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陵阳神情肃然的说道:“自古后宫不得干政,今臣妾既听陛下问及此事,故臣妾斗胆一言,还请陛下恕罪。”
司马衍一听,眼中露出亮光,急声道:“朕与皇后,不分彼此,何需如此多礼,皇后既有高见,尽管道来,朕赦你无罪。”
杜陵阳依旧跪着,语气严肃的说道:“昔日国舅在朝中秉政八年,结果如何?昔日苏峻之乱,四处烧杀抢掠,满城百姓遭殃,国舅们又做了什么?今皇叔入京两载,举止得体,进退从容,从无不敬之处,且战功赫赫,两度击败胡虏。又那日赵胤之乱,皇叔一夜便破之,城中并无骚乱。且皇叔又获仙豆粮种,百姓再无饥色,黎庶皆有笑颜,与国舅们相比如何?皇叔与国舅,孰亲孰远,臣妾难以定论。但谁是陛下之股肱,谁又是祸国之佞臣,非止是臣妾,天下苍生,心中自有一杆秤。”
司马衍听得杜陵阳这般说,沉默了起来,久久无语。
他想起八年前那场大乱,整个建康城内到处是劫掠的乱兵;甚至有的士女当街便被扒了衣服,就地被强暴;偌大一个建康宫,被一场大火烧了一大半,冲天的大火持续了四五天才熄灭;更想起年仅八岁的自己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小仓库里;想起母亲不堪苏峻辱骂而上吊的尸体……
他更想起,当年他才四岁的时候,庾亮擅自斩杀司马宗满门,自己完全不知情,多问了几句,便被母亲狠狠的敲了一尺子,敲得眼泪直流,不敢再问朝中的政事。
终于,司马衍缓缓的站了起来,一把扶起杜陵阳,紧紧的握住她的小手,低声道:“皇后果然聪慧,朕知道怎么做了。”
…………
第169章 破釜沉舟
次日,司马衍召集右第三品以上的官员在太极西堂议事。
司马衍当场宣告庾亮等人的出兵定为叛乱,诏令左将军司马珂加使持节,率中央军出征姑孰,征讨庾怿,以解建康之危。
使持节,乃持节都督之中次高级别,仅次于假黄钺,可直接斩右第三品以下的官员,无需奏请皇帝批准。庾怿原为临川太守,虽然庾亮表庾怿为辅国将军,假节,监梁、雍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但是并未得到朝廷的批准,故其仍为右第五品的官员,使持节可斩之。司马衍加司马珂为使持节,也是痛下了决心。
自苏峻之乱后,朝中大臣与庾亮逐渐疏远,但是此番庾亮大军压境,还是有不少骑墙派开始派人向庾亮示好,为万一庾亮攻入建康城而提前铺路。
对司马衍的决定,众人并无意见,毕竟一个是皇叔,一个是国舅,对于大部分大臣来说,谁输谁赢都跟他们没关系,反正谁赢了支持谁就是。
司徒何充,虽然与司马珂交好,但是庾亮毕竟是他的友堵,也不便多言。
倒是司空陆玩,提了一个意见,道:“陛下既认定庾亮乃叛乱,当下讨贼檄文昭告天下。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就算万一左将军行事不济,诸士族亦可兴义兵助之。”
庾亮秉政的时候,不但打压宗室,对南方士族也是极力打压。当年陆玩的兄长陆晔与庾亮同为顾命大臣,却被庾亮压制得死死的。故此以陆玩为首的南方士族自是对庾亮极其不满,就算司马珂没有拉拢他们,南方士族也要抵制庾亮。
陆玩这一招的确玩得狠,一旦以讨贼檄文昭告天下,庾亮就彻底失去了大义,所谓北伐的幌子就被彻底撕了个干净,完全就是逆臣贼子,与苏峻一般的身份。当年苏峻、祖约之乱时,各世家义兵四起,四处抵抗。如今陆玩声称要兴义兵,不管是真是假,也算是给司马珂打了一剂强心剂,同时也必将给庾亮等人施加强大的压力。
陆玩话音一落,在场为数不多的南方士族也纷纷响应,众北方士族虽然没积极响应,也没有做声。
司马衍见得陆玩这般说,也下了狠心,决然道:“好,就依司空之计,此檄文请司空代朕拟之!”
一旁的司马珂,见得陆玩表现这样积极,心中不禁一暖,朝陆玩望了过去,面带感激之色。
陆玩见司马珂望来,对他点了点头,眼中满是鼓励的神色。
江东士族,这次还是真下定了决心要帮司马珂一把。
…………
司马珂出了建康宫,便直奔乐游苑而去,立即召集了天策十营的将领和羽林监周琦前来议事。
眼看众人皆已到齐,司马珂的脸上也露出决然而悲壮的神色,将司马衍下令出征姑孰城的旨意传达给众人。
接着,司马珂缓声道:“各营吩咐下去,七天后出征。此战,只可胜不可败。凡战死者,赏比轮钱三万,归其指定抚恤金受益者。凡天策军、羽林骑将士,皆需在三天之内,各自指定其战死后抚恤金受益者三人,若受益者第一人存活,则其战死后抚恤金归受益者第一人,若受益者第一人战死,则归受益者第二人,依次类推。抚恤金受益人名单,由伍长呈报于什长,什长呈报于队主,队主呈报于各营主将,再统一呈报于主簿,造录在册,不得有误。”
司马珂的这个战死抚恤金受益者,类似于死亡保险的受益人。众天策军,互相之间,大部分是父子兄弟和亲戚,最不济的,也有几个同乡。战场上,没有不死人的,死了有份保障,终究好过白死。毕竟三万比轮钱,也可以买七亩良田。
“喏!”众将齐齐应诺。
司马珂眼中露出浓浓的杀机,又用缓慢而坚决的语气说道:“一旦交战,除非号旗传令撤退,否则擅退者斩。伍内有人脱逃,伍长可斩之,伍长未止之者,则斩伍长;伍长带头溃逃者,什长可斩之,什长未止之,则斩什长;什长溃逃,队主可斩之,队主未处置者,则斩队主;队主溃逃者,每营统领可斩之,统领未处置者,则斩统领。”
这一道命令下来,众将无不骇然。但是众人也知道司马珂无路可退,必须背水一战,而且众将又都是年轻将领,慷慨而热血,丝毫没有半点迟疑,齐声应道:“谨遵将军之令!”
司马珂又转头望向荀蕤,沉声道:“给本将准备一副棺木,若本将战死,就地掩埋。只要本将还有一口气在,不是庾怿死,便是本将亡!”
众人不禁大惊失色,齐齐望着司马珂,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悲壮的神色。
众人都知道司马珂勇冠三军,武力强横无敌,就算战败,要想脱身还是易如反掌,如今却带着誓死一战的决心,令众人纷纷动容。
众人突然想起两年前司马珂的训诫。
“自古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将领,作为上报天子、护黎民的大晋将士,须有敢于亮剑之壮烈精神……必须亮剑而出,战斗至最后一刻,宁可让敌寇从我等尸骨上踏过,也绝不后退一步!”
“古有抬棺出战之壮烈,今我大晋将士亦须有剑出无回之决绝……剑锋所指,未得退兵军令,只有战死,绝无溃逃,若得如此亮剑之军魂,则试问天下谁可敌!”
此刻再回味当年司马珂的话,众将又是另一番体会。
司马珂冷冷的说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若不成功,则便成仁!”
话音未落,众人皆按剑而起,齐齐拔剑而出,激声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若不成功,则便成仁!”
十余名青年将领,个个热血沸腾,声音慷慨激昂,营署之内的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悲壮的英雄气。
司马珂淡淡的笑了笑:“两年之前,本将亦是此般决绝,毅然奔赴江北,镇守历阳,终以五千破三万,大胜而归。今日庾怿小儿,难道比胡虏更凶猛,吾必斩之,悬其头于东门!”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豪气大增,眼中燃起了浓浓的战意,齐齐举着长剑,高声喊道:“明公必胜!”
………………
乐游苑,某处大营,一群将士在喧闹着什么。
只见一名队主,满脸激动,慷慨激昂。
“两军相争,哪有不死人的,若是为胡人而战,战死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甚至非但没有收尸的,若是缺了军粮,便将我等的尸身做成肉干吃了。如今左将军让你我指定抚恤金受益者,纵然战死,我等的父子兄弟、同乡同宗等,还可得抚恤金三万,岂不好上那胡人千倍万倍?”
蝼蚁尚且贪生,司马珂让众人指定战死抚恤金受益者,有的人还是心中一阵悲戚,似乎自己明天就要战死了似的,故此迟迟不愿填写。
这个就像卖人寿保险的,跟你说万一哪天你啥啥出现意外了,可以让你的妻子儿女们受益,寻常人若是第一次接触这玩意,一听便会觉得晦气。
一席话说完,全场顿时寂静无声,众人一个个低下头来,不再说话。
那队主见众人安静下来,又朗声道:“如此乱世,人命如草芥,我等在北方跟着胡虏打仗。吃得如同狗食,睡得如猪圈,还要动辄被胡人打骂,甚至妻女还被胡人抢去污辱。后来投了左将军,不但有饭吃,还有肉吃,投左将军之前,我等几年没吃过肉了?其余住宿之地,亦半点不比他人差。左将军还给我等抚恤金,让我等有酒喝,有女人玩,可曾有半点亏待我等?”
这话一出,众人把头愈发低得厉害,没有一个吭声的。
那队主顿了一下,脸上露出悲愤的神色,又激声道:“我听闻左将军,为了此战,特意准备了一副薄棺,意欲抬棺出战,与叛贼拼个死活。左将军年方十七,又是宗室之身,千金之躯,尚且不惜身,我等算得什么,当与左将军同生死,共进退,此乃我等的荣幸,就算战死疆场,也是为朝廷平叛逆贼,为左将军而死,虽死犹荣!”
众人一听司马珂这般决绝壮烈,顿时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齐齐举着兵器,高声喊道:“誓与左将军同生死,共进退,虽死犹荣!”
那慷慨激昂的喊声,震动了整个大营,那浓浓的战意和视死如归的壮烈,又蔓延开来,席卷整个乐游苑。
第170章 讨贼檄文
就在司马珂厉兵秣马,准备誓死一战的时候,一封讨贼檄文自建康宫而出,数日之间便传遍了整个江南。
“自皇、羲以来,君臣道著,张礼以导人,设刑以禁暴。今征西将军庾亮、临川太守庾怿等,欺天罔地,狼子野心,觊觎我大晋社稷之神器,此乃十恶不赦者也。其昔日为中书令,把持朝政,残害宗室,陷害忠良,欲借机排除异己,以为谋逆之后备;后其又引苏峻入京,祸乱京师,屠戮百姓,火烧宫城,囚禁天子,残害太后,此乃借苏峻之手,谋害天子,以图篡逆;苏峻之乱后,其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今托名北伐,祸乱江南,兴兵作乱,意欲进攻京师,祸害至尊,窃取大晋国祚。逆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凡我大晋子民,齐心戮力,以至臣节,并赴国难……”
这封讨贼檄文,当然是出自司空陆玩之手。讨贼檄文一出,朝野为之震动,整个江南之地,都知道了庾亮谋逆叛乱,被天子讨伐。那些素日向来厌恶庾亮的士族,已经开始在整顿私兵和粮草,准备随时兴义兵勤王。
而庾亮原本还装模作样,打着北伐的幌子,这一封讨贼檄文,便将其设置的北伐幌子撕得粉碎,令其叛乱的面目赤裸裸的呈现了出来。
兴兵八万大军的庾亮,正坐镇历阳城,一边对京口形成威压之势,一边派人打听建康城的消息。
对于他来说,最好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