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乱。
庾成这厮,脾气暴躁,又仗着是庾亮族弟,一向在军中飞扬跋扈,谁做他的上官都头疼,甚至有人宁愿卸职也不愿做他的上官,用来对付司马珂这种乳臭未干的小子正好不过。
谁知道,这次遇到了狠人,庾成竟然在入营的当天,就被司马珂斩杀,而且还被枭首于辕门示众。
庾亮只觉得这脸被打得啪啪的,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作为征西将军,假节,也只能在战时的时候处死违抗军令者,司马珂居然将庾成就地格杀,简直是胆大包天。
若是当年他还在朝中,司马珂敢如此肆意而为,他能把司马珂的皮都扒了,只是终究今非昔比。
司马珂身处京师重地,想要再从军中精选死士去刺杀司马珂是不可能的了。
庾亮思前想后,却发现他要收拾司马珂只能上书弹劾。当年的御史中丞钟雅倒是对他言听计从,叫他弹劾谁就弹劾谁,南顿王司马宗就是被钟雅弹劾叛乱,他才下令动手的。只是钟雅死于苏峻之乱,如今的御史中丞是王导荐举的刘邵,刘邵乃东晋第一任御史中丞刘隗的族孙,性格耿直,只听司马衍和王导的。所以想要御史台去弹劾司马珂这条路基本行不通,只能自己亲自上书,毕竟司马珂是小皇帝司马衍钦点的官爵,其他人上书弹劾根本起不了效果。
“取笔墨来!”庾亮满脸恨恨之色,对身边的第三子庾龢说道。
庾龢,字道季,刚到弱冠之年,历史上娶谢安的侄女谢僧要为妻,但是此刻的谢僧要尚不足十岁,尚未结亲。
庾龢磨好墨之后,庾亮饱蘸浓墨,心中含愤,故挥笔疾书,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便已将弹劾的奏折写好,交给庾龢。奏折中以司马珂目无法纪,肆意屠戮部曲为由弹劾,要求降其官爵,摘去骑都尉一职。
“派快骑加急送往京师,不得有误!”庾亮恨声道。
身旁的三弟庾条见庾亮这般愤恨,小声提醒道:“司马珂乃陛下钦点,而小陛下如今初掌朝政,意气风发,恐怕这次不会听兄长的。”
庾亮怒道:“我是他亲舅,难道不听舅父的,反而听那小儿的?”
庾条默不作声。
庾亮似乎也觉得这句话底气不足,当年他引发苏峻之乱,害死了自己的亲妹妹、太后庾文君,司马衍一直对他心中颇有芥蒂,司马衍听不听他的还真不好说。
但是庾亮一根筋的脾气又犯了,就像他当年坚决要征召苏峻进京,坚决不让其他兵马驰援建康一般,也如历史上的他北伐时也坚决不驰援邾城坑死毛宝一般,这次他是铁了心坚决要弹劾司马珂下马。
“既然如此,便联络其他公卿,共同弹劾之。陛下设羽林骑分中军之兵权,王导岂无想法?”
庾亮一不做,二不休,又分别修书五封。
王导、郗鉴、何充、纪友和谢裒,各一封。
弹劾有三种,独劾、联劾和交劾。
独劾,即个人名义上书弹劾。
联劾,多人共同联名上书弹劾,通过联劾可以给皇帝施加更大的压力。但是,联劾所带来的压力却远远不如交劾。
交劾,顾名思义,即多名官员交互上疏弹劾,这种方式,威慑性和传播性都要大于联劾,一般出现这种方式弹劾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政治斗争,第二种则是要弹劾的官员官位比较大,而第三种则是要弹劾的官员罪行比较大。
因为公卿级的大员,侍中和散骑常侍都是司马宗室,庾亮自然不做考虑,而三公之中太尉之位空缺,九卿也只设立了光禄勋、太常和廷尉,其他原来九卿的很多功能和职责都被尚书台和中书监所分走,而尚书台和中书监都是王导所掌控,所以庾亮若联合了此五人,几乎就联合了大半个朝廷的力量来弹劾司马珂。
所以,庾亮是铁了心,要对司马珂下死手。
※※※
建康宫,南门。
叩哒哒~
一骑如风而来,飞速的穿越了门前广场,来到南掖门前才勒住马缰。
随着一声暴烈的骏马嘶鸣声,那马蹄高高扬起,然后缓缓的停了下来,马背上的骑者翻身下马,仔细看时,却见那一人一马都全身是汗。
广场上的人们议论纷纷,以为定是十万火急的军情,所以才快马加急赶来的。
那马背上的骑者,入了宫门验了腰牌之后,径直往中书监而去。
不为报军情,只为到投递弹劾司马珂的奏折。
武昌郡到建康城,千里之遥。为了一份弹劾的奏折,一路上的驿站换了三十匹马,日夜兼程,不到三天就抵达了建康,足见庾亮之狠绝。
按照东晋的弹劾流程,弹劾文书要先到中书监,中书监确认之后,才会上交到皇帝那里裁决。
中书监接了来自征西将军庾亮的弹劾奏折,哪里敢怠慢,急忙禀报中书侍郎王颐之。王颐之乃王导的侄子,一看这是征西将军庾亮的弹劾书,弹劾的肯定不是普通官员,不禁也吓了一跳,不敢拆开来看,急忙专程乘牛车送到司徒府衙。
王导年事已高,正在榻上闭目养神,听到王颐之送来庾亮的弹劾文书,不禁也露出震惊的神情,急忙翻身坐起,接过王颐之的递过来的文书。
仔细将那份文书连看了三遍之后,王导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淡淡的说道:“既然是庾征西的弹劾文书,便呈递上去罢。”
王颐之应诺一声,这才擦了一把汗,乘车回到中书监,将那封弹劾信放到次日要呈递给皇帝批阅的奏折之中。
第49章 你可曾识得司马元谨
次日,天刚蒙蒙亮,司马衍便早早而起,洗漱完毕之后,来到了太极西堂。
他自加元服以来,一直非常勤勉,每天都是早早起来批阅奏折,然后才用早膳,故此司马珂经常过来觐见的时候,会撞上司马衍的早膳时间。
他一如往日般批阅奏折,张桓笑眯眯的捧着一卷蔡侯纸走了进来,见到司马衍,笑道:“启禀陛下,永康亭侯又出新作了。”
司马衍原本在低头批阅奏折,听到张桓一说,立即放下御笔,脸上露出温暖的笑意,急切的说道:“快拿来给朕看。”
张桓将司马珂那首最新的“少年行”放在司马衍的案几上,小心翼翼的摊了开来,呈现在司马衍的面前。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洛阳。未收天子中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好诗,好诗!小皇叔以诗言志,壮志凌远,大气磅礴,必将成为我大晋栋梁之才!”
司马衍原本少年心性,一边读,一边脸上就露出激动的神色,读到后面,只差点没激动得手舞足蹈。
张桓对司马珂的印象也十分不错,因为他虽然是个阉人,五体不全,但是司马珂从未表露出半点看不起他的神色,非常尊重他,这种感觉是他在其他宗室和官员面前感受不到的,再加之司马衍宠信司马珂,所以他对司马珂也是非常的尊敬。
见到司马衍这般高兴,张桓又补了几句:“此诗乃永康亭侯跟长乐侯孙兴公、高阳许玄度、太常卿家三公子谢安相聚时所作,如今城内士子文人尽皆传颂。据说因君侯擅作壮诗,文坛名士已将其壮诗设为一个新的诗体,名为元谨诗体,数日之间,城内士子已仿效做了上百首壮诗,奈何皆远远不如君侯所作。”
司马衍悠然神往,哈哈笑道:“小皇叔既为文坛翘楚,又勇冠三军,还被评为大晋第一美公子,就连朕都要羡慕嫉妒三分了,哈哈……”
张桓自然知道司马衍不是真的嫉妒,而是真正的为司马珂开心,也跟着大笑起来。
本来,对于司马衍来说,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直到他看到了庾亮的那封弹劾奏折。
看到庾亮两个字,他已经微微皱眉,将奏折打开细细阅读一番之后,司马衍的脸色已变得通红,过了许久才平静下来。
司马衍将那封奏折,递给张桓,神色变得淡然,轻轻的说道:“烧了罢。”
张桓看了看那奏折上的庾亮的名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终究什么也没说,拿着奏折走了出去。
不一会,等到张桓再次进来时,司马衍已经放下御笔,站起身来,淡然道:“朕有点累了,随朕到华林园去走走。”
华林园,观日台。
司马珂立在高高的亭台上,眺望着西面的石头城,神情萧索,似乎想到什么伤心的事情。
一旁的张桓,小心翼翼的陪在司马衍身旁。他知道,司马衍又在思念太后庾文君了。
司马衍静静的望着远处的石头城,想起那场兵乱之时乱兵如同蝗虫一般汹涌而来,想起那个关押自己和母亲的小仓库的黑暗和潮湿,想起苏峻每天来污言秽语的骂街,想起一夜醒来发现母亲上吊的尸身……
高台上多风,一阵风吹来,司马衍扭过头去,抬起衣袖擦了擦眼睛。
“回去罢。”司马衍淡淡的说道。
※※※
纪府,花厅。
大晋廷尉纪友端坐在正中,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几样肉菜和一壶美酒,纪笙则身着鹅黄衫裙,跪坐在一旁。
纪友端着面前斟满的酒樽,轻轻的饮了半樽酒,眯着眼睛,慢慢的将那嘴里的酒咽下喉去,任由那醇香浓烈的美酒沿着喉道一路缓缓的流入胃里,神情显得十分的陶醉,直到那口酒全部流入胃中,有咂了咂嘴,这才说道:“好酒!”
一旁的纪笙笑嘻嘻的夹起一块熟羊肉,递到他的嘴边,纪友嘴巴一伸将那熟羊肉咬到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赞赏的说道:“得女如此,夫复何求。”
等到将那熟羊肉吞下肚之后,这才微微叹息道:“可惜无那一品翡翠豆芽和蓬莱白玉豆腐,终究是遗憾。”
纪笙顿时嘟起了嘴巴,娇嗔道:“元谨兄长乃宗室公子,永康亭侯,难不成天天给阿爷做菜肴不成?”
纪友一看宝贝女儿变了脸,当即陪着小心,笑盈盈的说道:“有酒就好,有酒就好……”
纪笙还是不开心,又嘟着嘴道:“此酒阿爷也要少饮点,给元谨兄长多留点,被你都饮光了。”
纪友苦着脸说道:“这宝贝女儿白养了,还未过门,就帮着外人算计阿爷了。”
纪笙噗嗤一笑,伸手就要去抓纪友的胡须,吓得纪友急忙一把捂住胡须。
就在此时,一个使者急匆匆的奔了进来,然后放缓脚步,轻轻的走了过来,低声道:“启禀郎主,门外有信使来访,说是庾征西府上的,要亲手交给郎主。”
纪友眉头微微一皱,他跟庾亮虽然同朝为官,但是关系一般,自从庾亮移居武昌郡之后,便再也稀少来往,自然不明白庾亮会有什么重要书信给自己。
他示意那使者传唤信使进来,却见得是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士,见到纪友行礼之后,掏出一封火漆密信,恭恭敬敬的递给了纪友,道是庾征西亲笔之信。
那信使走后,纪友屏退左右,疑惑的拆开了那封火漆密信,细细的阅读了一遍之后,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回头望着纪笙,沉声道:“是关于司马元谨的。”
话音未落,纪笙已然呀的一声跳了起来,一把将那密信夺了过来,匆匆看了一遍之后,立即将那密信撕得粉碎。
纪笙气得小脸通红,怒声道:“庾亮老兵,敢欺我元谨兄长,罪该万死,爹爹万万不可上当!”
纪友神色肃然道:“庾亮贵为征西将军,又都督六州及江西军事,领三州刺史,就算王司徒都要让其三分,为父也得罪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