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活埋大清朝-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极大的难题了,所以南京城其实是不可守的。
    但是这紫金山却是一处极佳的险要之地!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朱慈炯,他们取南京都是用来定都的。南京素来是南朝帝王家,朱吴二贼断无有南京而定都它处的道理。而这紫金山如果在大清天兵手里攥着,朱吴二贼又如何定都?若连紫金山都打不下来,他们又如何让江南百姓信服?
    如果来的是朱慈炯,那就更没有不打下紫金山的道理了。祖宗陵寝让人占着,他怎么能在南京城内当皇帝?他连祖坟都没法拜啊!”
    “好计!妙计!”康熙啪啪的拍了两下巴掌,又大笑着道,“朕只要卡着安庆、瓜洲、紫金山三处险要,无论谁吃下江南、江北,都会嚼不动,吞不下。。。。。。况且吴三桂和朱三太子还少不了一为了江南、江北龙争虎斗上一番。等他们争得筋疲力尽,又嚼不动朕打下的钉子,那我大清就能轻轻松松的将江南、江北给收回来了!
    只是谁能替朕守住紫禁山和瓜洲埠两处险要?”
    现在安庆的守将还是卓布泰。。。。。。鳌拜的兄长,康熙能给他个超武公,再给他个为大清尽忠的机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是瓜洲埠和紫金山这两座大营该谁去守呢?
    守这两个大营的奴才,必须是既忠心又不怕死的!
    康熙皇帝的目光在大殿当中缓缓扫过,落在了一众大小奴才们的身上,似乎在问大家:“你们怕死吗?你们忠心吗?”
    这可真是灵魂拷问啊!
    “皇上!”
    已经有人站出来下跪了。
    康熙一看,原来是图海!
    “好啊!”康熙心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个奴才。。。。。。等你殉国了,朕要给你上个文正的谥号,你就是图文正公了!”
    “皇上,奴才推荐傅弘烈出任瓜洲埠大营的守臣!”
    康熙点了点头,“傅弘烈这个傻奴才的确适合守瓜洲埠。”
    康熙又问:“那紫金山大营呢?”
    傅弘烈守瓜洲埠了,那紫金山呢?是不是该你图文正公了?
    “紫金山?”图海一愣,心想:“我都推荐了一人了。。。。。。怎么还要再推荐?”
    “皇上,”图海想了想,还真想到一个人,“孙思克忠心可靠,又是孙得功之子,足可担当此重任。”
    康熙一听这话,还真有点失望,他心想:“虽然孙思克也算个忠心耿耿的奴才,可是你图海怎么就不肯当图文正公呢?”
    想到这里,康熙点点头道:“孙思克、傅弘烈都是我大清的好奴才,把瓜洲埠、紫金山这两处要地交给他们,朕是非常放心的。。。。。。不过瓜洲埠、紫金山两营的名头太小,怕是会辱没了忠良,不如就将瓜洲埠的大营称为江北大营,紫金山的大营称为江南大营。两处大营的守臣都称将军,只要傅弘烈、孙思克愿意出镇二营,他们就是我大清的江北将军、江南将军了。
    另外,朕也要给二营的修建、布置和囤积物资留出几个月的时间。。。。。。和吴三桂的交涉先拖着,反正朱三太子和那个假冒诸葛亮现在也没猛攻安庆。只要安庆不丢,朕就等得起,朕还年轻,而吴三桂却是一天比一天老了。
    而且朕也不怕他出兵淮南,他敢出兵,朕大不了往东边挪一挪,退到淮安去静观吴、朱之争!
    朕就不信了,小小一个江南还能容得下吴、朱二姓!”


第390章 广州为什么不能建都?
    “啪啪啪。。。。。。”
    三声净鞭响过,广州城内监国府的九间殿时隔多日,终于再一次叫起了大朝会!
    这广州的新大明朝廷虽然还没有皇上,但是也已经定了朝制。不过新大明的朝制可没有前明的朝制那么折腾人。。。。。。不用一大清早就爬起来上早朝,也没有御门听政的规矩。一般情况下就是在九间殿内“开小会”,几个原儒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的大官聚一聚就行了。
    只有在一些特别的日子,譬如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有重大事项要宣布的时候,才会举行“御门大朝”,让身在广州的从七品及以上文武官员都到九间殿外的大院子里面,依着官职大小排列整齐,听朱和墭、朱慈炯,还有几个大学士或大官说话。
    一般就演说或是训话,极少会当众议政——这是因为前明末年的政治常常议而不决,七嘴八舌议论的人很多,到了该拍板做决定的时候,却个个都想着推卸责任。
    而且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永远都比提出解决方案的人要多。。。。。。
    所以吸取教训的新大明朝廷,虽然有大学士议政的原则,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其实是相当集权的。
    而今儿,这个相当集权的朝廷,要正式更换主人了——虽然朱和墭就任监国的大诏早就颁布了。但因为他和朱天王一直在江西前线,无法回广州主持朝会,所以朱和墭从没有以监国的名义接受众臣的朝拜参觐。
    这一次他赶回广州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正式接过监国的位子。。。。。。从而成为名至实归的新大明之君主。
    而为了恭贺朱和墭接任监国,十一个原儒大学士今儿到了九个,三大总督(两广邱辉、两江诸葛三和、福建郑经)到了两个。
    广府、潮州、闽南的几个商会,还有澳门洋人商会的代表,还有海珠大学、黄埔军学、广府一二三书院,还有潮州的两大书院的头头脑脑,都一并到齐。
    各路人物,齐集一堂,就等着朱大监国出现!
    “监国圣人驾到!”随着朱和墭的“大弟子”颜元(他其实不是最早入门的,但却是年纪最大的)的一声呐喊,新大明各方面的头头脑脑们全都山呼万岁而拜。然后就听见脚步声响,接着便是朱和墭掩不住笑意的声音:“平身,平身!”
    大家伙儿连忙爬起身,抬头打量朱大监国。就看见朱和墭一身黄袍,头扎黄巾,悬长剑,挂“空锤”,坐在御座上面儿——朱和墭的“原儒朝廷”现在虽然挺有钱的,但是艰苦朴素的精神不能忘!所以不流行华丽的官服,大家还是穿“孔子服”,而且宝剑和手榴锤也不能丢。不过上朝的时候不许带“实锤”,免得发生“事故”,只能携带“空锤”。
    看见群臣都已经爬起来就位,朱和墭笑道:“今日请诸位前来,为的是三件大事儿。
    第一件自然是孤家就任监国,孤家的父王不愿意为俗务所扰,要全心全意投入报仇复国的大事业中,所以就把监国的位子让给孤家了。
    第二件大事儿是关于北伐的,现在诸葛丞相率领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安庆,目前正在围攻安庆。不过安庆城池比较坚固,急切难下。因此孤家才返回广州,准备再召集一支大军,走福建、浙江北上南京。。。。。。不破南京,孤家誓不班师!”
    班师?
    啥意思?
    破了南京难道不该还都吗?怎么还回广州?
    底下的臣子们都是一愣,抬头望着朱大监国,有点迷茫了。
    朱和墭接着道:“而第三件大事就是升广州府为承天府。。。。。。并使之为大明海京!”
    海京是什么意思?
    “圣人,”马上就有人发问了,“您的意思是要把广州府和南京应天府并列为大明之两京吗?”
    “正是!”朱和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而底下则是一片轻声的哗然。
    广州成为京城实在是有点出乎大家的想象了。。。。。。虽然广州现在就是新大明的京师。
    朱和墭笑着自设一问道:“广州为什么不能建都呢?”
    他接着又说:“广州多好啊,南天一城,工商繁盛,物产丰饶,气候温暖。。。。。。而且还有海珠大学、黄埔军学、广府一二三书院,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连说话的口音都好听,难道不是建都立业的好地方?”
    朱和墭可是超喜欢广州的,根本不想去南京,更别说冷得要死的北京城了。。。。。。现在可是小冰河期,而且还没有空调,北京的冬天多冷呢?
    “监国,”又有人道,“广州的位置太偏了,不适合为天子之居。”
    “偏?”朱和墭笑道,“那是你的心偏吧?广州固然在天下之南,可是北京不也在天下之北吗?南京其实天下之东,西安则在天下之西。。。。。。而且这个天下,其实是不全面的,只有咱们华夏汉土,并不包括草原、西域、东洋、南洋。这不是孤家心目天下,孤家心目中的天下,至少因为包括南洋列国、东洋日本、海东朝鲜、蒙古草原、西域的汉唐之故土。
    而南洋辽阔,列国富饶,又是通商西方之要冲,重要程度犹在东洋、蒙古、西域之上啊。。。。。。难道不应该在广州设立一京,用来开拓和掌控南洋吗?”
    朱和墭的这套观点,要搁在前明,那是没有什么市场的,康熙那边肯定也不会有什么人赞同。但是广州朝廷的三大支柱就是潮州帮、广州帮、闽南帮。。。。。。都是“南下派”,特别是潮州人和闽南人,向来是华人下南洋的主力。
    他们当然是支持大明要掌控南洋的!
    “监国圣人,”位列原儒大学士的陈永华这时出班开口道,“臣赞成拓土南洋,昔日延平武王在位时,就想要远征吕宋,只是天不假年,以致大业未成。不过如今北伐在即。。。。。。若是过早窥视南洋,只怕将南洋的西夷都推到清妖一边。”
    延平王郑经也道:“监国圣人,最近宁波、定海一带就有许多西夷战船受雇于清妖浙江总督范承谟,恐怕会对我北伐大军构成阻碍,臣与之交涉多日,尚未有结果。若朝廷再公然窥视南洋,只怕。。。。。。”
    郑经说的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战船,大约有二三十条大小战船,现在正在浙江沿海和长江口活动。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以东印度公司或西班牙菲律宾总督府的名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而是以自由商船的名义受雇清廷,充当海上雇佣军。。。。。。这样既可以避免和新大明朝廷完全撕破脸,又能通过帮助清廷作战的方式遏制新大明的崛起。
    而荷兰人、西班牙人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立场,当然是和“滕王阁会晤”有关——朱和墭毫不掩饰自己对南洋的企图,自然引起了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反弹。
    所以他们现在也联手起来,还和清廷勾结,一起反对新大明。
    朱和墭笑道:“孤家不需要掩饰什么,因为荷兰、西班牙已经落伍了,现在他们才是井底之蛙!
    我大明如今拥有全天下最强的火器,而且还将拥有全天下最好的铁器。。。。。。有了这两样东西,我大明的水师战船必然能胜过荷兰、西班牙,况且我中华距离荷兰、西班牙本土何止万里?他们的水师主力也不敢倾巢而来。以区区偏师就敢阻挡我大明北伐,实在是狂妄之极,自寻死路!”


第391章 大明零元购公司
    “监国圣人万岁!”
    “大明天下无敌!”
    朱和墭的话音刚落,九间殿外的欢呼声就响成一片了。
    虽然现在的新大明朝廷已经吸收了一批北方武人和东南士人,但是广州朝廷的根基还是潮州、闽南、广府三地的豪强,而这三地的豪强多少都有点海外零元购和海上拦路收费的背景。
    而且在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这三大西洋零元购行业的霸主进入南洋之前,南洋的零元购市场几乎已经被潮州人、闽南人和广府人给垄断了。
    甚至在前面覆亡的时候,以郑芝龙为领袖的零元购集团依旧是南洋海上的霸主之一。
    可是在郑芝龙集团被满清重创之后,南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