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一个躲闪过猛的老汉失去重心,啪的摔倒在地,坐在地上大骂:“龟儿子的搞个啥子哟,走了五六步路就有三趟加急军情,你个瓜皮差点把老子撞死了。”
边上一个老汉,一把将他扶起,笑道:“你骂个雀雀,听说是南晋的兵马要杀到成都了,所以才这么急。”
那摔倒在地的老汉依旧在嘟囔道:“南晋杀过来关我雀雀事,打来打去还不是百姓受苦,说不定那边对百姓还要好一点。”
“你不要命了,小心被宿卫军听到。”
……
成都,成汉皇宫。
砰!
一条案几被踢飞了出去,摔在地上碎裂了四五块。
身着冕冠冕服的李寿,满脸铁青之色,眼中又急又怒。
他万万想不到,仅仅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司马珂便从江阳突袭了彭模城,兵锋直指成都。巴郡太守黄植束手就擒不说,还做了叛徒。他的亲信李闳又被黄植所出卖,被晋军活捉押往建康。随后,汉安城和彭模城也被司马珂轻松攻破,整个巴蜀一带的防守,形同虚设,令司马珂一路畅通无阻。
而最令他懊恼的是,任调在岷江一带设防,号称铁壁,却中了司马珂的调虎离山之计,毫无作用。
就在他紧急召集群臣,准备商议应对之策时,又一道急报令他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当场就傻住了。
急匆匆从岷江一带率兵回防的任调大军,居然被司马珂以微弱的战损,打了个全军崩溃,四处逃散,他最为信任的心腹大将任调也战死疆场。
最迟两天,司马珂的大军便要兵临成都城下,对成汉政权发动最后一击。
李寿顿时惊得脸色煞白。
占卜的说他能当几年皇帝,这才三四个月,司马珂就杀到了成都城下,莫非这卜这么不准,还是说这一战最终还是以己方胜利告终?极力支持的自己登基的任调,死得如此惨烈,莫非真是称帝要遭天谴么?
李寿心中一阵六神无主。
不一会,丞相范贲、司徒董皎、中护军解思明、尚书令罗恒、镇北将军李福、镇南将军李权、散骑常侍王嘏、中领军马当等人便已到了殿中。
群臣皆是一副慌乱的模样,谁也想不到来自江南的司马珂居然会舍弃舟师之利,走蜀中山道奇袭了彭模城。这种感觉,就像石赵舍弃骑兵,出动水兵去攻袭建康一般,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然而,司马珂却真的做到了,而且不但攻破了彭模城,还击败了成汉帝国的悍将任调,兵锋直指成都。
中领军马当蓦地腾身而起,激声道:“陛下休慌,且让下官率一万宿卫精兵,前往彭模城迎战,必当斩司马珂之首而归。”
李寿强抑心头的焦躁,摇了摇头,沉声道:“晋军虽只八千,但是皆精锐之师,此战关乎我大汉国运,朕当亲率大军往之。”
身旁的李权和李福急声问道:“难道陛下要全军出击?万万不可啊!不若陛下率宿卫精兵坐镇成都,末将等愿与马将军一同往之,誓杀司马珂小儿!”
一旁的解思明和罗恒,只能暗自叹息,他们深深的知道,此时再降晋,只能保住李寿等人的命,成汉政权是保不住了。但是若此时再不降晋,恐怕这一众大臣命都保不住。但是,这些话,他们终究是不敢说。
就在群臣正商议间,宫外恰恰在此时传来一个大好的消息。
那就是李寿的胞弟李奕,终于镇压了广汉郡的叛乱,听闻京城遇袭,今早便已从雒城回师。雒城距离成都不过七八十里地,预计明日便可抵达成都,堪堪可赶在晋军之前。
李寿顿时精神大振,沉声道:“如今司马珂既已亲率大军而来,朕岂可安居成都城?诸位不必多言,朕将亲率大军,前往彭模,与公孙白决一死战!”
董皎急声劝阻:“不可,万万不可!陛下和诸位将军都离开了皇城,若是城中有个风吹草动,末将恐我军不复回成都耳。”
李寿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必多言,董司徒持朕之宝剑镇守成都城,解中护军及罗尚书令可协助之,敢叛乱者可先斩后奏。传令三军,明日启程,奔赴彭模!”
就在李寿施号发令完毕之后,深深的看了旁边的丞相范贲一眼,见得范贲面无表情,心头微微一沉。
丞相范贲,便是当年助李流和李雄掌控蜀中的头号功臣范长生之子,而且青城范氏更是川蜀的头号顶流士族。
当年李雄慑于范家的势力,甚至想要推举范长生为帝,但是被范长生所拒绝,故又拜范长生为丞相。范长生故去之后,其子范贲便接替丞相之位。
李期和李寿两人接连篡位,范贲便看不上这两个得位不正的皇帝,基本上就像徐庶进曹营,不置一策,不发一言。但是因为范家的势力实在太大,李寿还得将其请来,在一旁旁听。
众人计议已罢,各自散去。
李奕的五千大军当天黄昏时分,便赶到了成都城,比预想的速度更快,令李寿更加安心,愈发坚定了与司马珂决一死战的决心。
毕竟,成汉大军还有一万五千大军,而司马珂只有八千,几乎是其兵力的两倍。
第231章 川蜀高门
黄昏时分,暮色沉沉。
成都城,范府。
作为川蜀第一高门,范氏的府邸在成都也是最大的,占地数十亩,仅次于皇宫。
范家不只是川蜀土著豪族,已故的家主范长生也是川中最负盛名的天师道的首领。据说范长生生于建安二十三年,即218年,死于318年,足足活了一百岁,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长寿者。
川中的天师道的治犹如世俗的官府,管理道民的宗教行政机构,组织比较严密,教主与教民的关系,实际上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形成一种超乎国家行政组织之外的统治力量。
故川中的历代统治者,自刘备起,便对范长生极为尊崇。宋代祝穆《方舆胜览》云:“先主刘备征之不起,就封为逍遥公”,“刘禅易其宅为长生观”。《列仙传》说其“年百余岁,人奉为仙,称曰长生”。《资治通鉴》云:“长生博学多艺能,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当年巴氐人李氏率流民进入川中,与镇守益州的西晋益州刺史、平西将军罗尚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罗尚平西将军府参军徐舆看中了范长生这股力量,他向罗尚要求为汶山太守,联合范长生,共同攻李流。徐舆出自涪陵徐氏,也是川中的顶流士族,声望极高,所以罗尚征召其为参军。
然而罗尚看不起天师道,视为邪教,没有同意徐舆的意见。于是徐舆勃然大怒,愤然投降了李流,李流如获至宝,当即任命其为安西将军。
徐氏与范氏同为川中顶流高门大族,关系一向不错。于是,通过徐舆的游说,范长生资助流民军粮食,解决了李流的粮草问题,稳定了军心。
范氏能拿出粮食供军,这充分显示了他的雄厚经济实力,而且又有武装道民,可谓有粮有钱有兵。
在范氏和徐氏两大高门的支持下,李流最终击败了罗尚,入主关中。李流的继任者李雄同样尊崇范长生,甚至一度希望拥立范长生为皇帝,但是范长生也知道李雄手下这股流民不是好管理的,拒绝了李雄的要求。
最终,范长生拥立李雄为皇帝,而李雄则拜范长生为丞相,加为天地大师,封西山侯,尊称“范贤”。范氏和李氏的大成政权,与当初琅琊王氏与东晋朝廷的关系,可谓极为相似。
当年范长生与成国君主李雄两人,君臣同心,极其和谐。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的劝导下,大成政权宽和政役,轻徭薄赋,建官学,兴文教,端风化,罚不妄举,刑不滥及,恩威远播。来称臣依附的人增多,大成一度甚为昌盛。
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便接替了天师道首领的位置,同时也接替了范长生的丞相之位。
然而,李雄死后,大成政权便走了下坡路。
先是李期篡位,李期因得位不正,为了确保自己的威信,诛杀夷灭了很多人家,抄没他们家的女人和财物来充实自己的宫廷,宫内宫外人心惶惶,路上相见也只敢用目光打招呼。
紧接着,李寿又率军攻入成都城篡位。为了激励士气,李寿纵容麾下将士劫掠七八日,不少百姓被残害,许多士民的妻女也被奸淫,令范贲极为气氛,进而开始痛恨李氏政权。
李寿登基之后,慑于范氏的力量,依旧任命范贲为丞相。但是范贲对李寿却不冷不热,每次召集,不置一策,不发一言,李寿也无可奈何。
卧房当中,陈设极其富丽,四下里都是香气馥郁,到处都是捧着唾筒,茶捂,香炉的婢女。婢女们一个个都身段玲珑,明眸皓齿,宛如瑶池仙子聚于一处。
范贲斜斜的躺在一个婢女纤细柔软的大腿上,那婢女正用一个银挖耳,小心翼翼的在给他掏耳朵,又有一个婢女坐在下首,轻轻的给他捶着腿。
初冬天气,蜀中已经较为寒冷,地面已铺上了地毯,地龙也烧起来了,屋内温暖如春。
那婢女的掏耳的技术十分到位,使范贲觉得十分受用,双目微闭,露出舒服的表情。
一名管事的轻轻的走了进来,低声道:“启禀郎主,龚先生求见。”
范贲原本微闭的双眼,顿时睁开了,示意身旁的婢女停止掏耳朵,急声道:“速速请来见我!”
不一会,一名笼冠青衫的文士模样的中年人,大步而入,向范贲见礼。
范贲一见那人,顿时眼中露出了亮光,笑道:“龚先生不必多礼,还请上座。”
这个中年文士,姓龚,名壮,字子伟,原本是一介隐士,大概相当于蜀中的孙绰,颇有名气。龚家也是川中士族之一,其父亲和叔父当年都被李特所杀,龚壮一直想报仇,但是苦于实力不济。
直至李寿与李期争斗时,李寿以龚壮善谋,多次前往礼聘请教。龚壮虽不愿意出仕为官,但却叫李寿出手取成都,同时降晋称藩。这一道计策,当然有为父报仇的意思。李期是李特的亲孙子,借李寿之手,灭李特的嫡系亲孙子,也算是报父亲和叔父的一箭之仇。
李寿在江陵水战之前,一直对篡位之事犹豫不决,而江陵水战失败之后,终于听从了龚壮的意见,直取成都。
然而,龚壮没想到的是,李寿攻打成都之后,居然在城内纵兵劫掠,祸害成都之民,而且功成之后却改国号称帝,并没有降晋称藩,这让龚壮后悔不已。后来李寿以龚壮之功聘其为太师,龚壮自然是坚决不接受。
追悔莫及的龚壮,在得知东晋大将军司马珂攻蜀的消息之后,心中不禁大喜,觉得应该为东晋王师做点什么。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联络川蜀第一高门范氏,想游说范贲投靠司马珂,作为内应。
谁知道,范贲也正有此意,根本不用他游说,两人一拍即合。随后龚壮又代表了范氏,前往游说涪陵徐氏,徐氏与范氏历来交好,自然也同意。
所以,才有了昨日龚壮出使彭模城,拜见司马珂之事。
司马珂对于川蜀的士族投诚,自然欢迎,两人相谈甚欢,一聊便是足足一个时辰,而且临走前司马珂还亲自礼送龚壮出门。
当下,龚壮便将与司马珂所谈的事项,全部告知了范贲。
龚壮向司马珂转告了以范氏和徐氏为首的川中豪族的意见。其一是晋军入城,皇宫中之物,尽可夺取,但是不得扰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