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知李公公一见司马绍,单膝就跪下去。
司马绍立即搀扶道:“李公公,你是父皇身边的人,如此大礼我可不敢当。”
李公公陪笑道:“您是太子殿下,陛下的子嗣,小时候你还骑过我,奴才叩拜一下又如何了。”
司马绍笑道:“过去的事别说了,我现在已是书院之人了。”
李公公道:“太子殿下虽然心系书院,但皇上依旧将殿下记挂在心里,动不动就询问奴才殿下的现状。”
李公公的话故意很是大声在众人面前道出,司马绍笑了笑也知他是在各位官员面前给自己长面子。
当然司马绍是如此以为的,但李公公下面的举动却令他吃惊了。
“来人!将御匾拿来!”
但见几名锦衣卫捧着金黄色布料覆盖的匾额来到书院前。
李公公笑着道:“陛下知道殿下在城中兴学,故而御赐匾额给殿下。”
司马绍闻言不知说什么才好,定了定神当即举手揭匾。
但见匾额上题着“成才书院”四个字。
司马绍见此向皇宫方向拜道:“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
第一百七十章 拜师宴
次日司马绍去城主府赴宴。
要说建康城还真是人杰地灵。
无论是举人、进士、还是状元,对于一个十来万人口的国都而言,这在全国是相当高的比例。
城主府本也是请了上榜的学子们前来赴宴。
当然城里老小百姓们也都可以前来,免费吃食,全城同乐。
这一天城主府封了整条街,大摆宴席,整整五百桌啊!
城里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请来了。
亲戚同乡,街坊邻居他们家的下人不说,光府里县里的官员侍卫,还有皇宫里的文武百官大臣们也是一并受到请帖。
但即便如此,桌子仍空了太多,城主府下人也不看请帖了,随意放人进去都能大快朵颐。
身为太子殿下,又是今年的新科状元郎,司马绍到时身为主人的城主大人亲自出府相迎。
司马绍拱手笑了笑,与李城主作礼,当下被请入了城主府宅院里。
宅院里设满酒席,招待得都是城主府贵客,听到外面有人相传是司马绍到了,纷纷起身见礼,鞠躬俱进。
众人但见一名年轻公子入院,李城主在身边带路,不是司马绍还是何人?
司马绍一身普普通通的简服在身,看上去有点读书人淡然之雅。
但绝对没人胆敢小瞧忽视。
众人见司马绍目光扫来,都是忙着行礼见过。
这等场面司马绍也是习惯了,没有丝毫局促之意。
多年官里历练,令司马绍不紧不慢,从容一一作揖,将每个人都顾及周到。
礼者,在于由心敬人,绝并非表面客气,就是礼数了。
众人见司马绍之面,皆觉如春风拂面,心道这样的人物,难怪年纪轻轻,已是当世金科状元了。
入席后,一名乡绅拉着一名后生来至司马绍面前道:“久闻太子殿下文魁之名,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郎,乃本朝第一人矣,老朽携犬子前来拜见,望能一沾文气。”
司马绍笑了笑道:“老丈客气了。”
这名后生当即向司马绍叩了头。
离开后,司马绍当即酒水入口,易咽润喉,顺入五脏六腑,浑身通透。
一碗高粱美酒入肚,清冽的酒水已是溅湿了薄衫,这并非读书人饮酒仪态。
但此举也可看出,司马绍心中是多么的百感交集。
片刻后又是数名乡绅上前,携自己子弟拜见。李城主在旁替司马绍引荐,无一不是建康本地大族。
这些人与城主府都有些许关系,李城主也是乐意周全,不让自己一家吃独食,看看这些乡绅贵族家里的弟子能不能蒙司马绍另眼相看。
司马绍知李城主的意思,一一见后说些少年俊杰,前途不可限量的客套话,却没有透出让任何人拜入自己门下的意思。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人孤身来至屋里,上前向司马绍拜道:“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古今读书人无不学之。在下认为太子殿下乃当世贤人,还请殿下教授晚生,以明先圣之道。”
在场乡绅心底都有让自己子弟拜入司马绍门下的意思,但怕司马绍不收,故而不好意思明言,怕被拒绝没有面子。
但这年轻人也没长辈引荐,自己即贸然而来吐露拜师之意,不由令人不快。
一旁一名乡绅直言问道:“你是哪家子弟?”
这年轻人道:“在下是本地米氏家的子弟。”
这乡绅心想这米家不过是祖上做的粮食大米生意,近些年也没什么名头,怕莫不是没落了。
不说在建康一带,在周边也算不上什么大家。
当下这乡绅毫不客气地道:“没有长辈引荐,也贸然上前拜见太子殿下,这点礼数都不知道吗?”
司马绍闻言没有说话,那年轻人被斥责,面上窘迫向司马绍解释道:“请殿下恕晚生冒失。晚生仰慕殿下事功之学,每日念在心中行后三省,三省行之,恳请殿下将弟子收录门墙。”
那乡绅心道你这不知哪里来的寒门子弟,也想拜在司马绍门下,简直是做梦啊。
李城主笑着道:“今日只是谢师宴,并非是拜师宴,这位小友不如择他日再说。”
众人纷纷点头,这年轻人露出黯然之色然后道:“是晚生打搅,先行告退。”
司马绍见这年轻人其意甚诚,心底不忍,于是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年轻人闻言立即道:“晚生……晚生名叫米文翰。”
没听说过。
无名之辈矣。
这样无名小卒,也想拜入司马绍门下,简直做梦。
年轻人,难免不自量力。
众士绅都是如此低声讽刺,相顾冷笑。
司马绍不知为何却欣赏米文翰如此坦然的勇气,于是笑着道:“这样吧,你明日来我府邸。”
司马绍如此说,拜师之事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米文翰大喜道:“谢殿下。”
见米文翰拜入司马绍门下,众人也不甘人后。
一个个引荐了各家的青年才俊执躬拜见。
你瞧,那李城主现在则又拉着另一个少年,对司马绍道:“殿下,这是吾家三郎李立成,自小亲近诗书,眼下虽是蒙生,但他日才学不亚于其兄之下。
眼下我想将犬子托付给殿下,聆听教诲,恳请殿下看在我这点薄面上,万万不要推辞。”
说完这少年李立成也是跪下叩头。
司马绍见了没有立即答允,而是问道:“汝父对汝期望甚切,汝将来如何尽孝道?”
李立成大声道:“回殿下,父母只恐儿子有恙,做不好的人,此念时时不忘。儿子亦肯时时不放,保此身以安父母心,做好人以继父母志,便是孝道。”
李立成说完,左右不由称奇。
这少年果真天资聪颖。
司马绍闻言点了点头,称许道:“善!”
在李立成后,不少乡绅都将子弟引入要拜在司马绍门下。
于是城主府的谢师宴兼进士及第宴,几乎变成了司马绍的拜师宴。
司马绍也并非随意收徒,只愿收那些子弟不少都是名门子弟,甚至在历史上名留青史的,故而动了念头。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识字算数
都城偏僻处一间寒舍之内。
几个年轻人正披着毯子凑在火堆前取暖。
郭正域拿着一页纸道:“太子殿下此“少年说”一出,恐怕没人敢驳之了吧。”
一人道:“这倒是不曾听说,只是此文在都城里读书人中都传开了,今日见此少年说,可见甚得民心啊。”
另一人听了顿时哈哈一笑道:“你也佩服太子殿下吗?当时他尚未有状元郎之名,已是如此,眼下他名动全城,朝野上下谁不知他司马绍的名头,而今少年说一出,大家自然是争相传抄。”
“我也不过是喜此文而已,其实还不止如此。”
“如何个不止之法?”
那人苦笑道:“你叫我怎么说好,原来来都城的学子,读书人们多是主学四书五经,多是儒家子弟们。”
“哦?现在呢?”
“现在都在主攻策问题了。”
那人笑着道:“怎么很奇怪吗?太子殿下乃我大晋第一位最年轻的状元郎的,都城里有多少学子都对太子殿下这等敬仰,纷纷模仿学习打算取得书院的明年名额呢。”
另一人笑着道:“非也,他人敬仰太子殿下是因他的文采,他的科名,而我敬仰的,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此乃是救世经邦之学,不同于他学。”
那人叹了口气道:“此事我们争议多次了,君子和而不同,不要再说了。”
“非你我二人之争,实乃是名教之争。”
“读太子殿下此少年说,可知他拳拳报国之心,我以为只要是于社稷有利的,大家不妨先看一看,就算再不认同,也不用着急驳之。”
“再说此事功之说与我理学未尝没有取长补短之处,圣人之学在于敬,谦二字,这才是治学之道。”
大家伙听了以为然道:“而且近来书肆,茶楼里讨论事功学的读书人,却越来越多,甚至办了几个研讨事功学的文社了。”
“文社里的读书人,不少都拿出昔日文人墨客里,大家的文章来读,有的看与自己所学,是否与之有印证之处,也有人对二人之说,顶礼膜拜。”
听这么说,一人不由失笑。
“为何发笑?”
“我笑那些人舍近而求远。”
“这话怎么说?”
一人笑着道:“这就好比,当今研究大家之人,读大家之书,却不读状元郎之作一样。读事功学,放着太子殿下这等大家不去请教,而去看前朝古人的书,不是舍近求远是什么?我若习之事功之学,必拜下太子殿下门下。”
“哈哈哈,汝想当然尔。”
“太子殿下虽提倡报国,但并没有如其他大家那般著书立说,也没与任何人说要中兴儒家之学的意思。而且就算他肯教,怕也是没有这闲暇功夫教授你一人。再说你又怎么能得他法眼,恐怕是见上一面也是难吧。”
“是啊,太子殿下也是很忙的。”
那人想到这里,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
一人见他神色低落,劝道:“太子殿下是仕途之人,将来或许能成为一代明君也说不定。”
那人却道:“我想若是太子殿下肯如孔子大家那般讲学收徒,会有不少读书人愿拜在他的门下的,到时就算千山万水,我也必从之。”
“我看眼下太子殿下圣眷在身,他又是深谱为官之道,要太子殿下如孔子大家那般到处讲学收徒,怕是不可能的。”
“故而我劝兄台熄了此心,将事功学放在一边,迁善改过安心于程朱之学,明年春闱若是得意,你饱读经书,到时再拜在太子殿下门下不迟。”
众人听到此话,知道这才是现实,也是朋友一心为了自己的打算。
这才感激地道:“少此乃金玉之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