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击天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在乌衣巷的陈郡谢氏,应该说是此时最首鼠两端的士族。
    谢琨死后,太常谢裒成了家主。谢裒跟庾亮关系极其密切,谢裒能列位三卿之一的太常卿,离不开当初庾亮的大力扶持。
    而第二代翘楚人物谢尚却跟王导关系密切,屡屡成为琅琊王氏的座上宾,甚至因其通音律,善舞蹈,曾为王导在会宾客宴上跳鸲鹆舞。因此王导把他比做西晋名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常称他为“小安丰”。
    至于谢安,又跟司马珂关系密切,以致乌衣巷谢氏与司马珂这只新崛起的宗室力量又拉近了关系,倒不是有意为之。
    谢尚以王导的属官司徒掾属起家,后任会稽王友,为会稽王司马昱的属官,又拜建武将军,虽然为右第四品职,却是个虚职。司马珂此举征召其为领军将军,却是领兵的实职,谢尚面对司马珂的橄榄枝自是难以推拒,也意味着陈郡谢氏正式与司马珂搭上了线。
    谢尚是陈郡谢氏的一个核心人物。其在历史上先后深得庾翼、桓温的器重,曾配合殷浩北伐,进兵中原,于邺城得传国玺,后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任豫州刺史十二年,使陈郡谢氏得以列为方镇。
    谢尚也是陈郡谢氏发展为顶流士族的重要人物之一。陈郡谢氏在东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以谢鲲、谢尚、谢安三个人物为代表。谢鲲跻身玄学名士,谢尚取得方镇实力,谢安屡建内外事功,最终成为千年望族。
    而且谢尚文武双全,不但精音律、善舞蹈、通经学,也颇有武艺,历史上其曾与庾翼比箭,箭箭射中靶心,让庾翼把鼓吹都输给了他。要知道那鼓吹,可是位居高位者的仪仗,也是其身份的象征,庾翼能把鼓吹输给他,也足见其对谢尚的重视和欣赏。
    所以,司马珂征召谢尚为领军将军,并非完全是因为谢安的关系,也因为谢尚的确是东晋年轻一代中的翘楚。
    当谢安带着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华服青年出现在司马珂面前时,司马珂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第146章 三杰相聚
    面前的谢尚,相貌堂堂,却并非那种面如冠玉的俊美,其脸部棱角分明,肤色微黑,下巴上还留着小胡子,一身青衫掩饰不住的全身的肌肉,是一种极其硬朗、英气勃勃的俊美,怪不得能与桓温志趣相投。
    “末将谢尚,参见明公!”谢尚对司马珂一揖,落落大方,声音极其洪亮,全身掩饰不住满腔的激情和活力。
    司马珂愈发心头暗赞,这种部将,不要打鸡血,一看就是充满雄心壮志,进取心极强,但是又不用担心其野心勃勃,毕竟其在历史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一切。
    这才是他要的得力臂助,如同沈劲一般,激情勃勃,又无异心。
    ……
    东花厅,司马珂设宴招待谢尚和谢安两人。
    司马珂与谢尚可谓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一谈就是半个时辰,连案几上的酒菜都冷了。
    而谢尚更是深感遇到知音,纵然是面对闻名建康城的一品翡翠豆芽、蓬莱白玉豆腐和瑶池玉液琼浆,虽然赞不绝口,却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与司马珂侃侃而谈,筷子就动了几下而已。
    两人就治军、练兵、行营之事谈起,一直谈到北方诸胡的形势,再谈到北伐,聊个没完,将一旁的谢安完全冷落在一旁。
    等到司马珂和谢尚聊得肚子咕咕叫时,这才想起还有谢安这个人存在,转头一看,见得谢安正在一旁悠然自得的自斟自酌,已经横扫了两盘豆芽、两盘豆腐,酒也饮到了第二壶,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这厮喝酒、赌钱、谈玄,样样精通,尤其是喝酒这种事,似乎天赋异禀一般。第一次喝蒸馏酒的时候不到喝了半壶就醉了,结果来他府上蹭酒蹭多了,喝上一壶蒸馏酒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就像喝黄酒一般。
    他想起这厮在历史上居然等到四十岁才东山再起,难不成现在自己穿越而来,他还要等到四十岁不成?等到他四十岁,自己运气好的话,可能都打到长城以北了,还要他出来干什么?
    司马珂望着自己和谢尚的案几上已经凉了的酒菜,示意小翠安排后厨重新上热菜,把酒重新温好。
    随后,便冷冷的望着谢安,喊了一声:“贤弟!”
    谢安正喝的津津有味,嘴里滋酒滋得直响,听到司马珂喊他,这才回头望来,哈哈一笑以掩饰尴尬。
    谢尚知道司马珂和谢安交好,也微微一笑,在旁看两人的热闹。
    司马珂面沉如水,沉声道:“令兄已为领军将军,不知贤弟何时入仕?”
    谢安一愣,“啊”了一声,满脸茫然,不明白司马珂跟谢尚聊的好好的,怎么就扯上了他最不愿被提及的话题。
    司马珂道:“我欲举荐贤弟为殿中监,如何?”
    殿中监,三国魏初置,秩七品,掌皇帝服御之事,总领宫内衣、食、住、行各主管机构之官属,然资品极下,两晋、南朝皆设。
    这个职位因为资品较下,官阶低,正适合谢安这种刚刚入仕的世家子弟,而这个位置却也是离天子较近的位置,而且其属光禄勋,在司马珂的老上司何充手下办事,晋升自然也快。
    谢安举起面前的酒樽,滋了半樽酒,这才嘻嘻笑道:“愚弟年纪尚幼,入仕未免过早,况且为官太累,不若现在此般逍遥自在。”
    这时,谢尚也看不过眼去了,摆出了兄长的架子:“安弟岂可辜负明公一番美意?明公亦与你同年,便已屡屡建不世之功,安弟忝为明公之拜弟,如此不求上进,岂非令明公脸上无光?”
    谢安被谢尚这样一说,顿时语结。
    谢尚说得也没错,司马珂已经贵为二品大员,名震江南,而作为拜把子兄弟的谢安如今还是一介白衣,实在是说不过去。
    过了一会,谢安才嘿嘿一笑,打了个马虎眼道:“既然如此,容愚弟好生思量几日……”
    司马珂见他被谢尚这么一说,有心动的意思,当即又加了一把火,冷冷笑道:“既然你要思量,也罢……从今日起,你一日不入仕,便休想在我府上尝得一根翡翠豆芽、半片白玉豆腐、一滴酒!”
    这一下,顿时捏住了谢安的三寸,谢安当时面露苦色,知道这番是躲不过了,只得无奈的笑道:“既然如此,愚弟就依两位兄长便是。”
    此时,小翠已让下人重新换上热菜,温好了酒,司马珂哈哈大笑,举起酒樽对谢安和谢尚两人道:“如此,便是可喜可贺,且以此酒为贤弟贺!”
    谢尚和谢安也大笑,举樽一饮而尽。
    就在司马珂如释重负,与谢安和谢尚两人相谈甚欢之时,门外陈金又来传报。
    新晋骁骑将军桓温,前来拜见。
    司马珂不禁喜出望外,今天难得休息一天,这些他要重点培养的臂助全部来访,虽然破坏了他的休假,却也是大喜的一天。
    毕竟,他的根基太浅,太需要良才来相助,否则手中没有一个足够贤能的团队,终究是打不开局面。
    谢尚一听桓温之名,也是一阵大喜:“桓驸马往日与某甚为交好,明公且稍坐,我去迎他!”
    司马珂听到两人关系甚好,心中也很是欣慰,当即应允。
    他不知道的是,谢尚的正妻袁女正,正是已故历阳太守袁耽的妹妹,而袁耽又是桓温的至交好友。当年爱赌钱的桓温输得内裤都没得穿的时候,袁耽甚至不顾戴孝在身,毅然去帮桓温去复仇。袁耽有两个妹妹,一个叫袁女皇嫁给了名士殷浩,一个嫁给了谢尚,当年袁耽对桓温道“恨不得再有个妹妹嫁给你”。所以,因为袁耽的关系,谢尚跟桓温也关系非常好。
    眼见得谢尚走出花厅,谢安满脸苦笑的望着司马珂道:“贤兄已掌控京师之兵,威名赫赫,为何还要愚弟入仕?王丞相、郗太尉已老,庾征西虽然重兵在握,然则贤兄有陛下撑腰,又有京师之兵在手,我料那庾亮必非贤兄之对手。况且领兵之事,并非愚弟之所长,亦帮不了贤兄多少。”
    司马珂示意小翠及众下人退下,这才神色一肃,缓声道:“胡汉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愚弟与令兄,迟早要杀往那大江之北,复我大晋河山,这江南的大后方,日后还得仰仗贤弟给我守着。”
    谢安神色一愣,沉默了一阵,细细的斟酌着司马珂的这番话,许久,才眼中露出决然之色,微微叹道:“好一个‘胡汉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贤兄壮志如此,愚弟只得呕心沥血,助贤兄一臂之力。愚弟原本只想逍遥快活一生,此番却要被贤兄拉下水了……”
    司马珂听得谢安这番话,哈哈大笑,又举起酒樽,敬了谢安一樽。
    两人对饮之后,谢安又不无担心的说道:“贤弟此番平赵胤之乱,过于激烈,又尽荐江东士族之子入军,众皆议论纷纷,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贤弟还须小心谨慎才是。”
    司马珂傲然一笑:“木已自成于林,难不成要自折树冠,以避狂风?如今之计,唯有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巨木,怕它风狂雨骤?”
    两人正交谈着,谢尚已带着桓温昂然而入。
    桓温大步而前,走到司马珂面前,弯腰深深一揖:“末将桓温,参见明公!”
    司马珂见桓温容光焕发,英姿勃勃,满眼的豪情壮志,心中欣慰不已,哈哈笑道:“桓将军既到,诸位皆本将之心腹知己,今日难得聚集一堂,便当撤去满桌风物,我等当大块吃肉,畅饮烈酒,壮我情怀!”
    桓温和谢尚一听,顿时轰然叫好。
    随后,在司马珂的吩咐之下,撤下了豆芽、豆腐和鲈鱼脍等风物,唯有满桌的大鱼大肉,整只的鸡鸭,四人把酒言欢,开怀畅谈。


第147章 亮剑壮烈
    乐游苑。
    各殿阁楼台之间的空地,到处是训练的呼喝声,声音极其雄壮。司马珂全身披甲,腰悬长剑,身后一袭大氅,在一干将领的簇拥之下,正一路巡视而来。
    在他的身后,除了督护荀蕤,长史李颜和军司马纪敏,还跟着陆纳、朱能、张澄、顾会、虞啸父等新晋军司马。
    “起、降、起……”
    面前的天策军,正一人一个石锁,随着队主的号令声,重复着将石锁举起、放下、举起的动作,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却没有人露出半点懈怠的模样。
    司马珂指着那些正在训练的将士,对身后几名军司马道:“凡练兵者,先练力量,所谓一力降十会,无力则不快,无力则不狠,无力则无以拦挡敌军攻击,故练兵不练力,到头一场空。”
    说完,对着场地边一个多出来的石锁,伸脚一勾,正勾在那石锁的把手下,轻轻的一挑,那八十斤的石锁(35市斤),便被他挑得往上飞了起来,然后伸手轻轻一接,便将石锁提在手中,说道:“每天举石锁一百次,则可以一当十也!”
    众将见他拿八十斤的石锁当玩具似的,不禁齐齐露出惊叹声。
    随后,又带着众人来到一个训练场,只见两队士卒,正各自拿着一杆缠了厚厚一圈麻布的棒子,正在互相对打,互相之间,出手都没丝毫的留情,各自出招又狠又快,如同拼命一般,不时有人被击倒在地。
    “都是袍泽,是否出手太狠?”陆纳忍不住惊呼道。
    “挨打便是长记性,今日流汗甚至流血,终究好过他日丧命疆场!”司马珂冷声道。
    这些新晋的军司马,无一不是养尊处优之辈,平时虽然也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