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时候,大街两边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儒生了。。。。。。这些儒生都穿着交领长袍,大多有佩剑,不如他们的长袍用料各异,颜色也各异,基本没有大红、浅红和黑色长袍的。也不戴红黄二色的角巾,有一些人还没有角巾,而是头戴一顶清朝式样的瓜皮帽,这打扮有点奇怪啊!
    “衰仔啊,”朱天王举起马鞭,指着前方路边上头戴瓜皮帽的几个儒生,问边上的朱和墭,“那些头戴瓜皮帽的人都是什么来路?为什么半清半明的打扮?”
    其实朱和墭治下的广府也允许符合条件的男性留辫子并且着清式衣袍——他还得维持和清朝境内的贸易往来呢!如果来一个就剪一条辫子,那人家岂不是有来无回了?
    不过这些衣着风格半清半明的人并不是商人,而是来广州赶考的儒生。
    朱和墭笑着对父亲道:“老豆,他们都是从广府附近的州县来咱们这里赶考的。。。。。。他们都是拥护咱们当皇帝的士子啊!”
    他的话音刚落,不知道谁带了个头,大街两边的人们忽然就欢呼起来了:“圣人万岁!监国大王万岁。。。。。。”
    这就山呼万岁了?
    朱天王的感觉马上就来了,不过还是有点奇怪,于是就向儿子请教,“衰仔啊,圣人是谁?我们大明的皇帝好像不称圣人吧?”


第198章 看看,这就是八旗天兵啊!
    “都他妈的给我精神点!再精神一点儿。。。。。。都把布面甲给老子披上,把弓箭给老子背上,再把腰刀给老子挎上。
    别他妈嫌沉,你们现在穿在身上的甲胄,带在身上的兵器,都你们的阿玛和玛法当年用过的!
    当年他们可是能穿着两层重甲,扛着长枪大刀弓箭马上马下翻腾,还能在战场上用两条腿跑得飞快,跑个三五里地还能直接冲上去砍人!
    这。。。。。。他妈的才叫八旗天兵!
    看看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三千几百里地儿,走了他妈快两个月还没走完!
    这可不是行军,就是骑着马溜达,行李和干粮还有包衣奴才帮你们扛,到哪儿都有驿站住,地方上好吃好喝伺候着,比他妈官员出京上任都舒服,就这样你们还敢叫苦!你们这是要把八旗子弟的脸都丢干净啊!”
    在靠近广东和湖南两省交界处,一处名叫罗家渡的渡口外,板着面孔把五百个正在翻身下马的八旗兵,好一顿劈头盖脸训斥的人,就是大清宁南靖寇大将军图海。
    他得了康熙皇帝旨意后,没有丝毫耽搁,把手里的差事交待一番后,马上就点齐了五百八旗兵,再加上五百随军的旗奴,再汇合上邓忠率领的二百“火雷”汉军,以及施琅的几十个亲兵,拢共一千多号人,就立即从北京开拔,一路上不敢有一点耽搁,总算赶在大清康熙十一年九月初十这天,踏入了广东境内。
    因为离开湖南郴州之后,行军队伍被图海催逼得很急,居然跑出了日行八十里的“飞速”,所以当图海率队穿过湘粤边界,抵达广东韶州乐昌县境内的罗家渡时,前来迎接的广东方面的官员人还没到。
    这其实就是图海要追求的效果,就得先给广东这边的官员来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八旗天兵动起来那是其疾如风的!
    另外,早来个一日半日的,也能整顿一番手下的“纸老虎”八旗兵,免得在一群广东官员跟前露了馅。
    所以图海这会儿正在“整顿”手下的纸老虎们呢!
    不过说这些八旗兵是纸老虎,其实也有点冤枉了。这是不是纸老虎的,也得看和谁比啊?比起二十多年前扫荡天下的那一代八旗天兵,现在这群八旗少爷兵的确是纸老虎。
    但是要和道光、咸丰年间,被太平天国打得满地找牙的八旗兵相比,这些康熙年份的八旗兵其实还行。
    他们这一路可都是自己骑马的。。。。。。不但不用坐轿子,而且这一路下来,五百人都好好的,没有一个骑马骑摔了。
    这马术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这帮八旗兵还能自己携带甲胄和兵器。他们只是让旗奴们帮着扛行李、扛干粮、照顾马匹。
    还有,在来广东的路上,图海还不断考核底下人的骑射和步射。。。。。。而且是用弓力十足的制式清弓射箭。
    考核的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可没有箭箭脱靶,基本上可以做到十中七八的样子。
    这帮人射箭的本领也还行!
    他们的队列也不错。。。。。。不管是行军还是冲阵的队形,全都有模有样的。
    当然,这五百八旗兵丁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个个都体魄强健,粗壮威猛,可不是后来那些大烟鬼。
    就这帮家伙,说他们是战无不胜的天兵那肯定是瞎掰,但说他们是合格的封建兵士,还是符合实际的。
    也正因为他们还有两把刷子,所以还能把八旗天兵,所向无敌的虎皮支楞起来。
    要是换成道光、咸丰年间的那帮旗下大爷,装都装不了天兵。。。。。。吴三桂再怂,也不至于被一帮提笼架鸟的大烟鬼给震慑住啊!
    哦,还有,如今的这些“旗二代”、“旗三代”也比道光、咸丰年间的那帮旗下大爷老实。毕竟都是给入关打天下的那帮狠人管教大的,那帮狠人杀人杀多了,个个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打孩子的手都重。
    而图海又特别选了五百个老实孩子中的老实孩子,图的就是一个好管教。
    所以这帮老实孩子被图海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一个个都羞愧的垂下脑袋,没有一个敢回嘴的。
    图海看见这伙“旗二代”、“旗三代”还算老实,似乎也消了点气儿,大声吩咐道:“好了,时候差不多了,都赶紧的,吃点喝点,要撒要拉的都他妈的给老子快点解决了。然后穿戴整齐,牵着上战马到这里来列队!”
    听他这么一说,这帮“旗二代”、“旗三代”都如蒙大赦一般的松了口气儿,然后大声呼喊:“嗻!”
    这一声应“嗻”,还真吼出了那么一点地动山摇的气势!
    图海满意地点点头,心说:“有点那个意思了!当年的八旗天兵也是这个味儿!”
    。。。。。。
    图海把手底下那群“高仿的八旗天兵”当龟孙子训的时候,平南王尚之典、定南将军孙延龄、定南公主孔四贞、广东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刘秉权、广东提学薛章、广东提督严自明、高雷总兵祖泽清、续顺公府副都统邓光明等人,已经快马加鞭的往罗家渡来了。
    首席大学士图海亲自挂帅出兵啊!
    而且还来了五百八旗天兵!
    广东地面上的头头脑脑们哪里还敢怠慢?除了军务繁忙实在走不开的那几位,其他人都一大老早就赶到湘粤边界上的乐昌县城恭候大驾了。
    可他们这些人哪里能想到,图海图大学士率领的八旗天兵那可是“其疾如风”的。就在他们这些人还在县城里面慢悠悠的等候时,罗家渡的汛守把总就飞马到了乐昌县城,向城内的一群满清大官报告了宁南靖寇大将军和满洲天兵已经到达武河上的罗家渡渡口的消息。
    这下可不得了了,乐昌城内的这些大官,包括孙延龄家的母老虎格格,全都翻身上马,只带着少量护卫和随员飞奔去了罗家渡。
    一行人还没抵达渡口,就听见一阵呜咽的军号之声,抬头一看,就发现罗家渡北岸的一片空地上,赫然排列着数百八旗天兵!
    那可是旗幡招展、甲胄鲜明、队列严整、刀枪耀目,十分的威武雄壮。只是远远一看,这群汉军旗人或是汉人官僚脑海当中,就只剩下了“天兵无敌”四个字了。
    这可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如今广东地面上的清军,甭管是汉军、绿营还是民壮,只要看见这五百“纸老虎天兵”,保管都是一样的想法。
    而且当他们上了战场,只要天兵在背后顶着,砍人的气力也都能涨一倍,怕死的程度还能减个三四成的。
    嘿嘿,这八旗天兵还就是这么神奇!
    而且图海手里头还不止这五百“纸老虎天兵”,他还有另外一件秘密武器——是砂糖火雷!
    回头看了一眼已经打起十二分精神,连脸上的表情都显得狰狞,就差写个“狠”字在面孔上的几百个满洲天兵,图海终于也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然后又回过头,喊了一声:“邓忠!”
    “卑职在!”邓忠手里捧着个黑乎乎的铁球,站得离图海远远的,但还是听见了图海的呼唤,不过没有上前,而是远远的应了一声。
    “备好火雷!”
    “嗻!”


第199章 好了,这下大清稳赢了!
    邓忠手里捧着的就是“砂糖火雷”,火雷的外壳是铸铁的,里面填充了二两火药一两砂糖还有一两碎铁钉。
    其中砂糖和火药都磨成了粉末,还充分的混合在了一起,又拌上了一大把锈迹斑斑的铁钉。。。。。。之所以要这样搞,那是施琅、邓忠和漳州最好糖工还有点心师傅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反复试验出来的!
    他们一开始是直接把颗粒状的砂糖和火药拌在一起点着了,但是没太大威力。后来又想着用颗粒状火药的办法搞,把火药和砂糖都用水化了和在一起。但是也不大行,水少了糖化不开,水多了就成汤了。
    至于把糖放在火上烧化了再加火药。。。。。。被逼着这么搞的点心师傅已经成了大清忠烈,所以也就没再坚持搞下去。
    搞到最后,就有了磨粉混合加铁钉再装进铁球的制造方法。。。。。。怎么搞出来的火雷威力倒是还行。毕竟火药的主要成分就是火硝!而且铁钉、铁壳都自带铁锈,铁锈又是催化剂。
    可是这个粉末状的糖粉本就容易引爆,再加上粉末状的火药和大量的催化剂。。。。。。这就出现两个问题。
    一是太容易爆,一个火星就能爆!
    二是太容易受潮。白糖和火硝都非常容易受潮,如果把它们熬成“军用方糖”,一大块一大块的,吸水的面就少了,容易防潮。可是把它们磨成粉,那就太容易吸水了。一不小心就化成一滩水,那就炸不了了。
    而从北京南下的这一路上,邓忠就遇上了两次不明原因的爆炸,都发生在直隶境内,一共炸死了四个“火雷参领”的汉军,还炸死了两匹马。
    所以当队伍过黄河的时候,邓忠麾下的那些“火雷兵”再也不敢冒险带着那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的火雷继续行军了,于是偷偷的用黄河水把在北京制造的几十枚火雷全部打浸湿,让它们完全失效。
    这事儿传到图海耳中,就把这个宁南靖寇大将军气了个好歹,还让人把邓忠绑了,假装要杀头。
    后来还是随军一起南下的施琅说了一堆不值钱的好话,这才饶了邓忠一命。但还是让邓忠自己掏钱在武昌买了砂糖、火药,找铁匠铸造了几十个空心铁球。
    不过邓忠也学乖了,再也不敢把砂糖、火药、铁钉都填进铁壳了,而是把它们分开包装运输。这下倒是没再发生事故,但是进入气候潮湿的南方之后,邓忠又遇上了新的麻烦——白糖太容易受潮,而且受潮后又很难弄干,而且还容易结块。
    最后邓忠只好把结块的白糖拿去给厨子解决掉,然后自己掏钱再买,买来以后小心保存。
    这一路都快难为死邓忠邓大参领了!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广东,已经学会怎么保存白糖的邓大参领,就在罗家渡防守汛的营房里面,哆哆嗦嗦的亲手磨了糖粉,组装了一个火雷。
    这会儿就念着在北京时向白云观的道士求来的一个“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