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击天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韬听到他这般咬牙切齿的模样,心中彻底凉了,又捡起了跌落在地上的长刀,直指司马珂,嘶声吼道:“你简直便是个魔鬼,老子跟你拼了!”
轰隆~
又是一道巨雷在半空中炸响,大雨又变大了,磅礴而下。
大雨之中,司马珂和石韬各自手执利刃,如同闪电一般扑向对方。
雷声更响了,雨下得更大了,将喊杀声和金铁交鸣声淹没了。
夏天的雷雨,来得快,走得也快。
大雨逐渐停歇,山谷里一片通明,石韬已然像死狗一般躺在地上。
司马珂从石韬怀中掏出一个锦匣,打开来,便看到里头放着一个印绶,石赵秦公的印绶,便将锦匣合上,收入怀中。
长剑一划,将石韬的衣襟划开,扯下一大块绸缎来,然后长剑一回,便将石韬的头颅割了,包在绸缎之中。
随后,长剑又是一划,石韬胯下的那一大团血肉便被他割了下来,又扯下一块绸缎,将那团血肉也包住。
司马珂望着石韬残缺的尸身,脸上露出残酷的快意,笑笑道:“老子是魔鬼?有这么帅的魔鬼吗?”
那两个绸缎包裹扎紧口,挂在石韬的马鞍旁,司马珂翻身上马,顺手牵着石韬的战马,缓缓的策马走出山谷口。
山谷之外,一队骑兵远远的奔来,正是沈劲等人。
※※※
十八颗恶贯满盈的羯胡的人头,三十六匹战马,还有赵国秦公的印绶,便是此战的战利品。
那名断臂的羯胡,是唯一的幸存者,被两名羽林骑牢牢的按在地上,又有一名羽林骑将他的头颅扳了起来,面对着司马珂。
司马珂长剑出鞘,直指那羯胡,那羯胡自知必死,缓缓的闭上眼睛。
司马珂笑笑,长剑如风,迅速抖动着,很快便在那羯胡的脸上刻了六个大字。
“犯晋者,必诛之”。
司马珂原本想写上“犯汉者,必诛之”,但是担心赵地的汉人因此遭到报复,故将“汉”改成“晋”。
刻完字之后,司马珂让众羽林骑松开了那名羯胡,又让一名羽林骑递给他一个大大的羊皮囊,然后沉声道:“此番不杀你,留你一条狗命,好去给石虎报信。告诉石虎,老子叫司马珂,敢犯我大晋,老子屠他石虎满门!”
回头又对众羽林骑道:“给他两匹马,放他走!”
这厮断掉右臂,回去送信之后,便是废人,铁定被石赵抛弃,所以留他一命也无妨,总得有个送信的。
那羯胡将那皮囊提在手里,怔怔的问道:“此乃何物?”
周琦阴恻恻的一笑:“此物便是尔等残害我大晋女子的祸根,回去告诉尔等胡虏,若敢再入我大晋,此便是此般下场!”
那羯胡瞬间明了,满脸震惊和恐惧的神色,怔怔的望着司马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胡人的眼里,南晋的汉人,都是彬彬有礼,文采风流,就算被人杀了全家,也做不出这种狠辣的事情来;就算抓了胡人做俘虏,往往也是以礼相待;却想不到这俊俏得如神仙一般的南晋宗室公子,居然出手如此狠绝。
周琦见那厮呆立不动,提脚对着那厮屁股上就是一脚:“滚!”
那羯胡立即抱头鼠窜,飞速的跨上准备好的马匹,打马滚滚而去。
司马珂下令收拾好胡人的战马、兵器和头颅,又向两名阵亡的羽林骑兵的尸身,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这才将其抱到马背上,布条捆好。
一行人缓缓的启动,与之前看守马匹的三名向导和羽林骑兵汇合在一起,向历阳城进发而去。
※※※
历阳城外,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北城门口,两旁百姓夹道而立,翘首而待。
近一个月来,羯胡十八骑几乎把历阳郡内闹了底朝天,死伤数百人,不知多少村落被屠戮。郡内百姓人人自危,乡镇的百姓不敢出门干活,生怕遇到这群恶魔一般的羯胡,性命不保;城里的百姓更是不敢出城,困守在历阳城内,各种生计都停了。
如今得知官军斩杀了胡虏,凯旋而归,叫众百姓如何不欢欣鼓舞?
太守袁耽率众亲迎司马珂于城外,满脸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为了恩相,他谎报军情,事情过后,一直在后悔。很显然这样的欺君之罪,朝廷固然难以宽恕,更重要的是庾亮决计不会放过自己。
如今司马珂斩杀羯胡得胜而归,虽然他不知道羯胡之中有石赵天王第四子在,但是只要有了羯胡的人头在手,到朝廷那里多少有个交代。若是朝廷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连羯赵的一根毫毛都没碰到,他袁耽注定要被弹劾,就算有王导庇护,也是前程一片惨淡。
此刻,他只觉得司马珂简直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一大早便眼巴巴的守在门口,等候司马珂的到来。
除此之外,卞诞也率着数百羽林骑,在城门口列阵而立,等待他们的统帅率出征的兄弟凯旋归来。
叩嗒嗒~
随着一阵隐隐传来的马蹄声,百姓们开始骚动起来了,纷纷翘首朝南面望去。
只见天际之处,突然涌现出一朵云彩,朝北门奔涌而来,云彩越飘越近,逐渐可看出是一百多匹战马汹涌而来。
大晋羽林骑!
人群里已有百姓欢呼了起来。
远远奔来的羽林骑似乎也已经发现了城门口迎接的人群,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斜刺向苍穹,形成一片闪亮耀眼的森严,显得格外壮观。
城门口的羽林骑也激动起来,在卞诞的引领之下,喊声冲天而起。
“国之羽翼,如林之盛。
出车彭彭,旌旗烈烈。
天子命我,征战四方。
血不流干,战斗不息!”
对面的羽林骑听到这边的呼声,也跟着喊了起来,那激越人心的羽林骑口号,直冲云霄,在天地之间回荡着。
城门口的百姓愈发兴奋的欢呼起来,就连太守袁耽等一众官员,双眼也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
第63章 历阳大捷
历阳太守府衙。
十八颗人头一字排开,摆在袁耽的眼前,喜得袁耽两眼放光,不停的搓着手,喜滋滋的说道:“君侯之武勇,天下无双!”
司马珂淡淡一笑,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匣,递给袁耽。
袁耽疑惑的打开锦匣,里头一层黄缎,将那黄缎揭开来,则露出一个印绶,袁耽的心中不禁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将那印绶取了出来,端详了一遍。
当他看到那印绶上的字时,不禁惊讶得睁大了眼睛,震惊的问道:“石赵秦公?”
司马珂指着排列在十八颗人头中的石韬的人头,满脸淡然的神色:“此乃石赵天王第四子石韬之头。”
袁耽呆了半晌,随即发出一阵哈哈大笑:“君侯真乃福将也,阵斩石赵秦公,石赵天王第四子,想那庾征西还有何话可说?”
说完,站起身来,向司马珂恭恭敬敬的一鞠躬:“君侯之恩,袁某铭记在心,不敢有忘。”
司马珂虽然对袁耽和王导这次的一番骚操作不以为然,但是他在王导和庾亮之间,还是偏向了王导,所以对袁耽并不是很排斥。
司马珂伸了个懒腰,笑笑:“明使君不必多礼,大司马对在下一向颇有关照,甚为感激……明使君尽管便宜行事即可。此战已罢,至于奏折之事,一应细节事宜,俱由明使君做主。”
袁耽闻弦歌知雅意,知道司马珂这是要给他送顺水人情,不禁神色大喜:“君侯辛苦,还请早点休憩,善后事宜,袁某必不让君侯失望。”
送走司马珂之后,袁耽立即叫人将那十八颗人头全部用锦盒加黄缎盛放,又锦盒之内放了窖冰,在大堂之内一溜排了开来,丝毫不在意那浓浓的血腥味。尤其是那石韬的人头,更是用了个大大的锦盒,以示与众不同。
收拾完毕之后,袁耽又让人取来文房四宝,磨好墨,饱蘸浓墨,开始写为司马珂请功的奏折。
“……羯胡皇帝石季龙,遣第四子、秦公石韬,率两千精骑南下,攻掠历阳……敌势浩大,历阳守兵不能敌,只得闭城坚守不出……羽林骑都尉司马珂,率羽林骑七百,以少击多,大破羯骑于历阳之北,杀敌过百,斩石韬之首而归……今奉上石韬首级、秦公印绶,及赵将十七人之首级,以证此战之武功……骑都尉司马珂,勇冠三军,单骑冲阵,入千军万马如无人之境,实乃当世第一虎将,功莫大焉……”
不得不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袁耽还真是敢写,区区十九骑,硬被他写成了两千骑。
两千骑是什么概念,当年宁平城之战,十万晋军被石勒三千骑兵团团围困,杀了个全军覆没,近二十万人被屠杀。虽然说宁平城之战的晋军群龙无首,三千骑兵能围困十万大军,可见胡骑之强悍。如今袁耽一动笔就是两千精骑,也真是不怕牛皮吹破。
袁耽仔细检查了几遍之后,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满意的点了点头,当下立即遣数名精骑,百里加急,护送羯胡首级、石韬印绶和奏折前往江北,送往大司马王导的临时行辕。
※※※
历阳城郊的河边,多了两座新坟,葬着两名阵亡的羽林骑勇士。
按照司马珂原来的本意,是要将两名羽林骑勇士的灵柩,带回故土,但是却被卞诞劝阻了。毕竟只是普通的羽林骑将士,带回这两名羽林骑勇士容易。但是日后若有大战,哪能全部带回故土安葬。但是今日开了此头,日后其他羽林骑将士得不到此待遇,便会出现待遇不等的迹象,反而不美。
所以斟酌再三,司马珂决定在历阳选一块风水较好的墓地,就地厚葬。历阳毕竟是两位勇士殉国之地,也便于历阳百姓有心者前来拜祭。
司马珂一身素缟如雪,头裹白绫,手里捧着两袭战袍。
身后,七百名羽林骑也是全部头上缠着白绫,肃然而立,寂静无声。
哀乐声起,卞诞给司马珂递上一个点燃的火把,司马珂接过,将那两袭战袍点燃,放在两座新坟之前,火光熊熊而起。
司马珂率先拜倒在地,背后众羽林骑在卞诞、沈劲和周琦的率领之下,纷纷拜倒。
在羽林骑的旁边,则跪倒着袁耽和一干历阳郡官员。
司马珂沉声喊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背后响起低沉而整齐的祭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旌旗猎猎,死战不休!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马革裹尸,死荐轩辕!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呜呜呜~
紧接着,一阵悲凉而悠远的号角声响起,在悠悠的河水之上荡漾着,为阵亡的羽林骑勇士哀悼。
众羽林骑脸上齐齐露出哀思,满脸肃然的神色。
这一刻,他们已经彻底为他们的统帅所折服,愿为之冲锋陷阵,死不足惜。
一旁的袁耽,听着那悲凉的号角声,望着旁边静静东流而去的河水,也是满脸感慨的神色。
“永康亭侯,不但勇冠三军,而且驭下之能,不亚于祖逖、陶侃、温峤等名将,假以时日,不可限量也!”
※※※
江南,芜湖,大司马临时行辕。
王导正在闭目养神,眉头紧蹙,神色显得非常严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解的难题。
江西之地,落在庾亮手中,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寝食难安。因为庾亮占了江西,随时可以兵临建康,威逼朝廷,对琅琊王氏下手。
事实上,庾亮差点就这么干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