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他的“二号”谋臣(杨起龙是头号)刘玄初出来说话了:“世子爷这话当然对,不过这炎夏一到,秋风还会远吗?”
    “秋风?”吴应熊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薛章却已经知晓吴三桂的心思,笑着接过话题道:“世子爷有所不知,东南海上秋冬多北风,春夏多南风。朱和墭若想走海路北上,一定要在春夏出兵,拖到秋风一起,那可就要逆风而进了。如果大总统在炎炎夏日出兵武昌,那么消息传到广州,秋风差不多也该起了。朱和墭想马上出兵也无风力可借,只有静待明年春天了。到了那时,咱们如果进展顺利,都已经顺江而下金陵了。即使进展没那么顺,应该也能打下武昌这个九省通衢。而清廷一失武昌,必然全力死保金陵。到时咱们就能在武昌坐山观虎斗了!”
    “高啊,实在太高了!”吴应熊听完刘玄初的话,不禁大喜,“明清两家死战金陵一定会打到两败俱伤。。。。。。若清兵取胜,我们就能顺江而下,乘着清兵元气未复,夺取江南繁华之地,如此二分天下就在望了。
    如果明军取胜,那我们就挥军北上,先捣剜中原腹心,再西抚陕甘,东平齐鲁,最后再取北京。。。。。。天下可定啊!”
    吴三桂的神色突然凝重起来:“可武昌城也不容易打啊!依江傍湖,山水环绕,城高墙固,又得水运之利,根本无法围困。如此坚城,该如何夺取?”
    一言说出,等于当头一盆凉水浇在还在兴头上的吴应熊的脑门上,顿时凉了半截。
    而吴三桂接下来的话,则把吴应熊惊出了一身冷汗。
    吴三桂淡淡道:“不如本总统就在松滋、枝江一带渡江北上吧!”
    “父,父帅。。。。。。”吴应熊可是被老头子的话给吓着了。
    虽然他嘴上一直说八旗兵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他家老头真要渡江北上了,他就控制不住的心惊肉跳了。
    吴三桂看见他儿子的表现,咯咯一笑,说道:“本总统都豁出去了,朱三太子也不能没有表示吧?
    我听说朱三太孙的北厂出产一直军用白糖,威力比寻常的白糖还大一倍,而且用它熬出来的糖药容易保存,不大会受潮。另外,朱三太孙还搞出一种拉索发火的火绳。。。。。。是不是该送本总统一些?”
    军用白糖和拉索点火神现在都已经量产了——朱和墭这个“大魔法师”在实验室里面可以配制的“魔药”那多了去了,但是能量产的就不多了。
    他之所以要搞容易泄密的糖药,也是因为糖药能够量产。熬糖谁不会?催化剂就是铁锈,粘合剂就是阿拉伯胶,根本就没难度。而且广东、福建又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规模化生产白糖的产区——美洲那边也有甘蔗,但是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不会制白糖。。。。。。
    而在糖药之后,朱和墭第二个推出“魔法武器”就是用黄磷火柴为原型,制作出来的拉索火绳。
    黄磷火柴的制作难度也不高,但是配合上糖药手榴锤后的实战价值却很高——不需要用火折子点火了!
    这样一来,士兵就能单手操作手榴锤了,而且也不会在夜袭的时候因为使用火折子而暴露目标。甚至轻骑兵可以把手榴锤的拉火索挂在腰带上,扯下个手榴锤直接扔就行了。
    “大总统,这军用白糖还好说。。。。。。可这拉索火绳恐怕没那么容易搞到啊!”
    现在说话的是薛章,军用白糖和拉索火绳的消息都是薛章提供给吴三桂的,但他能提供的也只有消息,制作方法是不可能提供的。
    薛章斟酌着又说:“大总统,如果您肯把桂阳州、郴州和永州府南部让给朱三太子,这事儿也许还有的商量。”
    桂阳州、郴州和永州府都位于广东和湖南的交界处,同时又都归湖南管辖。
    在朱和墭进兵韶州府、南雄府和连山州的时候,因为兵力不足,所以并没有去拿下这三个州府。后来吴三桂席卷湖南的时候,镇守韶州府和南雄府的林阿虎、诸葛正阳又出兵占了这三个湖南州府下辖的几个县,形成了一个争夺的态势。
    “不就是几个州县嘛,让给他们也无妨。”
    吴三桂说完这话,就转脸问刘玄初道:“玄初,劳烦你走一趟广州如何?”
    “属下必不辱命!”刘玄初毫无二话,立即就接下了吴三桂的命令。
    他随后又对吴三桂道:“大总统,您要进兵江北的事万万不能让耿精忠知晓,否则清廷多半也会知道。”
    吴三桂笑了起来,“让清廷知道不好吗?老夫就是要过长江去,他玄烨敢跟吗?”
    吴三桂过江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要“梭哈”的姿态啊!就看康熙敢不敢跟了?他要不敢跟,那湖广的清军一定会肝胆俱寒,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倒戈投靠吴三桂。他要跟了。。。。。。大热的天,八旗兵在湖北荆州这种火炉一样的地方,真的能扛住?
    刘玄初一愣,但转眼就明白了吴三桂的心思,于是一脸佩服地说:“大总统英明,属下实在佩服不已。”
    。。。。。。
    刘玄初对耿精忠的把握还是很准的——他是既不“精”,也不“忠”,更不“耿直”。
    把他的姓名反过来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的品行了。
    不过耿精忠却觉得自己越来越精了,都快成妖精了!在得到了吴三桂准备“全师向北”的消息后,立即就给康熙皇帝上了密折。
    而他的密折送到北京时,已经是康熙十二年的四月底了。就在密折抵达后的第二天,康熙皇帝就在南书房内见到了从西北风尘仆仆而来的大清忠奴王辅臣。


第267章 康熙,你跟不跟?
    南书房内,康熙皇帝和往日一样,端坐在案几之后,身后和两旁众星拱月一般伺候着一大群的太监和奴才,门外还有挎着腰刀,身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挺身站立。
    看见王辅臣在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引领下到来,守门的御前侍卫就要上去搜身。搜身的规矩是新定的。因为明军拥有拉索火雷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
    这段时间,清廷和明廷之间虽然没有爆发大战,但是小规模的战役却一直在进行。这些战役主要是发生在忠于明廷的延平王府藩军和清廷的福建、浙江守军之间的。
    为了确保朱和墭在几个月后可以顺利泛海北上,延平王府的军队目前正在拔除清军摆在福建、浙江沿海岛屿上的据点。有时候还会等上沿海界外荒芜人烟的滩头,占据一些紧要之地,修复被清军遗弃的城寨和码头。
    在这个过程中,就难免和清军发生冲突了。而延平王府藩军在和清军的交战中就不止一次用到装上了拉索火绳的手榴锤!
    而得到报告的康熙,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和墭和郑经会派遣死士,暗藏神雷,潜入北京,化妆成大臣,在上朝的时候拉响炸雷,和自己同归于尽!
    所以康熙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就进一步加强了。。。。。。门房大臣们上班喝茶、、吹牛皮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王辅臣刚才在进太和门的时候已经被个眉清目秀的八旗子弟上上下下摸索了一遍,现在到了南书房门外,看着还得再被人摸摸。正感到不自在的时候,康熙皇帝的“天语”已经从南书房内传出来了。
    “马鹞子是朕的好奴才,最忠心了,不必搜身,让他进来吧。”
    王辅臣是顺治的奴才,自然早就认识康熙,两三年前他还入觐过一次。不过那时大清的天下还算安稳,而如今则是一片风雨飘摇。所以王辅臣也有点好奇,这位“大清小圣主”现在还沉得住气吗?
    带着这样的心思,王辅臣就跟着噶布喇一块儿进了南书房,然后一边行三跪九叩觐见礼,一边偷眼打量康熙帝。只看见康熙皇帝比几年前更显成熟稳重了不少,一张麻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掌握。
    康熙含笑看着王辅臣叩头完毕,才笑着道:“马鹞子,站起来给朕看看。”
    “嗻!”王辅臣响亮地答应一声,立起身来。
    “好一个虎背熊腰的大将军,理应配得上一个巴图鲁!”
    巴图鲁是满语“勇士”的意思,也被清朝皇帝们当成“勇号”封赐给下面的有功之将。虽然只是个空口白话的“勇号”,但是在历史上的清朝咸丰年以前,却是非常难得的。从天命年到咸丰年的二百余年间,得赐“巴图鲁”之号的仅三十三人。不过咸丰朝后,大清的巴图鲁勇士就多了去啦。。。。。。成百上千,真是“勇不可当”啊!
    正因为这“巴图鲁”的勇号在康熙年还非常难得,所以王辅臣一听康熙要给自己赐号巴图鲁,马上就给跪了,感激涕零道:“皇上,奴才得先帝器重,委奴才以重任,寄奴才以腹心,待奴才之恩如天高海深,奴才虽有微功,但不足以报万一。如今国家有难,奴才尚未立下杀贼灭敌之功,怎敢当得巴图鲁名号?请皇上收回成命,待奴才斩杀吴三桂、朱和墭之后,再赐奴才以勇号!
    皇上。。。。。请给奴才一支精兵,让奴才替您去杀贼吧!”
    看见王辅臣被自己的只言片语就哄得感激涕零,康熙皇帝也显得有点激动,赞许地点点头道:“朕要的就是你这样的汉子!这个巴图鲁你先拿着,就当朕提前预支给你的赏赐。。。。。。你立功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跟前的案几上拿起几份奏折,对王辅臣道:“这是图海、勒尔锦和耿精忠的奏折,都说了一个事儿,吴三桂那个逆贼要过长江了!”
    “怪不得康熙一见面就拿出了个巴图鲁收买人心,”王辅臣心想:“原来是吴三桂要拼命了。。。。。。真没想到这老家伙那么猛。还好我没一刀劈了汪士荣,要不然就真的没退路了。”
    想到这里,王辅臣又给康熙皇帝叩了个头道:“皇上,这可是好事儿啊!吴三桂这老小子要是一直躲在长江南岸,咱们八旗天兵的铁骑还施展不开。他胆敢过江,那便是死期到了!奴才愿为先锋,替皇上斩杀这个老贼!”
    “好!”康熙一拍巴掌,又环视左右,“诸位,现在有王辅臣这样的猛将为先锋,朕可以御驾亲征了吗?”
    周围的大臣听他这么一问,全都出班下跪,叩头发言了。
    在图海走后成为头号大学士索额图头一个表态支持:“皇上御驾亲征,吴朱二逆,一定肝胆俱裂!”
    刚刚补了个大先生的明珠明中堂也跟着发言:“皇上天威无敌,吴朱二逆,一定望风而逃!”
    汉奸大学士的头头金巴泰也道:“皇上天兵一到,二逆必败无疑!”
    熊赐履的话最多,长篇大论道:“万岁爷所见至圣至明。臣以为,吴三桂已是三鼓而衰,被图海、施琅阻挡在岳州寸尺难进,才冒险渡江,妄想一搏。依臣之见,主上亲征,必能一举成功!”
    大臣和大奴才们当然一片支持了。虽然历史上康熙皇帝假惺惺表示要去湖南岳州打吴三桂的时候,底下的大臣们都哭着喊着拦着不让去。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康熙该不该御驾亲征,而是他必须得把御驾亲征的架子先端起来了。
    吴三桂其实也没真的过长江,只是在长沙摇旗呐喊,宣称自己要过江了。
    这就相当于某个黑老大在赌桌上嚷嚷着要梭哈,但是手还没把筹码推出来。。。。。。这就是在探对手,也就康熙皇帝这个“麻老大”的底。
    如果康熙皇帝表现得稍微有一点怂,那大清的人心就得散了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