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晋击天下-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会朝桓云一拱手,笑道:“还请桓兄多多指教。”
    桓云神色一肃,正色道:“家兄乃不但是神策军及徐州之主,亦是当朝驸马,拜建威将军,封都亭侯,顾司马何苦舍近求远?”
    顾会心中一动,但是脸上却是一副醉意熏熏的模样,笑道:“桓将军,不也是靠着大将军这棵大树么?”
    桓云立即嗤之以鼻,冷声笑道:“家兄乃当朝驸马,陛下的姑父,靠的是天子,岂能依靠他人?”
    顾会依旧不动声色,又笑道:“在下一向对桓将军尊敬有加,凡事皆向桓将军禀报,从未有半点违逆,岂非亦靠着桓将军这棵大树?若是有何误会,还请桓兄代在下向桓将军解释一二,在下对桓将军可是忠心耿耿。”
    桓云见他的意思有所松动,哈哈一笑,指着身旁的几名桓温的亲将道:“何为忠心耿耿?他等才是忠心耿耿,家兄叫他等在水里,他等便在水里,家兄叫他等在火里,他等便在火里。容我举一不恰当比方,家兄便是叫他等以箭矢瞄准大将军,他等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仅做比方耳,顾司马切莫当真。若得忠心如此,家兄才敢将顾司马当做自己的心腹之将,如此顾司马加官进爵,还不是家兄的一句话?”
    这一刻,顾会终于怒了,当即腾身而起,对着桓云一拱手,冷笑道:“桓兄喝多了,切勿再胡言乱语,在下告辞!”
    说完,大步而出,没有半点犹豫。
    桓云怔怔的望着顾会的背影,随即勃然大怒,将面前的酒菜一推,怒骂道:“狂妄小儿,自讨苦吃!”
    ……
    次日,顾会刚刚巡完营,便接到桓温的亲将的传唤,说是广威将军桓温有请。顾会心中满怀忐忑的去见了桓温。
    刚刚一进桓温的行辕,便见得桓云垂头丧气的模样,跪坐在一旁。
    随后,桓温便让桓云向顾会就昨日的事情予以致歉,而桓云也一副泄了气的模样,忙不迭的向顾会解释道,说是昨日饮酒过多,胡言乱语,不要放在心上云云。
    既然有桓温在场,顾会自然也不便再多说什么,也跟着客套了一番,说是自己也饮酒醉了,故此也有失礼之处。
    双方就此和和气气的解决了昨晚的争执,看似皆大欢喜。
    然而,过了一个多月后,顾会便渐渐的发现不对了。先是桓温找到他,说大军屯田之事极其重要,为日后渡河北伐做好储粮准备。因为百姓多种土豆和红薯,种麦者极少,让他把主要职责重心放在屯田之事,多种麦粮。
    随后,顾会便发现,桓温渐渐的将他架空,很多事情都是直接找到下一级军官,甚至很多重要议事都未让他参加。偶尔召他去广威将军行辕议事,也只是问问屯田之事,聊聊家常,喝喝酒了事。虽然看似还是很和气,没有争执,但顾会却看到了两人之间的隔阂。
    再往后,桓温依旧对顾会很客气,甚至生活上很关照,但是顾会却明显的感觉到自己逐渐远离了神策军的权力中心,桓温每次都是客客气气的安排一些后勤的事情给他去做。重要的议事很少让他参加,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议事,偶尔让他参加一下。
    顾会终究是出自大士族,沉得住气。他心中明白,若是自己直接质问桓温,只会把关系闹僵,桓温则会以这个理由更加给他穿小鞋,就算闹到大将军那里,大将军也未必能听他顾会的一面之词,毕竟桓温才是神策军的主帅。而且桓温还是当朝驸马,背后靠的势力恐怕不止司马珂这一头。
    直到后来,顾会逐渐发现事情不对劲了,神策军的中低层将领们,被换了大半,一些立下赫赫战功、性格刚烈直爽的将领,全部被以各种理由降职,甚至还被鞭笞和杖责。顾会终于明白,桓温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要针对整个神策军予以洗牌。
    他突然想起桓云跟他说的那番话,顿时心头浮现过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惊得他魂飞魄散。
    当下,他不敢再迟疑,当即休书一封,遣一体己之人,悄悄的离开了下邳城,飞马直奔洛阳而去。
    ………………
    洛阳城。
    司马珂与王悦、王猛、庾翼以及一些主要官员正在大将军府议事。
    从各地传来的公文来看,在过去的三年之中,各地的新生人口增加不少。最早占领的豫州之地,新生儿达到八十多万人,而豫州之前的人口包含洛阳也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其余兖州、青州和徐州,三州虽然收复只有一年多,原本人口两百五十多万,也增加了新生人口七十多万。除去这期间死亡的人数约二十余万,河南四州的人口也有五百三十多万。
    这个人口数,对于后世的人口的确是少了点,要知道一个上海市的人口都两千五百万。但是三年之间人口总数多了一百多万,算是人口增长极快了。
    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繁荣经济,增强国力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王猛新来,听到这个数据之后,大为惊讶,对司马珂的敬佩之情愈发增加了。而司马珂对王猛也是极为看重,几乎每天出行和与众官员、将士议事,都把王猛带在身边,将原本由王曦负责的记事的职责,也交给了王猛。
    司马珂要与众人商议的是,进一步兴办学校之事。
    他在洛阳城成立一所类似建康城出的太学的学校,为了与建康城的太学区别,谓之为大学。
    大学为郡学的更高一级学府,每年招生三百名,招生的对象即郡学之中的学生。人口最多的豫州招一百名,兖州、青州和徐州三州合计招两百名。
    而大学的最高长官大学监,品阶暂定为右第五品,拟定请王猛的老师,外号“华山仙翁”的黄义前来担任。其余的教师,则从这一年来招募的贤士之中选取,皆按右第七品以上官阶。
    大学学期为两年,两年之后,则按照各自的考试成绩,予以分配官职,分配到各郡县去,充实各郡县的管理力量。
    就在司马珂与众人正在讨论各种办学的细节时,亲将王辉轻轻的走了进来,低声凑在司马珂的耳朵边说了什么。
    司马珂的脸色微微一变,当即迅速结束了会议,让大家各自带着议题回去思量一番,明日再做讨论。
    送走众人之后,一名使者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满身风尘仆仆的模样,呈上了顾会的亲笔书信。
    司马珂吩咐亲兵将那人带了下去,随后便将那封火漆密信打开,匆匆的一阅,立即脸色微微一变。
    随后,司马珂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没有说话。王悦、王猛和王辉三人,见得司马珂这般神色,也不敢多问,只是跪坐在一旁。
    足足半个多时辰,司马珂都一直沉默着。
    他想起与桓温初次相遇时,两人在花厅内把酒言欢,那一幕是何等的壮烈和慷慨。出征以来,他每每对桓温予以重用,甚至在西征成汉之时,为了成全桓温,主将只带桓温一人,可谓对其极为重视,想不到桓温终究是要起了异心。
    如果真如顾会书信所述,桓温这是想将北府神策军成为他独立掌控的兵马,这对于司马珂来说,简直与谋反无异。
    过了许久,司马珂思虑再三,觉得不能只听顾会一面之词,还是先派人前往调查一番。
    他计议已定,这才将那封书信给了王悦和王猛两人看了一番,两人也是惊诧不已。
    司马珂当即亲自修书一封,让王辉派人立即传往徐州,传唤桓温进洛阳述职。同时为了避免桓温生疑,又另修书三封,分别给荀蕤、谢尚和夏侯长,也令他们进洛阳述职
    随后,司马珂立即请人找来邓岳和周琦,吩咐邓岳、周琦和王猛三人,一同前往徐州进行调查事情的真相,同时率五百名羽林骑随行。三人之中,以王猛主导调查,邓岳和周琦协助,同时护卫王猛的安全,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司马珂又解下自己的秋霜剑,交给王猛,允许他必要之时,可以斩杀胆敢阻挡调查者。
    无论周琦也好,王猛也好,还是邓岳也好,与桓温并无交集。周琦和邓岳两人,都是刚烈耿直之人,绝对不会有弯弯肠子,自然会秉公处理。王猛倒是小心眼不少,但是其毕竟新来,与桓温无仇,与顾会也无亲,理应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猛是个有大志的人,司马珂安排他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就徇私或者有偏见的话,等于毁了他的前途。
    只是,司马珂在担心一件事情,桓温接到传唤之后,会来洛阳吗?


第370章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徐州的秋,已经很深了。
    下邳城内,到处飘扬着枯黄的落叶,四周一片草木枯黄。
    对于徐州的百姓来说,这是一个金秋,但是对于桓温来说,却是一个深寒的秋天。
    当他接到司马珂的传令他进洛阳述职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傻了。
    桓温敏锐的感觉到,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述职,也不是司马珂突然想他了,要跟他拉拢一下感情。此刻正是兖、青、徐三州全力恢复生产秩序,振兴经济,稳定和繁荣的时候,司马珂若非有重大事宜,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召他们去洛阳。要知道,这一来一去,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没了。在这个时期内,两个月的时间可谓十分的重要。
    桓温在书房之中,从下午坐到了晚上,然后又坐了一整夜,书房之中的灯火彻夜通明不熄。
    等到次日早上,桓云见到桓温没有去行辕,前来探望时,发现桓温似乎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头发蓬松,满脸憔悴,眼中尽是血丝,神色极其的低沉。
    见到桓云进来,桓温朝案几上的那份公文指了指,桓云看过司马珂的手谕,顿时明白了过来。
    桓云也呆了半晌,没有说话。
    突然,桓云暴怒起来,怒声道:“既然如此,兄长就偏不遵令,就待在下邳城不动,也不去洛阳,司马珂还能把兄长如何?如今神策军已被兄长所掌控,这徐州就是兄长的天下!”
    桓温笑了,笑得有点悲凉,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再得一两年时光,或许为兄可掌控神策军……此时若真与大将军对抗,大将军只需单骑在大军之前一站,所有神策军便会立即倒戈,我等转眼之间便灰飞烟灭。那些将领,名义上对为兄服从,其实骨子里还是怕着司马珂的。就算是为兄,何尝又不怕?”
    他昨晚反反复复的想了一夜,推演了各种结局,最终悲哀的发现,此刻的他,在司马珂面前不堪一击。
    虽然他已经将神策军的将领,换了大半,看起来神策军现有的将领都对他惟命是从,但是他心底却深深的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用。司马珂的长期积威,以及这些年在将士们心中积累的声望,使得这些将士根本不可能与司马珂对抗。
    况且,就算他真的掌控了神策军,区区两万兵马,如何与拥兵数十万,坐拥八州之地的司马珂对抗?
    他的本意,也并非为了掌控徐州和神策军之后,与司马珂正面对抗,而是准备在将来司马岳成事之后,为司马岳助声势。同时又可借司马岳之名,从司马珂的麾下独立出来,与其分庭抗礼。这样一来,他便占据了大义和道德的制高点,届时除非司马珂直接扯旗造反,否则便无法再制约他。
    只是,司马珂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点,根本没有给他积累和计划的时间。
    他当然也知道这多半是顾会告的密。但是为何司马珂会如此相信顾会,会相信他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