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面对三十六条“火箭艇”的降维打击,依旧是徒劳无用的挣扎。
现在唯一可以保护施琅手下那些笨重的炮船的,就只有那二三十条喇叭唬船了。
可是靠那些喇叭唬船船艏的子母炮在远距离上打几炮,是根本不足以抵挡住明军的火箭艇。。。。。。唯一的办法就是冒死撞击!
可问题是,那些喇叭唬船上的小奴才的命就不是命了?
他们凭什么牺牲自己去保图中堂和施军门?
所以当这些喇叭唬船上的水手看见对方的火箭艇能放天雷火箭,顿时就怂了,躲都来不及,谁还敢去撞?能远远的打几炮,就对得起皇上给的那点饷了。
而且就在图海下达一连串命令的同时,江面上的喇叭唬船和火箭艇之间已经进行了一轮火炮对火箭的交锋了!
刘国轩的火箭艇一共发射了二十多枚火箭弹,而喇叭唬船队则打出了三四十炮。
虽然火力密度上喇叭唬船占了上风,但是在打击效果上,子母炮打出的小铅弹怎么能和火箭弹相比?
那些小铅弹中的一些也许击中了目标,也造成了一些伤亡,可是却没能阻止任何一条火箭艇继续前进。
而当两枚火箭弹在两条喇叭唬船上炸开,将两条喇叭唬船炸成“喇叭火船”时,江面上所有的喇叭唬船和哨船都吓懵了。那些水兵都不干了,也不等图海、施琅的命令,就纷纷调头躲避。
这可把图海、施琅两个主帅给气坏了,特别是施琅,气得先用闽南脏话一顿输出,然后才大声对图海道:“图中堂,您在这里坐镇,下官带敢死队去灭了这些火箭船!”
说着,他就锵一声拔出宝刀,挥舞一下道:“不怕死的,都跟我来!”
喊完,他就带着十几个福建人,头也不回地冲下甲板,登上了一条快哨船,义无反顾的向明军的火箭船冲去。
图海看见施琅的勇猛,都忍不住挑起大拇哥夸奖了——不愧是巴图鲁,真是勇不可挡啊!
可是勇不可挡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那些火箭艇都不和施琅对打,而是和施琅乘坐的那条快哨船“擦船而过”了。
图海看见这一幕就知道要坏事儿,可他现在也没地儿可跑,原本挂在他的座舰后面的一条快哨船又给施琅开走了。
于是他只好抽出宝刀,向前一指,大吼一声:“开炮!”
“轰。。。。。。”
大炮一响,图海就看见至少有八枚火箭弹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这边飞过来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就感到脚下的甲板至少颤抖了三下。
完了,被打中了!
图海刚想到这里,脚下就是一阵地动山摇,正站在船舷边上的图海图中堂一个没站稳,就被掀翻了出去,大头朝下,“噗通”一声,就掉进长江了。
不过现在的图海已经深通水性了,而且在开战之前,他还让自己的戈什哈弄了个很大的葫芦绑在他的腰带上。
所以他现在也不必施琅救命,就自己从水里浮起来了。这时他发现自己的那条座舰正在熊熊燃烧,船艏部还冒出浓烈的黑烟,看来是不行了。
“轰。。。。。。”
图海正打算在水面上找一条船游过去的时候,耳边又船来了一声巨响,他循着声音望去,只看见几十步开外的水面上,另一条清军炮船也被“打着”了,正在熊熊燃烧。
不过这还没完,在接下去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长江水面上不断传出剧烈的爆炸声,一艘一艘的清军炮船被火箭弹打成了浮动的火把——这些船上都有不少火药和糖药,非常容易点燃!
直到辛字堡附近江面上所有的炮船都冒出了滚滚浓烟,来袭的明军火箭艇才在清军喇叭唬船和快哨船的“驱赶”下,调头离开。
抱着个葫芦在长江里漂着的图海,心疼的连寻死的心都有了——他这都是第几败了?皇上那边怎么交代?
还是殉国吧。。。。。。
正要想不开的时候,他耳边忽然传来了傅弘烈的声音从一条快哨船上传来:“图中堂,是图中堂吗?可找着您啦!图中堂,咱们赢了,施大人正在追击。。。。。。逆贼的火箭船被咱们打退了!”
赢了?
图海愣了愣,然后抬头看了看四周的江面。明军的战船的确正在退走,而清军的喇叭唬船和快哨船好像正在追击。。。。。。果然是赢了!
图海心说:“皇上啊,咱大清又赢了,只是这样再多赢几次,大清就得赢死了!”
第384章 大清惨胜,移祸吴周
赢了!赢麻了!赢惨了!但还是赢了!
五月二十日,清流关行在中,大清小圣主康麻子正端坐在御座之上,他跟前的御案之上摆着王辅臣、费扬古、图海、施琅、卓布泰等人差人送来的折子。
都是报喜的!
特别是王辅臣、费扬古、图海、施琅四人的折子几乎同时送到,而且也是几乎同时发出的。
四份折子上报告的主要内容也完全一致,就是一个“白袍三太孙”在香口镇前线被大清天兵击毙!
根据王辅臣的奏报,击毙白袍三太孙的人就是他自己!而且他还亲眼看见白袍三太孙中弹坠马,并且被底下人抬走。。。。。。好像还是胸部中弹!
即便不是当场毙命,也活不了太久!
王辅臣还报告说在白袍三太子中弹后,香口镇前沿明军的帅旗就换了,从大明监国旗换成了三军司命旗——这说明当时战场上伪明军的指挥权从朱和墭手里移交给了一位提督或是总兵。
如果朱和墭没死或是没有重伤,这样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而图海、施琅、费扬古的奏折也证明了王辅臣的奏报是真的。
特别是图海、施琅二人当时正在长江上指挥炮船轰击香口镇,根本不可能和王辅臣串通——他们的奏折和王辅臣的奏折几乎同时发出,不存在串通的时间。
虽然图海、施琅没有看见白袍三太孙中弹,但他们很确定地看见了大明监国旗换成了三军司命旗,随后那名白袍三太孙也消失在了战场之上。
另外,在正白旗大军向安庆南城撤退途中承担殿后任务的费扬古,在退到安庆南城之中后所上的奏折,也证实了白袍三太孙的消失。
不过康熙皇帝还是有点怀疑。。。。。。就是明军在失去白袍三太孙后,并没有陷入慌乱甚至崩溃,相反他们的攻势依旧犀利。
在陆地上,明军几乎全歼了在江边道抵挡明军主力的赵良栋所部——赵良栋的人马原有五千多人,先是在香口镇丢了一千几百,后又陆续得到了五六千援兵,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撤出,这还包括之前从香口镇逃出来的几百。
也就是说,光是赵良栋所在的镶黄旗新军的损失就多达万余!
而“杀死”白袍三太孙的正白旗新军,稍后也遭到了明军的“报复性追杀”,一万六千多人的部队,跑回安庆的不过是个零头,也损失了小一万。
而在水上,施琅、图海指挥的长江水师虽然在十五日的战斗中击败了前来偷袭的明军火箭船队,但是也损失了多达二十四艘炮船和两艘喇叭唬船!
另外还有数百名水兵阵亡!
如果不是施琅够勇猛,率领哨船队拼死反击,水军的损失会更惨重。
而在“水陆双败”之后,不甘心失败的明军就发起了猛攻,在十五、十六两日,连续占领了长江南岸的建德、东流两县,兵锋直指安庆南城。
到了十七日,明军又强渡长江,夺取了江北的华阳镇,随后占领望江县城和皖水边上的重镇石牌镇,兵锋直指安庆北城以北的要塞集贤关。
在接到这一系列的战报后,饶是小圣主康熙皇帝都晕了——这是打赢了吗?
照这么个赢法,他用不了多久,就该在北京城“战胜”伪明军了吧?
于是康熙赶紧把王辅臣、费扬古、图海、傅弘烈、周培公这几个奴才都叫到清流关。
他得问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赢的?
。。。。。。
“皇上,朱三太孙即使不死也少不了一个重伤,因为在十五日之后,就没人再在战场上见过‘大明监国’旗。现在兵临安庆南城的是伪明军的大将赵鸿逵,而在江边作战的则是诸葛军师。。。。。。以朱和墭过往酷爱冒险,喜好临阵的表现,他如果没事儿,怎么可能不出现在战场上?”
正在给康麻子分析的当然是那个很会分析的周培公了——周培公到底不是诸葛军师,不会掐指一算啊!所以他怎么也算不到朱和墭现在正在马当堡垒里面陪着大波玲养伤。。。。。。
康麻子则听得连连点头,低声道:“他应该是坏事了。。。。。。可是伪明军怎么还不退兵?”
“皇上,朱三太孙没了,诸葛军师还在啊!”周培公说,“朱三太孙这也算谋逆未半而中道丧命,诸葛军师当然要受命于危难之间了。
况且,朱三太孙没了,不还有朱三太子吗?”
康麻子眉头大皱:“怎么把他们俩给忘了?这可怎么办?”
“皇上,”王辅臣这时出班下跪道,“奴才以为朱三太子和诸葛军师都不足为虑!伪明逆党一直是以朱三太孙为实际之首领的,而且朱三太孙的用兵之法,也远比朱三太子、诸葛军师高明。如果他现在还在,安庆恐怕是不可守了。”
康熙叹了口气:“现在安庆也很难守啊!正白、镶黄两旗新军都是惨胜,可战之兵加一块儿都没有万人了。。。。。。”他看了眼下面的奴才,“你们有什么良策妙计吗?”
“皇上,奴才倒有一计,定可让吴三桂、朱慈炯二贼自相残杀,朝廷坐收渔利。”
说话的还是周培公,康熙看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就皱着眉头道:“朕之前已经派了洪士铭去荆州游说吴三桂,奈何至今没有任何回音,看来这吴三桂也没那么容易上当啊!”
周培公笑道:“那是因为洪士铭空口白话,难以取信吴三桂。如果皇上可以划出江苏省的江南部分和安徽省的江南部分成立一个江南省,封洪士铭为江南巡抚,封祖泽溥为江南总督,总管江南、浙江两省军务。再封祖永烈为江南提督,让他辅佐祖泽溥。
与此同时,皇上再将南京旗营移至扬州,把江南、浙江防务都交给祖泽溥、祖永烈和洪士铭。
如此一来即便吴三桂不为所动,朱三太子也会怀疑吴三桂和皇上已经达成了划江而治之议。”
“好计!培公,你真乃是朕之周公瑾也!”康熙皇帝听完周培公献上的计策,忍不住就拍案叫好了。
周培公提出的那个江南总督祖泽溥是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清的哥哥,也是吴三桂的表弟。他之前也当过福建总督,因为康熙皇帝日益猜忌吴三桂而被投闲置散,现在正在北京养老。祖永烈则是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的儿子,官拜满洲正黄旗汉军都统,现在也在北京老老实实呆着。他们俩再加个洪士铭,都是满清这边和吴三桂有点瓜葛的人物。
如果他们仨分别出任了江南总督、江南巡抚和江南提督,那朱三太子怎么可能不起疑心?
而且吴三桂也不见得还能把持住不对朱明下手!
康熙笑道:“谁可以走一趟荆州,把朕的旨意传达给洪士铭?”
“皇上,”王辅臣马上道,“奴才举荐汪士荣,他是西选出身,和吴三桂那边的人很熟悉,正好可以替皇上给吴三桂身边的人传话。”
“好好!”康熙点点头,“就叫他走一趟。。。。。。给朕拟旨,朕要设立江南省,要让祖泽溥当总督、祖永烈当提督、洪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