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他又因为害怕西洋火器传到汉人手里后会威胁满清的统治,所以发明了“八旗火器”的概念。将威远将军炮、制胜将军炮、子母炮等一系列威力较大的西式火器都归入其中,限制甚至不允许绿营使用,以确保八旗兵在火力上的优势。甚至一度还想将糖药也当成八旗火器!
    不过在建阳水、三江口镇两战失败后,康熙已经有所改变了。不再限制忠于他的汉人军队掌握先进火器。。。。。。但是一转身,他又开始对他的洋师傅南怀仁保密了。
    他知道洋人没有糖药,不给足好处,他是不会教的。而且白糖的产地大多被朱和墭控制了,如果洋人学会配制糖药了,朱和墭还不得赚翻?
    所以康熙情愿装神弄鬼,也不能和洋鬼子说实话。
    反正朱和墭保密,他就跟着一起保密,不但要保密,还得拿这个装逼。不仅装给洋人看,还得装给暂时还不知道真相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议绅们看。
    看见这群“劣绅”都颤颤巍巍凑过来要跪,康熙只是摆摆手,笑道:“不必行大礼了,朕就说几句话,说完还得给洋人使团赐宴,就不和你们一起开会了。
    朕要说的事儿就是一件,就是兴办团练之权。。。。。。朕不指望你们办的团练去和朱和墭打,朕有新军,有枪炮,有法术,有水师,还有那么多西洋朋友帮忙,是不会打不过的。所以让你们办团练只是为了江南遭遇战火的时候,你们可以关门自保。所以这事儿关系到你们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团练牌照就在朕手里,朕要什么,你们也明白,你们好好商量去吧!”


第353章 咨议会——黄宗羲的大买卖!
    大清康熙十三年,二月初一,南京应天府,江南贡院。
    因为康熙皇帝从来没打算将这个咨议会一届一届的开下去,所以他也没在南京应天府内城给咨议会弄个可以长久办公的衙门。由于参加会议的江苏、安徽、浙江议绅大半都是举人和秀才,于是康熙皇帝就让他们在江南贡院里。
    在前一天观摩了康麻子的探空火箭之后,超过四百名真假议绅就齐聚到了江南贡院,先拜孔子,再议政治。
    议政的地方也不是在室内,就在贡院进门后的大院内,也就是参加江南乡试的考生们参拜至圣先师的地方。在供奉孔子牌位的大堂之前,摆了一张空空如也的御座,御座边上还摆了两把交椅。大学士图海和布衣儒生黄宗羲就一左一右,坐在这两把交椅上。
    在这两把交椅的边上,还摆了两张书桌和两把椅子,图海这边的书桌和座椅归翰林侍讲学士黄植生使用,黄宗羲那边的桌椅则是他儿子黄百家在用。
    图海带来的黄植生和黄百家将会一起负责咨议会的记录。如果需要起草什么联名奏章,他们俩也能代劳。
    而御座和交椅的对面,则是一排排的太师椅,总共有四百多张椅子。这会儿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个所谓的议绅。。。。。。其中坐在前面这几排的议绅全都是哆哆嗦嗦的,还不时的东张西望,似乎干了什么亏心事儿一样,还有几个干脆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不知道是在念佛经还是在背论语?总之是不敢议政的。
    看这些人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是真议绅了——这些人也不知道是前世里面造了什么孽,眼看着大明天兵就要来江南了,这提心吊胆的苦日子就能过去了,却被黄宗羲这个老不死害得被捉来南京当什么议绅。。。。。。
    议个屁!
    闭口不言,在家里面藏几部书自己没事看着玩,搞不好都会招来文字狱,谁还敢当着朝廷大员和二百多个朝廷鹰犬的面议政?这事儿别说他们不敢了,你让朱和墭来都不敢!
    而这些快要给吓死的真议绅后面,就是那二百多个朝廷鹰犬了——康熙派他们来的目的其实也不是抓文字狱,而是给北方的几个省,还有满洲、蒙古凑个数。
    在康熙看来这个咨议会应该全国各地的议绅一起来议,不能只让江浙徽三省的议绅来议,其他人都不参加啊!
    这样看起来大清朝好像就只剩下三个省了,那可不像话!
    可是康熙也没心思真的去找那么多人来,而且时不我待啊!
    朱和墭最快下半年就会打来江南,就算他不来。。。。。。不还有十几万新八旗的“天兵”等着拿钱?
    现在大清朝的财政是极不宽裕的!靠停发旗饷、挖老本和让下面的八旗都统衙门还有拥有大量田庄的大奴才们垫付“招奴之费”,才勉强把人手和装备凑上。
    可是十几万人一个月连军饷带犒赏加米粮的,怎么都得几十万两银子的支出!
    这还没算积攒白糖、火硝、火药、枪炮、箭镞所需要的花费呢!
    另外,明军一旦打到江南,大清朝廷的收入肯定要锐减。。。。。。如果不在战争打响前狠狠捞上一票,等打起来后,朱和墭用“耗军饷”的打法,也能把康熙给耗败了。
    所以康熙皇帝才会忍着被黄宗羲打脸的屈辱,接受黄老贼提出的明显不怀好意的建议——用下放团练之权来换取军费和白糖。
    也就是说,这场所谓的咨议会,其实就是一场交易会。。。。。。就是要达成团练换军费、白糖的交易。
    也正因为这场交易是黄宗羲提出的,现在还需要黄宗羲这个中间人去促成,所以康熙才强忍着怒火没有杀黄宗羲全家,而且还容忍黄宗羲和他的几子侄在咨议会开始前拼了命的“卖私货”,将一本《明夷待访录》散发得到处都是。。。。。。
    不过黄宗羲也别高兴得太早,康熙皇帝的小本本里都记着呢!
    如果黄宗羲的“买卖”搞砸了,那么文字狱就要来了。。。。。。一场文字狱把江南一带的土豪劣绅都打了,到时候就有银子了。哪怕是“杀人取糖”,也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如果黄宗羲的“买卖”成了,那就容他多活几日。。。。。。等八旗新军打退了朱和墭,再打他的文字狱!
    总之,黄宗羲是死路一条!
    不过现在还不是死到临头的时候,所以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黄宗羲现在居然还能笑出来,还是放声大笑。
    “哈哈哈。。。。。。大家都哭丧着个脸干什么?难道是要给老夫送葬吗?”
    边上的图海听了这话哼笑了一声,心说:“得意吧你就。。。。。。时候还没到!”
    黄宗羲也听见了图海的哼笑,瞄了他一眼,又道:“图中堂,您也别在一边看着了,今儿这买卖,是咱们俩个一起做的。您是皇上的心腹,就由您来说说这个团练牌照到底是什么吧?”
    图海笑道:“说说就说说吧。。。。。。这团练牌照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是皇上御赐的团练令牌,持此牌可以掌一县团练之权,可以在县城开设团练衙门,还可以招募团丁,以及向本县各乡都摊派团练之费。
    二是团练使的官照,团练使虽然不是朝廷常设之职,也没有品级,但是持此照在本县境内,就由同知之权,而且还可以节制本县民壮。还可以在本县险要处建造一寨为官衙驻地。
    不过这团练牌照可不能轻易下发,得你们这些江苏、浙江、安徽的士绅大户花钱来捐!有没有人想要?”
    没有。。。。。。
    谁吃撑了拿钱买这个?
    大家伙儿都是好好的读书人,又不打算改行当军头,要这个干嘛?搞不好还会被朝廷猜忌!
    这不是找死吗?
    图海转过头,冷冷看着黄宗羲——你的点子不灵啊!
    黄宗羲笑道:“图中堂,您不会做买卖。。。。。。没把这团练牌照的妙用说清楚!”
    你还怨我?
    图海哼了一声:“那梨洲先生倒是说说,这牌照有和妙用。”
    黄宗羲笑道:“这牌照有就一个用处,就是在乱世之中可保活命!”
    他目光灼灼地扫视了底下人一番:“你们不会忘记二十七八年前发生的事情吧?”
    图海一听这话就恼了,“梨洲先生,你什么意思?”
    黄宗羲一指图海,笑道:“看看,看看。。。。。。多凶啊!可是广东、江西那边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孙比他还要凶!到时候两边的乱军在咱们江南的土地上你来我往的,还能少得了烧杀?你们一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自保?
    这团练牌照,就是你们的自保之物啊!哪怕只有一千两千个团丁,你们也能在家乡找一块四面环水的地盘,建立城寨,囤积钱粮,以求自保。。。。。。即便有乱军来了,看到你们有团丁,有城寨,便知道难以轻取,要些钱粮也就走了。”
    下面的人有点动心,但还是没人敢第一个站出来。
    而且这事儿一定会花费很多啊!
    图海又是一声冷哼,看向黄宗羲的目光更加冰冷了。
    不过黄宗羲依旧不慌不忙,笑吟吟道:“你们不要以为一个城寨加上一两千团丁不足以自保。你们只要想想,如果有两个县,一个县的富户已经买了牌照,有了他们自己的城寨和团丁。而另一个县的土豪没有牌照,没有城寨,没有团丁。。。。。。”他突然回头问图海,“图中堂,你要带兵去抢的话,会对谁下手?”
    图海哈哈大笑:“那还用问?自然是柿子捡软的捏了!”
    黄宗羲叹了口气,指着图海道:“他捏完了软柿子,还有可能再去捏一下硬柿子。。。。。。但是当硬柿子活命的概率,总比当软柿子要大啊!而且这个牌照一县只发一套。你们花大价钱买了,回去以后再向县里面的其他士绅摊派就是了。
    这是活命的事情,大家一起出钱,一起办团,一起找地方筑垒,一起熬过这场乱世,难道不好吗?”
    听了黄宗羲的这番话,图海也是悄悄的竖大拇指了。
    大儒就是大儒啊!


第354章 洋人最爱大清朝
    “法兰西王国使臣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给大清皇帝陛下叩首请安,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英格兰王国使臣哈利。格兰芬多给大清皇帝陛下叩首请安,大皇帝万岁。。。。。。”
    “大公教会使臣,罗马镇魔司首席驱魔使菲利普,恭请大皇帝圣安,愿天主保佑大皇帝万寿无疆。。。。。。”
    在粉刷一新的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来自西方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罗马教廷、瑞典和神圣罗马等八国的使臣,正一个挨着一个,遵照大清礼仪向康熙皇帝行三拜九叩之礼。
    虽然这八国使臣磕头的姿势都不怎么标准,一看就知道没好好练过,但是却没有谁敢和历史上的马戛尔尼一样,拒绝用三拜九叩之礼朝见大清皇帝,甚至连异议都不敢提出。
    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大清国的先进和强大了!
    怎么可能不先进?
    就在这些使臣朝拜皇帝的时候,来自十一个省或地方的议绅正在秦淮河边的江南贡院里面,认真地讨论军费摊派和组建地方团练这样的国家大事。。。。。。现在的英格兰和荷兰的议会里面也许会讨论更多的国家大事。
    但是大部分的欧洲国家的那些贵族议会或是三级议会里面,恐怕是不会那么认真地讨论国家大事的。
    而且他们也提不出那份足以惹怒他们的君主的《咨议会宣言》。。。。。。除了英格兰和荷兰的使臣,其他各国,包括教廷的使臣这会儿都在为这份“宣言”头疼呢!
    这份“宣言”的译稿是肯定会被带回欧洲的,而且肯定会被到处散发。什么“民为主、君为客”,什么“君臣是同志”之类的理论要是到了欧洲,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那还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