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笑清廷-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祸事!

    再有一个康熙至今不想碰触地,胤禩若真是妖孽·那么,他这个生身的阿玛,是不是也沾了孽缘,有了罪过?

    芳仪那时当着康熙那样说,其实早就想好了后招。~再怎么说,她都不信康熙会处死儿,康熙有多爱护羽毛,连瞎都看得见了,要不,怎么有个盛世仁君的说法?当然,也不漏出半点儿妖孽的说法。不然·这个盛世,也就甭说了。

    这几年,芳仪从茹长素变成了初一十五持斋。可这两天,就明显吃素多了些。除了这个,她还时常把瑞嘉给接近宫来说话。因为,康熙宠爱这个女儿,现在这人脾气不怎么好,但若宠爱的女儿劝着些,因该好上许多。

    皇后因为时常茹素,这瑞嘉除了跟皇父说笑外,也时常跟额娘说些这方面的话,再怎么说,瑞嘉也在斋宫呆过些日的。

    康熙看着母女俩说话,心里稍微舒坦了一些。慢慢的,就又变得若有所思起来。

    过了好几日,终于有了谕旨传了下束,十四阿哥,任行妄为,革去一切公务,着其在府静思反省。

    虽然只是这样的话,但是随着圣旨颁布,就有一队禁军把十四阿哥的府邸给围了起来。圣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把十四阿哥给圈了起来。比起二阿哥,这样的圈禁,到底是更好还是更差了?

    十三阿哥调理了些日,又如常上朝了,这回,他并没有在去跪求皇阿玛,反而隐隐带着些大松口气的样。

    李煦进了京,康熙召见,很亲近的谈了好些个话,只是没有说什么时候让李煦回去,也没有说让李煦做回京官的话。看着十四阿哥的光景,李煦哪还有什么胆量,只是也不敢说就此至仕的话,他可掌着万岁爷江南的耳目呢,哪敢随意的说去留?更不敢谋缺或谋回南,就这样日日的耗着,巴望着万岁爷什么时候能念着儿时的亲份,让他到底有个着落。

    这些事情已经够可以的了,可没想到,竟然还有更热闹的了。也不知道十阿哥胤禩怎么了,忽然间,说出了要皈依佛门的打算。

    皇要出家,这多新鲜啊。当初,前头的顺治爷也嚷嚷的说要拜玉林为师,可那时候是因为宝贝儿没了,最疼爱的宫妃也跟着去了,顺治爷万籁俱灰了,才那样。而且,那时孝庄皇后娘娘逼着……

    大家都还等着万岁爷发话,可一上来就是道圣旨。万岁爷竟然准了十阿哥的请求。圣旨上,是冠冕堂皇的一些表扬的话。而人们等最初的惊讶过后,也称赞了十阿哥。这扯出了春雷阿哥的事情。天降祥瑞,应对着这两人,瑞嘉曾在斋宫祈福,而现在十阿哥又要剃度,这些,可是天佑我大清,盛世万带!

    这回十阿哥要出家,万岁爷并没有就近给治了个庙宇,而是有人护送至五台山,正式的行剃度之事,也是拜了那个玉林为师,就在那山上佛国参禅修行起来。而那一队人马,也跟着继续留在那儿,近便保卫着胤禩。

    行完这一切,康熙就决定巡幸塞外,也算是透透气了。只管带着几位阿哥和一些臣公出巡。

    这巡幸塞外,持缰纵马,挽弓射箭,确实是件肆意的事情。就算还要跟那些蒙古王爷议事,有时候还颇费心机,但还是让康熙宽泛了不少。

    这一日,康熙白日跑马累了,晚上让人替他捏着有些酸胀的四肢,正舒服的要瞌睡的时候,帐外突然传出一阵的惊呼。


………………………………

431 寰盛

    431寰盛

    皇帐之外,怎么可以如此大声喧哗?如此惊扰圣驾还当了得?

    不用康熙吩咐,魏珠就使了个眼色,让一个小太监出去看看,顺便呵斥约束一下。~可没想到,不一会儿,这小太监就连滚带爬的进来了,面色仓皇,说话也不顺溜了;“万岁爷,外头,外头,天上,天上……”

    半天竟没一句完整的话!

    魏珠眼光一闪,怕万岁爷发脾气,又有点儿要护住手下的奴才,上前就是一脚踹了过去,“没有用的东西,话都不会说吗?”又一转身,对着康熙躬着个腰,道;“万岁爷,奴才这就去看看。”

    康皱着个眉,并不理睬他的话,自己站起身来,抬脚就往外头走。魏珠忙赶过去,亲自为皇上打起了帐帘。

    哪晓得,康熙才到了门口就停住了身。魏珠举着帘,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只是偷眼往外瞧去。

    才一入眼帘的,就是外头跪了一地的人。这些人像是约好了一般,都冲这一个方向跪着,这还不算,还不住地磕着头,竟连皇帝出来了都不知道。

    如此诡异的场景,让魏珠的头皮都发麻了,偷看了眼皇上,发现皇上竟然也冲这那个方向,忙跟着瞧了过去。然后,魏珠也顾不得是在皇帝身边了,大大地抽了口气。这,这是怎么可能?

    那个方向,无遮无拦的,是一片草甸,只是,稍稍抬头,那黑漆漆的夜空,却是繁星点点。可是,这会儿看见的那些星,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在天上挂着,而是划过天际,带着长长的星芒,如尾巴一般,而后不见了。而且,这不是一颗两颗的,十几颗?几十颗?只是数也数不过来,这颗才消失了,那边就又利过一颗。

    “扫,扫把星?”魏珠的声音哆嗦着。扫把星,极为不吉利的东西,可现在,却有如此之多!

    “不,不是贼星。这是星殒!”康熙像是自言自语办的说着,声音极压抑的。只是这会儿的魏珠,已经听不出皇帝的心情了。这么多这么多的星殒?若一颗星殒,代表着一个人升天,那现在这要是多少?而且,星殒,并不是代表普通的人升天了。那可是天上的星星,只有尊贵的人,才配得上这个!

    漆黑夜幕,群星纷纷划过,这本就是让人震惊胆寒的,现在在魏珠的眼里,除了这些,还有就是浓浓的死气。

    魏珠站不住了,跪倒了下来,也开始磕头。

    康熙走前两步,也不管身边的奴才跪了一地,就这么看着那些星殒,一动不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魏珠头昏眼花的,稍稍喘了口气。抬头,才发现,那些星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而万岁爷也不在帐外了,而还有人兀自在磕头。

    呵斥了几声,魏珠才缩回皇帐,才发现,万岁爷已经盘坐着了。这才想起刚才的莽撞没规矩,就跪着求饶了。康熙摇了摇手,意思是罢了,只是还是端坐着不动,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眼看着到了安置的时候了,魏珠就要上前劝皇帝,没想到,康熙连理都不理。魏珠也不敢狠劝,就这样在在边上陪着。一夜无眠!

    别看康熙面上那么平静,可心里,早已经是天翻地覆了。

    星殒,还那么多那么密,如此天象,已经不是一个轻飘飘的“并非大吉”可说的了。

    如此灾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要在什么上头?

    康熙本来就才了结了十阿哥胤禩的事情,这下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妖孽”,妖孽一出,必有大灾。可不一会儿,就又推翻了这个想头。胤禩已经剃度,这样来说,已经不是红尘的,已入佛国,有佛主镇压了。这事情,已经是了结了。应该算不到他们身上。

    胡思乱想间,前些日故意忽略的事儿,就跳了出来。这事,莫非是因为自己?自己生出了个妖孽,德行有亏,所以上天震怒了吗?

    原本只是个模糊的想头,但这会儿仔细琢磨,竟然越琢磨越觉得恰有其事。一时间,心里堵得厉害,连气都喘不顺当。

    照理天有异向,诸如天狗食日等,皇帝应该下罪几召的,可这回康熙并没有这样。也没什么心思继续打猎了,跟几路蒙古王爷稍微议了议事,就回銮了。

    回到京里的康熙,脸色也不怎么好,就呆在乾清宫里。他其实很不想去管那个异兆,可作为帝王的职责,又不能弃如此威慑的上天警诫于不顾。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这样?自己可是真龙天!

    “阿玛,请用了这盏参汤吧。阿玛忙于国事,儿本不当劝,可身还是要仔细才好。听梁功说,您最近这几天都没怎么歇过。”

    康熙接过承祜递上来的参汤,脑还在这真龙天上打转。忽而想到,这真龙,儿也是!若由承祜执掌朝政,自己在后面看着,那有何不可?

    让承祜提前登基的想法,这不是第一回想起来,早在福全常宁过世那会儿,康熙就曾想过。不过,那时,他是出于激动。自己做出的觉得不容忍质疑,有人越是要谋太之为,自己所幸就推着承祜更往前一步!

    后来也几次想过,无非也是有些那个意思。再有,就是怕自己升天后,承祜心性太好,辖制不稳朝政,又有兄弟虎视眈眈。

    可这回,完全不同!

    若真因为自己是妖孽的阿玛,那这罪几诏,就发不出去。罪几诏昭告天下,又是对上天的敬意,自然不能在这个上头玩花样。但若对那些置之不理,那后果又会如何?这可是朕的大清!是爱新觉罗的大清!

    而自己的这个儿,心纯孝。自己若就此退位,也不耽搁什么,好像也行得通。

    这个念头一起,就如野草一般疯长。来来回回盘算了些许天,康熙最终拿定了这个主意。

    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南书房,康熙把自己的这个决断告知了几位心腹朝臣。一片“圣上三思”声,康熙虽有些动摇,但还是决定就此。

    几位朝臣先是当面请陛下打消此念,后又上折劝说,承祜本人也跪请阿玛收回成命。可如此往复几回,康熙皆不听劝。这下,众人才明白,万岁爷这不是试探,而是真的。

    康熙四十四年冬至,康熙亲至泰山祭天。与祭天祷,康熙正式的告知天地,自己将禅位于太承祜。

    一时之间,朝野涌动,虽奇荒八野,也使之听闻。

    而后,祭太陵、祭祖先,一一祷告。

    元旦日,行新帝登基,康熙禅让大典。至此·太承祜为新帝,尊康熙为太上皇。改年号为寰盛。


………………………………

番外:老来伴

    芳仪还是坐着,看着眼前的一面镜子愣神。这面镜是胤从广州给她带回来的,除了镜台镶金嵌玉,镜架是由两个西洋光身子带翅膀的小人构成的,其他的,与她现代一般无

    镜中的人,容颜未老,一幅雍容华贵的样子,可芳仪知道,就算搁在后世那个时代,用俗语说,她也是老菜皮了。说来,要不是在这内廷,有那么许多的养颜秘法和名贵药材,哪里还会有这一幅才三十多岁的样子?

    只是,容颜虽未老,这颗心,已经是陈旧的发黑了。

    都说人老了,才会时常回忆过去。其实,这并不见得对。年纪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经历,拿什么来回忆?芳仪只知道,在这具身子还很年幼的时候,她就时常的回忆过去,那时,前世的点点滴滴,就算白天不能想不敢想,也会在夜里,无法克制的出现在她的梦里。

    反倒是后来,慢慢长大,进了宫,才再也没有做过那些梦,也不再回忆那些她曾经以为刻骨难忘的东西。

    而现在,芳仪看着镜中的人,不可抑制的回想着当初,回想着上一世,再一次的发现,以为的刻骨铭心,早已经慢慢的淡忘。如画在白色绢帛上的水墨画,黑的白的,看似能永远印着,只是时间长了,白的发黄了,黑的晕开了,而后又受了潮气,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