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激动的不只是纪家,那些有子弟参战的士族,同样欢呼不已,设宴欢庆,为自家儿郎得此大功而兴奋不已。
乌衣巷,王家府上,也有一个少女激动得彻夜难眠,哭了笑,笑了哭……
满朝公卿百官,自是以兴奋者居多,终究是叛乱者不得人心,何况庾家在朝中人缘并不好。
唯有散骑侍郎谢安,看了那份捷报之后,微微叹了口气,道:“贤兄果然乃天纵之才,只是阵斩庾怿一事,恐怕会与陛下产生嫌隙,那庾怿终究是陛下的亲舅舅。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庾家不打压一番,天下难安。”
………………
京口,太尉郗鉴望着面前关于野狼滩的详细战报,沉默了许久,才悠悠的叹了一口气:“天策军并非真正的精锐,庾怿所率的军马亦非乌合之众,以八千对三万,堂堂正正对阵而战,这样的大胜,老夫打不了……”
他回头望了望两个儿子郗愔和郗昙,用一种教训的语气说道:“元瑾的年纪比你等都小,你等须好生向元瑾请教。”
两个儿子面露惭愧之色,连连称是。
郗鉴又望向李闳、刘遐、夏侯长、郗迈等将,缓声说道:“昔日我欲将京口之兵交予元瑾,你等皆不心服,如今又如何?”
李闳、刘遐和郗迈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低下了头,低声道:“明公高见,我等心服口服。”
唯有夏侯长,满脸肃然之色,朗声道:“明公果然高见,左将军既有霸王之勇,亦有韩信之风,末将心服口服。明公既有意将京口托付左将军,末将愿供其驱遣,唯其马首是瞻,绝不敢有二心。”
郗鉴把各自的神色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各自的心思,微微叹了口气道:“你等终究是各自有私心,唯有夏侯督护心地坦荡,光明磊落。”
众人面露愧色,没有说话。
………………
显阳殿。
司马衍失魂落魄的坐在内殿之中,喝着闷酒,久久没有说话。
边上一个俏丽的少女,靠近身前,柔声问道:“姑孰城大捷,建康城之危迎刃而解,陛下为何闷闷不乐?”
司马衍被她那吁气如兰的香气所迷乱,微微叹了口气道:“朕的皇叔,杀了朕的舅舅,叫朕如何高兴得起来。”
杜陵阳轻轻的搂着他的肩膀,柔声道:“两军相争,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莫不如此,若是皇叔败了,国舅亦不会对皇叔手下留情,此事,陛下还需节哀顺变。”
司马衍沉默了,思虑了许久,脸上郁闷的神色终于缓和了下来,轻轻的将杜陵阳揽在怀里,捧着那张精致美丽的小脸,轻轻的亲了一口,低声道:“朕久居深宫,甚为孤单,幸得皇后陪伴,此乃天赐皇后于朕……”
杜陵阳面带娇羞,双目微微的闭了起来,那羞怯美丽的面容,令司马衍忍不住心神一荡,加之想宣泄心中的烦闷,一把将其抱了起来,走向床榻。
杜陵阳大羞,挣扎着说道:“陛下,此乃白日……”
司马衍将她的娇躯轻轻的放在床榻上,脸上露出渴望的神情,强忍心头的激动,走到门口,喊了声“显道!”
门外守候的张桓急忙奔了近来,便听得司马衍说道:“那九转金丹,给朕来一颗。”
张桓一听,急忙跑到外头,拿来一个锦匣,小心翼翼的打开来,露出一盒鲜红的药丸,递到了司马衍的面前。
司马衍取出一颗红色的药丸,放到嘴里,一口吞下,又接过旁边內侍递过来的热水,喝了几口,冲服下去,又关起了殿门。
司马衍走到床前,与杜陵阳温存了一阵之后,便已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神采奕奕。
杜陵阳轻轻的搂住他的脖子,低声道:“臣妾听闻那五石散不可多服,恐有伤陛下万金之躯,还请陛下慎用。”
司马衍脸色微红,双目之中神光炯炯,笑道:“各世家豪门,尽皆服五石散,此九转金丹乃仙翁抱朴子所炼,岂能有害?”
第183章 庾亮惊恸
姑孰城一战,以司马珂大获全胜结束。俘虏降卒三万五千多,斩杀庾怿,缴获粮草辎重无数。
当然,司马珂的奏折之中,只写了阵斩庾怿,而不是追斩庾怿,为的就是顾及司马衍的面子。所以,当日他以戟刺死庾怿,而不是用朴刀枭首,也是顾及了司马衍这层情分。
这一战,司马珂不但解了建康之危,更是进一步打出了自己的威望和名声。而更为重要的是,一干他准备培养和重用的年轻将领,都在此次战斗之中得到了历练,这种实战的历练,远远强于平时讲解的效果。
只是,危机仍然没有解除。
庾亮在江北号称十五万大军,仍然是大军压境之势。更何况还有庾翼和毛宝等人手中的兵马。尤其是毛宝手中的邾城之兵,虽然数量只有不到一万,却是庾亮手中的最强之兵,战斗力不会弱于天策军。
挟司马珂在姑孰城大捷之威,陆玩、何充以及郗鉴等三公,派人以朝廷的名义,奔往江北,与庾亮商谈和议退兵之事。
对于诸士族来说,两家能和解,就此罢兵,才是最为完美的结局。毕竟,任何一方坐大,都对朝廷政局未必就是好事,最好是两家制衡。这点和司马珂扶南制北,南北制衡是一个道理。
…………
江北,历阳郡,府衙。
庾亮正坐在案几之后,自斟自酌,浅饮着黄酒。
他率军进入历阳郡之后,便征用了历阳府衙作为临时行辕,郡守俞弼只能另寻他地办公。
他以庾条率五万大军驻广陵郡,自率三万大军驻历阳。其实广陵郡的五万大军,大都是新征之兵,并没有多少的战斗力,只为以重兵震慑京口的郗鉴,令其不敢轻举妄动。而他自领的这三万大军,却是原有的老卒,战斗力自然不是新兵可以比拟的。
他以庾怿率四万大军进入姑孰,威逼建康,而自己则率三万大军进驻历阳郡。首先可以与其北伐之名相印证,虽然北伐这个幌子很假,总要装模作样一番;其次历阳郡与姑孰城一江之隔,可与庾怿遥相呼应。一旦有重大变故,他的三万大军随时可以从乌江渡口渡江而去,与庾怿汇合在一起,直捣建康城。
当以陆玩为首的江东士族对他发出讨伐檄文的时候,庾亮心中已经有点发慌,随即琅琊王氏等北方士族也接连对他发出檄文,更令他坐不住了。就在他慌神之际,谁知道司马珂居然自寻死路,亲率万余兵马出征姑孰。对于庾亮来说,这无异于天赐良机。所以,他接到司马珂出征的信息之后,当即命令庾怿即刻出兵,进攻司马珂之兵。
只要击败了司马珂,则万事大吉,无论是江东士族,还是北方士族的檄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一旦弄死了司马珂,他便可向朝廷请罪,然后退兵,按照朝廷一贯的尿性,也不会那它怎么样。到时熬到了郗鉴致仕,则京口之兵便是他的囊中之物,届时颍川庾氏又可执掌朝廷中枢了,也必将成为大晋第一高门。
郗鉴今年已69岁,离致仕,便只有一年了,这一年时间,他等得起。毕竟,他才48岁。
庾亮的小算盘,打得很精,唯独他万万没想到,庾怿手握四万重兵,会败在仅有万余兵马且远道而来的司马珂手中。
一名侍卫急匆匆的奔了进来,见到庾亮正满脸威严的端坐在案几后,又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递上一封密信,低声道:“启禀将军,江南急报!”
庾亮眼中一亮,急忙放下酒樽,笑道:“莫非二弟已经斩杀了司马珂小儿。”
侍立在旁的两个儿子庾羲和庾龢,也纷纷抬起了头,眼中露出兴奋的神色,望向庾亮。
庾亮笑吟吟的拆开了密信,将那信笺细细的展开,然后漫不经心的读了起来。
随即,他的脸色顿时大变,双目圆瞪,露出极其可怕的表情,啊的大叫一声,脑袋一栽,歪倒在案几上,晕死了过去。
大堂之内,顿时一阵大乱,庾羲和庾龢和众侍卫,急忙奔了过去,一把扶住庾亮。一名有经验的侍卫,掐了几把人中,庾亮这才悠悠醒转。
刚刚醒转,庾亮又痛不欲生的满地打滚和嚎哭,嘶声喊道:“司马珂小儿,安敢杀我二弟,我与你誓不两立!”
………………
不管庾亮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庾怿兵败被杀已经成为事实。
就在其痛不欲生的时候,朝廷劝解的诏书抵达了江北。
庾亮虽然悲痛至极,但是却没有昏了头,直接一冲动,挥师渡江杀往江南。他和司马珂的死仇是结定了,不可能就此罢休,但是这次他需要更稳妥的作战方案。朝廷的诏书,对他来说,刚好用作缓兵之计。
如今司马珂手里连同降卒,也有四万多兵马,更为重要的是京口还有郗鉴的四万多重兵。他在江北虽然号称十五万,其实能打的就他手里的三万大军,庾条驻扎在广陵郡的五万新兵,纯粹就是用来充数,恐吓郗鉴的。
接到朝廷的诏书,庾亮立即回信假意敷衍着,提出了一堆要求,比如要给庾怿追封,降司马珂官爵等等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像之前那般语气强硬要求废黜司马珂,罢其兵权。从他的要求和语气来看,给了朝廷一种可以有商量余地的感觉,其实就是缓兵之计。
他一边稳住朝廷和司马珂,一边紧急调动邾城等地的精兵东进,决意与司马珂决一死战。
当初他之所以任用庾怿兵临姑孰,是认为庾怿收拾司马珂绰绰有余,而且威逼朝廷这种事,说白了与谋逆无异,用自家人比外人放心一点。但是此刻,他与司马珂到了决战时刻,自然不再有过多顾忌,决意将所有的精兵猛将全部押上,孤注一掷。
有了庾怿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庾亮便稳重得多,在东边的援兵没有抵达之前,并未轻举妄动。
一旦毛宝、樊峻等名将抵达,再与庾翼手中的兵力汇合,加上江北的三万大军,便合计有六万大军。留着庾条的五万新兵继续再广陵郡威吓京口,自己则率兵六万一举进攻姑孰城,则司马珂就算是神仙,也抵挡不住。
……………………
就在庾亮一边敷衍着朝廷,一边调兵遣将,准备与司马珂决一死战的时候,司马珂也没闲着。
他全盘接手了姑孰城和庾怿的三万多大军,一边安抚降卒,一边处置一应后勤之事。
他从降卒之中,精选了三万兵马,分为两营,一营名解忧营,一营名控鹤营,每营一万五兵马。解忧营由卞诞统领,陆纳为副手;控鹤营由沈劲统领,朱能为副手。两营暂时挂在天策军的编制内,待得战争一结束,便要禀报朝廷,独立成军。
其余兵马,因兵员战斗素质太差,全部暂时归入天策军辅兵阵列,待日后再做调配。
经过十余天的宣传和劝导,众降卒也逐渐适应了新的主将,毕竟都是朝廷的兵马,跟哪个主将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新的主将这里,至少饭食管够,尤其是那仙豆之物不但管够,味道也极其鲜美。
为了防止庾亮随时渡江来袭,司马珂一面增派斥候随时监控江北和江面上的动静,一面做好迎战的准备。
他把姑孰南门方向的大营,悉数搬到了姑孰北门沿江一带,随时准备迎战渡江而来的敌军。同时又致书给郗鉴,请其做好偕同作战的准备。
就在此时,一封密信自江北的历阳郡发出,被紧急送到了司马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