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寨墙的里面,已将架起了七八个大铁镬,烈火熊熊,铁镬里的水烧得滚烫滚烫,准备涌来浇泼羯人。
又有人抬来一堆的重物,死死的顶住了寨门,以防寨门被羯人撞破。
所有人都知道,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了!
终于,上千名的羯人,涌到了离寨墙一百多步外才缓缓的停了,迅速的在寨墙下排列阵列。
嗷~
领头的羯将,见得自己身后的将士,阵列如山,露出满意的神色,手中的战刀一举,发出一声鬼哭狼嚎般的吼叫声。
嗷嗷嗷~
上千的羯人,或以钢刀敲击着大盾,或者用拳头捶着胸前的铁甲,发出一阵巨大的毛骨悚然的声音,如同群狼夜嚎一般。
随后,随着那羯将的吼叫声,从羯人的阵列之中,轰隆隆的推出了五六架投石车,训练有素的羯人,迅速开始装填实弹。
“趴下!”寨墙上的张宇嘶声大吼。
众庄丁这才傻愣愣的趴了下来,躲到垛堞之后。
呼呼呼~
五六块巨石呼啸而来,狠狠的砸在寨墙上,砸得惨叫声连连,墙头烟尘滚滚。两名躲避不及的庄丁,当场被砸得一死一伤。
一轮石弹扔出之后,又接二连三的石弹来袭,将寨墙上的庄丁们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趁此机会,两三百名羯人,扛着推车上的土包,呼啦啦的冲出队列,就往护寨沟里扔,不一会将沟壕填平了一长条。
紧接着几架攻城云梯便从队列之中缓缓的推出,在投石机和弩箭的掩护之下,推往张家堡的寨墙,然后轰然将云梯搭上了寨墙。
此时后面的投石机已经停歇,羯人的强攻就此开始。
寨墙上的庄丁,在张宇的率领之下,拼死做着最后的挣扎。
“放箭,放箭!”
“砸死这群羯狗!”
“快泼沸水!”
寨墙之上,箭如雨下,巨石滚滚而下,又泼下一盆又一盆滚烫的沸水,将一个又一个的羯人赶下了寨墙,但是羯人丝毫没有半点退却。
很快,便有一名羯人,接连躲过墙上的攻击,一跃而上,杀上了寨墙。
那羯人怒吼声连连,挥起一刀便砍翻了一名庄丁,紧接着又将一名庄丁的脑袋劈成两半,随即被一名精壮的庄丁一矛刺落寨墙之下。
呜呜呜~
就在这危急的关头,从羯人军马的背后,突然响起了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如同飓风一般席卷而来。
领头的羯将正在指挥着将士进攻,突然听得背后的号角声,不禁一阵大怒,回头看时,顿时呆住了。
只见身后奔来一群重甲骑兵,约三百余骑,不但马上的骑者全身披甲,就连战马也被马铠包得严严实实的,那骑兵手中的马槊,如同一片移动的森林一般,直刺苍穹。
在那群重甲骑兵的当中,一干“晋”字大旗猎猎飘扬,很显然来的是晋人的兵马。
“退下寨墙,准备迎战!”那羯将见得来骑这般阵势,急声吼道。
寨墙上正在攀爬的羯人,纷纷爬下了云梯,回头整顿队列,准备迎战。
那张宇及众庄丁正在拼死守城,眼看已经抵敌不住,却见得羯人突然纷纷后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张宇眼尖,一眼便看到了那只重甲铁骑,还有那阵中高高飘扬的“晋”字大旗。
“大晋王师!”张宇嘶哑着声音喊道,几乎是喜极而泣,伴随而来的,则是满寨墙的欢呼声。
不等那羯将下令,寨墙前的一百多名轻骑羯兵已将率先迎了上去,人人手中端着骑弓,搭箭在弦,准备施射。
很快,两只骑兵便已接近,羯骑突然从中间分开,冲向那只重甲骑兵的两翼,想要驰射之。
从那只重甲骑兵的两翼,各奔出二十余骑,手执马槊,直接纵马迎向两翼的羯骑。那羯骑急忙弯弓驰射,然而箭镞落在那些铁骑身上,似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那些重甲骑兵只是将头一低,端着手中的马槊,便向羯骑刺去。
两翼各有羯骑七八十人,这些重甲骑兵几乎是以一当四,却丝毫不惧,那些羯骑似乎也欺其人少,纷纷扬起手中的马刀,围了上去。然而,羯骑七八十人的骑阵,很快便被那二十骑重甲铁骑所凿穿,羯人约有十余人被马槊刺落于马下。二十名铁骑凿穿羯人的骑阵之后,又勒住马脚,继续回头冲向羯骑,转眼之间又用马槊刺倒了好几个人,众羯骑再也抵敌不住,纷纷打马四散奔逃。
而晋人的重甲骑兵的主力,却丝毫没有半点放缓速度,反而在即将接近羯人时,纷纷催马提速,手举着马槊,奋力冲杀而来。
站在寨墙上,只见那三百余骑的重甲铁骑,就像快刀切豆腐一般,很快便将寨墙前的羯人撞了个对穿。羯人的血肉之躯,根本抵敌不住这种钢铁侠一般的重甲骑兵的攻击,顿时一阵大乱。
那名羯将见得来骑如此勇猛,不敢再恋战,急忙吹响退兵的号角,率众狂奔而逃。那些重甲骑兵却是紧追不舍,纵马围着羯人的步卒就是一阵狂刺猛刺,一直追出了五六里路。
刚才还威风凛凛,如同魔鬼一般的羯人,很快就被杀了大半,众晋骑这才勒马而回,来到了张家坞堡前。
坞堡的大门大开着,张宇亲率堡内的庄客们出堡相迎,以感激晋军的救命之恩。
东燕郡到濮阳郡不过一两百里,合计人口不过二十万出头。司马珂针对五十里以内的濮阳郡百姓,派步卒去宣导和协助迁移,针对远途的超过五十里以外的百姓,则派骑兵协助迁移。
负责迁移的兵马,羽林骑分成三队,而背嵬军则分成十队,合计十三路兵马,前往各地劝说百姓和士族们迁移,坞堡里的豪门大户也不例外。
这只重甲骑兵正是背嵬军的一只,在背嵬军的劝说之下,张宇当即便组织张家坞堡的全体人员,收拾了两天之后,便浩浩荡荡的向东燕郡进发,以从东燕再迁移往荥阳。
如此,不到半个月,整个濮阳郡的百姓,就被晋军迁走了大半,就连濮阳城周边的人口,也被众晋军骑兵所劝说迁走。虽然得到消息的羯人,派出骑兵前来阻拦,但都被护卫的背嵬军或者羽林骑所击退。
等到黄河完全冻上的时候,整个濮阳郡,除了郡城之内还有数万的百姓,加上一些居住在偏僻之地的散户,其余的人口全部被司马珂迁走。
好几个所辖县,都几乎成了鬼蜮,半天不见人影,这正是司马珂的坚壁清野之策。
就在此时,石赵太尉夔安,已率着五万大军,过河而来。
……
第332章 擒王
司马珂将濮阳郡和东燕郡合计三十余万的人口,在二十多天的时间之内,迅速的迁移到了云台山以西的地界,再分别组织迁往荥阳和洛阳一带。
与此同时又吩咐荀蕤等人,安排这三十余万人的食宿之事。
这两年各地土豆和红薯大丰收,足够三十余万人半年的口粮供应,待得半年之后,又有新的土豆和红薯产出,故此填饱肚子并不是问题。
荥阳郡和洛阳一带,最高峰时可达数百万人,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虽然人口大量流失,但是还是有许多破败的屋舍,只需稍稍修葺和整理一下,便可入住。
毕竟这个时代,百姓只要能吃饱饭,对于住的要求并不高,足够遮风避雨即可。
荀蕤的内政能力极高,又有从江南调来的两百多青年才俊幕僚,再加上地方官员的协助,三十万余万人的安排虽然极其繁重而庞大,但是尚可应付。
东燕郡的北部的人口,几乎全部迁移出去了,四野一片空寂。即便是东燕城中的百姓和士族,也全部迁移了出去,剩下一座空城。
如此一来,整个濮阳郡和东燕郡北部,其实便成了空郡,就算羯人全部将其占领,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正如司马珂所言,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石赵连年灾荒,又暴虐残杀汉人,使得中原的汉人十室九空,使得人口尤其重要。没有人口的土地,与鬼蜮无异。
东燕城内。
司马珂临时行辕,司马珂同庾翼、周琦、毛宝和邓遐等人,正在商议战事。
按照毛宝和庾翼的意思,羯人来势汹汹,而濮阳及东燕一带的人口已全部迁移,占领东燕已经没有意义,不如退回云台山以西。而且石斌所建筑的山寨,目前已在晋军的手中,正好作为屏障,防止羯人的大军西进。
按照两人的计策,则羯人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却扑了个空,毫无所得,空耗粮草。而晋军虽然放弃了两郡之地,但是已得到了想要的人口,其实已是胜利。
然而,司马珂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羯人汇集了近七万的大军,已是石赵的大半主力兵马,若是能想办法坑羯人一把,令其损兵折将,则黄河以南之地便可轻易攻取。否则的话,羯人在东燕郡和濮阳郡扑了个空,势必铁骑南下,威逼陈留,进而攻往谯郡和梁郡诸地,则此次东征作战计划很可能就此泡汤。
司马珂令庾翼率兵一万五千天策军兵马,前往镇守之前石斌所建造好的云台山、方山和老龙背山一带的寨墙防线,以防止羯赵大军西进;自己则率余下的天策军、陌刀营、羽林骑和背嵬骑,镇守东燕城,与羯人周旋。
庾翼担心的问道:“东燕城已是孤城一座,就算撤去半数兵马,城内粮草亦只可支撑半年。羯人有三万骑兵,必截我军粮道,如此殿下岂不危险?不若让末将在此守城,大将军则镇守云台山一带山寨,如何?”
庾翼话音一落,毛宝、周琦和邓遐等人,纷纷响应道:“殿下乃万金之躯,天下所望,岂可轻身涉险,只留我等在此即可。羯人虽然势大,胜在骑兵纵横,我等有城池为固,必可守住驰骋,不负殿下所托!”
司马珂摇了摇头,沉声道:“大敌当前,孤不能退!孤若退了,则大军的气势便输了!尔等服从命令,休得多言!更何况,孤还要给羯人唱一场好戏!”
说完,司马珂又将自己准备坑羯人一把的计策详细的对众人和盘托出。众人听得司马珂胜券在握,又有详细的安排,便不再多言,连连称遵命。
……………………
黄河之上。
河水已经结起了厚厚的冰,越冻越紧,足可承受人马通行。羯人让民夫在冰面上铺满了一层泥土,以防止大军过河脚下打滑。
河面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声鼎沸,一眼望去,都是羯赵的大军,连绵数里,占据了整个河面。
最前头的押运粮草的汉人民夫,推着装有粮草的独轮车,或者拉有辎重的牛车,也有挑着担子的,一个个衣裳单薄,脸上和额头上冒着汗水,脸色都是黝黑黝黑的。冰面上虽然扑了泥土,但还是容易滑倒,众民夫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人群之中时不时的有人摔倒在地,引起了身旁的一阵哄笑声。这也是他们唯一能笑一笑的时候。
再往后,则是羯人和杂胡步卒,全身披着重甲或者轻甲,跟在那些民夫的后面,走起路来身上的甲叶哗哗作响,手中的兵器成了拄手杖。
最后则是两万骑兵,牵着马,小心翼翼的在冰面上行走着。马蹄上都包着厚厚的麻布,防止打滑,战马一旦摔倒,很容易受伤,谁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在骑兵丛中,一杆大纛之下,石赵太尉夔安,在李农和姚弋仲的陪同之下,缓缓的在冰面上行走。
夔安今年已经五十岁出头,身形高大,虎背熊腰,全身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