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击天下-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食物里没有盐,这个菜还有什么味道?
    ………………
    青州,渤海郡。
    在海岸边,一群人民正在忙碌着,挖掘盐田。
    整个海岸边,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忙得热火朝天。
    海边的一处高地上,绣着“大将军司马珂”的纛旗正在迎风飘扬,大旗之下,司马珂接过王辉等亲兵递过来的水,咕嘟咕嘟的喝了几口,又率着众亲兵,继续检查盐田的挖掘工程。
    正如王曦所说,食无盐,再好的菜肴也没有了味道。
    所以解决百姓们的吃盐问题,被司马珂列位了首要的工作之一。食盐是重要的物资,自然不能像炭笔和红薯粉一般,由民间营业,否则必将被士族所把控,成为其搜刮财富的工具。故此司马珂便让谢尚出动了军队,由军方控制盐场。
    食盐主要分布在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中。食盐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故此后世多从海水之中提炼出食盐。
    由于食盐在温度改变时溶解度变化较小,海水经日光照射后,蒸发了大部分的水。随着溶剂的量的不断减少,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总量也在不断减少,导致食盐从溶液中析出。
    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
    一直到宋朝的时候,才出现了晒盐法,盐的产量大量增加,普通百姓才有机会经常吃到盐。
    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司马珂令谢尚出动一万多士卒和三万多
    原理就是用太阳晒,让盐田里的海水蒸发,食盐的浓度逐渐提高,最后盐便从海水中结晶出来。盐田法首先要在宽平的海滩上修筑盐池,在涨潮时把海水放进来,即“纳潮”。然后让海水经多级盐池进行太阳照晒,使海水蒸发、食盐浓缩,这个过程叫“制卤”。
    在制卤的流程中,铁、钙、硫等杂质会最先从盐池中析出。当海水蒸发掉90%时,卤水盐度达到26%,即达到“盐点”,便把卤水导入结晶池使其结晶。当85%的盐析出后,再从中提取镁盐和钾盐等其他矿物质。海水晒盐得到的食盐是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如氯化钙、氯化镁等)。通过粗食盐的提纯,得到的盐是精盐。
    司马珂虽然并未接触过晒盐的方法,但是原理还是懂的,故此与一干幕僚们,仔细讨论了半个多月,集众人的智慧,终于商讨出了晒盐的办法。
    整个渤海的岸边,已经挖掘出了上万亩的盐田,预计一亩盐田一年的产量可达一吨。一旦第一批食盐产出后,他将继续在海边拓展盐田。他的计划便是建立百万亩盐田,让食盐像后世一般,成为最普通的物资,进入寻常百姓家之中。
    谢尚默默的策马跟在司马珂的身后吗,看着司马珂不辞辛劳的在上万亩盐田之中穿梭,不禁暗暗发出一声感叹。
    “故太傅郗公说得没错,天不生殿下,万古如长夜!”


第366章 燕赵之争
    北平郡,长城以北地界。
    天地苍茫,四野一片空矿,朝阳如血,霞光洒在燕赵平原之上,通红一片。
    轰隆隆~
    随着一阵雷声响起,一团黑色云彩在天际处涌现,逐渐奔近过来时可辨认出那是上万骑兵奔驰而来。
    来骑越来越近,在那一片如云的旌旗之中,正中的纛旗也逐渐清晰可见,“镇北将军冉”五个大字在风中猎猎招展。
    大旗之下,一个身高一米九多,身披鹦哥绿战袍的小将,左手持两刃矛,右手持钩戟,胯下一匹极其雄骏的汗血宝马,正是石赵镇北将军冉闵。
    冉闵虽然在当年的烽火山之战,折在司马珂手里一次,但是在北地却是威名赫赫,在对阵燕军都是胜多负少,就连慕容恪都避让几分,故此虽然才二十三岁的年纪,便已被石虎拜为右第三品的镇北将军。而且整个石赵北面的防务,虽然名义上是石虎的儿子代王石鉴为主,实际上石鉴基本上全部仰仗冉闵,才使得燕人不敢轻易南下。
    此时已是公元343年春,厉兵秣马两年多的慕容燕国,开始蓄谋已久的吞并宇文鲜卑部落之战,为将来染指中原扫清障碍。慕容皝亲率大军,自龙城起兵,以慕容翰为前锋,又分命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三道并进,攻伐宇文部落。
    宇文鲜卑部落首领宇文逗逸归,自知不能匹敌慕容燕国,于是遣使向石赵求救。石虎知道慕容燕国一旦消灭了北面的宇文鲜卑,便再无后患,定会全力入侵中原,故此立即令石赵代王石鉴救援宇文鲜卑。
    石鉴与冉闵商议之后,决定由冉闵亲率一万精骑,驰援宇文部落。赵将白胜率一万步卒随后策应,王霸负责押运粮草辎重,以保证大军供给。而石鉴则镇守幽州之地,以防生乱。
    此时的冉闵,经过几年的战争洗礼,比以前愈发成熟了,嘴上留着小胡子,满脸刚毅之色,虽然不及慕容恪和司马珂一般俊美,却也是英气勃勃,气度不凡。再加上全身都披着坚厚的明光铠,头戴精钢打制的兜鍪,更显铁血硬汉的气势。
    他此行的剑锋所指,正是慕容燕国的重镇阳乐城,过了阳乐城就是慕容燕国的都城龙城。冉闵此举用的正是围魏救赵的战术,意欲威逼龙城,逼迫燕军退兵回师救龙城,以解宇文鲜卑之困。
    前头远远的数骑疾驰而来,正是冉闵派出去的侦骑,穿越重重护卫,直奔冉闵身前,高声禀道:“启禀将军,燕人听闻我石赵大军杀来,派慕容彪率一万骑兵相迎,已在二十里之外。”
    冉闵冷冷一笑:“慕容彪算什么东西,慕容恪来或许还有得一战。”
    冉闵手中的钩戟一拦,身后随即响起了悠扬的号角声,随着那号角声众赵军骑兵缓缓的放慢了速度,最后终于缓缓的停了下来,又迅速的排列好阵列。
    抬眼望过去,可见那上万的骑兵,密密麻麻的如同一片乌云一般,一面面旌旗在风中飘舞,一杆杆长矛直刺苍穹,那锋利的刀刃,在阳光的照耀闪烁出一片幽寒的光芒,如同一片冰寒的湖泊。
    当年在烽火之战,冉闵败于司马珂之手后,便向石鉴建言将骑兵分成两部分,前面的骑兵为矛骑,一手持四米多长的战矛,一手持蒙着铁皮的短盾,以作为先锋,冲袭敌阵。后面则是羯人最擅长的弓骑,腰悬环首刀,手持骑弓,跟在矛骑之后施射。
    冉闵一催胯下的战马,纵马而出,直奔大军之前,身后的亲兵和掌旗兵簇拥着纛旗紧紧的跟随在后面。
    那匹神骏的汗血宝马又名“朱龙”,在朝阳的照耀之下,如同火龙一般在奔腾跳跃,马背上的冉闵更是威风凛凛的如同天神。
    自从冉闵镇守北地以来,几乎鲜有败绩,就连鲜卑人的战神慕容恪也要避让几分,已然成了北地赵军心目中的战神。
    大军之前,冉闵右手中的钩戟高高的扬起,上万的铁骑顿时如同大海呼啸一般发出巨大的喊声。
    “必胜!”
    “必胜!”
    “必胜!”
    一个个赵军骑兵,神情激动,前排的矛骑手中的战矛不停的举动着,只见得一排排利刃反复的向苍穹刺去,发出一片片令人不寒而栗的寒芒,后排的弓骑用拳头拍打着胸口,发出彭彭的响声,士气如虹。
    冉闵见得众赵军骑兵如此雄壮,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调转身来,左手上的两刃矛向前一举,便纵马向前驰去。身后的纛旗跟着一挥,上万的铁骑,再次启动,紧紧的跟随而去。
    赵军奔驰了七八里地,便远远的看到了天地相接之处,一片乌云缓缓的涌来,几乎遮蔽了大半个天际。
    燕军杀来了!
    轰隆隆~
    来骑如同潮水一般,黑压压的一大片,其势并不亚于赵军骑兵。正中的纛旗之下,正是燕王慕容皝的弟弟慕容彪。慕容家个个都是狠人,慕容彪也不例外,在攻打高句丽时立下过赫赫战功。
    此时,慕容皝正率慕容恪等人与宇文鲜卑激战之中,但是慕容皝预料石赵必然来袭,故此留下胞弟慕容彪和他仪仗的重臣左司马高翊,率重兵三万余人镇守龙城。
    慕容彪听说冉闵轻骑来袭,心中不忿,不顾高翊劝阻,也率一万五千名鲜卑骑兵,前往迎战。不管如何,慕容鲜卑族部落的骑兵,都是马背上长大的,自幼便习骑射,自是不服赵军骑兵。
    高翊劝阻不住,只得让慕容彪为先锋,自己则率一万大军为后援,欲与冉闵决战于阳乐县之南。
    两军很快便接近了,距离不过两百多步,又齐齐停了下来,开始整顿队列。
    双方的主帅,都在阵前,开始鼓舞士气,欢呼声和喊声一阵接一阵,气氛十分的热烈。双方都是身经百战,打败过无数的敌人,从尸山血海之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悍卒,自是谁也不惧怕谁,一个个都准备摩拳擦掌要让对方知道厉害。
    随着鼓声响起,两军迅速拉开阵列,准备迎战。
    双方一万多的骑兵,拉开阵来,几乎将视野都填满了,若是站在两军的中间望过去,除了骑兵,还是骑兵,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东西。
    双方的主将,又各自不同。
    冉闵胯骑朱龙马,手执双刃矛和钩戟,昂然列在大军之前,威风凛凛,气势如虹。身后的将士,但得见到主将在前冲杀,纛旗不退,便得一直冲锋拼杀,直至战死为止或者纛旗后退为止。这般战法,颇有项羽之风,能将士卒的血勇全部激发出来,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而对面的慕容彪,则是中规中矩的战法,纛旗在大军之中,居中策应,调兵遣将,总揽全局。
    燕军纛旗之下,慕容彪见得冉闵居然纵马站在阵前最前列,嘴角冷冷一笑道:“冉闵小儿,徒逞匹夫之勇,吩咐弓箭手,务必射杀之!”
    身后立即响起了如雷的响应声。
    而赵军的纛旗之下,冉闵手执矛戟,冷眼望着对面的鲜卑骑兵,见得对面的阵列齐整,杀气漫卷,没有丝毫的怯意,也不禁暗赞。
    只是,冉闵走的是兵形势的路线,喜欢临阵将己方的士气和勇悍发挥到极致,然后全军突击,以迅雷之势击垮对方。
    “擂鼓!”冉闵蓦地大吼。
    咚咚咚~
    数十面战鼓齐齐擂动,战鼓声顿时冲天而起,崩塌云霄,无数的赵军将士的热血和战意,瞬间在此刻引爆。
    “杀~”
    冉闵一声大吼,举起矛戟,一催胯下的赤龙驹,如同一道火红的流光一般,向燕军冲杀而去,视对面的千军万马如同无物。
    主帅一动,纛旗紧紧跟随,战鼓声愈发猛烈,似乎要擂破了一般。身后的赵军将士见得一军之主帅已然冲杀向前,哪里还有半点考虑的余地,唯有齐齐催动胯下骏马,轰然向前奔杀而去。
    只是在这么一刹那间,赵军骑兵便已发动了雷霆万钧的全军出击。这一冲,胜败都在转眼之间,迅速将战斗的节奏提升到了高峰。
    轰隆隆~
    上万的赵军骑兵,数万只铁蹄,狠狠的践踏在地面上,荡起了一片冲天的尘雾,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冲袭而来。
    燕军阵中的慕容彪,很显然还没反应过来,他万万想不到冉闵一言不合,就开始了全军突击,开始决定双方胜负的决战。
    “搭箭~”慕容彪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