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埋大清朝-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朱和墭的军队在浙江的表现,也印证了黄宗羲的判断。
既然断定朱和墭必胜,黄宗羲当然知道要站在谁一边了。
所以在白云庄内,当朱和墭和他说了吴三桂和康熙可能会勾结在一起,以及康熙在紫金山设立江南大营之事后,黄宗羲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监国,老朽可以走一趟周军营中,面见吴三桂,告诉他江南民心已经在大明一边,请他不要来江南了。”
“那可太好了!”朱和墭笑道,“有梨洲先生肯出面,吴三桂一定不会再打江南的主意了。”
这可不是黄宗羲面子大,而是黄宗羲可以将江南的人心民意告诉吴三桂——他说的话,吴三桂相信!
虽然康熙可以让祖泽溥、洪士铭学冯亭,举江南降周,但江南百姓如果都支持大明,祖泽溥、洪士铭又能怎么样?
黄宗羲看了眼朱和墭,提醒道:“监国。。。。。。吴三桂不来江南,不等于他不取江北!
他如果夺取江北,监国又如何北伐中原?若让吴三桂占了先,打下了北京城,监国还能成为天下之主吗?吴三桂反复小人,如果让他得了神器,只怕天下少不得还有十数年纷争啊!”
“梨洲先生放心,”朱和墭笑道,“北京是不会落在吴三桂手中的,而且北伐之路,也不都在陆上,走海路一样可以直达燕云!”
黄宗羲点点头:“这样的话,老朽就放心了。不过老朽既然出使吴营,总是要个名义的。”
这是在向朱和墭要官了!
不过黄宗羲的出仕,也表明了江南士人已经投靠朱和墭了——虽然这帮家伙并不怎么能打,但是他们手头有点团练,而且还掌握着大量的船只和粮食。只要他们投靠朱和墭,朱和墭的大军就能在江南运动自如,也不愁没饭吃。
另外,朱和墭也可以集中兵力行动,不必考虑地方上出大问题。
朱和墭道:“那孤家就授梨洲先生以太师之位吧!”
太师听着是很大,但并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黄宗羲还是显得非常满意,笑着起身向朱和墭行礼道:“臣黄宗羲谢监国恩。”
谢完恩,黄宗羲又提醒朱和墭道:“监国,您要是顿兵紫金山下,旷日持久而不得下,吴三桂也许还能守约,但是他的那群手下还有两个儿子都不好说啊!”
朱和墭冷冷一笑,道:“孤家知道!”
第407章 手里有坟,心中不慌!
朱和墭在浙江这边长驱大进,眼看着就要席卷全省的时候,他的对手大清麻颜圣主康熙帝也没闲着。康熙正忙着拆分江苏、安徽两省,以便倚这长江、淮河这两道天堑布置起三道用来阻挡朱吴两家北伐中原的防线。
江苏、安徽两省暂时消失在了地图上,取而代之的则是囊括了江苏、安徽江南部分的江南省、包括了江苏、安徽江淮部分的江北省,以及由江苏、安徽的淮北部分所组成的淮北省。
其中江南省的省会设在了江宁府——南京应天府的名称暂时又“下岗”了,江宁府的旧称又回来了。
江北省的省会则摆在了寿州府——这个府是分了凤阳府的淮南部分设立的,府治摆在八公山下的淮南重镇寿州。
淮北省的省会则摆在了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
除了设立江南、江北、淮北三省之外,康熙皇帝还一口气设立了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安庆大营、淮南大营、徐州大营、郑州大营等六个大营,作为防御朱明、吴州进攻的最关键支持点。
其中江南大营有孙思克担任总管大臣,江北大营由傅弘烈出任总管大臣,安庆大营总管则是卓布泰,设在寿州城内的淮南大营总管大臣则由原来的安徽总督,现在的江北总督米思翰兼任,徐州大营总管大臣则是图海——他同时还出任了淮北总督,算是摆脱了总是跳江的厄运,以后再跳就只能跳黄河了。至于郑州大营的总管大臣,则是在香口之战中“打败”了朱和墭的费扬古。
康熙的八旗新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也进行了一番整补——这回的整补办法不是奴门大开,而是将大部分长江水师的水兵转成了陆师官兵。在上回的香口之战中,八旗新军的陆师损失惨重,没了差不多两万人。不过八旗水师的人员损失却不大,毕竟明军的“突骑火箭艇”在射完火箭后就撤退了,那些弃船逃生的水兵大多都游到了长江岸边。
所以康熙将八旗新军的水师兵额从原本的两万几千猛降到几千后,就有了近两万人可以补进陆师。
这样一来,在香口大战中损失惨重的镶黄、正白两旗新军至少在人数上,又恢复了元气。
在补齐了八旗新军的人数后,康熙皇帝又从八旗新军的每个旗中抽出了一个五千人的固山,再加上八旗水军的那几千人(也能算一个固山),分别布署到了六个大营当中。
其中安庆、江北、江南三大营的兵力最多,都有两个固山,淮南、郑州、徐州三个大营则都只有一个固山。
至于八旗新军的主力,则依旧由康熙皇帝亲自掌握,屯驻在清流关一带,伺机而动!
根据康熙的计划,如果吴三桂禁不住诱惑大举东进,那么他就会率领八旗新军主力北撤至徐州大营静观吴朱二逆决战。如果吴三桂顶住了诱惑。。。。。。。那康熙皇帝也不怕!
因为他手里有坟!
他现在是手里有坟,心中不慌!
所以在康熙得知朱和墭的大军已经占领宁波、绍兴,正在扑向早就是空城的浙江省会杭州之后,康熙皇帝的御驾就大摇大摆地从清流关出发,渡过长江,再次进入了虎踞龙盘的金陵城。
不过他这回没有进金陵内城,而是从五马渡登岸,然后直奔紫金山。。。。。。去看坟!
唔,决战之前先看坟,真是大吉大利啊!
。。。。。。
“皇上您看这坟多好。。。。。。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风景秀丽,气势恢宏!而且这坟的地段也好,距离南京紫禁城就五六里,到南京秦淮河最热闹的地方也就十里出头,多方便啊!”
正站在明孝陵的四方城上给康熙皇帝介绍坟地的,就是那个在历史上为大清立功无数,但是这官儿总是升不大上去的孙思克。
不过听他现在说的这些话,能在总兵、提督任上徘徊几十年,已经是康熙皇帝心胸广阔了,要换上真的小肚鸡肠的人主,估计早给弄死了。
但康熙现在还是忍不住皱眉,心想:“这孙思克怎么说话的?这是想把紫金山的坟地儿卖给朕当坟地吗?还地段好,还方便。。。。。。难不成朱元璋吃完午饭还能去南京紫禁城溜一弯,晚上再去秦淮河逛一圈?”
边上站着的洪士铭听了孙思克的话,也有点哭笑不得。。。。。。明孝陵再好也是朱元璋的,不能转让给康熙的。房子可以二手、三手的转,坟头不能这样转让。
“皇上,”洪士铭赶忙替孙思克解释,“孙军门的意思是立寨于明孝陵,就能窥视金陵城中的紫禁城、秦淮河,架上大炮,甚至可以把炮弹直接轰进城去。所以无论是朱逆还是吴逆,只要得了金陵,就一定会不惜代价强攻明孝陵。而明孝陵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大金门、四方城、文武方门、碑殿、东西配殿、内红门、方城都修得非常坚固,奴才和孙军门这些日子又命人加固改造,都修成了堡垒。
另外,明孝陵边上还有个明东陵,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坟。。。。。。一样可以屯兵筑垒!
这两座山陵,足以屯兵万余,而贼众纵有十万,也难以攻破!”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又问:“军粮足备否?饮水会不会被切断?”
“皇上放心,奴才囤积的军粮足够吃上三年的!”孙思克笑着回答道,“而且紫金山上水源极多,根本不可能被切断。。。。。。奴才观金陵地势,紫金山其实才是最适合修建帝王之居的地方。若朱元璋当年将金陵城的一部分修在紫金山,依山而建数座堡垒,当年天兵想要攻破金陵可就难了!”
康熙皇帝终于放心了,笑着对洪士铭、孙思克道:“那朕就放心地将金陵这座帝王之家交给你二人了!”
“皇上放心,”孙思克拍着胸脯保证道,“有奴才在,明孝陵、明东陵就是朱吴二逆的死地!”
洪士铭则向康熙保证道:“若吴逆东来,奴才就当皇上的卧底!若朱逆北来,奴才就和孙军门一起死守明孝陵、明东陵。。。。。。有此二陵在手,朱逆是不敢放开手脚打的,所以咱们必死无疑!”
康熙皇帝露出了满意地表情,刚想再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就听见一阵急促地脚步声,然后就是他的心腹侍卫,内大臣多隆的声音:“皇上,江南总督让人送来了折子!”
“哦?”康熙麻脸一边,伸手拿过折子,展开后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拧着眉头道:“朱逆已经拿下杭州了。。。。。。好快啊!”
“皇上,朱逆已经急了!”洪士铭道,“他应该打听到他的祖坟被咱们占了。。。。。。而且吴三桂那边,多半也没什么好消息传过去。”
现在吴三桂的态度很暧昧,一边嚷嚷着要东征淮南;一边又一再向诸葛三和表示不会向江西出兵,也不会动安庆周围的明军,吴周水军也不会过半壁山——田家镇的明军防线。
与此同时,吴三桂又通过汪士荣向康熙提出要求,要求康熙马上退回淮河以北!
康熙冷笑道:“吴三桂终究不是干大事的。。。。。。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朕就如了他的愿,北退到淮河一线!洪卿,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知道!”洪士铭道,“奴才马上去说服祖泽溥投靠吴三桂!”
第408章 奉旨造反,天理何在?
江宁城内的江南总督衙门内,江南总督祖泽溥和江南提督祖永烈,还有另外几个“烈”字辈,“良”字辈的祖家人,这会儿都聚在三堂之内,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全都是一脸的无奈。
他们这些祖家人虽然和吴三桂有亲,但他们和祖泽清不一样,他们不是吴三桂的“小迷弟”,压根就不想跟着吴三桂反大清。。。。。。他们就想躺平过安稳日子。
可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有人逼着他们一家造反!
而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都没不敢向朝廷揭发那个逼他们造反的人,因为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清麻颜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这怎么揭发?难道他们还能向康熙上密折揭发玄烨造反?这密折上了去也没用啊!
所以现在他们这些被逼着非上贼船不可的祖家人真没什么选择了。。。。。。要么一大家子一起上吊自杀,也落个“抗旨当忠臣”的下场。要么就一起奉旨造反,投靠吴三桂吧!
可问题是。。。。。。吴三桂这个老狐狸到现在都没说肯接纳他们啊!
吴三桂和祖家人是有亲,可是有亲就等于吴三桂会无条件接纳祖家人送给他的“上党”?康熙和周培公以为吴三桂没看过战国策吗?
吴三桂可是熟读《战国策》的,知道康熙、周培公这两个混球在打什么鬼主意!
如果他们在江南造反投吴,吴三桂又不接收,朱和墭又急了眼要来杀他们,那可怎么办?
“要不咱们投靠大明吧!”
说话的是祖可法的儿子祖永烈,他真是一脸的冤枉——他原来好好的在北京当汉军都统,混吃等死多快活?现在忽然成了个江南光杆提督。。。。。。说是提督,手底下就几十个戈什哈,连提标都不是他的。
根据康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