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让他们俩没料到的是,康熙皇帝居然让孔四贞、孙延龄把他们这些“广东官”都拦在了赣州府,不让他们离开。。。。。。看这意思是要在明军打过来的时候,再给他们一个“尽守土之责”的机会啊!
    薛章和凤鸣山因为之前得罪过朱和墭,所以在一群被挡在赣州府的官员中是最不安的。两人也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没事儿就凑在一起,在他们一块儿租住的院子里面借酒浇愁。
    在邻近年关的这一天,薛章正在自己的“出租院”内,品着新出现在赣州府市面上的“潮州白”的时候,就听见屋子外面脚步声错落响起,然后就是薛章的一个凤鸣山的声音:“学台,学台,大喜啊。。。。。。刘总戎的兵到了!刘总戎的兵到了!”


第254章 格格,听说您和吴应熊关系不错啊!
    “刘总戎?那个刘总戎?”
    刚刚喝了一点“潮州白”的薛章似乎有点迷糊了,居然不知道刘总戎是谁?
    “刘进忠啊!”凤鸣山一边说着,一边拿过一壶早已经凉透的茶水,给薛大学台倒上了一大碗,“学台,您先醒醒酒。”
    感到有点晕乎的薛章还真的拿过茶碗猛喝了一口。。。。。。有点透心凉啊!
    不过的确清醒了不少。
    “鸣山,你说谁来了赣州府?”
    “刘进忠!”凤鸣山眉飞色舞道,“带着两万余人浩浩荡荡的从南边开来,马上就要入城了。定南将军和定南公主已经带着人出迎了。。。。。。这下可好了,咱们的转机来了!”
    “咱们的转机?”薛章还是不明白,“刘进忠手底下就几千人。。。。。。现在带过来两万人,应该是包括了许多家眷和民伕的。靠这点人马,根本不可能反攻下广东,能守住赣州府已经是天幸了。我们又有什么转机?”
    “学台!”凤鸣山跺了跺脚,“您还没想明白?那是刘进忠啊!您和他一块在潮州共事多年,他是什么人,您还不知道?”
    “刘进忠是。。。。。。”薛章还是有点迷糊。
    凤鸣山干脆就挑明了,“学台,您难道不知道这个刘进忠心里面一直念着大明吗?他是崇祯皇帝的勇卫营出身,天子近臣啊!
    后来又跟着江北四镇之一黄得功混。。。。。。那黄得功可也是殉了大明的忠烈啊!”
    “鸣山,你怎么说话呢?”薛章被凤鸣山的一番话一吓唬,顿时惊出身冷汗,酒也醒了。
    凤鸣山却一脸的不在乎,“学台,您还不明白吗?现在又是明清吴三国相争的乱世了。。。。。。咱们赶上了!”
    “啊。。。。。。”薛章脸色有点难看,“咱们的确赶上乱世了!鸣山,你觉得这刘进忠已经在暗中投靠了吴三桂和朱三太子?”
    “是吴三桂或朱三太孙!”凤鸣山纠正了一下薛章的说法,“到底投靠谁还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不会忠大清的。”
    薛章沉默了一会儿,也点了点头。
    他和刘进忠在潮州共事好几年,当然能感觉到这人身上的情绪不对。而且他身上是贴着标签的——勇卫营啊!等于在脑门上贴了“反清复明”四个字儿。
    大清这边能信他才有鬼!
    如果不是耿继茂、耿精忠两父子一力保举,他连绝对混不上总兵。
    当然了,也正因为耿家的那点知遇之恩,刘进忠才暂时没有倒戈回到朱三太子那边去。
    不过这次他没有跑回福建,而是溜到赣州府来,恐怕已经说明耿家对他的恩已经“用尽了”。
    凤鸣山对薛章道:“学台,这也是咱们的机会啊!”
    “咱们的机会?什么机会?”
    “弃暗投明的机会啊!”凤鸣山咬了咬牙,“学台,咱们可都是熟知广东内情的。我看这天下,要么三分,要么南北对垒,要么就是反清复明了!咱们是不是该良臣择明主了?”
    薛章一听这话就眉头大皱起来了,“咱们得罪过朱三太孙啊。。。。。。”
    凤鸣山摇摇头,一脸郑重地说:“学台,是咱们。。。。。。生造出了朱三太孙!”
    对啊!薛章想起来了,朱三太孙的身份,好像就是凤鸣山生造出来的!
    “你。。。。。。。”薛章又想了想,“你就不怕他杀人灭口?”
    凤鸣山笑道:“学台,这事儿还不简单?咱们一分为二,您拿着刘进忠的信去投吴三桂,我则拿着这位刘总戎的信去投朱和墭!这样咱俩都少不了一份荣华富贵,而且以后咱们还可以互通消息!”
    这办法倒是不错!
    杀人灭口,能灭口才杀人啊!灭不了口,杀人就没用了。而且朱三太子的法统不仅在广东管用,在吴三桂那里也是管用的。如果这个法统没了,保不齐吴三桂自己也发掘出一个“朱大太子”,那朱和墭的麻烦就大了。
    凤鸣山又道:“学台,男儿大丈夫身处乱世,当险中求富贵,搏封侯啊!下官估计吴三桂和朱和墭之间,是少不了一番龙争虎斗的。
    但是吴三桂真的知道朱和墭有多大本事吗?朱和墭又知道吴三桂的底细吗?咱们可以两头吃啊!”
    薛章看着凤鸣山,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
    “格格。。。。。。听说您在北京的时候和吴应熊关系不错啊!”
    在赣州府城外十里,一处接官亭内,正等着刘进忠的大队人马抵达的孔四贞忽然听见自己的丈夫说了句很奇怪的话。
    她马上扭过头望着这些日子苍老了不少的孙延龄,然后又左右看看,发现接官亭中就他们俩,其他人都在亭子外面候着,这才松了口气。
    “额附,你这说什么呢?”孔四贞一张还算俏丽的面孔上突然浮现出了怒色,“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你提这事儿干什么?”
    孙延龄干笑了几声,“我,我只是听说你们关系挺亲近的。。。。。。”
    孔四贞哼了一声:“告诉你也无妨,当年我和吴应熊、尚之信、耿精忠一起在苹果园义结金兰。。。。。。吴应熊年纪最大,是大哥,尚之信是二哥,耿精忠是三哥,我是四妹。不过这不是我们几个的关系有多好,而是四藩之间互相拉近关系罢了。”
    孙延龄满脸赔笑道:“格格,我问的就是这个。。。。。。您看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联络吴应熊的事儿了?”
    “你说什么?”孔四贞的脸色一下变得冰冷了,把孙延龄吓了一跳。
    “格格。。。。。。”孙延龄顿了顿,“您难道不觉得这天下大势已经变了?”
    孔四贞沉默不语。
    孙延龄叹了口气,又道:“我们是不能投靠朱三太子的,毕竟老泰山当年的确把崇祯坑惨了。但是吴三桂和朱三太子不是一条心。。。。。。要不然他也不会自称什么总统大元帅了,如果咱们投靠过去,将来吴家有了天下,应该不会薄待咱们。”
    孔四贞依旧不言不语,这个女人最大的毛病大概就是死心眼了!
    孙延龄对自己这个死心眼的老婆也挺无语的,但是他不能丢下老婆自己去投吴三桂啊!因为他自己不值钱啊,孔四贞怎么都是四藩之一的定藩之主,和耿精忠、尚之信也算平起平坐的人物。他孙延龄算老几?
    想到这里,他又对孔四贞道:“格格,将来吴家未必会有整个天下,但是我看着这三分天下已经稳了。咱们或许可以帮着吴三桂更进一步,促成吴家和爱新觉罗家平分天下。总之,就是不能让朱明再恢复的!否则大清、吴三桂和咱们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孔四贞听见这话,整个人都抖了一下,容色铁青,点点头道:“你这话说的有道理!大清也好,吴三桂也罢,总有我们一份富贵。但是朱明那边,是没有我们孔家的立足之地的!如果朱三太子得了天下,我们夫妇想当一介平民都不可能了!”
    “对对对,”孙延龄连连点头,“朱三太子才是咱们的死对头啊!”
    孔四贞顿了顿,又道:“等迎接完了刘进忠,我就给老主子上折子,和她说说保吴世霖一命的事儿。”
    孙延龄笑着:“格格,再给吴应熊写一封信吧。。。。。。咱们做了救人性命的好事儿,可不能不留名啊!”


第255章 忠臣那么多,大清一定赢!
    康熙十二年,正月十六日。
    已经过完上元节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康熙皇帝,现在刚刚用完午膳,正坐在南书房内翻看着这些日子陆续送来的十来份非常重要的奏折和题本。
    其中一部分是请罪的折子。。。。。。罪臣很多啊!年节之前图海、孙思克、施琅、孙延龄等人已经请过罪了。
    过完年,耿精忠、刘进忠,还有一堆湖南官员的请罪折子又到了!
    那些湖南官员的请罪折子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打不过吴三桂很正常。
    而且他们现在丢地盘的速度还可以接受,长沙、岳州、衡阳、常德这四个要地还在朝廷手里,估计还能守一段时间。
    而耿精忠和刘进忠的折子就让康熙有点无语了,这两个家伙在年节前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壮着胆子去打了一回潮州府!
    那可是龙潭虎穴一样的地方啊,就凭他们也能打得动?结果不出所料,真的就惨败了。。。。。。被一个叫杨秀清的逆贼给打败了。
    这个杨秀清的名字康熙在《壬子科贡士诗词合集》上看到过,是个广西士子,还写出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当时康熙皇帝就知道这个不简单,没想到他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军略也极为高明,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啊!
    只可惜怎么厉害的人才不肯为朝廷所用,反而成了逆贼的右辅副军师。
    康熙叹了口气,心想:“朕和父皇既是明君,又是仁君。。。。。。这些人才为什么就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呢?”
    除了请罪的折子之外,给康熙皇帝送来好消息的折子也是有几份的。
    譬如已经卸任的福建总督范承谟的折子上就报告了好消息——耿精忠和刘进忠是真败!
    而且耿精忠还亲自上阵和贼人搏杀,身负重伤而还。。。。。。范承谟已经去探望过了,绝对不假!
    既然耿精忠受伤不假,那这是个好消息,说明耿精忠和刘进忠都是忠的!如果他们早就勾结了朱三太子,那潮州之败就是诈败了,怎么可能损伤那么大,耿精忠还差点战死?
    那范承谟是既忠心又精明的奴才,就那个傻乎乎的耿精忠是不可能满过他的。
    所以耿精忠的忠是可以确定的!
    而刘进忠嘛。。。。。。虽然很多人都说他靠不住,但康熙觉得这家伙也还是忠的。
    要不然潮州之败时他来个临阵倒戈,一下干死耿精忠,现在整个福建都大乱了。
    除了这“两忠”之外,康熙皇帝又发现了一个忠臣,就是那个平凉提督王辅臣。
    这个王辅臣原本在吴三桂手下干过,据说还颇受恩惠,所以有不少人给康熙上密折,请他提防王辅臣。
    而王辅臣现在上了折子——因为他听说逆贼有“炸弹箱子”可以伤人性命,非常担心太和门的门房疏忽。所以请辞平凉提督,要入朝当御前侍卫,替皇上看守太和门,保卫皇上的安全!
    看看,这是多好的奴才啊!
    怎么可能不忠?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拒绝王大忠奴的心意,当即就命王辅臣赶紧入朝来当“门房大臣”。。。。。。太和门看门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除了耿精忠、刘进忠、王辅臣这“三忠”之外,戴罪立功的图海也给康熙上了折子,举荐屡北屡战的施大忠臣就任长江水师提督!
    这可真是打一次败仗升一次官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