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9章 尚之信,心里苦!
当朱和墭表示要在黄埔都睡觉的时候,尚之信正领着二百个精骑,二十多个弟弟,上千个老爷子兵,还有从虎门口撤回来的曾起昭部千余人在黄埔都、黄埔村一带布防。
这个广州府城东边有许多个“黄埔”,珠江水道中有个黄埔岛。。。。。。就是后世黄埔军校的所在!
黄埔岛北面有个黄埔都,是个挺大的乡都。珠江北岸的一长段江岸都是黄埔都的地盘。
因为广州府城的南面有慈度寺炮台,北面有越秀山四方炮台,而城南、城西都临着江面,很难攻打。只有广州城的东面比较开阔,又没什么险要,所以是敌人最佳的进攻方向。
而黄埔都下辖的部分珠江河岸,又是最佳的登陆地点——因为这这一带有几处渔港和货运码头,方便人员和货物登岸。
在黄埔岛的西面有个凰洲岛,岛上还有个黄埔村,也是黄埔为名的,还是个“国际贸易村”,早在南宋时期,那里就是“海舶所集之地”。
当然了,因为大清朝廷的迁界禁海,使得原本属于广州的海贸都转移去了澳门,黄埔村也从国际贸易村衰败成了个渔村。
不过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何况是个国际贸易村?虽然大清国不让洋人的海船和中国人自己的海船来黄埔村贸易,但是也没强迫黄埔村的村民们迁走。
毕竟黄埔村离开珠江口的零仃洋少说也有一百五十里远,而广东这边迁界禁海的范围也就是海岸以内五十里。黄埔村不在迁界范围之内,自然就不迁了,也没人去那里打砸抢烧,有的只是渐渐凋零。从一个国际贸易村凋零成了个小渔村。。。。。。不过昔日繁华之时留下的港口、商埠、宅院、库房、衙署,也大多还存在,只是有点破败,但将就着还能使用。如果这些设施都落到了朱和墭手里,那他的七八万大军可就在广州府的大门口有了个立足之地。
如果朱和墭的大军同时夺取了黄埔都和黄埔村,那尚之信就只能退守到广州城、越秀山和海珠岛三处据点死守了。
而死守这个事儿,是一半靠险要,一半靠人心的。。。。。。广州城这边险不险的不好说,但人心肯定是不在尚家这边的。
尚可喜在广东有几百万仇人,其中至少有二三十万在广州城内!
而尚之信能凑出来的人马顶天也就是一万余人。。。。。。这又要防城内,又要防城外,防不胜防啊!
所以尚之信在得知朱和墭的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广州城东面的珠江水道上开过来后,就当即决定冒险出城,在黄埔都和黄埔村布防。
至于黄埔村东面,黄埔都南面的黄埔岛,则因为兵力实在不够,并没有布防。
现在的广东清兵,终于也尝到兵力不足的滋味了。。。。。。他们拢共也就几万人,对付只有几千几百个骨干分子的反贼当然绰绰有余。
可是朱和墭现在却已经发动起了数万壮丁,而且还给了他们相当先进的武器。。。。。。广东的天,已经变了!
尚之信命令虎门口退下来的虎将曾起昭领着千余人在黄埔村布防。
而他自己则带着一千老爷子兵、二百精骑和二十二个之字辈的弟弟、堂弟在黄埔都的珠江岸边摆开。
将自己的中军摆在了黄埔都的珠江岸边,占了一座非常破败的龙王庙。龙王庙虽然有点破,但地势还是蛮高的。。。。。。不高一点怕被大水冲了,大水要冲了龙王庙可就不体面了!
而尚之信这个时候则在一群快要老糊涂的老爷子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兄弟们的簇拥下,站在龙王庙的正门外,看着江面上浩浩荡荡的船队,心里那个苦啊!
这个朱三太孙是假的。。。。。。是他和吴应熊、杨起龙一起伪造出来养寇自重的。
可谁能想到这个寇发育的那么快,才养了半年,怎么就领着好几万人来打广州了呢?
这哪儿是养寇自重?这分明是养虎贻患呢!
而且尚之信还不敢和人说这事儿,只能闷在心里自己难受。。。。。。这事儿要是让他那个不孝之爹知道了,非得一刀剁了他不可!
“世子爷,您快看。。。。。。反贼出兵了,分出两只船队往黄埔岛和黄埔村去了,好像没向咱们这里来。”
“怎么就没向咱这儿来呢?老夫可还想再杀几个朱家的兵丁过过瘾呢!”
“老张,你都六十了吧?还能提得动刀子吗?”
“嗨,杀几个朱家的乌合兵罢了。。。。。。”
“世子爷,您快下令出击吧!要不然反贼就要给曾起昭那个狠人给杀完了!”
正在吹牛的是几个老爷子兵的头头,都是当年一起跟着尚可喜背叛大明投靠后金的老汉奸了。
这些人后来还从龙入关,一路杀到广东,靠着劳动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现在虽然都成了老骨头,也不见得有多老当益壮,但是心理优势还在,真没人把珠江水面上浩浩荡荡的船队当回事儿。
当年李定国的军队可比眼前这些人多多了!而且李定国可是两蹶名王、震动天下的英雄,怎么都比朱三太孙能吧?
可就是李定国,不也败在尚家军手里了?
所以朱和墭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再牛能比李定国还牛?
驻扎在黄埔村的曾起昭曾副将,也是这群老汉奸之中的一员。。。。。。他今年五十多岁,三十多年前跟着尚可喜一起当汉奸的时候才十几岁。
能有现在的地位,一是尚可喜的提拔;二是大清皇帝的恩典;第三嘛,当然就是他能打了!
别看他只是个绿营水师协副将,但是他的旱鸭子水师论起陆地上的战斗力,在平南王藩下也数一数二的!有“狠将”之称,广东人送他个花名,叫“狠人昭”。别人是“猛将”、“虎将”,他是“狠将”,区别当然是有的。“猛将”、“虎将”的底线比较高,一般就在战场上凶,最多也就杀个俘虏、稍微屠一下城。。。。。。
而狠人昭当年屠广州杀人第一,海禁之屠也是尚可喜麾下诸将中杀人第一!海禁之屠前的汶村之战中,他同样杀人第一,死在他手中的王氏族人和大明唐藩宗室数以百计!
天王朱和火炮朱的许多同族兄弟,都死在了他手里!
不过这样一个杀人如麻,杀人不眨眼的狠人倒是很合尚可喜的胃口。
要不然尚可喜也不会让他守虎门口啊!
因为他的确挺能打的,所以朱和墭出兵广府的时候也只好绕着他走。。。。。。朱三太孙在收编关闸大榷场的苦力之前,手头的基干武装只有一千二百锦衣亲军,根本禁不住消耗,当然不会找曾起昭这样的猛将拼命了。
这一绕,却让曾大狠将的自我感觉好了许多。绕着他走,说明他的威名赫赫,朱三太孙也觉得打不过啊!
所以广东第二狠人还是他——尚可喜是广东最狠,他曾起昭自然是广东二狠。
都狠成这样了,还用得着怕朱三太孙的几万乌合之众!
所以当他看见三四十条只能装三十人的快船正全速向自己这边驶来,他就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因为他已经发现,来敌根本不懂打仗,现在费那么大力气划桨,等会登了岸还打得动吗?
看来打完这一战,他曾起昭就该升总兵了!
第150章 真是太阴险了,太不讲武德了!
一船当先冲在最前面的是朱和墭的爱将、爱徒兼小迷弟的苏占山。
名字叫占山,但他家却是世代海贼,只是从他爹苏勇开始弃船上山当起了山贼。不过祖传的操船手艺并没有丢,毕竟大南山就在海边上,而且天王朱有时候还要去惠州府的海丰县做买卖,去惠州的陆路被清兵封锁着不容易走,所以通常就走海路。所以大南山上的苏家人都能划船、操船。
不过苏占山现在既没有掌舵,也没有操桨,而是在摆弄一门掷锤炮——就是那种可以用来发射超口径糖药弹的小号青铜臼炮。
这门臼炮被摆在一条快哨船的船头,臼炮前面还摆了一张厚木盾,和几名少年炮兵一起给这门臼炮填好了弹药之后,苏占山就戴上一顶葡萄牙人的铁皮头盔,从木盾后面探出脑袋开始观察黄埔村码头上的情况。
面对着黄埔岛的黄埔村码头上似乎垒起了一道胸墙,看着挺高的,但是墙后面却没有一点儿动静。没有五彩缤纷的军旗,也没有兵器或是人的脑袋露出来,只是静悄悄的,仿佛什么都没有,但是战场感觉非常灵敏的苏占山还是感觉到危险的气息。
在距离码头比较远的一片房舍之间,树立着一面很大的绿底大旗,大旗上用红线刺着一个斗大的“曾”字。
苏占山知道,这是平南王尚可喜麾下第一狠将,广东第二狠人,杀人如麻的绿营虎门协副将曾起昭的将旗。
这个曾起昭可以被尚可喜委以把守虎门口的重任,光靠屠杀人民的本事可不够,这家伙还是很有两下子的。虽然他是步兵出身,一刀一枪搏来的富贵,但是他上到高位后却无师自通一般成了个火器高手,特别善用火炮。
他善用的火炮不是那种死沉的红衣大炮,而是明朝留下来的将军炮,最喜欢用几百斤重的将军炮,挪动起来方便,威力也还过得去。价钱便宜量又足。。。。。。光是历年战争中缴获的炮都能用好久,所以打完就扔也不心疼。
而他用炮用得最厉害的地方,是善于用大炮打埋伏。他的大炮不会摆出来给人看,都是藏起来的,或是藏在树林子里,或是藏在房子里,或是扎个篱笆遮挡起来。
另外,他不大会用大炮轰城头,也不会用大炮轰炮——没那手艺。摆在沙角、大角炮台上的红衣炮都交给手下去管,他自己是管不了的。他的拿手好戏是以炮轰人!
就是把将军炮填上铁砂藏好,等敌人上来的时候冷不丁轰一家伙,轰完之后步兵马上冲上去砍人!
如果没有大炮的话,他也会组织一批鸟枪兵和几门虎蹲炮,用同样的办法去阴人。
总之,这就是个多年实战中历练出来的老阴逼,打仗的手段算不上正规,但是非常毒辣。
他手底下还有一批四五十岁的老兵,都是跟着他许多年的老阴险,年纪虽大,但是阴人的经验非常丰富——这些人可都是从高强度的明末清初战争的第一线拼出来的!
现在这群老爷子兵就伏在那道高高的胸墙后面,气定神闲,一声都不坑。
实际上那道“胸墙”是半真半假的。一部分是真用泥土垒起来的,外层用竹篱笆拢住。还有一部分则只有篱笆,没有泥土。
其中泥土垒着的胸墙后面藏人,只有篱笆的“高仿胸墙”后面藏炮。
只等明军登陆,假胸墙的篱笆就会被推倒,后面的将军炮就会喷出铁砂!
将军炮喷完铁砂,躲在真墙后面的老兵就上去砍人!
就这套战术,如果鸦片战争中的英吉利龙虾兵遇上,多半也讨不了便宜,就算能赢,伤亡肯定也轻不了。
不过今儿他们遇上的,也不是阵而后战的对手,同样是一伙不讲武德的小阴险。
这可真是“老阴”对“小阴”,就看谁能把谁给“阴”趴下了。
“老阴险”曾起昭这个时候也趴在一座早就荒废了的老房子的屋顶上,举着千里镜向着江面上张望。
远处黄埔岛上的山峰上已经插上了一面红色的大旗,旗上刺了字,具体是什么曾起昭也看不清,也没什么兴趣,他只需要知道黄埔岛已经被敌人占领就行了——因为尚之信的兵力不足,所以那座岛上没有设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