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看着自己的老忠奴,温言道:“卓布泰,你受委屈了。”
“奴才。。。。。。”卓布泰一听康熙这话,马上就是老泪纵横了,“奴才不委屈。。。。。。”
都哭成这样了,还不委屈?
“王辅臣,快给卓布泰搬个凳子,让他坐着回话。”康熙继续哄卓老爷子,“老爷子,别跪着了,起来坐吧。。。。。。紫禁城晚上挺凉的,地砖上更凉,您要跪久了膝盖冻坏了,就不能骑马打仗,替我大清平吴灭朱了。”
多好的仁君啊!
卓布泰几乎都以为那个弄死自己两个亲兄弟的人不是康熙皇帝了。。。。。。
卓布泰还是在王辅臣搬来的一张凳子上落座了。而明珠和王辅臣则继续“罚跪”——怀着激动的心情等着康熙皇帝的天语垂询。
现在可是大晚上,南书房内除了康熙皇帝和当值的太监、侍卫,就只有卓布泰、明珠和王辅臣三人。。。。。。连索额图都不在场!
所以今晚上最高兴的其实就是明珠了——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是擒鳌拜最大的功臣!为了除鳌拜,索额图辞去吏部右侍郎职务改任一等侍卫,天天和康熙凑一起秘密,还帮着康熙物色打手。
而鳌拜和穆里玛的死,多半也是康熙授意索额图去做的。。。。。。这个索额图一下就除掉了大清两位无敌将帅,罪过不小啊!
这时康熙开门见山地问:“卓布泰,明珠和你说过如今的平叛剿贼之战局了吗?”
“说了,”卓布泰道,“整整说了一个时辰。”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这个明珠会挺办事!
“那你怎么看?”康熙又问,“朕御驾亲征吴三桂能赢吗?”
“能赢!”卓布泰道,“吴三桂实不足为虑,国朝大患只有一人!”
“谁?”
“朱和墭!”卓布泰有点激动,“破澳门,擒可喜,败图海,席卷广东,擒杀我天兵七八万有余。。。。。。皇上,您不要当他是前明余孽,您要把他看成一代开创之主啊!
而那吴三桂,其实才是明朝余孽,我大清手下败将,不足为虑。”
卓老爷子这是在朱和墭身上看到了当年大清崛起关外时的锋芒了!
而卓布泰的这个看法,其实和岳乐也差不多——岳乐亲自去江宁坐镇,就是要防朱和墭北上。
“卓布泰,”康熙说,“朕已经让安亲王坐镇江宁,防着朱和墭北上。只要咱们能集中兵力先打败吴三桂,就可以用全天下的力量去灭了广东的逆贼了。”
“皇上圣明!”卓布泰嘴上说的好听,心里面却也没底。
打吴三桂他其实是有把握的,就如他所言,吴三桂不过是残存的明军余孽。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
而朱和墭虽然是经过“认证”的崇祯之孙,但他的军队却是新建的,和早先那支暮气沉沉的明军几乎扯不上关系。
而这支新建的军队明显还处在上升期。。。。。。今后几年内,他们很可能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不过卓布泰现在也不想和康熙皇帝说这些,因为说了也不能怎么样。
吴三桂这一反,虽然不足以推翻大清在关内的统治,但却让大清朝廷无力远征广东,至少为朱慈炯、朱和墭父子争取到了几年时间。
“卓布泰,”康熙皇帝此时又问,“你觉得朕需要派出多少军队才能在荆州击败吴三桂?”
“回皇上的话,”卓布泰道,“奴才觉得天兵无法在荆州府境内击败吴三桂。”
康熙一愣:“什么?你刚才不还说吴三桂不足虑吗?”
“奴才的确说过,”卓布泰道,“但朝廷还是不能在荆州决战。”
康熙不解道:“这是为何?”
“因为朝廷在湖广战场上最大的优势在于施琅的水军。。。。。。只要有这支水军在,朝廷在汉阳以东长江沿岸的军队和襄阳以南汉水沿岸的军队就是一体的。所以奴才建议湖广的天兵要始终围绕着这条完全为我所有的水路进行布署。”
康熙低声道:“那岂不是要放弃荆州城了?”
卓布泰道:“皇上,吴三桂过江不是为了一座小小的荆州城,而皇上您御驾亲征也不是为了守住荆州城。那么您何必同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呢?奴才建议平南将军立即移师至荆门州、安陆府、襄阳府布防。”
康熙不置可否,又接着问:“卓布泰,那朕需要调集多少八旗兵去湖北,方可确保必胜?”
“皇上,”卓布泰看着康熙皇帝道,“奴才觉得八旗兵已经不足用了。。。。。。至少靠北京城的八旗兵已经不足以击败吴三桂了!”
“什么?”康熙皇帝猛地站了起来,“八旗劲旅都不足用了,那朕还能依靠谁?”
卓布泰不慌不忙道:“皇上,您还能依靠包衣奴才啊!”
第270章 打人升级当奴才!
靠包衣?
康熙皇帝听卓布泰提及包衣,就忍不住瞥了眼直挺挺跪着的王辅臣和纳兰明珠。
一个高大强健,威风凛凛。一个颀身玉立,风度娴雅。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们的身份,乍一看也许把两个人弄混了。把王辅臣当成了女真叶赫部猛男金台吉的子孙,而把纳兰明珠当成某个文采风流的汉人文臣。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轻轻一叹道:“咱满洲八旗入关定鼎中原才二十多年,怎就越来越像汉人了呢?”
卓布泰闻言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被康熙皇帝看在了眼里,康熙问:“怎么?朕说得不对吗?咱八旗子弟在关外的时候是何等生猛,弓马骑射,无敌天下,十个明军都打不过咱们一个八旗兵。可如今。。。。。。”他一指纳兰明珠和王辅臣,“如今十个明珠也不见得能打得过一个王辅臣啊!”
明珠被康熙那么一说,白净细嫩的面孔刷一下就红了,不过扭头看看王辅臣这块儿,好像真的打不过啊!
不过明珠也是个知耻的,马上就给康熙叩了个头道:“皇上,奴才回去好好练练再来。。。。。。”
“甭练了,来不及了,而且也练不出来。”卓布泰笑道,“明中堂,你以为咱们老一辈的八旗兵都是练出来的?”
“不是吗?”康熙插话问,“卓布泰,难道老辈儿的八旗天兵都是天生神勇的?”
“回皇上的话,”卓布泰道,“老一辈的天兵都是逼出来的!都是拼出来的!除了极少数的贵胄,其他人都是强者踩着弱者的身子和尸骨爬上来的。只有强者才能当步甲、马甲,只有强中之强才能当红甲兵,只有强到不像话的强者才能当白甲兵。。。。。。白甲兵就相当于现在的紫禁城护军。想当年鳌拜那小子领着五个白甲兵,加上他一共六个白甲兵就打下好几百明军守着的一个山头,还打死打伤人家好几十,现在太和门外看门的那些人能几个人打死打伤朱三太子好几十人吗?”
“怎么可能?”康熙心说:“你现在让鳌拜去也不行啊!朱三太子的人砍人之前会先丢一大堆火雷弹,武功再高,一雷升天啊!”
“老爷子,”边上的纳兰明珠也不服气了,“您说的那种八旗天兵现在上哪儿找去?难道要调关外的索伦营吗?”
“调索伦营干嘛?”老爷子摇摇头,“都说了用包衣奴才了。。。。。。索伦营才几个人呢?拢共五千多个兵丁,全调去湖北也不管用,出个什么天花就先死一半,剩下两千多也比不了想当年的老八旗,靠他们打不过吴三桂的。”
说着,老爷子又一指王辅臣,然后对康熙道:“皇上,您得用这样的包衣奴才!”
听了卓布泰的话,康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老爷子怕是糊涂了吧?包衣奴才也不都是王辅臣这样的,要不然王辅臣也不会那么出名啊!
明珠已经开口了,“老爷子,王大人(他是内大臣,可以称大人了)虽然是包衣出身,但不是所有的包衣都和他一样猛的。”
“我知道,我还没糊涂。。。。。。马鹞子是因为够威猛才当上包衣奴才的!”
卓布泰忽然看着康熙,郑重地说:“皇上,早年间在关外的时候,咱们八旗的圈子不是封闭的。无论什么人,满洲、蒙古、汉人、索伦、朝鲜,哪怕说不清来历也无妨,只要肯为主子们卖命,都可以加入的。有许多人加入的时候就是包衣奴才,然后再靠着军功一级级的往上爬!
正因为有这个上升的路子,当年关外的勇士几乎都被囊括进了八旗,这才有了八旗天兵的无敌啊!
可是现在呢?八旗子弟不给当,连包衣奴才的圈子都封闭起来了。。。。。。马鹞子这样的汉子,现在如果还没当上包衣,那还能当什么?当绿营兵吗?绿营兵有什么好当的。他们如果想要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某个出身,该去为谁卖命?”
啊。。。。。。原来如此!
醍醐灌顶啊!
康熙皇帝一下就被点醒了!
原来卓布泰说的“靠包衣”不是靠现有的那的包衣,而是要打开包衣的圈子,让能打的平民壮士都加入进来。当然了,同时还得让立了功的包衣奴才可以比较容易的抬入八旗。
如果不这么干,那底下的猛人凭什么帮着大清打?帮着吴三桂、朱和墭他们打不好吗?他们那边开国功臣的编制有的是!
现在帮着大清打,只能混个绿营兵干干。军饷没几个不说,朝廷还不把他们当自己人,让他们当炮灰打头阵不说,还给他们最差的装备,吃着最低的粮饷,立了功也没什么上升空间——八旗子弟是可以当绿营军官的,他们路子粗,又是朝廷的自己人,所以就把绿营兵的上升空间都挤占了。
大清刚入关那会儿,当绿营兵还可以放抢,上升空间不大,但是可以发财。可现在好地方都在朝廷手里,吴三桂手里的云贵川没什么可以抢的,湖南稍好一点,但油水也不大。广东倒是富一些。。。。。。但是广东盛产天雷啊!
康熙皇帝想到这里,脸上已经放出光来了,他跃然而起,在南书房里面转了两圈,突然停住脚步,大声道:“明珠,给朕拟旨!令在京的诸王、贝勒、贝子,以及八旗各都统衙门都去各自的庄子里面征集精壮包衣然后交给内务府。。。。。。朕不管那些包衣原本是什么出身,朕只要精壮的汉子!限期一个月,给朕征两万,不,征三万精壮包衣!
再给内务府下旨,将包衣火雷营扩充成包衣火器营和包衣步军营,员额都扩充到一万六千。再从前锋营、骁骑营、护军营、包衣骁骑营中抽调一批精壮干练之员,调入包衣火器营、步军营任官。”
说完这些话,康熙又扭头看着卓布泰,“卓布泰,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卓布泰一张老脸上也都是惊喜的神采,他也没想到这位用雷霆手段除掉自己两个兄弟的少年英主那么信任自己,而且还那么果敢雷厉。
看来这大清国还是有希望的!
想到这里,老爷子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道:“皇上,奴才建议您再下一道旨,再放出三万额度给绿营兵将投旗。军官投旗后可以直接抬入汉军旗,兵士可以先当包衣奴才,立功之后再抬入八旗。”
“好!”康熙皇帝一拍巴掌,“有了这三万八旗和包衣奴才,朕就能牢牢控制二十万绿营兵,再不用担心他们造反了。卓布泰,你真是朕的肱骨,鳌拜的一等超武公现在就给你了!”
卓布泰连忙趴到地上,一脸的感激涕零,伏地叩首谢恩。
康熙笑道:“老爷子,快起来吧。。。。。。您现在可是咱大清的国之柱石了。等将来平了吴三桂和朱三太子,朕还要给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