政府公务员考试,被所有带有官方性质的机构拉入黑名单,罚款等等。
  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欧罗巴帝国,没有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信誉积分体系,但让政府相关部门列举失信黑名单还是可以的。
  要知道,掌控了商业经济的华莱士商业同盟,也算是半个官方的商业机构!
  囊括了所有的大中型私人企业!
  一旦被列入这种失信黑名单,基本上就别想在这些待遇良好的大中型私人企业中找工作了……
  这个惩罚,对普通家庭的伤害很大。
  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条。
  在英明神武的暴君李维统治下,整个欧罗巴帝国都处在一个高压的政治环境中。
  舆论上,民众能接触的所有读物都在对整个帝国歌功颂德,如果只看文字信息的话,谁都会把欧罗巴帝国当作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和谐社会,跟天堂没啥区别。
  社会上,欧罗巴帝国秉承着重罚轻赏的策略。
  重罚是为了增加人们的犯罪成本,轻赏则是为了降低国家的财政负担。
  比如说,你发现了某个价格昂贵的文物,上缴国家的话,可以得到一面锦旗外加十块钱奖金……
  嗯,这就是轻赏!
  荣誉肯定是管够的,但想要钱就算了。
  什么?
  你说你要私藏文物不上缴?
  妥了,这是一项大罪!
  根据文物的价值高低,最高可直接判处死刑!
  除非你把文物藏起来,一辈子不出手,否则只要出手,这玩意又不是黄金之类的硬通货,痕迹不可能全都抹去。
  到时候,得到文物的大人物或许没事,但查到你一个小人物头顶,基本上全家都别想有好下场!
  走私文物的代价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砸在手里还不如去换个荣誉锦旗和些许聊胜于无的奖金。
  至少,有个荣誉锦旗,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点用处的。
  这就是欧罗巴帝国的政治环境!
  可以说,若是没有帝国近卫军镇压着,就欧罗巴帝国这种重罚轻赏的政治环境,根本不可能国泰民安,民众的不满早就爆发出来了。
  当然,欧罗巴帝国内部平稳,还有一个巨大的因素,就是可以将大量活不下去的贫民向外输出。
  欧罗巴帝国现如今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比当初的大英帝国还要广袤。
  大片的北非和南非殖民地,美洲除了北美洲之外,全都是欧罗巴帝国的殖民地,就连北美洲也有一个墨西哥殖民总督区,占据着将近四分之一个北美洲面积!
  这些土地可都是地广人稀,有的是地方需要人力,在欧罗巴帝国活不下去了,完全可以漂洋过海。
  正好这些殖民地缺少劳动力,尤其是死亡率较高的矿区!
  那些矿老板们,甚至愿意提前预支船费,大肆欺骗过不下去的贫民漂洋过海,给他们卖力卖命。
  欧罗巴帝国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巨大的泄洪口,再加上本土有绝对忠诚的帝国近卫军牢牢镇压,才保证了欧罗巴帝国在暴君的统治下,稳如泰山。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是否稳定,并不取决于君主是否英明和仁慈,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
  简单来说,只要别大面积饿死人,没有强大的外敌威胁,这个国家的君主和官僚阶级不是比猪还蠢,都不会灭国的。
  古往今来,亡国的原因无非就两条。
  民众吃不上饭,或者有外敌入侵。
  那些被历史铭记的时代宠儿,不过是趁势崛起罢了。
  时势造英雄,没有时势哪来的的英雄?
  如果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