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见吧!”
    朱和墭的这话其实是一道命令!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诸葛三和当然觉得朱和墭这么个打法有点冒险了。。。。。。可是他回头一想,之前朱和墭也经常带着小队人马在战场上转悠,不也没出过什么纰漏吗?
    想到这里,诸葛三和就语重心长地对朱和墭道:“监国,您要冒险出兵也不是不行,不过您得带上玲夫人!”
    “那是当然的!”朱和墭笑道,“姑姑当然跟着我了!”
    诸葛三和加重语气道:“得让她看着您。。。。。。不能让您带着一二百骑,甚至几十骑、十几骑就上阵!”
    “知道,知道!”朱和墭连连点头,“您放心,孤家这次就算在战场上看见康麻子,也不会冲上去一刀斩了他!”
    诸葛三和摇摇头,“您不可能在战场上见着康麻子的。。。。。。军师府右司刚刚得到密报,康麻子现在正屯兵清流关呢!”
    “清流关?”朱和墭一愣,“在滁州?他这是要跑吗?”
    诸葛三和笑道:“他是准备要跑。。。。。。咱们只要抢下安庆,他大概率不会死守南京的。”
    抢下安庆就意味朱和墭的水军击败了施琅的水军,夺取了长江制水权。
    在长江水权被明军控制的情况下,再死守南京,那可就要“二掉头”了!
    “哈哈,”朱和墭笑道,“那咱们这回就给康麻子来个下马威!”
    诸葛三和看见朱和墭一副急吼吼要出击的样子,赶忙喊道:“等等!”
    “还等什么?”
    “等玲夫人,”诸葛三和道,“我得亲自和她说清楚,让她一定看着您一点!”
    朱和墭大笑道:“行啊,这回出击,我听她指挥,这总行了吧?”


第373章 咱们是天兵了!
    两千多匹战马和两千多匹充作驮马的滇马,风一般的穿过无比的黑夜。虽是夜间,但还是不能举火暴露形迹。今晚上朱和墭,哦,应该是大波玲可是领着大家伙儿去偷袭的——这可不是朱和墭在胡闹,而是诸葛军师的吩咐!
    诸葛军师掐指一算,就算出这次出击朱和墭必须听大波玲的!而且诸葛军师还给了大波玲一大包锦囊妙计,让她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拿出来使用。
    不过有朱和墭在,她怎么可能会有危险呢?除非是被朱和墭自己“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锦囊妙计都不好使!
    这会儿朱和墭就策马走在大波玲身边,时不时的扭头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姑。
    大波玲骑的也是一匹澳门弄来的卢西塔诺马,还是一匹极少见的白马——卢西塔诺马多是灰溜溜的,白马很少。朱和墭在整个澳门拢共就找到一匹阉割过,可以充战马的白马,就送给了大波玲。
    大波玲为了配这匹马的毛色,今儿还穿了一身白色的箭衣。在夜色当中,大波玲的身子几乎和白马融为了一体,从后面看去,就看见她丰腴但不显肥胖的身子一起一伏。如果绕到她的身边或者侧前方再看,那就更加可观了。。。。。。简直就是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啊!
    朱和墭暗中下了决心,以后只要有可能,出兵打仗的时候必须带着大波玲。看着她的身子在马背上一起一伏,再枯燥的行军都不无聊了。
    朱和墭在看大波玲的时候,大波玲却不断的在看太泊泽北面的江边道那边亮起的火光——为了配合大波玲“指挥”的这场夜袭,诸葛三和给凌宗军下达了”虚张声势,吸引清妖”的命令。
    所以凌宗军指挥的第三镇从天黑前就开始折腾了,现在都后半夜了,还没消停。狭长的江边道上火把熊熊,火光不断从西向东运动,仿佛有大队人马在向前线运动,又好像有一条火龙在长江岸边游动,照得江边的夜幕隐隐发红。一支支火箭正此起彼伏地升上夜空,然后轰然炸开,形成绚丽的火光。这不是在发射硝糖火箭,而是在发射普通的火药火箭。虽然射得没硝糖火箭那么高、那么远,但是看着也挺热闹的,当信号火箭足够了。
    而清妖那边今晚上好像也挺热闹,一样在发射火箭,一样有火光从香口镇方向流向江边道的辛字堡——这座堡垒的守军在清妖大队抵达的时候,奉命胡乱放了几炮和一阵排枪,就先退为敬了。
    随后赵良栋的认旗就挪进了辛字堡,而且还不断地从香口镇往辛字堡调兵,同样从下午一直调到了后半叶。。。。。。如果赵良栋真的在调兵,恐怕已经调了上万人上前线了!
    如果赵良栋也在玩假,那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大波玲越想越不对劲儿,她刚想和朱和墭商量一下,一扭头却看见那位“朱三太勇”正一边骑马,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也不怕来个马失前蹄!
    就在她想开口而没开口的时候,那个骑马不看路的朱和墭突然勒了下缰绳,他胯下的灰色大洋马就“咴溜溜”鸣叫了一声,便跳跃着停止了前行。
    大波玲也赶紧勒停了战马,刚想发声询问。
    跟在大波玲和朱和墭身后的一名号手马上取出一把唢呐,鼓足了劲儿猛吹了一下,然后远处又传来了此起彼伏地唢呐声音。
    在一连串的唢呐声中,急奔了大半个夜晚的骑兵,就在这夜色当中戛然而止了。
    朱和墭这个时候开口了:“姑姑,咱们到了!”
    “到了?”大波玲掏出块手绢把脸上的大汗,然后才凝神望向前方。
    星月微光之下,远处隆起了黑黝黝的一片,应该是香口镇附近的香山。这片隆起的黑黝黝的丘陵边上,则是一片灯火通明,那里应该就是香口镇了。
    朱和墭这个时候已经翻身下马,还取出了水袋和马料袋,一边饮马喂马,一边对大波玲说:“咱们到早了,可以让兄弟们歇一会儿,等寅时一过就可以发起进攻了!”
    大波玲也已经翻身从马背上下来,不过她没有亲自饮马喂马,而是把战马交给了朱和墭的一名侍从,自己凑到了朱和墭身边。
    “阿炮,香口镇那边好像不对啊。。。。。。”
    朱和墭笑了笑,“那么个小镇子撑死了摆下万把人,咱们有两千铁骑,还怕收拾不了他们?”他看见大波玲那张妩媚的面孔上都是忧色,又安慰她道:“要真有什么不妥,诸葛军师也不会让我们来偷袭啊,你就放心吧!”
    “说的也是。”大波玲这下总算笑了起来,“阿炮那咱们就先坐会儿吧!”
    朱和墭摇摇头,笑道:“姑姑,咱们得巡视各营,给底下的兄弟们打打气,然后还得布置一下进攻的顺序和战法。等咱们打下了香口镇,有的是时间休息!”
    大波玲觉得还是不大对,“阿炮。。。。。。我们虽然连夜行军,但毕竟是两千骑的大队,清妖多半还在山边道上伏了夜不收,不可能没有察觉吧?咱们再慢腾腾的休息,不是给了他们备战的时间吗?”
    “没有关系的,”朱和墭笑着道,“清妖再怎么准备也没有用。。。。。。因为现在世道变了,咱们是天兵了!
    他拍了拍胸脯,“我这两千铁骑的实力,就相当于当初的两千白甲兵,也许还要更强一点。
    赵良栋的万余新八旗是什么部队?一群朽了的老八旗加上只会磕头的新包衣,比起当年的关宁铁骑都差了老远,怎么是咱们天兵的对手?”
    。。。。。。
    朱和墭和大波玲领着两千铁骑悄悄的跑到香口镇附近的时候,香口镇这边,已经处于高度戒备当中了!
    实际上,赵良栋率领的这个固山,从昨天一大清早开始就处于紧张和忙乱之中,精神紧绷了差不多十二个时辰。而且全军上下从今儿傍晚开始,还拿着火把提着灯笼,在香口镇和江边道的辛字堡之间来来回回的跑了两三圈——他们离开香口镇的时候得打着灯笼、点着火把,回来的时候得灭了灯笼和火把。以便制造大军源源不断的从香口镇开赴辛字堡的错觉。。。。。。其实赵良栋率领的这个固山总共才五千多人,现在被他领着开到辛字堡布防不过三千余人,余下的两千多人还守在香口镇里面呢!
    在大部分人马开走后,还剩下的两千多人当然不敢掉以轻心了!
    骑马的夜不收和步行的逻卒哨兵,都尽可能多的往外派了,这些人在香口镇的南面张开了一张大网。朱和墭的两千铁骑实际上是一头撞在了网上。
    只是赵得胜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在前面开刀,用长枪和弓箭解决了好几十个清军的夜不收,这才没影响到大部队的开进。
    不过还是有许多清军的夜不收死里逃生,回到香口镇向留守在这里的副都统倭黑和参领赵弘灿报告了明军马队大至的消息。
    其中就有那为来自辽东范家田庄的阎包衣!
    他这回可是死里逃生啊,跑路的时候还让明军的先锋骑兵射了“一屁股”的白毛箭,幸好他有一领上等的锁子甲和一件加装了铁片的布面甲,也不怕热都穿在了身上,所以才能活着回到倭黑和赵弘灿跟前报告敌情,而且又得到了一次“抬旗”的奖励。。。。。。这奴才还真是越当越有滋味了。


第374章 阎包衣,好包衣
    “好,你做得好!”
    费英东的孙子,鳌拜的侄子倭黑,黑着脸听完了眼前这个难得能说一口满洲话的黑脸马甲的报告,又看见他身上背着的白毛箭,就想要给给奖励。于是就问:“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阎包衣。”
    倭黑一愣,脱口而道:“那么忠勇的奴才怎么还是个包衣?这不行,马上抬旗!”
    得,阎包衣又抬一回旗。。。。。。他这大概是第四也不知是第五次抬旗了!
    这就是爹妈的名字给起坏掉了,起什么不好?起个名叫“包衣”。而且这个阎包衣因为奴运昌隆,再加上自己特别努力,早在建阳水之战后就已经抬了旗。而且还抬进了上三旗的镶黄旗汉军,早就不是包衣奴才了。
    但是爹妈起的名儿他不能随便改啊!
    而且他这名儿早就入了奴籍,要改得话就得改档案,多麻烦?
    他一当奴才的,怎么可以给主子添麻烦?
    可他却没想到,因为他的这个名字,后来却为他“赢得”了三四次额外的抬旗奖励。。。。。。当然了,能抬那么多次的旗,也是他奴才当得好。
    他这个奴才本领挺大,骑马射箭都挺像样,说话也好听——会说满洲话。
    而且也不像那些绿营兵抬上来的奴才那么奸诈,他可是打小就把当包衣当成人生理想的好奴才啊!
    他对大清,对皇上,对满洲主子可是真爱。只要有奴才当,他就很开心了,所以并不太在乎军饷和赏赐。。。。。。那些个绿营上来的奴才就不一样了,就知道偷奸耍滑争好处。
    那些人总是因为拿得银子比老八旗少,也没有铁杆庄稼(禄米),当官的机会也很少,就嚷嚷不公平,这简直没有良心啊!
    他们也不想想,本来都是连包衣奴才都不如的绿营兵,现在都抬到了汉军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还想和人家老八旗比,这不是白眼狼吗?
    而且现在主子有难处,战火连绵,天下大乱,眼看着就是三分了。战火还渐渐烧到了主子们的财赋重地江南,主子们的手头一定很紧,当奴才的怎么可以不为主子着想?
    很知道为主子着想的阎包衣今儿也没和主子邀什么赏。。。。。。他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劳,被人射了一屁股的箭跑回来,能有什么功?
    所以谢过恩(抬旗之恩)后,就回了自己所属的佐领驻守的阵地——他刚出过差,而且还受了点轻伤,其实可以去镇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